张北平;赵喜颖;刘孟薇;黎永健;黄静华
OLETF ( 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大鼠是1984年由日本大冢制药公司开发的自发性2型糖尿病鼠种。目前对该鼠的研究表明其特征表现如下:(1)慢性糖尿病(DM)病程;(2)多食;(3)轻度肥胖;(4)后期(18周后)出现高血糖;(5)胰腺增生;(6)肾并发症(结节病变);(7)内皮功能障碍;(8)胆囊收缩素1( CCK-1)受体mRNA的表达完全缺失,以及雄性遗传。该鼠早期以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为主,以后逐渐出现胰腺功能减退,晚期合并糖尿病肾脏病变,与人类2型糖尿病极为相似。
作者:陈婧;易玮;许能贵;孙健;蓝丹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交泰丸对快速动眼(REM)睡眠剥夺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Orexin A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采用水环境小平台法制备大鼠睡眠剥夺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交泰丸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8.6、9.3、4.6 g/kg),地西泮组(剂量为3 mg/kg)、模型组及正常组,采用酶标仪吸光度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促觉醒神经递质Orexin A,高效液相法库伦电化学检测大鼠下丘脑促睡眠神经递质GABA。【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完全处于失眠状态,其下丘脑Orexin A含量显著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交泰丸高、中、低剂量组失眠状态有明显改善, Orexin 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交泰丸高、中、低剂量组GAB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交泰丸的镇静催眠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下丘脑促觉醒神经递质Orexin A实现的。
作者:全世建;焦蒙蒙;黑赏艳;钱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综述了近年来湿邪致病的机理研究。湿邪致病损伤阳气、阻遏气机的特性与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水液代谢机制相关,湿性重浊的机制与血氧分压、脂质代谢、一氧化氮以及炎性因子等水平的变化相关,湿性致病粘滞的特性与肠道微生物菌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T细胞平衡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湿性趋下的机制与机体免疫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体内酶的活性以及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密切相关。临床上湿邪致病往往兼夹痰、热、寒、风等因素,故今后应探讨湿邪夹杂其他因素的致病机制。同时应量化湿邪致病动物模型的检测指标,以更直观地说明湿邪致病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
作者:于斌;邓力;张丽;孙冰;厉启芳;陈佳;吴先林;赵昌林;李恩庆;陈孝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IEC-6细胞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LPS诱导IEC-6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四甲基偶唑盐(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试剂盒分别检测LPS对IEC-6增殖及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和分析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5.0、10.0μg/mL)对LPS诱导的IEC-6细胞核凋亡形态学改变及凋亡率的影响;应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黄芩苷对LPS诱导的IEC-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μg/mL LPS组IEC-6细胞生存率显著降低, TNF-α、 IL-6分泌量及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凋亡细胞均不同程度减少,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迁移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黄芩苷可抑制LPS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的凋亡,并能提高其迁移能力。
作者:陈健;黄玲;李岩;刘思颖;邝枣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基于目前高血压病血瘀证细胞模型均以静态培养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而体外静态培养的细胞并不能完全符合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活体细胞的特性,不适合中医整体观、恒动观的传统理论,以及中医特色不强等问题,探讨建立一种以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主要致病因素的高血压血瘀证细胞模型,并以中医活血化瘀经典方剂进行检验,建立一种符合血瘀的诊断标准,有较公认的病理生理变化指标,用活血化瘀代表方剂治疗可使血瘀状况改善或者逆转的细胞模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方药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作者:张竞之;陈利国;刘彬;罗健东;刘世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广东省平远县鸡血藤规范化种植(GAP)研究基地的土壤肥力,为后续鸡血藤施肥和GAP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基地深层和表层土壤进行理化和养分指标检测,对比中国第2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基地土壤肥力进行单项诊断,并采用修正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该基地土壤pH值、交换性钙镁含量不平衡,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中的氮、磷元素和有机质含量均较低,因此在后续的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实施以下措施:①施用膨润土、石膏、熟石灰等土壤改良剂调节土壤pH值;②每株施用腐熟的有机肥10 kg作为基肥;③在育苗过程中使用微肥溶液处理插穗,并于每667 m2土地施用尿素5 kg;④移栽后,应在施用复合肥的基础上,每667 m2土地施用磷酸二氢铵15 kg以加强氮、磷元素的补充,并施用适量熟石灰及碳酸镁补充土壤中量元素。【结论】该基地综合肥力属于贫瘠水平,应结合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GAP)要求,改善土壤质量。
作者:芦进财;韩正洲;吴正军;赖志明;何瑞;张寿荣;詹若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慢性唇炎属中医“唇风”的范畴,其发病原因和机理尚不明确,治疗仍是临床的难题。从中医“脾胃和”理论与西医学“菌群稳态”角度切入,认为消化道菌群失调可能是慢性唇炎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初步提出中医治疗本病当以“和”为贵,用药时在滋养与化浊或清热之间平衡,既不可化浊或清热太过伤正,也不可滋养过度;兼顾运脾和胃,切勿过分寒凉以败脾损胃,或滋腻太甚而阻滞脾胃;诊治过程中切忌只见“病”而不见“人”。
作者:龚琳;胡玲;陈昫;陈万群;蔡佳仲;陈苇菁;劳绍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基于拉曼光谱技术,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Fenton’s试剂诱导人精子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建立氧化损伤精子模型,给予肉苁蓉苯乙醇苷(剂量分别为0.1、0.01、0.001μg/mL)保护处理后,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检测分析精子核部DNA的变化情况。【结果】 Fenton’s试剂致使人精子细胞核拉曼光谱的强度和峰位移发生显著变化,给予肉苁蓉苯乙醇苷保护处理后,这种变化被抑制,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对氧化损伤人精子DNA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华伦;江秀娟;黎奔;陈地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榴莲皮提取物(DPE)的抗炎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及2,4-二硝基氟苯(2,4-DNFB)引起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实验模型评价DPE的体内抗炎效果;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估体外抗炎效果。【结果】在体内实验,与空白组比较, DPE各剂量组对角叉菜胶诱发的小鼠足跖肿胀抑制效果显著(P<0.01或P<0.001), DPE对2,4-DNFB所致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也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效果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在体外实验,在给定的浓度下DPE不影响细胞增殖;25 mg/L 与50 mg/L DPE可有效地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NO)以及转录因子核因子-кВ(NF-кВ)含量,提高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抗炎因子含量。【结论】 DPE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可能与DPE抑制NF-кВ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谢果;吴敏芝;成金乐;詹若挺;陈蔚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蛰虫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K56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索应用抗血管新生药物治疗CML的新途径。【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CML慢性期(38例)、急变期(11例)患者及正常人(9例)血清中VEGF的含量;并用SD大鼠制备大黄蛰虫丸含药血清,用ELISA法检测K562细胞的VEGF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ML慢性期、急变期患者血清VEGF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黄蛰虫丸含药血清预处理K562细胞的VEGF蛋白分泌量显著下降(P<0.01),而且VEGF表达随着作用药物浓度的增大而递减。【结论】 VEGF在CML慢性期、急变期的含量增高,可能与CML的发病、进展及预后有关;大黄蛰虫丸可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VEGF的表达,使蛋白表达量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
作者:张利华;孙长岗;李毓秋;秦宝宁;庄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脾胃升降理论的渊源、传承与创新、应用进行了综述。中医脾胃升降理论早见于《内经》,发展于隋唐及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李东垣为“补土学派”的创始人,创“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叶天士主张“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创胃阴学说;董建华创“通降理论”。认为中医脾胃病理论发展的核心是脾胃升降理论的发展,脾胃升降理论对中医脾胃病研究思路具有指导意义。今后有待拓展脾胃升降理论临床研究范围,对其相关的中药制剂研发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胡建华;李敬华;唐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中药参仙乙肝灵联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HBsAg)诱导乙肝病毒(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应答及其对肝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HBV转基因(Tg)小鼠尾静脉注射DC/HBsAg免疫,使用参仙乙肝灵灌胃给药,共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BV Tg小鼠脾脏T细胞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分泌水平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HBV Tg小鼠脾脏HBsAg特异性T淋巴细胞体外杀伤活性;采用ELISA检测HBV Tg小鼠血清HBsAg表达情况。【结果】联合治疗能显著增加小鼠脾脏T细胞内细胞因子IL-2、 IFN-γ水平(P<0.05或P<0.01),增加HBV Tg小鼠脾脏HBsAg特异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P<0.05或P<0.01),增加HBsAg表达抑制率(P<0.05或P<0.01),作用均优于DC/HBsAg免疫给药,并能明显减少肝细胞损伤。【结论】参仙乙肝灵对DC/HBsAg诱导HBV Tg小鼠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能够减轻肝脏损害,在IFN-γ的抗HBV活性不受影响情况下,使HBV清除过程独立于肝脏损伤过程。
作者:王书杰;蒋伟;陈隆桂;黎超;郭维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基于现有的临床证据,采用多指标分析法,获得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优方案。【方法】全面检索中外相关文献,筛选出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应用多指标分析法对相互关联的多个目标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标准化矩阵及目标因素权重,进而获得各方案的相对贴切度,终得出优方案。【结果】共选出4项高质量的临床证据。采用多指标分析法得出各方案的相对贴切度C*N为: C*1=0.2939, C*2=0.4805, C*3=0.5097, C*4=0.6765。通过将相对贴切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可知电针治疗此病的方案优。【结论】以现有临床证据为基础,可以认为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方案优。
作者:王栩;张智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3种化痰方剂(黄连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含药血清超滤组分对人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源性巨噬细胞活性及其泡沫化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PMA)诱导THP-1为巨噬细胞,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模型;制备3种化痰方剂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经10 KD超滤器超滤后,作用于泡沫细胞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及油红染色观察各组对巨噬细胞存活率和泡沫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对巨噬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THP-1经100 nmol/L PMA诱导24 h后,与50μg/mL ox-LDL共孵育24 h,获得泡沫细胞模型。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超滤成分作用于巨噬细胞,可明显提高存活率,抑制泡沫化,降低细胞凋亡率。二陈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含药血清超滤成分可增加泡沫化,未见显著抗凋亡作用。【结论】黄连温胆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其能抗巨噬细胞凋亡,降低巨噬细胞脂质吞噬作用相关;二陈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可能具有提高巨噬细胞脂质吞噬功能的作用。
作者:燕珊;陈群;王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调脂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参照“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调脂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脂6项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 (ApoA)及载脂蛋白B (ApoB)],记录治疗期间2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的用量,并进行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评定2组的降脂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1)经Ridit分析,观察组降脂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对TG、 HDL-C、 ApoB和ApoA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观察组hs-CRP、 IL-6、 Hcy和ox-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AP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脂汤对SAP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脂代谢有改善作用,并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其降脂疗效及心绞痛疗效均较显著,这可能与其调节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刘婷;张士荣;李培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收集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1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RCT有15篇,共1228例,多数纳入试验质量不高。 Meta分析显示:(1)热敏灸与传统灸比较,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的加权均数差(WMD)为-1.76,95%CI [-2.33,-1.18](P<0.001);膝骨性关节炎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GPCRND-KOA)评分的WMD为-2.36,95%CI [-3.42,-1.30](P<0.001); 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的WMD为13.61,95%CI [7.60,-19.61](P<0.001)。(2)热敏灸与针刺比较, Lysholm评分的WMD为6.19,95%CI [0.01,11.37](P<0.05)。(3)热敏灸与温针灸比较,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MD为-10.14,95%CI [-17.47,-2.81](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肯定,优于传统灸。
作者:于隽;熊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连冰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进行冰刺激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连冰刺激护理干预。2组均每周治疗7 d,共治疗4周。观察2组改善吞咽能力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吞咽障碍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09%,对照组为67.74%,干预组在改善吞咽能力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冰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谢梦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劳绍贤教授临证取《神农本草经》中石菖蒲“补五脏”之意并将其合理配伍,虚实之证皆用;擅长于在辨证基础上酌加石菖蒲以治湿困脾胃诸症,心血或心阳不足及痰气闭阻之心系病症,痰、湿、气阻肺之肺系病症,肝气不调之肝系病症以及肾气、肾阳不足之肾系病症;其中尤对兼湿浊为患的眩晕、头痛、失眠诸症及舌苔厚腻之脾胃湿热证疗效显著。
作者:林传权;胡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保心康联合常规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心功能、腺苷酸代谢的影响,探讨保心康治疗CHF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保心康组、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保心康组、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保心康(1020 mg/kg)、常规治疗(美托洛尔10 mg/kg、卡托普利5 mg/kg、地高辛0.0225 mg/kg)、曲美他嗪(10 mg/kg)6周,以心脏彩超测定各组大鼠的心功能,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肌组织腺苷酸(ATP、 ADP、 AMP)含量。总腺苷酸量(TAN)= ATP+ADP+AMP,能荷(EC)=(ATP+0.5× ADP)/TAN。【结果】心脏彩超显示常规治疗+保心康组大鼠的心脏小于模型组及常规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及常规治疗组, ATP、 TAN、 EC水平显著增高, ADP、 AMP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常规治疗+保心康组与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比较,心脏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以及ATP、ADP、 AMP、 TAN、 E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心康可以改善CHF大鼠心肌的能量代谢障碍,保心康对CHF的常规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作者:洪永敦;苏一飞;叶子青;赵静;李小兵;傅思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登革热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规范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调查研究对2014年7月至2014年10月就诊的210例登革热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资料采集,分析其临床特点,归纳中医证型。【结果】(1)纳入观察的210例登革热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有:发热恶寒、肢体困重、纳呆纳差、头痛头重、脘腹痞满、小便黄、苔黄腻、脉濡等。(2)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阻遏>卫气同病>热入气分>热入血分>毒陷心包>阳气暴脱。(2)实验室指标检测方面:以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小板计数(PLT)减少和红细胞压积(HCT)异常较明显;而患者复查感染相关指标如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等均无显著升高,重要脏器损害相对较为少见。【结论】登革热可归属中医“湿热疫”的范畴,临床证型以卫气同病及湿热阻遏多见,治疗应注重清热化湿健脾法的运用。
作者:叶志中;刘南;余锋;赵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