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后并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1例的护理

于华;邵翙;尹绍雅

关键词:
摘要:经足量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持续癫痫发作且超过2h的状态称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1].癫痫持续状态可急剧提高脑代谢率,耗氧量显著增加,同时大量的神经毒性产物可造成不可逆性神经元损害,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急剧升高,致心律失常和水电解质紊乱,加重脑水肿.研究[2]表明癫痫持续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发作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病死率达31.75%[3].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不仅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12月,我科成功救治了1例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后并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广东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甲氧明和多巴胺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脏泵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甲氧明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脏泵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甲氧明组(n=20),麻醉诱导前微量持续泵注盐酸甲氧明4 μg/(kg·min);多巴胺组(n=20),麻醉诱导前微量持续泵注多巴胺4μg/(kg·min);对照组(n=20),微量持续泵注生理盐水4μg/(kg·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基础值,T0)、诱导后2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及插管后5 min(T4)、插管后10 min(T5)、插管后15 min(T6)、插管后20 min(T7)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心率收缩压的乘积(RPP)的变化情况;同时应用心脏彩超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生化检测心肌酶学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后(T1、T2、T3、T4、T6、T7),较之于对照组,甲氧明组与多巴胺组患者HR、SBP、DBP、RPP、EF%、FS、DT均显著增高(P<0.05),插管后20 min,甲氧明组CKMB明显低于多巴胺组(P<0.05).BNP、CTnI、Myo在麻醉诱导前后及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甲氧明和多巴胺均能安全使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两种药物均能维持此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并且对老年患者BNP并无影响.与多巴胺相比,盐酸甲氧明能够减少心肌耗氧量及降低心肌损伤概率.

    作者:赵艳丽;田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FBXO4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RAS、P53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FBXO4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其与RAS、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正常乳腺组织、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FBX044和RAS、P53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中FBXO44的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示FBXO44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3% (1/30),其与良性病变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XO44在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率分别为13%(4/30)、50% (16/32)、78% (25/3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FBXO44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ER的表达相关(P<0.05);(3) FBX044的表达与P53的表达正相关(r=0.488,P<0.05),与RAS的表达无关;(4)Western Blot示FBXO44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表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P <0.05).结论 FBXO44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密切相关;FBXO44与P53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作者:高歌;张建;程波;王莉;詹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食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环氧化酶-2(COX-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9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VEGF-C、CXCR4和COX-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VEGF-C、CXCR4与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57.3%与83.3%,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8%、10.3%、1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及COX-2的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纤维膜浸润及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CXCR4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纤维膜浸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相关性(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VEGF-C、CXCR4与COX-2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结论 VEGF-C、CXCR4和COX-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且其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食管癌侵袭、转移以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毛广显;谢远财;牟志民;彭旭兴;乌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注册登记式研究

    目的 研究消渴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评价消渴丸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通过注册登记式研究的方法对3 229例使用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病例进行观察,真实记录入组病例的一般情况、药物使用情况、血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 229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4例,研究者判定为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主要表现为低血糖以及腰酸;12.76%的患者在服用消渴丸的同时使用了磺脲类降糖药物.结论 消渴丸不良反应发生率属于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的不良反应分级标准的罕见范畴,低血糖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临床上消渴丸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仍然存在.

    作者:吴燕梅;周杰;杨忠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肥大患者血浆游离DNA检测的意义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浆游离D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5例前列腺增生和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浆样本,硅胶吸附柱法对患者的血浆游离DNA进行提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浆游离DNA浓度进行相对定量,统计分析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浆游离DNA浓度的差异,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浆游离DNA的诊断价值.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血浆游离DNA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结论 血浆游离DNA水平检测对前列腺癌具有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蒋敏;段会娟;尹倩雯;王玉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弥散加权成像功能扩散图的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早期评价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功能扩散图(fDMs)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早期各时段的反应性.方法 32例符合手术指征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1d、化疗中(7、14和28 d)行MR-DWI扫描.设置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或体素变化率≤10%为阴性反应,变化率>10%为阳性反应;采用传统方式于产生的ADC图上测量记录其ADC值;将图像数据导入DWI-fDMs操作系统并逐期逐层手工勾画肿瘤靶区,设置操作系统评价区ADC值参数:ADC< 1.300、1.300≤ADC≤1.400及ADC> 1.400,记录各期靶区总体素和各统计区ADC百分比,染色显示靶区肿瘤内部情况;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两方法的先进性.结果 32例患者采用DWI-fDMs模式治疗1周后检出阳性反应29例(90.63%),而局部ADC模式1周后仅检测到1例(3.12%)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周后DWI-fDMs和ADC方式检出阳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总体素出现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分区统计:ADC<1.300区体素百分比呈减低趋势,ADC>1.400区百分比呈增加趋势.结论 与传统ADC方法相比,DWI-fDMs能更早地检测到宫颈癌治疗中整体肿瘤靶区的反应性.DWI-fDMs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早期监测手段,并可预测其治疗效果.

    作者:张海南;张书旭;余辉;石兴源;蔡霜;郑志强;汤日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流限制性训练在低强度心脏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进展

    研究表明血流限制性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不仅能提高健康受试者肌肉质量与力量,而且有利于关节损伤、肌萎缩、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的康复[1-4],由于其操作简便,在日本等其他国家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我国应用并不普遍,本文就探讨该训练方法在低强度心脏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许业灏;徐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EGCG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凋亡及其p16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食子酸酯(EGCG)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及凋亡的作用,并检测其对ECa109细胞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0、25、50、100、200 mg/L浓度的EGCG分别作用于食管癌ECa109细胞24、48、72、96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ECa109细胞吸光度值,观察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EGCG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抑癌基因p16在不同药物浓度下的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基因p16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GCG处理食管癌ECa109细胞后,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随着EGCG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各浓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显示,在96 h时25、50、100、200 mg/L EGCG处理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98%、15.60%、19.40%、27.20%,与0 mg/L(0.21%)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P法显示,p16基因在未加药组(0 mg/L)为高甲基化状态,EGCG处理食管癌ECa109细胞96 h后,25 mg/L组p16基因仍为甲基化,而50 mg/L组出现部分甲基化,100、200 mg/L组表现为去甲基化状态.FQ-PCR法测得25、50、100、200 mg/L组p16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18±0.43、1.29±0.11、1.52±0.74、1.67±0.37,与0 mg/L组(1.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GCG处理细胞96 h后,0、25 mg/L组p16蛋白为无表达,50、100、200 mg/L组恢复表达.结论 EGCG可明显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诱导ECa109细胞凋亡,且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EGCG可使ECa109细胞中p16基因去甲基化,增加其mRNA和蛋白表达;EGCG可能通过逆转p16基因高甲基化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

    作者:王永连;白玉;王忠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并轻度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0~ 79岁原发性高血压并LDL-C轻度升高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4);其中,对照组以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 20 mg/d,睡前),持续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明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核素心血池检查明确心功能、64排螺旋CT明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ELISA法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经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LDL-C、hs-CRP、CACS及IMT等显著下降,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以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并LDL-C轻度升高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朱蕾;林泽鹏;舒平春;张荣奎;张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RI在直肠癌肠壁外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8例经纤维结肠镜活检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盆腔MRI检查,检查后1周内按TME原则行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有脉管瘤栓的患者再行免疫组化以区分是血管瘤栓还是淋巴管瘤栓.以病理学为“金标准”,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肠壁外血管的评估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 MRI正确评估51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2例.统计分析显示MRI和病理学对肠壁EMVI的评估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 =0.644,P=0.000).结论 MR1对直肠癌肠壁EMVI能够提供较好的评估,有助于临床上挑选出能够受益于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

    作者:陈勇;王爱军;郑宝军;张志勇;王海平;马梦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F-肌动蛋白在鼻咽癌不同家族史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 对比F-肌动蛋白α亚基(CAPZA1)在鼻咽癌不同家族史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探究外周血CAPZA1是否可以作为潜在外周血标记物.方法 选取鼻咽癌高癌家系癌患者6例为观察组,散发鼻咽癌患者6例为阳性对照组,健康人6例为阴性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CAPZA1在各组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情况.利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APZA1在各组患者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男女比例分别为5∶1、5∶1、2∶1.年龄分别为(41.67±15.41)、(53±12.35)、(45.93±14.42)岁.QPCR观察组、阳性对照组组、阴性对照组的CAPZA1 2-ΔΔCT值分别是0.75±0.16、0.70±0.23、1.03±0.31(P>0.05).Western blot提示CAPZA1在观察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的表达分别为0.06±0.02、0.11±0.02、0.26±0.08(P<0.05).结论 各组间CAPZA1 mRMA相对其他组无明显变化,但CAPZA1表达量鼻咽癌患者明显低于正常人,且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CAPZA1表达量低于散发患者,与F-肌动蛋白表达两亚基间调节有关,外周血CAPZA1可能是鼻咽癌的其中一个生物标志物.

    作者:张华宋;陈舒华;张继平;刘丹;陈艳琼;刘湘;胡学锋;黄泽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颈椎病患者延续护理

    目的 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51例颈椎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并从认知、行为及状态三方面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成效.结果 出院后护理问题涉及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及健康相关行为4个领域,共19个;干预方向共28个;干预后患者大多数主要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和状态评分改善明显(P<0.05),睡眠和休息形态以及物质滥用的认知干预效果明显(P<0.05),但行为和状态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能反映颈椎病患者的常见问题,还能提供有标准可循的干预措施和评价方法,为延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晶;乔桂圆;李静芝;郝建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可有效缓解晚期髋关节疾病所带来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获益多,已被广泛开展.由于手术的特殊性,术中需要切开臀部肌群,磨挫、扩髓,围手术期大量失血所带来的贫血、高输血率,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据文献报道,THA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可高达1 944 mL,其输血率可高达16% ~ 37%,大量失血增加了患者手术风险,输血也会增加免疫反应、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延缓患者的康复进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1-3].目前,THA围手术期减少失血、降低输血率的措施可包括术前储备血液、术中控制性降压及微创切口、自体血回输及各类止血药的使用[4].

    作者:李富林;黄宇;尹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吹龙”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吹龙”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加用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吹龙”,在训练前及训练1个月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法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吹龙”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温梦玲;陈冬梅;吕莹莹;黄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100例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45例,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对比两组一次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出血量、鼻腔黏膜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治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出血量、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可明显提高一次治愈率,减少出血量和疼痛感,缩短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和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欣润;麦锦生;方忠泓;陈锦贤;陈声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藏族和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藏、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青海玉树市(海拔3800m)藏族H型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相关条件选取移居青海玉树市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测定IMT、叶酸、维生素B12、Hcy,并分析Hcy、叶酸、维生素B12与IMT之间的关系.结果 藏、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Hcy值越高,IMT越厚,两者呈正相关(r =0.367,P<0.01),叶酸水平与IMT值呈负相关(r=-0.581,P<0.01);维生素B12与IMT无显著相关性(r=1.688,P>0.05).藏族H型高血压比汉族IMT增厚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高原藏、汉两民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叶酸均是IMT增加的影响因素;高原藏族H型高血压患者IMT增厚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人群.

    作者:钟欣;李英兰;李鸿娟;孙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进口与国产黄芩苷对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比较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低氧性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增殖的干预作用,并比较国产和进口来源黄芩苷的药效差异.方法 免疫荧光化学技术鉴定HPASMCs,在低氧条件下建立HPASMCs过度增殖模型,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常氧和低氧环境中不同剂量国产与进口来源黄芩苷对HPASMCs增殖的影响.结果 24h开始低氧即可促进HPASMCs增殖,但此时黄芩苷干预对其无明显影响,而经48 h处理后HPASMCs被显著抑制,分别以终浓度5、10、20、40 μmol/L国产或进口黄芩苷处理异常增殖的HPASMCs,发现10 μmol/L国产黄芩苷和40 μmol/L进口黄芩苷表现出佳的抑制效果,而从综合比较和药效程度而言以40μmol/L进口黄芩苷效果更显著(P<0.01).结论 黄芩苷能有效抑制HPASMCs增殖,且进口黄芩苷的干预作用相对较强.

    作者:何原;黄石安;陈灿;雷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1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尿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水平,探讨sFlt-1在慢性肾衰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者血、尿中sFlt-1水平.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将患者分为3组:肾功能代偿组、肾功能失代偿组和肾功能衰竭组.测定sFlt-1在各组的表达,并分析血、尿sFlt-1与血清肌酐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肾功能代偿组、肾功能失代偿组和肾功能衰竭组患者血、尿sFlt-1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3组患者血sFlt-1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sFlt-1检测组间比较:肾功能代偿组与肾功能失代偿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代偿组和肾功能失代偿组与肾功能衰竭组比较,sFlt-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sFlt-1表达水平与血肌酐呈正相关(P<0.05);尿sFlt-1表达水平与血肌酐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Flt-1在慢性肾衰竭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sFlt-1水平并阻断其生物学作用可能为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孙立;闫冬;原泉;徐天华;姚丽;冯江敏;马健飞;王力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姜黄素对伊立替康化疗导致的迟发性腹泻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伊立替康(CPT-11)化疗后所引起的裸鼠迟发性腹泻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18只BALB/C-nu裸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3个组(n=6).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腹腔注射CPT-11 75 mg/kg,连续4d,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姜黄素治疗组在CPT-11注射前1d予姜黄素100 mg/kg灌胃,连续8d,其余两组同时予等体积的姜黄素溶媒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和迟发性腹泻情况;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肠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比较3组间脯氨酸4-羟化酶β亚基(P4HB)、过氧化物酶4(PRDX4)表达差异.结果 模型组裸鼠连续4d注射CPT-11后,出现明显的迟发性腹泻;HE染色可见姜黄素治疗组肠组织损伤较模型组轻.姜黄素治疗组的SOD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而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治疗组的P4HB和PRDX4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姜黄素对CPT-11所致的迟发性腹泻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SOD、P4HB和PRDX4等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因子水平,从而减轻CPT-11对肠道黏膜的损伤.

    作者:罗振涛;陈小伍;朱达坚;王国新;刘长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后并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1例的护理

    经足量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持续癫痫发作且超过2h的状态称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1].癫痫持续状态可急剧提高脑代谢率,耗氧量显著增加,同时大量的神经毒性产物可造成不可逆性神经元损害,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急剧升高,致心律失常和水电解质紊乱,加重脑水肿.研究[2]表明癫痫持续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发作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病死率达31.75%[3].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不仅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12月,我科成功救治了1例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后并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华;邵翙;尹绍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