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起源于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是迄今人类发病率高的原发性颅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46%[1],至今仍是颅内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病死率高的,中位数生存时间约为1年[2]。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多步骤、多因素的,确切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清楚[3]。近些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和检测方法的不断更新,研究工作者得以发现更多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的抑癌基因,为进一步认识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界定胶质瘤的分级分型、开展生物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等奠定基础。前人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胶质瘤相关的经典抑癌基因,例如p12、p15、p16、p21、p53、PTEN/MMAC1/TEP1基因、Rb 基因和miRNA-16等[4]。但是,尽管近几十年来对胶质瘤进行了如此大量的研究,目前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手术切除加术后的放疗化疗,胶质瘤的预后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5-6]。目前,国外不断有报道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型抑癌基因,如miR-7、TFPI-2、ADAR2、CAM-TA1、FGFR2,但国内对此方面的综述都是10年前发表的[7-9],为此有必要对近年来国内外胶质瘤研究中新发现的一些代表性的抑癌基因的定位、作用及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再次进行综述。
作者:赖华生;陈志浩;陈祎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裸鼠随机分成应激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两组均皮下注射SKOV3细胞建立荷人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应激组裸鼠采用束缚应激法进行应激,构建荷人卵巢癌裸鼠慢性心理应激模型;而对照组整个实验中不接受应激。观察两组移植瘤的生长状况;采用蛋白组学方法筛选、鉴定、验证应激组与对照组移植瘤之间的差异蛋白;分析典型差异表达蛋白与肿瘤生长的可能联系。结果应激组裸鼠的移植瘤生长速度比对照组快,终瘤重(1.717±0.571) 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83±0.286)g(P<0.05);两组移植瘤中存在数百种差异表达蛋白,有20个蛋白质斑点变化超过2倍,其中Prdx1和Prdx3蛋白在应激组中表达上调极其明显( P<0.05)。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可能是通过Prdx1激活NF-κB通路促进卵巢癌的进展,Prdx1和Prdx3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靶点。
作者:高军;朱虹;高国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类型冠脉斑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的41例患者,每例患者分析一处非钙化冠脉斑块。依据斑块脂质成分比例分为脂质斑块组(23例)和纤维斑块组(18例)。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后斑块脂质比例、血管重构系数、小管腔直径、斑块长度和斑块体积。结果脂质斑块组基线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纤维斑块组( P<0.05)。脂质斑块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较基线有明显下降(P<0.01),脂质斑块组治疗后斑块脂质比例较基线减少6.56%(P<0.01),血管重构系数较基线下降了6.53%( P<0.05)。纤维斑块组超敏C反应蛋白、斑块脂质比例和血管重构系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脂质斑块组在影像学上显示了他汀稳定斑块性质的效应,说明他汀对不同类型斑块的作用存在差异。
作者:周逸;陈曼华;杨锴;何琴;陈刚;黄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及与激素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2例成人PNS的病理类型及激素治疗效果。结果982例PNS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36.0±15.9)岁,男女比例1.68∶1;PNS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为:轻微病变( MCD)、膜性肾病( MN)、局灶节段硬化症( FSGS)。其中激素敏感型患者病理类型依次为MCD、MN、系膜增生性肾病,激素抵抗型患者病理类型依次为FSGS、MN、MCD等。不同性别间激素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MCD是14~23岁、24~33岁、34~43岁这3个年龄段是PNS患者常见的病理类型;MN在>34岁各年龄段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成人PNS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MCD多对激素敏感,而FSGS多对激素抵抗。
作者:陈春梅;夏运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分析88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中再破裂28例,总结分析可能引起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各种因素,提出防治策略。结果可能引起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因素有: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大小(微小动脉瘤)、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形状(有不规则分叶或有凸起)、术中载瘤动脉痉挛( P<0.05);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与患者的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动脉瘤颈大小、手术时机、手术中使用球囊或支架没有明显关系(P>0.05)。破裂发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重视可能引起术中再破裂的各种因素,破裂发生后采用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助于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展;舒航;卓礼霞;贺龙双;张威;殷利明;钟德泉;王文涛;徐伟光;马亚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脑动静脉畸形( AVM)破裂出血的个体化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4例脑AVM破裂出血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和疗效,其中25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8例行分次分期血管内栓塞治疗,11例行联合治疗(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或伽马刀治疗)。结果25例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中, AVM全切除21例,4例AVM大部分切除(均为直接手术者);28例血管内治疗患者中,完全栓塞病变8例,大部分栓塞15例,部分栓塞5例;11例联合治疗患者中,一期血肿清除并AVM部分切除+二期血管内完全栓塞治疗3例;血管内栓塞后显微手术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联合伽马刀治疗3例AVM病灶消除均在80%以上。出院GOS评分:5分30例,4分17例,3分11例,2分3例,1分3例。结论脑AVM破裂出血后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AVM破裂出血合并大量血肿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并视术中情况切除AVM可获得良好预后,小型AVM破裂出血合并血肿开颅血肿清除+AVM全切除可获得根治,大型AVM破裂出血量不多可分次分期栓塞治疗,联合外科手术切除及伽马刀治疗降低再出血风险。
作者:赖湘;叶敏;张文波;黄进兴;梁明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河源市龙川县罗西村留守学龄儿童的健康状况。方法对河源市龙川县罗西村178名5~15岁留守学龄儿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并与适龄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值进行比较;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及13、18、21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检测,综合评估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选取年龄及性别相近的180例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正常的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正常对照组)。结果该地区留守儿童身高和体重明显低于正常适龄儿童(P<0.05,P<0.01)。全血锌和铁元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分别为(78.3±12.6)μmol/L和(8.11±0.72)mmol/L,其他微量元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到26名儿童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其中α地中海贫血18名,β地中海贫血8名。有1名疑似唐氏综合征的儿童通过13、18、21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检测方法确定为21-三体。结论河源市龙川县罗西村留守学龄儿童普遍身材矮小,锌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比较普遍。应及时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并给予优生优育知识的健康宣教,以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改善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兰菲菲;梁凯玲;何薇;刘舒;梁志江;常燕群;何倩敏;张金桥;王越;朱然科;袁建章;刘元玲;姚志浩;尹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临床治愈后复发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草酸钙是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导致草酸钙结石症的重要原因是人体内缺乏降解草酸的代谢途径。近年来,研究酶法降解草酸预防治疗草酸钙结石症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酶法降解草酸预防治疗草酸钙结石症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探索制备防治草酸钙结石症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贺俊斌;林日辉;龙寒;梁宇薇;陈阳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构建和鉴定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登革病毒1型( DV1)/JEV prME嵌合基因。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登革病毒和乙脑病毒嵌合的prME嵌合基因,重叠PCR法鉴定;在质粒载体pcDNA3.1(+)的基础上,构建表达pcDV1/JEV prME的重组质粒载体,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登革/乙脑prME嵌合质粒转染至BHK-21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rME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DNA测序结果证实pcDV1/JEV prME重组质粒完全正确,成功构建的登革/乙脑嵌合质粒在BHK-21细胞中能够表达prME蛋白。结论通过一系列的鉴定手段,可以认定本实验中构建的登革/乙脑嵌合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顺利表达。
作者:邱萍英;王会敏;何柯新;徐鹏;林裕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果王素对小鼠肺腺癌生长及其相关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32只接种Lewis肺癌的C57 BL/6 J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 A组:蒸馏水0.3 mL/(鼠·次)接种第4天每天灌胃1次;B组:于接种后第4天每天灌胃1次,剂量为果王素60 mg/( kg·次),体积为0.3 mL/(鼠·次);C组:于接种后第4天每天灌胃1次,剂量为果王素120 mg/( kg·次),体积为0.3 mL/(鼠·次);D组:于接种后第4天每天灌胃1次,剂量为果王素180 mg/( kg·次),体积为0.3 mL/(鼠·次);于接种后第20天处死各组小鼠,计算抑瘤率,测定肿瘤匀浆中氧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RT-PCR检测肿瘤TRX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肿瘤TRX蛋白的表达。结果 B、C、D组的抑瘤率分别为8.05%、11.37%、14.95%, B、C、D组MDA和LPO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A组小鼠癌组织SOD和GSH-Px活性较低,B、C、D组SOD和GSH-Px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B、C、D组TRX mRNA及TRX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果王素能抑制肺腺癌的生长,其可能机制为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及下调TRX mRNA及TRX蛋白表达。
作者:贺兼斌;易高众;陈智魁;何微;邓湘;张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 PE)患者产后血浆chemerin水平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42例重度PE患者根据产后血压节律分为杓型组(n=11)和非杓型组(n=31),选择同期正常分娩后的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产后7 d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免疫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产妇血浆中chemerin、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非杓型组和杓型组产后chemeri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5);非杓型组chemerin水平的升高较杓型组更为显著。杓型组和非杓型组血浆chemerin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 PE孕妇产后血浆chemerin水平与血压昼夜节律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PE患者产后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因子。
作者:吕莉娟;牛建民;温济英;余凡;雷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心脏病患者168例,在麻醉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连续检查,监测手术过程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77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患者中,16例室间隔缺损在术中食管超声引导下行小切口经右心室穿刺封堵术,1例患儿在麻醉后手术前纠正误诊;45例瓣膜置换患者中,13例联合瓣膜病变患者参照食管超声结果终确定手术方案,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三维食管超声及时发现卡瓣;1例拟行带瓣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术患者结合手术前食管超声结果改变术式;1例肝癌合并上腔静脉取癌栓患者在食管超声指引下非体外循环完成手术。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用于心脏外科围术期监测,可及时发现围术期手术相关问题、指引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赵高峰;徐少群;陈研生;石永勇;招伟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癌( AC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ACC患者( ACC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资料,并随机调取同期39例肾上腺腺瘤( ACA)患者( ACA组)临床资料作对照。结果 ACC组肿瘤大径(11.66±4.21)cm;Weiss评分:3~5分13例,>5分26例。 ACA组肿瘤大径(2.34±1.27)cm;Weiss评分:<3分37例,3~5分2例,>5分0例。 ACC组34例行肿瘤完整切除,5例仅行姑息性切除或活检术,术后1周内死亡2例;口服舒尼替尼治疗2例;随访32例,随访时间1~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年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45.7%和32.7%。 ACA组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33例,失访6例,随访时间2~176个月,均健在。结论 ACC分期晚,预后差,与ACA鉴别较困难,肿瘤大小应作为良恶性鉴别指标之一,根治性切除术后易复发转移,可尝试舒尼替尼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作者:张发明;林浩;潘金成;庄锦涛;陈旭;黄斌;王道虎;丘少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多种生物分子参与并影响蛋白质糖基化过程。糖基化与肿瘤的黏附力、侵蚀性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1982年首度从肿瘤细胞上分离纯化出CD147,它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Ⅰ型跨膜糖蛋白[1]。 CD147在多种细胞上均有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多并高度糖基化[2]。研究证实,CD147参与肿瘤转移和化学耐药等过程[3-4]。 CD147作为一种黏附分子,介导肿瘤相关分子与整合素[3]、单羧酸转运蛋白(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MCTs)[4]、亲环素[5]、小窝蛋白1[6]和E选择素[7]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发展。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异常糖基变化是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与肿瘤细胞的黏附、侵蚀和转移密切相关[8]。 CD147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其异常糖基化在肿瘤细胞间普遍存在,此外,N -糖基化修饰是CD147糖基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本文就CD147 N-糖基化与肿瘤发展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符策岗;贺露姣;赵红卫;刘扬;陈海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CAS)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颈动脉狭窄患者经支架血管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患者颈动脉狭窄均经DSA确诊,狭窄部位均位于颈总动脉或者颈内动脉起始段,其中合并椎动脉重度狭窄5例,合并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1例,合并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结果13例患者中成功植入自膨式支架14枚。颈动脉狭窄率由术前的(82±8)%降至术后的(12±6)%。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发生。术后79 h发生脑出血后死亡1例,术后随访3~120个月,平均(50±1.5)个月,彩超检查均未见明显再狭窄,无支架断裂和移位。结论 CAS治疗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郭亚东;焦力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肝损害合并糖代谢紊乱和相关抗体及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甲亢性肝功能损害患者148例,其中合并糖代谢紊乱者61例( A组),无糖代谢紊乱者87例( B组),比较两组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胰岛素抗体( IAA)、胰岛细胞抗体( 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 IA-2A)、白细胞介素-6( IL-6)等指标,评估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指标( HOMA-B),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IAA和IC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IL-6水平、GADA和IA-2A阳性率、HOMA-IR高于B组,HOMA-B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L-6和GADA、HOMA-IR呈正相关,和HOMA-B呈负相关。结论甲亢肝损害合并糖代谢紊乱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且和机体免疫紊乱产生的胰岛相关抗体和IL-6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卢亚敏;李天沛;陈芳;刘光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估超声下扫描卵黄囊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检测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价值。方法筛选254例妊娠12周以下的孕妇,分为3组:正常妊娠组;诊断为先兆流产并行积极治疗的保胎成功组;诊断为先兆流产并行积极治疗的难免流产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各组患者超声测量的卵黄囊显示率,同时分析血清CRP水平。结果先兆流产并行积极治疗保胎成功者共112例,行积极治疗保胎不成功者共42例。保胎成功组和正常孕妇组的卵黄囊可视率明显高于难免流产组。对于卵黄囊显示率和血清CRP水平,难免流产组与其他两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妊娠组和保胎成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的敏感度(85.7%)和符合率(89.6%)高, CRP联合卵黄囊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的特异度(96.4%)高。结论超声下扫描卵黄囊联合血清CRP的检测对于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有重要价值。
作者:翁毅;刘雪青;陈惠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由于其病变部位的隐蔽性以及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使得影像学检查在鼻咽癌诊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功能影像技术PET/CT的临床运用,更是弥补了CT、MRI等传统影像检查的不足。 PET/CT是生物功能影像与解剖形态影像的优化组合,对确定鼻咽癌原发灶的范围、发现远处转移、治疗靶区的勾画、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对PET/CT在鼻咽癌中的临床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陈卓;许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 ARFI)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 VTI)在肝癌射频消融( RFA)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行 RFA的73例肝癌患者共82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 RFA后采用常规超声、VTI、超声造影( CEUS)和增强CT( CECT),测量消融灶大长径及其垂直径,并对4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超声、VTI、CEUS和CECT测得消融灶面积分别为(5.4±3.26)、(14.21±7.35)、(14.31±7.04)和(13.18±7.24)cm2。 VTI测值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I与CEUS、CE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VTI获取的消融灶面积与CEUS、CECT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r=0.987,r=0.959,P<0.05)。结论 VTI能清晰显示消融灶的边界,较准确地判断肝消融灶的大小,对评价肝癌RFA疗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洁鑫;徐晓红;李明意;陈念平;黄海燕;周宏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经伤椎固定与传统短节段固定后腰椎骨折模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经伤椎固定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具市售新鲜家猪L1~5脊柱标本。每具标本均设有完整、4钉固定和6钉固定状态。先进行完整状态下的稳定性测试,再采用预损伤结合逐级撞击法制造L3椎体骨折模型,钉棒固定标本后,再次进行稳定性测试。得到脊柱标本在屈伸、侧屈、旋转运动方向加载状态下的运动范围( ROM)。比较3种状态下脊柱标本ROM的差异。结果4钉固定状态脊柱的ROM除了在旋转运动方向与完整状态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屈伸和侧屈运动方向均小于完整状态(P<0.05)。在屈伸和旋转运动方向,6钉固定状态脊柱的ROM均小于4钉固定状态( P<0.01);然而,在侧屈运动方向,6钉固定状态与4钉固定状态脊柱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屈伸和旋转运动方向,经伤椎固定与传统短节段固定相比,具有更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在侧屈运动方向,两者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当。
作者:刘匆聪;镇万新;刘俊良;林二虎;彭松林;刘泳之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