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吕登平

关键词:
摘要:放射性肠炎是放疗后引起的肠道损伤的表现,盆腔和腹部放射治疗时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达50%~70%.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样便或血便等,这些症状常在盆腹腔常规放疗剂量50Gy/3wk以上时出现.恶心和呕吐也常发生,特别是全腹部照射时.大部分患者经对症治疗可以按计划完成放疗,但约有30%患者由于症状严重,被迫中断了放疗计划.对这些患者往往采取终止或暂停放疗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的治愈机会受到影响.我们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有显著的效果,并对235例进行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和静滴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

    早期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的方法,但其再闭塞是临床常见的溶栓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溶栓治疗效果.笔者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2月应用颈动脉注射尿激酶和静滴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与常规低分子右旋糖酐、脉络宁治疗32例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师宏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剖腹产手术5219例的麻醉效果分析

    近年来剖腹产手术逐年增多,自1990~2001年底我院共做5219例剖腹产手术,就麻醉质量做一分析,以吸取经验和教训,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东友;王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免疫双扩散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Jo-1抗体对肌炎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比较免疫双扩散(ID)及免疫印迹(IBT)法检测抗Jo-1抗体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诊断价值.方法抗Jo-1抗体阳性的33份病例分为三组:①ID法阳性组;②IBT法阳性组;③两种方法均阳性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它们与PM/DM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并对抗Jo-1抗体阳性PM/DM的临床特点作简要描述.结果①ID法检测阳性20例,17例(85%)为PM/DM,其中12例(60%)为PM,5例(25%)为DM;3例(15%)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 ).②IBT法检测阳性20例,7例( 35 %)为PM/DM,其中4例( 20% )为PM,3例( 15% )为DM;7例( 35% )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 );6例( 30% )为非结缔组织病.③ID和IBT检测结果均阳性7例,诊断全部是PM/DM,其中4例(57.1%)为PM,3例(42.9%)为DM.④ID法检测抗Jo-1抗体阳性组与IBT法出现55KD蛋白条带组,两组间比较,PM/DM所占百分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2).结论 ID法较IBT法检测抗Jo-1抗体更具特异性,两法结合检测抗Jo-1抗体较为可靠.

    作者:张亚平;唐福林;吴庆军;史艳萍;甘晓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分析及处理

    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共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201例,4例术后出血,发生率1 5%.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唐兆宏;叶建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癌性脑膜炎CT诊断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癌性脑膜炎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4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癌性脑膜炎的病例,均行CT增强扫描.结果 24例CT增强扫描中,脑膜异常强化24例;小结节状强化8例,占33 3%;混合性强化5例,占20 8%;天幕不规则增厚强化4例,占16 7%;合并脑内转移13例,占54 1%.结论 CT增强扫描对该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定性诊断仍存在一定限度.

    作者:宋嘉华;洪美绥;张正节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治

    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重要死因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而老年人DN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与病程呈正相关[2],广大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1987年3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109例60岁以上DN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景辉;黄惊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山西省7个地市生活饮用水中总α及总β放射性含量测定调查

    为全面了解山西省集中式供水放射性含量,保证公众健康,从1988~1997对我省7个地市61个县区的34个水源水和352个自来水进行总α、总β放射性含量测定.

    作者:郭彩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瞳神紧小症辨证论治

    瞳神紧小(干缺)症,系西医所称虹膜睫状体炎,是以红赤、酸痛、流泪、视物不清或视物不见、瞳神紧小甚则伴黄液上冲为特点的眼病,若失治或误治,往往并发他症而严重影响视力或导致失明.我科拟定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本病,通过对42例48只眼(其中经外院治疗无效转诊者9例12只眼)的疗效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贯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上闭合性腹部外伤中常见的急腹症.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56例,为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正确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信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静滴丹参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女,70岁,因右上肢麻木、活动无力、头晕3d来院就诊.患者自诉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测血压150/95mmHg,脉搏82次/min,神志清,精神差,查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经CT检查诊断为:脑血栓;原发性高血压Ⅲ期.根据病情给予降压、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静滴丹参注射液250ml(内含丹参16g)10min后患者寒颤、口唇发绀,立即停药,肌注异丙嗪25mg、地塞米松5mg,15min后症状缓解.次日再次用丹参注射液静滴,5min后,患者仍出现上述症状,且症状较前次加重,表现为面色苍白,胸闷,血压下降为90/50mmHg,脉搏细数116次/min,呼吸26次/min,考虑系丹参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张虹;孙志高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谈医院信息管理与医院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已悄然而至,国家信息化的步伐与时俱进,医院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加强医院信息管理可把握医疗市场方方面面的变化,为医院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张毅;蓝瑞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暑患者的护理总结

    中暑是炎夏酷暑或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热病.2004年5月至8月我科共收治128例中暑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腰腿痛诊断中病史采集的特点与体会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腰腿痛既可以由脊柱本身的疾患引起,也可以由脊柱以外的疾患牵涉而致,其准确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而腰腿痛的发病率高,在英国,腰腿痛占全部普通门诊患者的4 2%[1],在国内,约占骨科门诊的30%~50%[2].全球至少70%的人群一生中会受到腰腿痛的困扰,虽40%的患者在1wk内缓解,90%在2mo内缓解,但90%的患者都会复发,致使慢性腰腿痛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1,3],其病因又十分复杂,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由于腰腿痛的发病率高,因此如何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是骨科临床的一大课题.在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详细、认真地采集病史对及时正确的诊断腰腿痛仍有重要意义.7a来,我们按详细的询问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的程序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作出腰腿痛的诊断,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就腰腿痛病史采集的特点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瑜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3年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尔终止中期妊娠的有关资料.结果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成功率97%,出血量120±90ml,胎盘、胎膜残留6例,软产道损伤3例,引产时间40±10h,住院时间30±6h.利凡诺尔组成功率97.5%,出血量130±90ml,胎盘、胎膜残留6例,软产道损伤6例,引产时间50±12h,住院时间72±24h.②两组引产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引产、住院时间短,为非侵入性给药,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张英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Crohn病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女,56岁,主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0d伴发热8d入院.既往胆结石病史3a,无结核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前10d患者进食隔夜肉食,2h后出现脐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伴腹泻黑绿色稀水便,含泡沫及粘液,无肉眼脓血,排便后腹痛略缓解,不伴里急后重.排大便5~10次/d,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7~8次/d.入院前8d患者出现发热,T 38℃.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潜血(+++).血常规:白细胞9.2×109/L、中性47.7%、血红蛋白131g/L.于院外静点喹诺酮类消炎药4d,体温降至正常,但腹痛、腹泻无改善.查体:精神萎靡,轻度脱水貌,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全腹轻压痛,脐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正常.四肢关节无异常.入院后考虑为急性胃肠炎,给子消炎、补液治疗,但患者病情无减轻.入院后3d查胃镜示:距门齿约90~100cm,十二指肠降段可见多个圆形和椭圆形隆起,表面光滑、色泽正常、弹性好.活检示:十二指肠慢性炎伴急性炎反应,部分腺体轻度异型增生.结肠镜检查示: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未见溃疡及新生物.全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降部及空肠上部可见鹅卵石样充盈缺损,十二指肠近端扩张,第5、6组小肠节段性狭窄,肠壁较硬,并可见结节样充盈缺损,回盲部形态正常.腹部B超示:脂肪肝、胆结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肝功能:总蛋白40.1g/L、白蛋白25 4g/L、球蛋白14.7g/L,血沉50mm/h.请院内外专家多次会诊,考虑为小肠Crohn病.给予5-ASA(艾迪沙)及强的松口服,甲硝唑、锡类散、氟美松灌肠0.5mo后腹痛缓解,腹泻消失.后诊断为小肠Crohn病.

    作者:刘红芬;常丽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影响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影响.方法比较硬膜外镇痛组与肌肉注谢镇痛组的镇痛效果,观察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情况,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泌乳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 05);实验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产妇在术后48h、72h的泌乳情况差异极显著(P<0 01).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可达到充分镇痛、促进泌乳的目的,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母乳喂养.

    作者:任爱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双侧乳腺巨大纤维性囊性乳腺病1例报告

    1病历介绍患者,女,49岁,双侧乳腺多发性结节,历经10a以上,曾多次手术(左乳切除2次、右乳切除1次),令双乳又发现多个结节,而行双乳单切术.

    作者:路英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术的护理

    视网膜脱离为眼科常见疾病,此病发病急,病程长,并且合并有闪光感、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等并发症.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常规手术方法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现在可通过网膜显微手术行玻璃体切除,而切除后所形成的空间根据病情需要注入硅油或惰性气体使视网膜达到复位,同时加以精心的护理,对本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袁琳琳;赵同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影响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研究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目前国内外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技术,随着CAG的广泛应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所接受.但它毕竟是有创手术,即使再简单的手术,也存在较强的应激性.临床观察CAG患者确有焦虑存在,而且较为严重[1],本文报告以系统的术前教育和详细具体的术前指导为手段,对CAG的患者术前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者对72例患者分组进行效果比较,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云;滕嫣;喻滔涛;童艳华;连洁;杜惠文;梁维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远期过矫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远期过矫的原因及关系.方法对202例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经手术矫正为正位的患者观察2a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a后102例为正位,40例为外斜>-8△,48例外斜>-15△,8例为正位,8例为内斜欠矫>+10△.结论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术后的过矫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眼调节力减弱,因此过矫可以发生在术后任何时间,年龄越小,远期过矫发生率较高,年龄超过7岁以上过矫发生率低,手术适度欠矫,儿童共同性内斜视远期过矫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云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药文化研究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