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丽
目的 探讨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尿液检测分析的患者100例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结果均为阳性的有19例,阳性检出率为19.00%;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为参照标准,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的阳性检出率为76.93%,假阳性率为13.63%,假阴性率为8.97%;以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为参照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的阳性检出率为73.08%,假阳性率为26.92%,假阴性率为4.05%.结论 在尿液潜血检验中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者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士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处理,研究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完成相关问卷测评,研究组在护理满意率、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以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妇产科就医的278例妊娠孕妇,按照妊娠结局不同将其分为正常妊娠组(133例)、先兆流产组(65例)、稽留流产组(41例)、异位妊娠组(39例),四组均采集静脉血行血清孕酮、β-HCG、PAPP-A检测,孕酮、β-HC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PAPP-A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对比四组受试者检测结果.结果 在血清孕酮、β-HCG、PAPP-A检测中,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较正常妊娠组均有明显下降,在孕酮与PAPP-A检测中,异位妊娠组检测水平低,β-HCG检测中稽留流产组检测水平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早期行行血清孕酮、β-HCG、PAPP-A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曼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100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接受一般护理联合整体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价值确切.
作者:吴美林;郑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只要有三种疾病中任意两种的重叠综合症就可以认为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包括生理性的抗体与病理性抗体,它是根据人体自身组织成分而产生的,由各种因素引发的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的检测技术主要有传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免疫印迹膜条法,还有新型的xMAP微珠法.
作者:肖金根;潘细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及质量控制.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间本院所接收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的患者数均为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痰液检测,给予研究组患者痰液检测与质量控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痰液检测联合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能够提高临床检测的精准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作者:罗正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采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为急性胰腺炎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并将2组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的血清淀粉酶为(622.19±45.97)U/L,脂肪酶为(1,240.58±223.48)U/L,C反应蛋白为(27.22±4.99)mg/L,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为(685.11±55.17)U/L,脂肪酶为(1,522.18±323.08)U/L及C反应蛋白为(32.97±6.22)mg/L,亦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等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蔡早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对高危妊娠初产妇给予产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高危妊娠初产妇7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顺产率分别为76.92%、53.85%(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与产后2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高危妊娠初产妇患者给予产前护理干预措施,便于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工作中采纳.
作者:石亚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协同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与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碧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查结果.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6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进行精液检查,进一步对精液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360例男性不育患者经精液检查结果显示:①外观,红色12例(3.33%),淡黄色28例(7.78%),乳白色320例(88.89%).②精液量,2 mL-5 mL有260例(72.22%)、<2 mL有54例(15.00%),>5 mL有46例(12.78%).③液化时间,0.5 h-1 h有202例(56.11%),>1 h或不液化158例(43.89%).④黏稠度,正常198例(55.00%),增加118例(32.78%),降低44例(12.22%).⑤存活率,≥60%有270例(75.00%),<60%有90例(25.00%).⑥活动力,0级-1级144例(40.00%),II级-III级216例(60.00%).⑦精子计数,≥20×106/mL有280例(77.78%),<20×106/mL有80例(22.22%).此外,本次360例男性不育患者,无精子12例(3.33%)、正常48例(13.33%)、有异常300例(83.33%).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在质量及数量上均存在问题,男性不育主要原因为精液异常,且精液液化不良及精子活动力低则是男性不育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引起重视.
作者:李采霞;杜娟;王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作为一种全新的体液活检技术愈来愈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影像学及病理学方法,该技术对于肿瘤转移可做到较早发现,因而可作为肿瘤组织状态的一种即时的反应.食管癌CTC的检测方法目前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均各有利弊.根据多项相关临床研究资料,可发现CTC的计数与食管癌的转移、病理分期、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等多种因素有直接关系.所以,动态监测患者外周血中CTC的指标的变化,并据此选择佳的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对食管癌的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彦;杨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组织胞浆菌病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及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的44例组织胞浆菌病患者,其中11例来自本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另外33例均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由蹇启政教授提供),根据相关检查治疗文献数据,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骨髓细胞形态学和临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 该疾病临床症状有全血细胞少、发热、脾肝器官肿大等,经糖原染色和骨髓图片Wright后均呈现出典型的形态特点,其中经培养确诊13例,经骨髓涂片确诊3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09%.结论 采用骨髓涂片病原学检测可清晰反映出组织胞浆菌病骨髓细胞形态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佘仕金;向尹;蹇启政;郭桂英;陈袁丽;熊旭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急救仪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脑外监护病房急救仪器管理的资料和情况,分析其不足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将改进后效果与未改进前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前,对仪器会进行完好率检查并按照规范严格使用为36.6%,改进后增加到100%;医护人员对于持续质量改进的认知也由改进前的20%提高到83.6%;改进前仪器的完好率为82%提高到改进后的100%.结论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急救仪器的管理,利用其规范、科学、系统的特点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要求,提高其积极性和急救仪器的完好率,为临床进行急救保驾护航,故值得进行借鉴和使用.
作者:陈祺;童孜蓉;吴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情况,以期保障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临床采用K-B法药敏试验的情况,对致病菌的耐药性与敏感性仔细分析.结果 研究得出致病菌株总计600株,其中340株革兰阳性球菌,260株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临床细菌耐药性正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多重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实施微生物检验结合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够保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且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在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于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行生化检验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检验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检验方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在对糖尿病患者诊断的时候,若选择生化检验方式,检出的准确率高于常规检验方式,可作为首选方式,值得应用.
作者:龚裕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医疗机构诊断胎传梅毒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7年度全市有报告胎传梅毒的4家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查阅病案和传染病报告卡,观察是否按照确诊病例的标准报告胎传梅毒.结果 8例胎传梅毒的病案资料显示:(1)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查梅毒特异性抗体):7例婴儿阳性(TPPA),1例没做无结果;(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查梅毒非特异性抗体):2例生母滴度1:1阳性(TRUST),6例阳性(TRUST,没做滴度);2例婴儿阳性(没做滴度)2例滴度1:1阳性,1例阴性,3例没做无结果.(3)8例婴儿都没有其它检查资料,如暗视野查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4)8例胎传梅毒都是在出生时诊断并上报,没做随访检查项目.结论 这8例胎传梅毒的诊断依据不充分,不该以确诊病例上报.
作者:吴超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5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70例本院接收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新生儿检验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对比无差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对比,进行末梢血检验不能完全反应循环系统血液的整体情况,临床检验中建议采集静脉血进行复查.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潘筱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单核细胞、C反应蛋白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406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5天此三项水平及体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结果 所有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中三项水平均有升高,非感染组患者的结果值在48 h-72 h内恢复至正常水平.感染组患者白细胞峰值为(26.8±2.4)×109/L,单核细胞为(1.32±0.32)×109/L,C反应蛋白为(178.1±29.14)m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白细胞(10.2±1.8)×109/L(t=26.56,P=0.00);单核细胞(0.61±0.17)×109/L(t=33.21,P=0.00);C反应蛋白(56.0±16.8)mg/L(t=25.23,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0.58±0.45)h vs(1.04±0.08)h,t=0.06,P=0.94]、体温[(37.5±0.8)oC vs(37.5±0.7)oC,t=-0.05,P=0.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非感染组[(830±55)mL vs(360±42)mL,t=32.31,P=0.00].结论 白细胞、单核细胞、C反应蛋白浓度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些指标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基本实现髋关节置换术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钟巧妮;黄变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9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病情、住院时间长短、使用抗生素干预、白细胞数量、疾病恶性程度及化疗是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是引发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运用化疗干预、长时间住院、长期使用抗生素及病情是导致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慧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