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戴着眼镜睡觉的人

熊莉莉

关键词:
摘要:小时候,刚从农村考入县城初中时,班里没有一个之前我相识的同学,因此,刚开始的几天甚是孤单落寞.同桌安敏和我情况差不多,我们俩既是同桌,又同病相怜,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安排寝室的时候,我们特意要求老师为我们安排距离近的床铺.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老有情趣

    老年生活不能没有情趣,否则,日子就像乏味的一道菜.情趣是一种心态,它是人情味加生活趣味的富有个人色彩的一种生活态度,它是性格和文化教养的“情发于外”的表现,譬如风度、口才、待人接物等.而情趣的内容是多样的,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一种情趣,幽默感是一种情趣,兴趣爱好是一种情趣,有所作为也是一种情趣……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让青春美丽到老

    A 妻子同学聚会回来,给我看她们的照片.一张张不再年轻的笑脸,一个个不再妖娆的身材在我眼前晃动,我转身笑对妻子说:你们班女生咋都那么老土啊!穿着打扮似乎离年轻越来越远了,还就你能看几眼.妻子诡秘地莞尔一笑答:算你慧眼识宝,就我还显得年轻些.她们都穿着中老年服装,40多的人看上去跟老太太似的.

    作者:陈来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给孩子失败的权利

    吃过晚饭,我催着女儿快去做作业.女儿虽然点了头,却转身从书包里拿出一摞试卷放到了我面前,然后叹着气说:“妈妈,马上要期末考试了,有好多好多东西都来不及看,怎么办?还有,下个礼拜就要先考副科,要背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用啊,真怕考不好,怎么办啊……

    作者:管洪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天堂里是否有大学

    1在我3岁那年,父亲患了一场重病,没挨多久便去世了.那一年,弟弟两岁,此后,母亲没再嫁.6岁的时候,母亲将我和弟弟一起送进了小学.从此,我和弟弟形影不离.初中、高中,我们始终在一个年级、一个班,我们总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1994年夏天,家里同时收到了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全村都炸开了锅,我们一家人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没兴奋多久,母亲便犯愁了.近万元的学费,对于我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母亲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又翻山越岭东家西家去借,直到报到前几天,才凑了4000多块.

    作者:陈闲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戴着眼镜睡觉的人

    小时候,刚从农村考入县城初中时,班里没有一个之前我相识的同学,因此,刚开始的几天甚是孤单落寞.同桌安敏和我情况差不多,我们俩既是同桌,又同病相怜,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安排寝室的时候,我们特意要求老师为我们安排距离近的床铺.

    作者:熊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谁为谁种苦果?

    “我失眠,胃痛,心脏痛,好像身体哪个部位都痛,几个医院的医生都说我没病,爸妈也说我闲得找病,可是我真的难受,为什么呢?”“老师,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怕影响到别人,哪怕是我的室友、我的家人,我怕他们不耐烦、不喜欢我,排斥我,我想休学,只有一个人待着时我才有一丝轻松感,有时,我也知道自己是瞎担心,可就是轻松不起来.”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碗粥比一锅粥更好熬

    公司的通讯员小李被抽调到市里帮忙,一时半会回不来,领导找到我说,试着写写网讯报道,如果可以,以后这项工作就交给你了.言外之意,如果行的话,我便有可能被调到人秘科.这自然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可是,我对网讯报道一点儿不感兴趣,确切地说,是不会写.眼看着到手的鸭子又飞走了,真让人难受.

    作者:化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的“好朋友”

    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上班,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第一次见到小雨的时候,他衣着有些凌乱,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双手不停地来回搓,表情显得很不情愿,也很拘谨,对周围的环境非常警惕.我问他话,他回答的声音很小,夹杂着不耐烦,我常规性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就开始吼,称自己只是难受,心情不好,根本没有病.见其情绪激动,我选择倾听,在我的安慰下,他才慢慢说出事情的原委.

    作者:李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身永远在路上

    十多年如一日,我和老伴儿每天都坚持户外运动.早上做健身操,下午散步.不管刮风下雨,严冬酷暑,从不间断.一分付出一分回报.我原来身体不好,小病缠身,血压偏高,经常头晕.老伴儿问题更大,因为在退休后的第二年突然遭遇小脑血管破裂出血,昏迷了一个星期,动了大手术,身体平衡能力严重受损.刚从医院出来时,走路要两个人架着才能走.医生曾预言以后可能要坐轮椅.出院时,有个医生叮嘱:锻炼为主,药物为辅.我遵照医生的嘱咐,带领老伴儿坚持运动,结果奇迹出现,老伴儿可以独立行走了.

    作者:陆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容忽视的心理重建

    生命中总有一些重要的人会先我们而去,对于这样的失去,有的人会很快走出来,而有些人的内心却会因为他们的离去支离破碎,甚至一片荒芜.如果没有恰当的方法,就可能如《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一样,家已经重建,内心的废墟却永远无法清除、重构.如果有好的方法,即使心碎了,我们依然有机会重新获得一颗更加美丽坚强的内心.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虚荣,你呢?

    总是有人说,别人是因为有钱才幸福,有好工作才幸福,有好伴侣才幸福.如果我换了一份工作就会快乐,换了一个伴侣就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经不起时间的推敲.虚荣心人人都有,但是,如果虚荣心太强,就很难体验到快乐,那些满足虚荣之后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因为不加控制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虚荣心太强,影响了某些人的生活,该怎么样调整自己呢?1 分清虚荣与自尊.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我们总免不了和他人有意无意地相比,自尊心会让我们在弱势中找到努力的方向,正确认识自己.不愿意承认弱点,反而用炫耀、夸夸其谈来掩饰自己则是虚荣心的表现.

    作者:韩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推开那扇虚掩的门

    有一家公司老总打算从员工当中选一个人接替即将退休的市场部经理,他想了一个对谁都绝对公平的考核办法,这项考核以“开拓精神”为目标确立优秀人选的产生.老总整理出了一个房间,并关上了门,他在门上写了“不得入内”四个字,然后通报每一个员工说,谁也不要走进那个房间,但他并没有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入内.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人们都死死记住了这个命令,自己该干啥就干啥,反正工作中没有任何事情会与那个房间产生瓜葛.

    作者:李克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王小胆的爱情

    那时,男生们的目光都喜欢悄悄追随田美美,她身材高挑,瀑布般的长发扎成马尾,俏皮地随着主人走路的节奏摆动着.“田美美,真美呀!”每个男生都会这样想,悄悄给她写情书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敢于公开站出来示爱的,只有二班的李雷.为了追求田美美,李雷花费了不少心思,玫瑰鲜花,巧克力和情书,这些一般女孩子们都喜欢的方式,却都被田美美拒绝了.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跳出圈子

    记得泰国有这样一种风俗,女人从十三四岁起就往开始脖子上套金属环,金属环数目越多、脖子越长,当地人就会认为她越美.在非洲大陆,有一个民族更奇怪,女人喜欢在鼻梁、肚脐上穿孔挂环,认为这是很美的装饰,而更多的女人则爱佩戴金项链、挂耳环、戴戒指和手镯,以有圈子相伴为美.

    作者:朱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终于战胜了强迫症

    对于强迫症,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随着生活压力的变大,许多人都罹患了这种心理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强迫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3%.许多名人都有强迫症,如:霍华德·休斯,贝克汉姆等.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与强迫症“八年抗战”的经历,希望对广大强迫症病友有所帮助.

    作者:王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神卫生法》实施3周年

    精神疾患已经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之一,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自2013年《精神卫生法》实施以后,国家对精神病患者的财政支持力度空前加大.本刊邀请到自1999年起参与起草国家精神卫生立法的唐宏宇教授,谈谈《精神卫生法》实施3周年来的感受.精神科医务人员的工作方式有哪些改变?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的“自愿原则”,其影响远远超出精神科层面,并深入到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以及伦理和人权层面.社会对于精神病患者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歧视和不尊重,违背患者意愿而强迫其住院治疗不仅是行为,而且成了观念,从根子上讲,缘自伦理和人权意识的淡薄.人们往往把精神病人视为“异类”,不当“人”对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沉甸甸的年终奖

    那年,我所在的大型国企外贸公司倒闭后,同事老郭把我和蔡姐拢在一起,另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老郭是业务上的老人,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在海外客户中享有很高的商誉.我们看中了他的人品,乐意当他的左右膀.三人公司就这样起步了.

    作者:刘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敬业是好的药

    十年前,我进入了这家公司,跟我一起入职的还有于洋、黄胜.那时,我们都没有文凭,应聘的是基层岗位.上班要熬更守夜,不仅工作时间长,条件也非常艰苦.于洋提议,自学一个文凭,将来找一个坐办公室的工作.办公室朝九晚五,时间固定,上班有空调,冬暖夏凉.黄胜听了,两眼放光,他看上了一个办公室里新来的女同事.因为职位的差距,他不敢跟她说话,担心被看不起.我们三个一拍即合,去了卖自考书的书店,买了教材.

    作者:张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烟火深处

    她发来短信:“你好,今天我和他已领了结婚证,祝福我们吧……”看着短信,我仿佛看到她幸福的笑脸.她是我的一位听障人朋友,今年已43岁.人长得很漂亮,可惜婚姻却不顺——前夫性格暴躁,爱赌博、好喝酒,并且每喝必醉,一醉就对她拳打脚踢.因不堪忍受家暴,她在女儿3岁那年办了离婚手续.

    作者:李红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时光深处

    多年没见面的一位老同学,一见面就大声惊呼道:“是你呀,我一直记得你呢,上小学四年级那年你给班上的一个女生写情书,被老师知道了,还在班上作了检查呢!”我听了一愣,已是人到中年的我正和妻子走在一起,听了这句话,脸立刻红了,我有些尴尬地说道:“我早就忘了,没想到你还记得这么清楚.”那人更加喜形于色地说道:“我当然记得啦!那个女孩子叫范小丽,扎着两根小辫子,一笑还有两个小酒窝儿!”那人边说还边比画着.妻子拽了拽我的衣袖,示意我赶紧走开.

    作者:李良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