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宏
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少都市人每天都感觉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实际上,生活中往往充斥着过多的负担与累赘,这种负担,确实有因生活而来的,但更多的压力则恐怕来源于我们的内心.基于此,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轻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捧和倡导.
作者:张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朋友买了一辆车,三番五次地打电话,邀请我去给他“鉴定、指导一下”.说是“指导”,其实是让我“知道—下”.可我没留心过那款车型,压根儿就不懂,想着即使见了面也就说说恭维的话,去不去意义都不大.于是,就以加班为由,推脱,婉言谢绝.后来,被他冷嘲热讽一番之后,我还是去了.不出所料,他听了我的“鉴定”,很受用,非要载我去兜风.他兴致很高,我心想,“既来之则安之”,客随主便吧.但没想到,一路上,他的情绪也影响到我的情绪.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我大学毕业那年,正赶上全球金融危机,毕业有些日子了,工作却还没有着落,每天仅靠到街上发广告单惨淡度日.转眼冬天就到了.由于没有稳定工作,我的生活过得很惨,租住在地下室里,穿着薄薄的旧棉衣,一顿三餐靠白水煮面对付肚子.
作者:佟才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联络会诊是为临床专业的各科室服务的,只要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在精神、心理、行为等层面出现问题,联络会诊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评估、干预治疗或者是协助.也许我们会习惯地把主动参与的叫联络,把被动应邀的叫会诊,其实不然.
作者:魏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女孩洛洛是一个依善意行事的人.大学毕业那年,洛洛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做企划.公司经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不过,接人待物却有些傲慢.那些老职员也对洛洛吆五喝六,这是新职员的必修课,她懂,她忍,毕竟现在工作太难找.
作者:梦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你吃过绿面条吗?我吃过.年少时,有一次生病,说是生病,其实也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感冒,持续几日不见好转.病中,憔悴萎靡,食欲不振,口中淡而无味,什么都不想吃.那时候,食欲一直很奋,难得有胃口不好的时候,偶然的食欲不好,没有胃口,就把母亲吓坏了.
作者:积雪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踏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翩翩走来.新年是一扇门,轻轻推开,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舒缓,轻盈,新鲜,我们迎来崭新的一天,到处都是透亮的光彩,到处都是灿烂的笑脸,到处都充满着亮丽的梦想.
作者:钟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海丽·福特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布雷默顿地区一个普通的家庭,5岁那年的一天,她跟妈妈在街上遇见了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衣衫褴褛,而且好多天没吃饱饭了.看着流浪汉的可怜样,小海丽拉住妈妈的衣角问:“我可以买块三明治给他吗?”妈妈摸摸她的头说:“孩子,当然可以.”于是,海丽用妈妈给的钱,买了一块三明治给那个流浪汉.
作者:江东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那次人才招聘会上,我们设置的市场运营总监助理、广告策划、售楼见习生等热门岗位遭遇到应届生的“哄抢”,而那个电梯操作员却鲜有人问津.无奈之下,我打算放在网上,继续碰碰运气.临近撤场,来了一批职院女生.看了我们的招聘告示牌,得知招聘情况后,有几个女生当即对此岗嗤之以鼻:“工作枯燥乏味,待遇还这么差.”其中一个叫晓敏的女孩咬咬嘴唇,上前揭榜,随之递过简历.
作者:刘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柴静的一篇关于雾霾的调查《穹顶之下》,让“雾霾”的种种危害频频见诸报端.那么,雾霾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得到媒体和公众如此大的关注呢?其实,雾霾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18世纪,它就开始频频造访伦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1952年12月4日至9日的伦敦大雾,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是1,其他是0”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套另类养生法:仰天长啸法、倒行逆施法、白日做梦法.这三招虽说有些“另类”,但却颇为管用.A仰天长啸法我家西墙外便是一片田野.当初买房时我还觉得房子挨着田地有些不便,现在才发现它的好处:我每天都可以到空旷的田野里喊上几嗓子!春季,小苗刚刚发芽,田野里生机勃勃.清晨和傍晚,我站在田边,面对着绿油油的垄地,放开喉咙喊上几嗓子,或者引吭高歌吼几句“秦腔”——不管韵律,不论音调,只求喊出胸中的浊气.每每喊上几嗓子,就觉得胸间清风浩荡,耳聪目明,气朗神清!好像全身都被洗涤了一遍似的,颇感痛快.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车行大漠,茫茫无际.这儿是沙雅,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龟兹故地.朋友说,这儿的每一处,都可能诞生过一首唐诗,产生过一段传奇,留下过一个故事.听了,我的心里陡然静了下来,一种神圣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望着窗外,望着眼前的沙漠,望着无边的天空,望着晨曦中的朦朦胧胧,我的耳边,响起了驼背上公主的琵琶声,响起向晚的胡茄声,响起了驼铃清新如水的声音,也响起诗人长长的吟诵声.
作者:余显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小晴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学校刚放寒假,她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回乡的火车.备战考研的艰苦岁月里,她想念的还是妈妈的拿手菜.美味和亲情所带来的幸福感还未退却,烦恼却已扑面而来.亲友们见到她,总离不开询问几个主题——工作、婚姻和学业.二婶问:“晴啊,工作确定了吗?本科毕业应该能找个好工作的.你看你表弟,读书没有你成器,技校毕业学了门手艺,人家现在每个月收入万八千的呢.”
作者:沈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表姐的儿子进入初中后,逆反情绪严重,成绩落在了班上后几名,眼见考高中无望.感觉自己黔驴技穷,表姐来到我家,六神无主、几近崩溃.让表姐尽情诉说事情的原委和心中的困惑之后,我没有直接去安慰她.我描述了表姐这些年做的事情,让她了解到她的付出和努力,以及我们对她的肯定.
作者:于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一我刚进公司时,王光磊天天给我送玫瑰示爱.我不拒绝,也不接受.渐渐,爱情降温,我们竟成了铁哥们.后来,王光磊问我为什么不喜欢他.我想了想说:“我不喜欢男追女,太缺乏新意,女追男多刺激.”这话让王光磊有些黯然:“你还是没看上我嘛!不然怎么不追我?”这句话像个囫囵下咽的枣,噎得我上不来气.
作者:心若无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次自行车赛上,两名选手实力接近,双方你追我赶.就在要接近终点时,突然,微弱领先的车手自行车爆胎.他跳了下来,扛起自行车向终点跑去.紧随其后的车手放慢速度,放弃超越,直到终点……
作者:张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Q老师:您好!一篇《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曾经在微博、论坛里处处可见,虽然现在这篇热帖已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别人家的孩子”依旧是我们的阴影我是一名高中生,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会拿别的班的同学或者别人家的孩子跟我们比,比学习成绩、比学习习惯、比兴趣爱好,在这种比较下,只能让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让人心烦,老师,您说,怎么样的比较才更合理呢?
作者:秦艳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学毕业后,她应聘到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员,由于没有经验,业务开展得不顺利.半年后的一天,公司要搬迁到新的办公楼办公,她和几名同事负责清理办公室的杂物,有一些离职人员留下来的废纸被扔到了废纸篓里,她无意中看到其中一张纸上写满了姓名及联系方式,足有30多位,她想,是不是离职人员留下的客户资料呢?这些客户关系,应该是可以利用的呀!于是,她便按着上面的联系方式给其中的一位河北客户打了电话,她刚介绍完自己,那位客户就大声说道:“这么长时间都联系不上你们啊!可把我急坏了……”原来,离职人员以前和这位客户做过一笔儿童滑板的生意,销售情况非常好,这位客户打算再订购一批,但却再也联系不上以前的那名业务员了.
作者:蒋大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小薇是一个高一年级的女生,在一次心理课后,小薇拉着我跟我说了她的烦恼.原来,小薇因为脾气暴躁,不高兴时会打骂同学,所以,同学都有些“怕”她.她在班上没有朋友,久而久之,她的性格也越发孤僻,不愿意跟同学来往.也许是第一次咨询,还有所顾忌,小薇只透露了人际交往的问题.但是我能感到,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作者:母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