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雾霾天,别心塞

史欣鹃

关键词:
摘要:柴静的一篇关于雾霾的调查《穹顶之下》,让“雾霾”的种种危害频频见诸报端.那么,雾霾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得到媒体和公众如此大的关注呢?其实,雾霾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18世纪,它就开始频频造访伦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1952年12月4日至9日的伦敦大雾,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怕见异性的高中生

    徐州的一位高一女学生在电邮中说:这是我进入高中过的第一个夏天,也是我过得苦恼的一个夏天.那天我上体育课,内容是500米长跑.跑到一半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已成“散兵游勇”状,有的干脆放弃赛跑,站在跑道边上休息.我气喘吁吁地向坐在地上的几个女生打着继续跑的手势,被她们拒绝了,可前边几个休息的男生一边对我指手画脚,一边笑着对我说:“我们陪你跑吧.”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温暖的烤红薯

    我大学毕业那年,正赶上全球金融危机,毕业有些日子了,工作却还没有着落,每天仅靠到街上发广告单惨淡度日.转眼冬天就到了.由于没有稳定工作,我的生活过得很惨,租住在地下室里,穿着薄薄的旧棉衣,一顿三餐靠白水煮面对付肚子.

    作者:佟才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母亲染发

    母亲60多岁了,白头发多了不少.我总劝母亲去染一下头发,母亲说什么也不去,说老了有白头发是正常的.前些日子,老家有事,爸妈要回去一趟.我知道,其实他们早就想回去看看了,老人们都有舍不开的故乡情.正好,我也有5年没回去了,这次陪爸妈一起回去.

    作者:荒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试另类养生法

    “健康是1,其他是0”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套另类养生法:仰天长啸法、倒行逆施法、白日做梦法.这三招虽说有些“另类”,但却颇为管用.A仰天长啸法我家西墙外便是一片田野.当初买房时我还觉得房子挨着田地有些不便,现在才发现它的好处:我每天都可以到空旷的田野里喊上几嗓子!春季,小苗刚刚发芽,田野里生机勃勃.清晨和傍晚,我站在田边,面对着绿油油的垄地,放开喉咙喊上几嗓子,或者引吭高歌吼几句“秦腔”——不管韵律,不论音调,只求喊出胸中的浊气.每每喊上几嗓子,就觉得胸间清风浩荡,耳聪目明,气朗神清!好像全身都被洗涤了一遍似的,颇感痛快.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在沙雅,和胡杨对话

    1车行大漠,茫茫无际.这儿是沙雅,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龟兹故地.朋友说,这儿的每一处,都可能诞生过一首唐诗,产生过一段传奇,留下过一个故事.听了,我的心里陡然静了下来,一种神圣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望着窗外,望着眼前的沙漠,望着无边的天空,望着晨曦中的朦朦胧胧,我的耳边,响起了驼背上公主的琵琶声,响起向晚的胡茄声,响起了驼铃清新如水的声音,也响起诗人长长的吟诵声.

    作者:余显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警惕“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是1 8世纪法国的哲学家.一次,有个好友送给狄德罗一件漂亮、高档的睡袍.开始,狄德罗舍不得穿,放在衣橱里半年没动.半年后,狄德罗想,好东西不用等于没有.于是,他把新睡袍穿在身上.第二天早上起床,狄德罗看看身上的新衣,又看看睡床,他觉得这张睡了几十年的床又老又旧,跟身上的睡袍比起来,简直土得掉渣.

    作者:梅承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我是个文艺女青年

    我是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满口文艺范儿.有人说,现在的文青都做作、矫情,既自卑又自恋.我在小学的时候就中了它的毒,那些难以名状的忧郁和哀愁,始终挥散不去.我想,这样的人生才有哲理和诗意啊.

    作者:李愫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专为老年人开的 健身房

    前不久,公司派我去美国纽约洽谈一笔商贸业务.谈完业务后,我顺道看望了住在纽约的叔叔.叔叔今年70岁了,可身体还健壮得像一个老小伙子.我问叔叔身体怎么保养得这么好,叔叔笑着说:“这都是到健身房锻炼的结果.”我脑子一时有点转不过来了.在国内,去健身房都是年轻人或是成功人士的专利,老年人健身锻炼都去公园或者广场,从不涉足昂贵的健身房.

    作者:佟才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终点前的“较量”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次自行车赛上,两名选手实力接近,双方你追我赶.就在要接近终点时,突然,微弱领先的车手自行车爆胎.他跳了下来,扛起自行车向终点跑去.紧随其后的车手放慢速度,放弃超越,直到终点……

    作者:张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当心成为“路怒族”

    朋友买了一辆车,三番五次地打电话,邀请我去给他“鉴定、指导一下”.说是“指导”,其实是让我“知道—下”.可我没留心过那款车型,压根儿就不懂,想着即使见了面也就说说恭维的话,去不去意义都不大.于是,就以加班为由,推脱,婉言谢绝.后来,被他冷嘲热讽一番之后,我还是去了.不出所料,他听了我的“鉴定”,很受用,非要载我去兜风.他兴致很高,我心想,“既来之则安之”,客随主便吧.但没想到,一路上,他的情绪也影响到我的情绪.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为何她如此痴情?

    小雅是我两个月前经治的一位女病人.在病房第一次看到她时,她就苦苦哀求我,“我根本就没有病,是家人说我的男朋友生病了,住在这个病房,让我来陪床照顾男朋友的.可是进病房后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他,护士说是家人送我来住院.我很正常,没有病,大夫,让我出院吧,我还要去照顾男朋友呢!”如果真像小雅所说的话,那家人到底为何把她送来住院呢?她口中的男朋友又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与其家人的详谈,我了解了整个故事的原委.

    作者:李志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墙外也是窗外

    那段时间确实是流年不利,先是工作上接二连三地出了一些问题,费尽心力、疲于奔忙,却也是出力不讨好.这边刚刚有了一丝好转,身体却又发出了警示,在医生的严肃警告下,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住院的日子单调而乏味,每日例行的检查和输液后,便是长时间地卧床静养.也许是医院的气氛太压抑,也许是心情本来就杂乱无章,除了发呆外,我便烦躁不安地在病房里来回踱步.偶尔,站到窗户旁向外张望,却有一堵墙扫兴地挡住了视野.于是,心情更加憋闷,情绪和视线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暂时休憩的支点.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那些来自陌生人的感动

    近,一个新手女司机把开车路上遭遇的感动写成帖子发在网上,竟被不少“有车一族”不断点击,一跃成为时下一个火热的帖子.陈娟是河南一家报社的编辑,作为一名新上路的女司机,她在帖中写道:“11月22日,我初次拿到驾照后,满心欢喜地利用周末时间载着女儿出了城,谨慎行驶在回娘家的途中.可是不巧,由于我对道路一侧散落的利物没有采取合理的躲避,致使汽车轮胎被利物所伤.

    作者:刘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个女人两家小店

    我家楼下有两家小店,一个服装店,一个水果店,店面差不多大,经营者分别是两个30岁出头的女人.服装店裁缝姓于,人挺随和,邻居闲来总喜欢到她的店里坐坐.长了,有件事情就传开了:大家看到,每次西服挂完里子要封口时,她总要费力地把衣服从那开口处翻出,然后拿出一把小剪刀,仔仔细细地剪上面的线头.有人忍不住了,问她:“那些线头何必剪呢?把口封住,一直把这件衣服穿旧扔掉也没有人能够看到里面.”谁知她淡淡一笑,说:“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良心.别人看不到,我能看到.”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运动忙”与“盲运动”

    近年,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运动软件如雨后春笋而被广泛使用.这些手机APP让喜爱运动的人们如虎添翼,不仅给日常运动增加了较为详尽的数据功能,而且通过各种内部奖励设置,让每一位软件使用者可以掌握自己的运动动向,进行纵向对比.同时,又可以通过软件中的运动圈开展与他人的横向比较.让运动不再孤单,并充满挑战.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亲密知己,贵在有方

    80、90后的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许多人漂泊在外,离开父母之后总是会缺少一种归属感和亲密感,朋友就变得特别重要.但是,朋友间的亲密关系也要讲究方法,讲究度,并不是所有无限制的亲近行为都能够让我们更加亲近,有时适得其反,甚至会造成嫌隙,无法弥补.

    作者:韩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安慰人的5种心理技巧

    表姐的儿子进入初中后,逆反情绪严重,成绩落在了班上后几名,眼见考高中无望.感觉自己黔驴技穷,表姐来到我家,六神无主、几近崩溃.让表姐尽情诉说事情的原委和心中的困惑之后,我没有直接去安慰她.我描述了表姐这些年做的事情,让她了解到她的付出和努力,以及我们对她的肯定.

    作者:于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母亲不进门

    母亲一直住在我家帮我照看孩子,前段时间,母亲回老家办事并小住了一段时间.那些日子,老人家几乎一天一个电话,问我孩子可好,是否闹了……孙子是母亲心头的肉,疼爱至极.

    作者: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感情田园里的稻草人

    她还记得男人给她讲稻草人的故事.那时他们还读大学,晚上,有月亮的时候,校园的草坪上,她依着男人的肩膀,想着稻草人虚张声势地驱赶馋嘴的麻雀,偷偷地笑.男人从乡村来到城市,一个人不停打拼,终于扎下了根.她为男人,为他们的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好在男人的事业正朝好的方向发展,他每天穿着藏蓝色的西装,打着银灰色的领带,见各种各样的客户,谈各种各样的生意.

    作者:周海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恋情

    他突然喜欢上她.那日黄昏,放学了.天色已暗,他下楼,她也下楼,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女生中间,她素朴得像一棵狗尾巴草.她不穿高跟鞋,不穿紧身裤,不佩戴挂件,头发拢在脑后,随意挽成一束,笑容轻浅.他的眼前,仿佛有小溪流过.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