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方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垫压术患者的护理

江红;孙晓梅;赵春丽

关键词:上方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垫压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上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巩膜外垫压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巩膜外垫压术的护理方法及技巧。结果20例上方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均较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专业的护理,提高了视网膜脱离患者的遵医行为,加快了患者康复出院的时间,有效的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还创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药复方治疗胃溃疡实验研究进展

    近年来有诸多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中药复方治疗胃溃疡主要机制是通过加强胃黏膜的防御能力的同时减弱攻击因子侵袭力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医师认为对于中药复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作用机理及新方法需进一步完善以从根本上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伏天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从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18%同对照组患者的61.76%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疾病临床上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粟玉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195例,对其发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消炎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及排卵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患者的父亲及母亲存在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与激素不调有关的父亲早秃及母亲月经不调,对这些患者进行消炎治疗后,妊娠情况及排卵情况都得到了相应了改善。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对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自我的信心、自我的尊严等都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提升女性的幸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闫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及管理

    目的:通过对危重患者潜在的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逐项分析患者潜在的风险的种类及因素。结果多来自对管理上的漏洞及护理实践中的不规范,对策需从危重患者细节管理上突破。结论对危重患者的风险正确的评估,加强患者各种细节管理,能够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石艳丽;王新新;赵芳芳;王琼琼;任利培;高宁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学历、职称对临床护士职业认知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探讨学历、职称对临床护士职业认知的影响及分析。方法对本市某三甲医院的60名不同的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护士的个人情况和护士对护理职业的认知程度。结果不同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护士在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护士在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护士的学历和职称对其的职业认知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认知,才能使护理队伍更加稳定,才可以使护士的工作行为更加规范,才能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宫颈炎症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大约半数以上的妇女患有宫颈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子宫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病变过程中常见的局部特征。由于受炎性分泌物的浸渍,宫颈鳞状上皮脱落,由宫颈管的柱状上皮覆盖代替,即表现为宫颈糜烂[1]。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联合分析报告

    目的:探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皮肤和附件损害;严重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其他还有过敏样反应和发热等说明书上未提及的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药品说明书还需要完善“不良反应”项,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严格按医嘱用药,做好既往不良反应史的记录,体质较差和易过敏的患者需要谨慎用药。

    作者:马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将1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所有患者给予降血糖及饮食治疗,并且配合营养神经及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足浴、辨证施膳、运动康复等护理,护理期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积分、焦虑抑郁评分、空腹血糖及踝肱指数等方面的干预主效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DPN症状以及调节情绪状态,提高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与足部神经传导功能。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内科危重病评分系统对危重病人预后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危重病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病人预后预测的对比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危重病人120例,分别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病评分系统(APACHEI)Ⅱ、APACHEIⅢ、APACHEIⅣ、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Ⅱ、死亡概率模型(MPM)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内危重病患者抢救及24 h内差值时分值及预测病死率,比较几种评分方式对危重抢救病人预后的预测效果。结果①对所有患者进行APACHEIⅡ、APACHEIⅢ及APACHEIⅣ评分示死亡组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24 h差值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评分系统在两种时间段病死率的比较死亡组APACHEI Ⅳ及SAPS Ⅱ评分系统病死率明显高于此评分系统下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差值对比中,MPM24病死率预测明显低于其他两评分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PACHEI Ⅳ24 h入院时灵敏度高,为94.7%;特异度上MPM0与MPM24高,分别为95.2%及96.7%,总诊断效率上,以APACHEI Ⅳ24 h入院时高,为91.4%。结论急诊危重病评分系统中APACHEI评分系统为首选,患者入院时评分效果好。

    作者:崔玉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和观察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5月收治的38例行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切口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舒适护理、营养指导及对应的术后护理。结果38例患者中,36例切口愈合良好,1例发生感染,1例发生脂肪液化,经过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切口愈合,改善预后。

    作者:曹明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呼吸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瑾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程度的变化与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在采集血标本前没有接受相关的药物治疗,上述患者全部被检查出典型的临床冠心病症状,同时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与影像学确诊。同时随机抽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上述研究对象全部在早八点前空腹采静脉血,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以及血浆后予以测检。结果病例组不同的心功能分级病人和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FiB程度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Hs-CRP(超敏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掌握病人心功能受损情况与治疗分型、疗效判定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孟宪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我院收治的48例住院新生儿惊厥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疾病特点以及具体疗效。结果分析新生儿惊厥发生的主要病因为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且多在出生3d内发生,而感染、低钙血症则是在出生3d后发病,临床并未明确具体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表现为惊厥疾病反复发作,治愈率为89.6%。结论新生儿惊厥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以及产伤等,实施对症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盘志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腹D2根治术,研究组行腹腔镜D2根治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更少(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淋巴及清扫数、3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不仅能够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而且还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斌;杨姝;金哲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行综合治疗,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缓解患者的症状,从而延缓肾功能性恶化,降低各种并发症。结果经药物治疗、临床护理,50例患者中,25例完全缓解,20例缓解,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0%。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法,通过实施心理护理、饮食和用药指导等,提高疗效,药物联合临床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尼莫地平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0.6%,对照组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NIHSS、A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袁一平;尹乐;穆强;朱毓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与研究组(注射用胸腺法新进行治疗),每组各有患者52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4.23%(49/5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8.85%(41/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间的效果甚是满意,并且对病情的恢复、预后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适用于临床治疗、推广普及。

    作者:相红艳;田长亮;尹会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36例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的动力髋螺钉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每组18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67%(12/18)、88.89%(1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能够将治疗有效率大大提升,且固定可靠、复位好、创伤小,因此可推广应用。

    作者:魏绪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情志因素与脾胃病的相关性

    阐述情志因素与脾胃病的相关性,指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调畅情志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仇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重点探索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看护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看护22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患纠纷率高达19.0%,患者满意度仅为81.0%。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仅为4.5%,患者满意度高达95.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显然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然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明显,不仅降低了护患纠纷率,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晏翠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