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

宋毅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治疗后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好转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97.78%比对照组75.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气促、发热、咳嗽等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肺炎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效果显著,能让患者恢复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食物中毒事件特征与解决策略研究

    目的 分析食物中毒事件特征与解决策略.方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开发布的食物中毒情况为依据,分析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的相关数据.结果 全年12个月,食物中毒多见于5~10月.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较常见(53.67%),家庭食物中毒起数多(46.74%),死亡率高(85.12%),集体食堂中毒人数多(42.55%).结论 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较为多见,5~10月为高发期,因此,夏秋季节,应加强食物监管,加大食物中毒宣传力度,提升应急处理能力,有效控制食物中毒.

    作者:周兴高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比较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3例)接受腹腔镜治疗手术,对照组(32例)接受开腹治疗手术,比较2组患者在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3年后的2组患者的局部发生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4±8.8mL、3.0±0.3d、10.8±2.5d、9.1%;141.6±9.7mL、5.1±0.6d、16.8±3.4d、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的局部发生率、远处转移率、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12.1%、30.3%;12.5%、21.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治疗直肠癌能够降低患者出血量,减少排气及住院时间,由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昊;袁波;何茂梁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拉米夫定耐药对α-2a干扰素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耐药对α-2a干扰素抗HBV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7例,其中基因型耐药(A组)16例,临床耐药(B组)20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C组)21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α-2a干扰素治疗26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乙肝病毒学指标HBVDNA、HBeAg阴转率、e抗原血清转换率及血清ALT恢复情况.分析拉米夫定耐药不同阶段对α-2a干扰素抗HBV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53例患者完成干扰素26周治疗.其中A组15例,完全应答率26.7%(4/15),HBVDNA阴转率73.3%(11/15),ALT复常率86.7%(13/15),e抗原阴转率40%(9/15),e抗原血清转换率26.7(4/15);C组患者19例,完全应答率31.6%(6/19),HBVDNA阴转率84.2%(16/19),ALT复常率89.5%(17/19),e抗原阴转率47.4%(9/19),e抗原血清转换率31.6(6/19);B组患者19例,完全应答率5.26%(1/19),HBVDNA阴转率36.8%(7/19),ALT复常率42.1%(8/19),e抗原阴转率15.79%(3/19),e抗原血清转换率5.26(1/19),临床耐药阶段患者均低于基因耐药阶段和初始治疗患者(P<0.05).结论 α-2a干扰素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基因耐药者疗效优于临床耐药者,且基因耐药者与初治者疗效相同.

    作者:李国云;孟丽萍;季雪良;张伟;龚力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压降低水平比观察组优异,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5%,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郑桂民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中药方灌肠联合化疗对术后直肠癌患者疗效及 相关指标(血清CEA、甲胎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方灌肠联合化疗对术后直肠癌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血清CEA、甲胎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患者172例,根据随机分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化疗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中药方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清CEA和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EA和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或t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方灌肠联合化疗治疗术后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EA、甲胎蛋白水平.

    作者:祁永立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诊断分析

    目的 讨论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特点.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患儿因外伤第一次X线平片发现骨折的X线和CT资料,分析复查前后肘关节的骨质变化.根据回访结果分为隐匿性骨折组和无骨折组,分析两组隐匿性骨折的发生率以及隐匿性骨折的x线征象.结果 56例患儿经过随访以后发现有明确诊断的为52例,其中20例脂肪垫征呈阴性且均未发现骨折,32例脂肪垫征呈阳性,其中18例出现隐匿性骨折(56.25%),14例未发现骨折.脂肪垫征呈阳性患者的隐匿性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脂肪垫征呈阴性的患者.结论 针对于隐匿性肘关节骨折的儿童,经过X线检查中经常发现脂肪垫征阳性,对于诊断具有参考意义,同时骨皮质棘状、丘状凸起,骨小梁出现中断或者紊乱,皮质凹陷征象以及肱骨前线阳性也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归脾汤加减中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并抑郁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观察归脾汤加减中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病并抑郁症老年患者92例,根据不同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片西药疗法,治疗组采用归脾汤加减中药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抑郁症状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压变化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归脾汤加减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并抑郁症的老年患者疗效极佳,血压及抑郁症状改善明显,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丁佑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治疗后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好转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97.78%比对照组75.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气促、发热、咳嗽等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肺炎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效果显著,能让患者恢复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毅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先对其进行B型超声检查,再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 B型超声共检查出病灶54个,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型者41个,低回声型者9个,混合型回声4个.诊断为肝血管瘤者35例,诊断符合率为74.47%(35/47),余者12例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误诊率为25.53%(12/47).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查出病灶59个,诊断为肝血管瘤者44例,检出率为93.62%(44/47),余者3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癌,误诊率6.38%(3/47).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显著高于B型超声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血管瘤中检出率高,且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晶;杨晓飞;倪春苗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并总结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探究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分别使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持续14天,对14天的治疗和结果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分析两组畸形脑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从中总结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经过为期14天的治疗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率分别为95.8%和83.3%,观察组患者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治疗组血清含量较对照组高,治疗血清MDA含量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数据存在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在临床上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张峰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安全管理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西药房高危药品进行安全管理的效用和价值.方法 从2016年7月开始,对我院西药房高危药品进行安全管理,将实施后的药品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情况与实施前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实施前,安全管理实施后的药品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情况更优,P<0.05.结论 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药品不良管理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冀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布地奈德,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斯特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状况以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肺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6.74%),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显著,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全伟欣;杨延彬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信息化建设下医院档案管理的优化方式分析与解读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受到信息化时代的作用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要想取得理想的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就应该积极探索档案管理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信息化发展态势.本文从信息化建设入手,对档案管理优化方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改善现状,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作者:隋斌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胃恶性肿瘤不同部位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比较和分析不同部位胃癌临床和病理组织特点,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和胃镜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106例,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病理组织学分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胃癌106例中,男女比为2.42:1,年龄51~75岁,患者70例为高发年龄段(66%),胃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39.6%,胃底36.8%,胃体23.6%,3个部位胃癌的平均年龄分别为胃窦62.0±12.16,胃体59.76±13.53,胃底66.85±9.26,3组年龄有统计学差异;病理组织学分型中分化型胃癌43例(41%),未分化型胃癌63例(59%),分化型胃癌和未分化型胃癌两组平均发病年龄有统计学差异,未分化型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分化型胃癌年轻.结论 胃癌的高发部位在胃体及贲门胃底,发生在胃底的胃癌年龄较大,胃体的胃癌年龄较小,恶性程度较高的未分化型胃癌在胃体占比较高,未分化型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分化型胃癌年轻,以上结论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田江;孟宪杰;黄艳;林兵;王静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给予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治疗心衰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耀武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时使用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的效果.方法 收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共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硝苯地平,观察组联合硫酸镁.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

    作者:刘珍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加强疫苗管理的实践途径分析与研究

    当前,疫苗是疾病防治过程中为重要与特殊的药物之一.加强疫苗管理,提高疫苗管理工作水平是目前临床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本文即从疫苗管理实践的角度着手,分析加强疫苗管理水平的相关实践途径,望能够不断改进疫苗管理质量,保障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肌骨超声评估与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自身抗体及临床评估之间的关系,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完善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体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5例,结合患者关节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类风湿关节(RA)炎关节痛组30例、RA无关节痛组15例.利用肌骨超声对患者各关节处的积液情况、滑膜增生情况、骨侵蚀情况以及腱鞘炎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结合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肌骨超声评分与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DAS28评分等指标存在相关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关节受累频率低的为膝关节,其次为近端指间关节,再次为掌指关节,受累频率高的为腕关节.结论 利用肌骨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评估具有较好的效果,既能保证评估过程的安全性和无创性,又能降低患者的诊疗成本.肌骨超声评分与患者自身抗体在指尖存在正相关关系,能够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石云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复方吲哚美辛酊联合甲硝唑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吲哚美辛酊联合甲硝唑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予复方吲哚美辛酊联合甲硝唑外用,对照组Ⅰ单用复方吲哚美辛酊,对照组Ⅱ单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6.4%,对照组Ⅰ62.8%,对照组Ⅱ65.9%.试验组和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P=0.011;x2=5.07,P=0.024).结论 复方吲哚美辛酊联合甲硝唑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郭云龙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在患者治疗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性.结果 通过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患者(8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低于对照组患者(8.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将两者相互对比,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茶永芳 刊期: 2017年第4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