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澄;盛宇伟;乔治;宋海瑚;沈彪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母体血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分娩早产患者100例,健康产妇100例,共20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晚孕期的几种血清炎症指标(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反应蛋白(CRP)、NLR,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早产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模型,绘制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记录曲线下面积以分析晚孕期不同血清炎症指标预测早产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RP相比,NLR预测早产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性较高.结论 晚孕期NLR增高可作为预测早产发生风险的一项有效指标.
作者:梁海英;夏金丝;张淼;徐若霆;黄启涛;钟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主要的并发症和致死因素之一.迄今,LN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诱发病因复杂多样,肾穿刺活检仍是LN诊断的主要手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其治疗方案也更多样化.本文旨在综述LN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现状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LN的临床评价、治疗和靶向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董雅倩;卢宪媛;唐斓;刘孟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含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6例Hp初次根除失败患者随机分为A组46例、B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A、B组补救方案分别为雷贝拉唑+胶体酒石酸铋+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4 d和 ×10 d,对照组为雷贝拉唑+胶体酒石酸铋+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14 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分别观察3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不良反应、依从性和成本-效益比.结果 共有130例患者完成研究,A、B组和对照组的意向治疗(ITT)和符合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71.74%和76.74%、71.11%和72.72%、51.11%和53.49%.A组ITT和PP分析根除率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大于80%,成本-效益比显示B组<对照组
作者:刘浏;黄鹤;贾柳萍;谌黄威;梁晓燕;伦伟健;罗夏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母乳库捐乳喂养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新生儿监护室同时期收治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283例,按喂养方式分为3组:亲乳喂养、捐乳喂养和配方乳喂养.观察比较3组早产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消化不良、脓毒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发生率、平均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亲乳组和捐乳组患儿NEC和消化不良的发生率、平均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配方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捐乳组与亲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BPD、ROP等并发症发生率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母乳库捐乳喂养可显著降低早产儿NEC发生率、平均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其疗效与亲乳喂养相当.
作者:肖妮蓉;刘喜红;陈慧敏;孙静;吴锦晖;萧敏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大黄酸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脏系膜细胞(MsC)的作用,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大黄酸作用于高糖诱导的MsC,采用流式细胞学测定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 γ(PPARγ)的基因表达,以及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PPARγ 的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30 mmol/L)作用于MsC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增加,p-JNK被激活,PPARγ 表达被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比较,大黄酸干预后,细胞凋亡率被抑制,p-JNK的蛋白表达被抑制,PPARγ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得到提高.结论 大黄酸可以通过调控p-JNK和PPARγ 的表达,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肾脏系膜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段淑芳;胡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术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脑动脉瘤行介入术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监测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n=34),BIS监测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n=34),A组凭临床经验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控制麻醉深度,调整丙泊酚靶浓度,B组术中根据监测BIS值调整丙泊酚靶浓度,维持BIS值在45~60之间.记录两组的麻醉时间、术毕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等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24 h进行回访,记录术中知晓及24 h内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B组丙泊酚总用量减少明显(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在意识、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恢复方面B组患者更迅速,且低氧血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BIS监测用于介入手术麻醉能提高手术安全性,精确预测麻醉效果、指导合理用药,对提高麻醉质量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燕;胡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地塞米松加入罗哌卡因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因腹股沟疝就诊且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00例成年男性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辅助罗哌卡因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C组).术前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手术均由同一组外科医师完成,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记录术后48 h内VAS评分、临床症状、塞来昔布的使用情况以及术后1周的卡洛连舒适度评分(carolinas comfort scale,CCS)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空腹血糖、恶心呕吐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2 h塞来昔布使用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CS评分D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塞米松辅助罗哌卡因TAP阻滞的超前镇痛并没有增加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镇痛强度,但减少了其他镇痛药物的使用时间和总剂量,且提高了术后患者舒适度.
作者:吴劲风;陈剑;殷洁烽;孙元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系统(GPS)与癌胚抗原(CEA)预测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我院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120例,记录身高、体质量、病史、合并症、病程、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肿瘤位置、TNM分期、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等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CEA水平、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水平以及GPS评分等检测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预后良好的患者定义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的患者定义为预后不良组.利用Cox回归模型筛选影响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其对疾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生存曲线显示患者预后不良率为37.84%;单多因素Cox回归显示CEA(P=0.035)和GPS评分(P=0.023)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不良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CEA、GPS评分综合诊断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临床评估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预后风险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宇澄;盛宇伟;乔治;宋海瑚;沈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依折麦布-他汀联合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诊断ACS并行PCI的患者126例,根据术后降脂策略分为3组:A组: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组(47例),B组:依折麦布联合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组(38例),C组:强化他汀治疗组(41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在PCI后1个月和6个月血脂、肝酶、肌酐、肌酸激酶(CK)等水平以及血脂达标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患者复查造影的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PCI术后1个月,3组血脂均有显著下降(P<0.05),3组胆固醇(TC)降低百分比分别为18.95%、35.61%、19.8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百分比分别为24.89%、39.56%、23.99%,B组TC和LDL-C的降低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1个月B组LDL-C达标比例(65.8%)较A组(34.0%)及C组(31.7%)高(P<0.05).PCI术后6个月B组LDL-c达标率(91.3%)仍较A组(79.4%)及C组(84.2%)显著偏高,但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12个月,B组MACE事件发生率均较A组及C组低(P<0.05),而C组副作用发生率较B组及A组明显升高(P<0.05);复查造影显示B组新生血管狭窄发生率较A组以及C组低(均P<0.05),3组间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折麦布-他汀类药物联合降低TC和LDL-C程度较单用他汀(包括中强度他汀治疗以及强化他汀治疗)显著,且PCI术后1个月LDL-C达标率较单用他汀治疗高;术后12个月,联合治疗组MACE事件发生率较单用他汀组低,而副作用较少.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可能是ACS患者PCI术后二级预防CHD的治疗方案.
作者:袁秀;黄铮;洪承路;范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MRI对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3 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患者共390例,筛选出术前行MRI检查且乳腺肿物≥3 cm的患者共55例(黏液腺癌20例,叶状肿瘤35例),分析其MRI征象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本组病例中,≥3 cm乳腺肿物的黏液腺癌共20例,包括单纯型黏液腺癌14例,混合型6例.≥3 cm的乳腺叶状肿瘤共35例,其中良性9例,交界性18例,恶性8例.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的患者在年龄、长径、形态、分叶、边界、ADC值、EER、T2WI信号及TIC曲线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6,EE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9.结论 多模态功能MRI术前能有效鉴别乳腺黏液腺癌和叶状肿瘤(≥3 cm),EER诊断效能略优于ADC值.
作者:郭媛;孔庆聪;李丽琪;胡慧;唐文洁;丁汉军;汪珍穗;江新青;刘春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伴11p15/NUP98重排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运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伴11p15异常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NUP98双色探针进行FISH验证,观察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598例初发AL中检出6例11p15异常,男1例,女5例,中位年龄39岁;分别为M53例,M2、M4和ALL各1例;经FISH验证均累及NUP98基因;患者中位生存期9个月.结论 伴11p15异常的AL常累及NUP98基因,主要发生于女性,中位年龄偏低,多见于AML;临床表现以贫血、血小板少、白细胞高为主;伴11p15/NUP98重排的急性白血病对常规化疗反应差,预后不良,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欠佳.
作者:曾银珠;王东宁;何易;李旭东;林东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补体Cq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首次发生AIS患者45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浆中CTRP1的表达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6个月神经功能缺陷和CTRP1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119.53±17.62)ng/mL]、不明原因及其他原因型脑卒中[(145.81±18.96)ng/mL]、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153.17±19.21)ng/mL]、心源型脑卒中[(156.56±20.96)ng/mL]和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169.23±22.34)ng/mL]的CTRP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119.53±17.62)ng/mL]、神经功能缺损轻度组[(156.29±19.86)ng/mL]、中度组[(168.74±18.53)ng/mL]和重度组[(175.96±19.15)ng/mL]患者血清CTRP1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TRP1、年龄、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IS患者出院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陷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TRP1能够有效预测AIS患者晚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
作者:李素萍;谢彦;许飞;梁益;何保明;孙红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大脑中含量丰富、易激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改善认知功能.本文就STAT3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金;徐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3-D打印技术在青少年胫骨近端骺损伤骨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例胫骨近端骺损伤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收集CT数据,在Mimics软件中行骨折三维重建,导出1:1实体模型,并在模型上模拟手术方案,术中操作按术前计划完成.术后支具制动,早期功能锻炼,观察并记录患肢生长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按改良Hohl和Luck膝关节评分标准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术后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100%;术后复查行双下肢全长轴线片对比,未见骨骺早闭、膝关节内外翻及关节不稳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肢活动度及生长长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对青少年胫骨近端骺损伤骨折诊治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马雅昌;朱雅文;杨朝昕;邱宇辰;苗伟;穆怀昭;金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支气管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常伴有气道高反应,并受环境刺激和遗传因素的影响[1].据统计,全世界超过 3 亿人在给予激素、β2 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药物积极治疗后仍遭受支气管哮喘的困扰,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2].小分子 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长约 22 个核苷酸的非编码 RNA,在人体心脏、肺、肾脏、肝脏、骨骼等所有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可调节细胞生长,组织分化,因而在生命发育、疾病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 miRNA 认识的不断加深,miRNA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有研究表明,miR-146 为哮喘患者肺组织中表达明显的一类 miRNA,并在哮喘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异常表达,通过介导 miR-146 的表达可能对哮喘起着重要调节作用[4].本文就 miR-146 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何桂媛;李文新;王莉;曾凡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率和脑转移率较高,一旦被确诊,患者的存活率极低.根据分子标记和遗传变异,三阴性乳腺癌可分为多种类型.目前已有较多的转化医学领域药物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该文主要对抗表观遗传药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药物、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抗体药物、Src蛋白激酶抑制剂药物、抗雄激素药物、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药物和铂类化疗药物进行综述.虽然目前三阴乳腺癌的临床化学疗法和其他HER2类型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一样,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转化医学药物的研发,二者的治疗方案将会明显不同.
作者:石静;牛立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乳铁蛋白(LF)联合锌制剂在痤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126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皮损情况、痤疮整体严重度评分标准(EGSS)、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锌浓度分别为(10.12±1.75)μmol/L、(10.35±1.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周后观察组血清锌水平为(15.09±1.336)μmol/L,对照组为(9.98±1.2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22).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1β、IL-17浓度分别为(1.935±0.023)pg/mL、(3.68±0.08)pg/mL;对照组分别为(1.897±0.032)pg/mL、(3.71±0.06)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21).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17水平分别为(1.327±0.032)pg/mL、(2.48±0.06)pg/mL;对照组分别为(1.902±0.028)pg/mL、(3.62±0.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011);第4周起EG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EGSS评分(1.73±1.23)较对照组(2.29±2.77)明显降低(t=2.51,P=0.0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痊愈率观察组为45.0%,对照组为2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F和口服补锌联合应用后患者血清中锌水平上升、IL-1β、IL-17水平降低,痤疮EGSS评分改善明显.LF和口服补锌联合应用是治疗痤疮的探索性手段.
作者:张胜逆;冯元冲;彭鑫宇;张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被动运动与延迟被动运动对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及肩袖再撕裂的影响,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佳的康复方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我院84例中、大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被动运动组(43例)及延迟被动运动组(41例).早期组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肩关节康复锻炼,延迟组术后外展枕固定肩关节,6周开始肩关节康复锻炼.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肩关节功能评定,并统计末次随访肩袖再撕裂率.结果 术后3个月时,早期组前屈上举及外旋、ASES评分及UCLA评分均大于延迟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及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至少12个月的随访,两组再撕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与延迟被动运动均可获得相当的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而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有利于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快速恢复,且不增加发生肩袖再撕裂的风险.
作者:郭锐;王华军;董云;杨勇;关浩;郑小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热带无爪螨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致敏模式,及其与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的联系.方法 筛选广州地区尘螨致敏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330例,对其血清热带无爪螨、屋尘螨和粉尘螨的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热带无爪螨的致敏率均明显低于屋尘螨和粉尘螨(均P<0.001).3种螨同时致敏者占80.0%,仅0.3%患者只对热带无爪螨致敏.3种螨的sIgE水平两两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1),屋尘螨与粉尘螨致敏高度相关(rs=0.906),热带无爪螨与屋尘螨、粉尘螨的致敏呈中度相关(rs=0.540和rs=0.512).随着热带无爪螨sIgE水平的升高,合并屋尘螨或粉尘螨重度致敏(sIgE水平为5~6级)的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0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的屋尘螨、粉尘螨sIgE显著高于单纯鼻炎、哮喘患者(均P<0.00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和哮喘患者中,热带无爪螨sIgE水平显著高于鼻炎患者(P=0.006和P=0.020).结论 热带无爪螨致敏患者常合并屋尘螨和粉尘螨同时致敏,且哮喘患者热带无爪螨致敏程度更高.
作者:刘晓清;郑佩燕;蔡传旭;韦妮莉;黄志锋;邹湘玮;孙宝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前庭终器之间的关系,同时评估听力下降和耳石器功能减退的共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120例没有前庭症状的老年人,分为观察组(伴有听力下降)和对照组(正常听力),采用纯音听阈测听和颈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来评估听力和球囊的功能,并比较两组cVEMP的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cVEMP的P1波和N1波潜伏期延长(t=4.67、4.59,P<0.05),振幅降低(t=6.72,P<0.05).观察组的高频听力损失越大,其cVEMP振幅越小(r=-0.41,P<0.05),噪声暴露也与cVEMP振幅密切相关(β=-0.52,P<0.05).结论 在不伴有前庭症状的情况下,老年性耳聋患者可合并球囊功能的减退,其高频听阈与球囊功能密切相关,噪声是耳蜗与球囊功能的共同危险因素.
作者:王庆林;郭向东;姚卫杰;杨晓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