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阴性乳腺癌转化医学药物领域研究进展

石静;牛立蓉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 Src蛋白激酶,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摘要: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率和脑转移率较高,一旦被确诊,患者的存活率极低.根据分子标记和遗传变异,三阴性乳腺癌可分为多种类型.目前已有较多的转化医学领域药物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该文主要对抗表观遗传药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药物、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抗体药物、Src蛋白激酶抑制剂药物、抗雄激素药物、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药物和铂类化疗药物进行综述.虽然目前三阴乳腺癌的临床化学疗法和其他HER2类型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一样,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转化医学药物的研发,二者的治疗方案将会明显不同.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钽颗粒影响成骨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钽颗粒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微粒钽和纳米钽颗粒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培养,CCK8法检测6、12、24、48 h时细胞的OD值.依据CCK8结果,筛选促增殖作用明显的组别,用Western blot、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自噬水平.后,结合自噬诱导剂和自噬抑制剂进一步验证自噬在纳米钽促增殖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100 ng/mL微米钽处理组促增殖作用明显,但未检测到细胞自噬;20μg/mL纳米钽处理组促增殖作用明显,可检测到明显的自噬;自噬抑制剂可明显抑制纳米钽处理细胞的增殖.结论 纳米钽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发挥促增殖作用,微米钽可能通过其他非自噬途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作者:康成容;李梁;李张维;周折冲;周倩冰;潘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ADAMTS5表达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含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ADAMTS5)在人原发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176例胃癌组织和24例癌旁组织中ADAMTS5的表达,分析ADAMTS5表达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ADAMTS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胃癌组织中ADAMTS5的表达水平与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远处转移、TNM分期和脉管浸润相关,ADAMTS5低表达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ADAMTS5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是潜在的胃癌预后不良因子和治疗靶点.

    作者:黄进团;陈春宇;李森茂;陈浩;廖艺;林锋;杨祖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骨髓特异性高表达neuritin转基因小鼠的构建

    目的 构建骨髓特异性高表达neuritin转基因小鼠并进行繁殖、基因型鉴定,为进一步研究neuritin蛋白治疗外周神经病变奠定基础.方法 将2对转基因小鼠loxp-stop-loxp-neuritin与转基因小鼠lyz-Cre/+进行饲养和繁殖,对其子鼠提取尾组织DNA,采用PCR方法鉴定小鼠基因型,获取基因型neuritin loxp/+_lyz-Cre/+即为骨髓特异性高表达neuritin小鼠.选择C57BL/6j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并通过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小鼠骨髓neuritin的表达量,进一步验证neuritin loxp/+_lyz-Cre/+小鼠的准确性.结果 2种转基因纯合子小鼠均有繁殖能力,相互杂交其子鼠基因型为neuritin loxp/+_lyz-Cre/+、neuritin loxp/-_lyz-Cre/+、neuritin loxp/+_lyz-Cre/-、neuritin loxp/-_lyz-Cre/-,其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免疫荧光结果显示:neuritin loxp/+_lyz-Cre/+小鼠骨髓neuritin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结论 PCR是小鼠基因型鉴定的可靠方法.雄性lyz-Cre/+小鼠与雌性neuritin loxp/+小鼠交配是获得neuritin loxp/+_lyz-Cre/+小鼠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远志;周吉银;张祚;李和教;黄毅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乳铁蛋白联合锌制剂在寻常型痤疮治疗中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评估乳铁蛋白(LF)联合锌制剂在痤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126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皮损情况、痤疮整体严重度评分标准(EGSS)、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锌浓度分别为(10.12±1.75)μmol/L、(10.35±1.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周后观察组血清锌水平为(15.09±1.336)μmol/L,对照组为(9.98±1.2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22).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1β、IL-17浓度分别为(1.935±0.023)pg/mL、(3.68±0.08)pg/mL;对照组分别为(1.897±0.032)pg/mL、(3.71±0.06)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21).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17水平分别为(1.327±0.032)pg/mL、(2.48±0.06)pg/mL;对照组分别为(1.902±0.028)pg/mL、(3.62±0.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011);第4周起EG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EGSS评分(1.73±1.23)较对照组(2.29±2.77)明显降低(t=2.51,P=0.0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痊愈率观察组为45.0%,对照组为2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F和口服补锌联合应用后患者血清中锌水平上升、IL-1β、IL-17水平降低,痤疮EGSS评分改善明显.LF和口服补锌联合应用是治疗痤疮的探索性手段.

    作者:张胜逆;冯元冲;彭鑫宇;张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广州地区热带无爪螨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致敏模式

    目的 探讨热带无爪螨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致敏模式,及其与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的联系.方法 筛选广州地区尘螨致敏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330例,对其血清热带无爪螨、屋尘螨和粉尘螨的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热带无爪螨的致敏率均明显低于屋尘螨和粉尘螨(均P<0.001).3种螨同时致敏者占80.0%,仅0.3%患者只对热带无爪螨致敏.3种螨的sIgE水平两两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1),屋尘螨与粉尘螨致敏高度相关(rs=0.906),热带无爪螨与屋尘螨、粉尘螨的致敏呈中度相关(rs=0.540和rs=0.512).随着热带无爪螨sIgE水平的升高,合并屋尘螨或粉尘螨重度致敏(sIgE水平为5~6级)的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0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的屋尘螨、粉尘螨sIgE显著高于单纯鼻炎、哮喘患者(均P<0.00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和哮喘患者中,热带无爪螨sIgE水平显著高于鼻炎患者(P=0.006和P=0.020).结论 热带无爪螨致敏患者常合并屋尘螨和粉尘螨同时致敏,且哮喘患者热带无爪螨致敏程度更高.

    作者:刘晓清;郑佩燕;蔡传旭;韦妮莉;黄志锋;邹湘玮;孙宝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伴11p15/NUP98重排急性白血病的检测和临床特征

    目的 研究伴11p15/NUP98重排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运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伴11p15异常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NUP98双色探针进行FISH验证,观察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598例初发AL中检出6例11p15异常,男1例,女5例,中位年龄39岁;分别为M53例,M2、M4和ALL各1例;经FISH验证均累及NUP98基因;患者中位生存期9个月.结论 伴11p15异常的AL常累及NUP98基因,主要发生于女性,中位年龄偏低,多见于AML;临床表现以贫血、血小板少、白细胞高为主;伴11p15/NUP98重排的急性白血病对常规化疗反应差,预后不良,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欠佳.

    作者:曾银珠;王东宁;何易;李旭东;林东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Tei指数评价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左室功能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评价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共97例,其中正常对照组43例,肝硬化组54例.将肝硬化组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Child A组24例,Child B组15例,Child C组15例.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并比较各组左心室Tei指数及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1)肝硬化组左心室Tei指数、IRT/ET及ICT/E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hild A组、Child B组、Child C组患者左心室Tei指数、IRT/ET及ICT/ET逐渐升高,Tei指数、IRT/ET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T/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者LVEF及Ea/Aa无明显差异(P>0.05);Child C级患者LVEF及Ea/Aa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Tei指数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肝硬化患者左心功能;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评分越高,左心功能越差,并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

    作者:孟令玉;姚秀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解剖标志及三维CT无创定位在亚厘米肺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作用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第一位,由于健康意识增强及体检采用胸部薄层高分辨CT检查,临床上被发现的直径在10 mm或以下的小结节(亚厘米结节)或淡片状磨玻璃样改变(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肺内小结节越来越多,由于呈GGO改变的肺部病变或伴有实性成分的GGO或结节,其恶性比例甚至可以高达59%~73%,因此,对于可疑恶性的肺内小结节,均主张早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探查切除病灶,然而对于亚厘米结节,术中病灶定位常常是操作的难点,给诊治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目前文献报道的术前CT不锈钢丝穿刺定位、美兰染色、注射硬化剂及术中超声定位等各种定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及局限性[1-3].

    作者:郭清奎;郑敏;徐烨;朱辰;钱文良;王宁;赵闻;尚鸣异;朱才松;马骏;杨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核酸杂交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核酸杂交法在检测和识别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关微生物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门诊具有阴道炎症状或体征的103例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以Nungent评分、真菌培养为金标准,BV蓝试剂检测法、湿片镜检为常用检测方法,比较核酸检测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检测的一致性.结果 与Nungent评分相比,核酸检测法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96.2%,高于湿片镜检和BV蓝试剂检测法;与真菌培养相比,核酸杂交法检测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98.3%,核酸杂交法与金标准检测方法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混合感染的检出准确性高于镜检(83.3%vs.70.8%).结论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比较,核酸杂交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以同时区分和识别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的致病微生物,尤其在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李田;李小毛;丁杰;黄敏;禹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三阴性乳腺癌转化医学药物领域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率和脑转移率较高,一旦被确诊,患者的存活率极低.根据分子标记和遗传变异,三阴性乳腺癌可分为多种类型.目前已有较多的转化医学领域药物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该文主要对抗表观遗传药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药物、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抗体药物、Src蛋白激酶抑制剂药物、抗雄激素药物、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药物和铂类化疗药物进行综述.虽然目前三阴乳腺癌的临床化学疗法和其他HER2类型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一样,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转化医学药物的研发,二者的治疗方案将会明显不同.

    作者:石静;牛立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联合罗哌卡因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地塞米松加入罗哌卡因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因腹股沟疝就诊且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00例成年男性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辅助罗哌卡因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C组).术前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手术均由同一组外科医师完成,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记录术后48 h内VAS评分、临床症状、塞来昔布的使用情况以及术后1周的卡洛连舒适度评分(carolinas comfort scale,CCS)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空腹血糖、恶心呕吐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2 h塞来昔布使用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CS评分D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塞米松辅助罗哌卡因TAP阻滞的超前镇痛并没有增加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镇痛强度,但减少了其他镇痛药物的使用时间和总剂量,且提高了术后患者舒适度.

    作者:吴劲风;陈剑;殷洁烽;孙元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内镜在胰腺假性囊肿治疗中的进展

    随着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手术器械的不断问世,胰腺假性囊肿(PPC)的治疗逐渐从外科开腹或腔镜手术转向内科微创治疗,内镜引流已经成为PPC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就超声内镜在PPC治疗中的治疗时机、适应证、支架选择、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利慧;王新;张筱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黄酸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脏系膜细胞的PPARγ信号通路的调控

    目的 观察大黄酸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脏系膜细胞(MsC)的作用,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大黄酸作用于高糖诱导的MsC,采用流式细胞学测定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 γ(PPARγ)的基因表达,以及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PPARγ 的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30 mmol/L)作用于MsC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增加,p-JNK被激活,PPARγ 表达被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比较,大黄酸干预后,细胞凋亡率被抑制,p-JNK的蛋白表达被抑制,PPARγ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得到提高.结论 大黄酸可以通过调控p-JNK和PPARγ 的表达,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肾脏系膜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段淑芳;胡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Rho家族蛋白在心房纤维化病理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Rho家族蛋白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其参与对细胞形态的改变、细胞与基质粘附及细胞骨架重组调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ho家族蛋白在心房纤维化和心房结构重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房纤维化等导致的心房结构重塑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基质.心房颤动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主要阐述了Rho家族中的两个重要成员RhoA及Rac1涉及的重要的信号通路在促进心房纤维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心房颤动的预防、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陈慧林;郑兰荣;谢东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清胆红素在肺癌患者中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研究内源性抗氧化剂胆红素在肺癌患者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原发性肺癌患者402例和健康对照422例为研究对象,重氮盐法在Beckman Coult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21)上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并计算未结合胆红素;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其中104例肺癌患者和57例健康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的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和SOD显著性降低(P<0.05),MDA则显著性升高(P<0.05),但各检测指标在TNM分期T1到T4分期无显著性变化趋势.结论 肺癌发生与机体抗氧化损伤有关,血清胆红素可能是影响或参与此过程的重要因素,其浓度水平与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有相关性.

    作者:刘利东;马梓欣;林琪英;周承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乳腺癌多模态MRI成像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磁共振表现特点及各分子分型与MRI征象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87例乳腺癌患者的多模态MRI资料;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状态,将乳腺癌分为三阴性、HER-2过表达、Lumi-nal A和Luminal B 4个亚型,分析不同亚型乳腺癌MRI形态、增强和动态增强曲线,ADC值及磁共振波谱的征象的特征与差异.结果 87例乳腺癌中Luminal A型占29.9%(26/87),Luminal B型占36.8%(32/87),HER-2型占19.5%(17/87),三阴性型占13.8%(12/87).平均ADC值为0.97×10-3 mm2/s;Luminal型MRI常表现为不规则或边缘毛刺状肿块,三阴性型乳腺癌多表现为边缘光滑、边界清晰,环形强化,更易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即Ⅲ型TIC曲线类型.Luminal型和HER-2过表达型的平均ADC值比三阴性型的平均ADC值低.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MRI增强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及ADC值具有一定特征,通过乳腺癌的MRI表现可初步预测分析其分子分型,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振平;刘光洪;陈洋;罗是是;李建军;赵应满;李冠乔;陈集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维吾尔族不同HER-2表型乳腺癌中Survivin和Caspase-9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目的 检测Survivin和Caspase-9基因在维吾尔族不同HER-2表型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两基因的差异及相关性;初步探明两基因在维族乳腺癌发病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 选取初次确诊的维族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HER-2阳性39例(A组),HER-2阴性33例(B组);以维族良性乳腺患者(40例)为对照(C组).采用免疫组化和real-time RT-PCR分别检测两基因的表达,分析其在各组间表达的差异及两基因的相关性.结果 (1)A组和B组Survivin表达均强于C组.A组较B组Survivin表达增强(P<0.05);而B组也较C组表达增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和B组Caspase-9表达均低于C组.real-time RT-PCR结果:A组较B组表达减弱(P<0.05);而B组较C组表达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A组及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基因在A、B组中表达均呈负相关(分别P<0.01,P<0.05).结论 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Survivin表达增强,Caspase-9表达减弱,二者呈负相关.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9,导致维族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发生.

    作者:石文龙;巫姜;李炳军;李南林;凌瑞;陈江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83例乳腺癌椎体转移患者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乳腺癌椎体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接受PVP治疗的乳腺癌椎体转移患者,分别通过VAS评分和KP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生存质量改善情况,通过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评估其安全性.随访时间分别为术前24 h,术后24 h、1、3、6个月.结果 8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的疼痛、生存质量、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术前24 h与术后24 h、1、3、6个月相比,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对乳腺癌椎体转移患者疗效较好,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

    作者:苏泱;胡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刺激器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

    目的 评价神经刺激器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接受肘关节以下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组(US组)和单纯超声组(U组),每组各25例.两组局麻药均为0.4%罗哌卡因32 mL,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记录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评价各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程度,手术区域麻醉效果(优、良、差),观察并记录与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各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优等率US组为92%,U组为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与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与单纯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均能获得理想的阻滞效果,应用神经刺激器并未明显增加阻滞成功率;神经刺激器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可能有限.

    作者:王从辉;吴毅;吴世民;秦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保护盆腔神经的男性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近期康复指标及其与中期性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保护盆腔神经的男性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近期康复指标及其与中期性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60例.观察组30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照组30例均不予保留.对比两组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皮质醇(Cor)水平.另观察术后6个月时勃起及射精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拔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时血清CRP、WBC、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勃起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术后3 d时PA及CRP水平(P<0.05);射精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术后3 d时PA水平(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保护盆腔神经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近期恢复,且近期高PA水平可能是中期性功能的保护机制之一.

    作者:张力;梁学敏;范小华;王浩;罗湛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