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吴珏堃;李梅;陈伟光;梁蓉;邱万寿
人体肠道微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它由肠道微生物、肠黏膜上皮及肠道免疫系统3部分构成。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发挥着代谢、营养、屏障保护、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1-2]。但在许多疾病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成分往往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促进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吴莹(综述);徐维田(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质粒pNDM-LJ的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其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然后用Edena 软件拼接测序数据,再利用RAST网上工具将拼接得到的contigs 进行注释,并用BLAST网上工具进行分析。结果:pNDM-LJ 为54 kb 大小的环状质粒,GC含量约为49%,预测编码52个功能基因,在不相容群分类中属于IncX3群质粒。该质粒与已知的IncX质粒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blaNDM-1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比较复杂,推测其是由多个转座事件共同构建的。在pNDM-LJ中,blaNDM-1基因的5′端和3′端分别与ISAba125和IS26两种插入序列相连,形成大小约为10.8 kb的转座子样结构。结论:pNDM-LJ质粒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NDM-1,可能对我国的广泛传播blaNDM-1基因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羚;唐海玲;陈定强;裘宇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药指南联合干预措施对某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科2015年1-6月被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处方,根据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分析干预前与干预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情况的指标干预后除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有所上升,其他指标均有所下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指标干预后除抗菌药物单联用药的处方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他指标均有所下降。结论:推行用药指南并联合行政干预措施对促进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合理用药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作者:陈阳华;何暖坚;刘应波;伍建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OSP)与胸部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在治疗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复杂性 B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18例(OSP 45例和TEVAR 7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远期生存率,并采用COX 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的因素。结果:与OSP组相比,TEVAR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患者多、手术时间短,差异具有显著性(均 P <0.05);远期生存效益两组治疗方式间无明显差异(P >0.05);术前合并难治性高血压(P =0.021, OR =11.1,95%CI:1.428~86.372)以及术前主动脉总体直径>55 mm(P =0.001,OR =4.5,95%CI:1.842~11.346)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TEVAR治疗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远期生存率没有显示出明显优势;难治性高血压和主动脉直径作为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提示治疗前后均应重视对血压的控制和腔内修复技术的选择。
作者:朱岩;刘建民;翟水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COPD )是一种以持续存在、呈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1],而这种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主要是由小气道病变(气道炎症、气道纤维化、气道阻力增高)和(或)肺实质病变(肺泡薄壁组织破坏、肺泡支撑结构消失、弹性回缩力降低)综合所致。近年来,由于COPD在全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国内外对这个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小气道的纤维化和闭塞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呼吸道生理功能障碍的主要贡献者,其中,气道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EMT 还参与了许多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范围从发育障碍、纤维化、组织重塑到肺癌[2]。但是,EMT 在气道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罕有报道,本文就近年来 EMT与COPD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个简短综述。
作者:李竹;刘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前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1-2]。加之罗哌卡因作为局麻药物进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可有效减轻术后切口疼痛[3-6]。因此,本科室自2014年7月开始,对胃癌患者创新性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并联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有财;任莹坤;王松涛;李剑;韩广森;王刚成;谷博;任柏林;润增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临床观察并验证基于“健脾益气”思想运用小儿推拿及中药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优势。方法:此项目研究采取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大样本,前瞻性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500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中药组、推药组、西药组4个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并在治疗前后采用厌食症状体征积分量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疗效标准并结合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测定进行疗效综合分析。结果:各组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中,推药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其余3组(均P <0.05)。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的测定结果中,4组均有改善(均 P <0.01),推药组明显优于推拿组、中药组、西药组(均P <0.05)。结论:“健脾益气”小儿推拿套路结合中药验方方案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显著,且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吴强;邵瑛;唐纯志;金炳旭;崔韶阳;刘振寰;洪文扬;何煜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组织学活检及细胞学刷检对提高胃癌的诊断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854例经手术诊断为胃癌患者的内镜组织学活检诊断结果及细胞学刷检诊断结果与其诊断肿瘤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组织学活检诊断阳性率92.9%,细胞学刷检诊断胃癌阳性率92.6%,细胞学刷检阳性率及组织学活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组织学活检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学刷检诊断符合率与组织学活检无统计学差异,且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蒋树丽;王亚伟;王东阳;李增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戊四氮致急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水通道蛋白4( AQP4)表达变化,探讨 IL-1β调节 AQP4表达参与癫痫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L-1β组、戊四氮组、IL-1ra (IL-1受体拮抗剂)+戊四氮组、地塞米松+戊四氮组。记录60 min 内各组大鼠痫性发作级别。免疫组织化学、RT-q PCR 检测6、12、24、36 h 海马 AQP4的表达。结果:IL-1β组和戊四氮组重度癫痫发作;地塞米松+戊四氮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发作;IL-1ra +戊四氮组较戊四氮组发作减轻(P <0.05)。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 PCR 显示:戊四氮组与对照组相比12 h 后 AQP4表达明显升高(P <0.05),发作后24 h 达到高峰(P <0.001),IL-1ra +戊四氮组12~36 h 的 AQP4表达都低于戊四氮组同时间点(P <0.05),地塞米松+戊四氮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促炎因子 IL-1β可能通过上调海马 AQP4表达,影响脑内局部水平衡,增加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或离子的浓度,促进神经元放电。
作者:邓镇;余涵;赵元淑;祁桂林;马猛;罗亚楠;朱晓琴;雷水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卫氏并殖吸虫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卫氏并殖吸虫病的85位患者,其中胸肺型45例,肺外型40例(包括脑脊髓型5例、腹型16例、肝型15例、皮肤型4例),收集所有患者白细胞计数( WBC )、血小板计数( PLT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 值( RDW-CV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 EO%)、C 反应蛋白( CRP )和血清球蛋白( Glb ),同时收集39位健康体检者的 WBC、PLT、RDW-CV、EO%、CRP 和 Glb ,并按胸肺型组、肺外型组、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分组中,胸肺型组和肺外型组所有实验室检查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01)。WBC、PLT、EO%、CRP 和 Glb 在胸肺型组和肺外型组中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胸肺型组 RDW-CV 值高于肺外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结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卫氏并殖吸虫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临床医生诊断和鉴别诊断卫氏并殖吸虫病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周腾坚;杜季梅;楼永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脂联素( ADP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70例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通过颈动脉彩超检查和超声造影确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类型、级别。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DP 和hs-CRP 水平。结果:(1)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吸烟史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2)梗死组患者血清 AD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hs-CR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脑梗死患者中软斑块者血清 AD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hs-CR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Ⅰ/Ⅱ斑块者血清ADP水平显著高于Ⅲ/Ⅳ斑块者而血清hs-CRP 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斑块者。结论:血清ADP与hs-CRP水平不仅与脑梗死相关,还与粥样动脉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存在密切关联。
作者:王智明;李淮玉;李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进展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IS患者101例,测定患者入院24 h内和发病48、72 h血清Hs-CRP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s-CRP持续增长组(n =35)和非持续增长组(n =66),完成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并通过多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Hs-CRP持续增长可能的相关因素和进展性卒中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Hs-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 <0.001);Hs-CRP 持续增长组进展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持续增长组(χ2=32.710,P <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1)入院血糖、白细胞计数、甘油三酯水平、入院时NIHSS 评分、24 h 内 Hs-CRP 是 Hs-CRP 持续增长的独立相关因素;(2)Hs-CRP 持续增长、入院 NIHSS 评分、糖尿病、肺部感染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S 急性期Hs-CRP 的持续增长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姚涛;任明山;李淮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估Mitraclip方法治疗二尖瓣返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纳入有关经皮修复二尖瓣返流治疗的临床试验。按照Meta 分析方法提取数据,用Revman 5.0软件对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6篇临床试验文献(428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发现:Mitraclip方法治疗二尖瓣返流可以显著降低返流分级,减轻NYHA心功能分级,延长6 min 步行距离。随访超声心动图还发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容积均减少(P <0.05)。然而,NT-pro BNP、左室收缩末内径及容积、左房容积等指标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90.2%,治疗过程及短期随访的病死率约2.1%。结论:Mitraclip 治疗二尖瓣返流是安全可行的措施,尤其对于高手术风险的重度二尖瓣返流患者。该方法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低,可以减少瓣膜返流量,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活动耐量,逆转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韩丹;雷寒;黄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临床表现、病原菌分布及菌株耐药状况。方法:回顾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8例足月及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例足月儿败血症病例中,10例为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其中耐苯唑西林8例(8/10),临床多为晚发型(9/10),无院内感染;8例足月儿革兰阴性杆菌有6例为院内感染。20例早产儿败血症病例中,17例病原是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阴沟肠杆菌为主(16/17),临床多为早发型(11/20),院内感染9例(9/2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甲氧西林的耐药率接近或超过70%,均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95.8%,接近或超过7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含酶抑制剂敏感,对碳青霉烯类及氨基糖甙类100%敏感。结论:本院收治的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由革兰阳性菌感染所致,病原对苯唑西林耐药率高;早产败血症患儿主要由革兰阴性菌所致,分离株均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甙类敏感。
作者:雷克竞;唐国红;姚开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女性糖调节受损( IGR )患者膳食血糖负荷( GL )与血糖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筛查参与我院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广州社区40~79岁居民,纳入120例女性 IGR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2个月。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 膳食回顾法,并测定研究对象在研究起始和结束时的血糖水平,分析不同膳食 GI、GL 与血糖变化的关系。结果:99例完成12个月的研究。按照 GL 变化百分比(ΔGL )分为Ⅰ组(ΔGL <-30%)、Ⅱ组(ΔGL -30%~-10%)和Ⅲ组(ΔGL≥-10%)。Ⅰ组及Ⅱ组 HbA1c降低率均大于Ⅲ组(P <0.05)。结论:女性 IGR 患者膳食 GL 降低10%或以上有利于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何凤怡;陈超刚;林刁珠;林秀红;袁智敏;严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活力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初诊且未经任何治疗的10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癌症组,107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8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良性肿瘤组,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评估胆碱酯酶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6931.0±1447.2)U/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837.0±2135.3)U/L,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01)。 SPSS软件绘制胆碱酯酶诊断结直肠癌患者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 =0.774,佳Cut-off值是7758.5 U/L。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直径是否>5 cm(P =0.014)与是否发生远端转移(P =0.017)的胆碱酯酶活力有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大直径对胆碱酯酶有影响。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低于正常组,肿瘤大直径越大则胆碱酯酶越低。
作者:宋倩;陈文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健康问卷的抑郁症状群分量表( PHQ-9)评估空军总医院的110例 DF患者的抑郁情况,收集和分析 DF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结果等,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DF 患者抑郁率为47.3%。蚁行感( OR =23.401, P =0.009)及腹泻与便秘交替(OR =6.901, P =0.017)是DF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医疗保险(OR =0.217, P =0.007)是保护因素。结论:蚁行感、腹泻与便秘交替、无医疗保险对于预测DF患者的抑郁发生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潇潇;刘一苇;霍瑞婷;关小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传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方法是采用椎弓根钉非动态固定系统,但患者术后病变节段活动度降低甚至丧失,并伴有慢性腰痛、临节段退变加速,因此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1-3]。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 Dynesys)是一种用于稳定腰椎的非融合性椎弓根系统, Dynesys在传统椎弓根坚强内固定系统上加以改进,使用钛合金椎弓根钉、PET绳索及聚酯套管组件,实现对脊柱节段运动的弹性固定,大大降低相邻节段退变、钉棒断裂等风险[4-5]。
作者:刘克骏;米明珊;白海明;麻承德;伍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对脑白质变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为偏头痛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相关的临床资料和头颅MRI检查结果。参照SCHELTENS等的方法,对皮质下白质高信号影(DWMH)和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影(PVH)程度进行半定量。比较两组临床资料、DWMH、PVH 和大脑白质变性的半定量分数,统计偏头痛组1周内头痛发作次数及病程并采用Kendall′s Tau 相关检验分析偏头痛组脑白质变性分数与偏头痛发作次数及病程的关系。结果:偏头痛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血浆Fib、Hcy、LDL-C等水平、高脂血症发生率、吸烟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 PVH分数、DWMH分数及大脑白质变性分数均提高(P <0.05)。偏头痛组发作次数及病程分别为(3.52±0.48)次和(5.25±2.67)年。 Kendall′s Tau 相关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偏头痛组发作次数及病程与脑白质变性分数均呈正相关(r =0.518,0.584,P <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常伴有脑白质变性,且其脑白质变性与发作次数及病程均相关,应尽早对偏头痛进行诊治,减少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从而预防其脑白质变性的发生。
作者:杨映珊;邱少雄;黄江玲;许淑月;陈少贤;邱惠玉;杨潮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miR-101、COX-2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32例,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01、COX-2 mRNA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miR-101表达相对降低(P <0.01),COX-2 mRNA表达相对增高(P <0.01),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 =-0.3735,P <0.01)。结肠癌组织中 COX-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 >0.05);miR-101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其表达也降低(P <0.05)。 Dukes 分期 C~D 期肠癌组织中 COX-2表达量高于 A ~ B 期, miR-101的表达量低于 A ~ B 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miR-101表达降低及COX-2过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二者可以成为结肠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赖明广;青海涛;王立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