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影响

张坤;任巧华;吴韬;杜俊文

关键词:糖尿病2型, 西格列汀, 黎明现象, DPP-4抑制剂, 动态血糖监测
摘要:目的:研究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且存在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予以西格列汀口服2周后,比较治疗后血糖水平及黎明现象变化。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口服西格列汀治疗2周后,患者24 h平均血糖、空腹血糖与夜间低点血糖净增值(BG1)、早餐后2 h与早餐前血糖净增值(BG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前后动态血糖监测低血糖的所占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格列汀通过改善胰岛功能而改善黎明现象,从而优化整体血糖水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实用医学杂志》再次入选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黄斑水肿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 DR )以及其是否存在黄斑水肿( diabetic macular edema , DME )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 SFCT )的关系。方法:纳入已确诊糖尿病患者70例122只眼。其中男36例64只眼,女34例58只眼,平均年龄(56.7±9.7)岁。所有患者均行必要眼科检查。分组:无DR (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轻度至中度非增生型DR (轻中度NPDR)组、重度非增生型DR (重度NPDR)组、增生型DR(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后三组又分为伴有和不伴有显著性黄斑囊样水肿(clinical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 CSME)两个亚组(CSME+/CSME-)。应用 SnOCT 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测量受检者 SFCT,应用 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NDR 组、轻中度 NPDR 组、重度 NPDR 组、PDR 组 SFCT 分别为(282.94±104.21)、(313.62±94.40)、(382.44±76.91)、(335.00±73.82)μm,NDR 组 SFCT 比其他三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786,P =0.03)。轻中度NPDR/ CSME-组与轻中度NPDR/ CSME +组、重度NPDR/CSME-组与重度NPDR/ CSME+组、PDR/CSME-组与PDR/CSME +组SF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R患者的SFCT随视网膜病变程度加重增厚;视网膜病变程度相同情况下,CSME +与CSME-患者SFCT无明显差异。

    作者:唐晓娟;刘琼;于健;丁媛媛;吴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microRNAs在肝癌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具有极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健康负担,术后高复发率成为制约 HCC 疗效的瓶颈[1]。因此探讨 HCC 术后复发的分子学机制减少HCC术后复发成为关键因素。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组织中极少数具备高度增殖、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并且其在肿瘤细胞中的比例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现正相关[2]。microRNA(miRNA)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3]。在对肝癌干细胞(liver stem cells, LSCs)的研究中发现,差异表达的miRNA 对LSCs 启动肿瘤发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4]。因此,以特定miRNA作为LSCs研究的切入点,可能为特定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姜经航;杨珮珮;吕洋;马松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颈围测量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颈围在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23例招募志愿者的颈围与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的关系,并对其随访1.5年后重复评价,同时比较颈围与体质指数在预测代谢综合征中的价值。结果:颈围增大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且随访1.5年后颈围增大的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仍较高。与体质指数相比,颈围对代谢综合征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论:颈围增大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洪真真;李滢;柯伟健;何筱莹;李延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2906例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南方医院孕妇HBV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这7年间于南方医院分娩的22906例孕妇的资料。结果:孕妇的HBsAg 阳性率为9.45%,其中,广东籍、非广东籍的分别为11.64%、6.16%(χ2=193.370,P <0.005)。每年孕妇的 HBsAg 阳性率分别为12.24%、12.98%、10.80%、9.36%、8.20%、8.03%、8.27%。 HBeAg 阳性、HBeAg 阴性孕妇的ALT 异常率分别为17.96%、6.68%(χ2=62.594,P <0.005);1992年前、后出生孕妇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9.55%、6.64%(χ2=6.578,P=0.01)。结论:广东籍孕妇的HBV携带率高于非广东籍;孕妇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eAg阳性孕妇中ALT异常率高于HBeAg阴性孕妇;1992年后出生的孕妇,其HBV携带率明显下降。

    作者:李飞凤;袁国盛;周元平;周洪波;谭伟潮;杨年欢;刘俊维;黄华萍;高云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烟雾病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后神经功能恶化原因分析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表现为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中、大脑前动脉近端慢性进行性狭窄,进而导致脑基底部出现由大量侧支循环形成的酷似“喷出的烟雾”样的异常血管网[1]。 MMD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缺血型或出血型。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药物治疗能够防止缺血和出血再次发作,更无法延缓或者阻止疾病的进程。外科手术进行脑血管重建是目前治疗MMD 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术式较多,包括直接血管重建术、间接血管重建术及联合血管重建术。我科部分患者采用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ephalo-duro-myo-synangiosis,EDMS),该术式属于间接血管重建术。国内外MMD患者间接脑血管重建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现象并不少见,但鲜有相关报道。本文就我科 EDMS 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情况报告如下,并分析其原因。

    作者:靳腾龙;王睿;孙红卫;王泽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尿毒症心肌病临床治疗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包病变及尿毒症心肌病。研究[1]表明,在CKD 患者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并发症大约占50%,其中尿毒症心肌病是透析患者的首位死因。尿毒症心肌病是由高压力、高容量负荷以及复杂的机体内环境相互作用而发生的非特异性心肌病变,病理变化表现为心肌肥大、变性、广泛钙化、心肌间质纤维化等,临床表现包括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透析性低血压等,多伴有心脏扩大、心射血量和输出量减少,重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猝死。3期及以上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出现尿毒症心肌病表现[2]。因此,需要及时有效控制尿毒症心肌病,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故本文拟就尿毒症心肌病的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季星利;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上颌第二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临床疗效

    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根管系统的准确定位、彻底清理和完全的三维充填,遗漏根管是失败的主要因素[1]。上颌第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 canal,MB2)是根尖周病的高发牙位,临床上常因未查见MB2,导致患牙根管治疗失败,加重根尖病变。因此在对上颌第二恒磨牙进行根管治疗时,应注意MB2的存在,以免影响疗效。

    作者:肖艳;白云燕;廖先旻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TCF2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转录因子21(TCF2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探讨 TCF21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在人肺癌 A549细胞中过表达 TCF21,并进行 Western blotting 验证。实验组、阴性对照组以及空白组细胞接种于 BALB/c 裸鼠左侧腋窝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计算体积抑瘤率。结果:TCF21成功过表达,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瘤体生长速度慢,肿瘤终体积分别为(620.08±263.07) vs.(1406.77±351.14) vs.(620.08±263.07)mm3(P <0.05)。结论:TCF21基因过表达能有效抑制NSCLC裸鼠成瘤和移植瘤生长,表明TCF21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NSCLC靶向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作者:陆晓;冼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用于牙科充填物检查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用于牙科充填物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视诊、探诊和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对54颗离体乳牙的牙-充填物边缘共288个位点进行继发龋和边缘缺陷的检查。充填物边缘缺陷指标为边缘缝隙、牙-充填物折裂、解剖外形和边缘着色。以去除充填物后体式显微镜下的视诊和探诊结果作为继发龋诊断金标准。结果:诊断仪诊断继发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3和0.743,视诊为0.60、0.58和0.584。诊断仪测量值与解剖外形和边缘着色正相关,与边缘缝隙和牙-充填物折裂无关。充填物为临床可接受时(无继发龋和缺陷)的测量值为9.4±10.2。结论: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诊断继发龋优于视诊,测量值与边缘缺陷相关,可用于充填物的辅助检查。

    作者:宁晖丽;赖春花;杨剑珍;赵建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7、促炎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37、干扰素(IFN)-γ、IL-4和IL-17的表达水平探索IL-37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38例PV 患者(银屑病组)口服阿维 A 治疗8周,应用 PASI 评分评估病情,并检测其与3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 IL-37、IFN-γ、IL-4和IL-17的蛋白和mRNA含量。结果:银屑病组外周血IL-37、IFN-γ和IL-17含量在治疗前后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01);IL-37含量在治疗4周时轻度降低(P >0.05),治疗8周时显著降低(P <0.001);银屑病组 PASI 评分、IFN-γ和IL-17含量在治疗4、8周时均显著降低(P <0.05);IL-4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银屑病组中,PASI 评分与 IL-37、IFN-γ和 IL-17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5),IL-37亦与IFN-γ和IL-17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5),PASI 评分和 IL-37均与 IL-4无相关性(P >0.05)。结论:IL-37的高表达与PV发病有关,其水平变化与病情及IFN-γ和IL-17的含量变化相关,但变化程度并不一致,且与IL-4含量无关。

    作者:贺琪;皮先明;石全;陈宏翔;李家文;杨迎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术前胱抑素C水平对冠脉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和远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术前胱抑素C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后急性肾损伤(CI-AKI)和长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 PCI 的1154例患者。术前24 h内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较CI-AKI组和非CI-AKI组术前胱抑素C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胱抑素C预测CI-AKI的效果。 Log-rank检验评估胱抑素C对长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42例(3.6%)患者发生 CI-AKI。CI-AKI组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非CI-AKI组[(1.76±1.05) mg/L vs.(1.20±0.50) mg/L, P =0.001]。ROC曲线表明术前胱抑素C水平的预测效果和Mehran评分差异无显著性(AUC,0.75 vs.0.76,P =0.874),并且胱抑素C >1.3 mg/L 为预测CI-AKI发生的优界值。另外,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均显示胱抑素 C >1.3 mg/L 是 CI-AKI 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后平均随访(2.26±0.53)年,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胱抑素 C >1.3 mg/L 患者的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比胱抑素C <1.3 mg/L 更高(P <0.001)。结论:术前检测胱抑素 C 水平有利于预测冠脉介入诊疗术后 CI-AKI 和长期不良预后的发生。

    作者:赵健斌;谭宁;刘勇;吴登轩;李华龙;邱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透明质酸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骨组织缺损所导致患者肢体功能受损甚至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骨科领域亟须解决的医学难题。目前,骨移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供源不足、取骨所致供骨者损伤及供骨区并发症、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等弊端,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1]。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节细胞吸附、生长和分化、润滑关节、促进伤口愈合等[2-3]。近年来,HA及其衍生物在骨组织缺损修复中展示了潜在的优势。一方面,HA可作为载体支架材料参与骨组织修复,另一方面也可联合一种或数种生长因子诱导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从而修复骨组织缺损[4]。本文对近几年HA 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利用组织工程学的手段修复骨组织缺损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令涛;刘如明;肖建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肾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临床麻醉学所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其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极重要的围术期学科,这表明麻醉学的研究不仅仅承载着患者术中的生命安全,同时在保证术后康复速度和质量的影响中亦是举足轻重。在以往的麻醉学科科学研究中,器官保护已涉及心脑肺肝等脏器,而有关围术期肾脏功能保护的研究相对较少。肾脏是承担着多种功能的重要器官,其功能状态与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息息相关。围术期影响肾脏功能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患者术前病理生理状态、手术创伤和机体的应激反应、麻醉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等。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可实施手术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如器官移植等,而肾脏作为全身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其功能的保护对患者围术期的安全及术后康复也有着愈发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根据现有研究,将右美托咪定( dexmedetomidine , DEX )肾脏保护作用综述如下,希望引起临床工作中肾脏功能保护的认识。

    作者:杨国旺(综述);李文志(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RRT 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完成心脏直视手术的968例患者资料,15例患者术后并发AKI需要行CRRT治疗。观察分析CRRT治疗前6 h 尿量,CRRT 启动的时间和疗程,CRRT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CVP和MBP以及患者的预后等情况。结果:我院心脏手术后并发 AKI 需要 CRRT 治疗的发生率为1.55%, CRRT 启动时间为术后(60.87±29.72) h , CRRT 疗程中位数15 d。 Scr 在 CRRT 治疗后24 h 开始明显下降,血尿素氮( BUN )和 CVP 在CRRT治疗后的48 h开始明显降低,终4例患者死亡。结论:CRRT可以迅速改善心脏手术后并发AK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有利于患者的迅速康复。

    作者:王志刚;缪立英;张晓膺;狄冬梅;钱永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患者不同等级镇痛镇静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镇痛镇静不同等级在重症监护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予丙泊酚或咪达唑仑(力月西)镇静、芬太尼镇痛治疗,观察组镇痛采取疼痛行为量表评分3~4分,镇静采取Ramsay 镇静量表评级评分5~6级,对照组镇痛采取BPS 评分3~4分,镇静采取 RRS 动态调节,评级3~4级。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 BPS 与镇静 RSS 评分、不良反应程度、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ICU 期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周建国;严玲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复合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疗效分析

    目地:探讨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用复合技术对30例(30条患肢)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行血运重建,30例患者均行血管腔内技术,20例行动脉内膜剥脱术,10例行动脉取栓术,8例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观察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12个月,观察整体通畅率和救肢率。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0%(9/30)。术后2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症状改善,临床成功率为96.67%,踝肱指数平均提高了0.37±0.19(P <0.05)。术后6、12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0%和73%,12个月救肢率为97.67%。结论:复合技术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具有较高的短-中期通畅率和救肢率。

    作者:吴斐;刘俊超;王洛波;丁语;李攀峰;李阳;王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国家鼓励公共资金资助的科技成果首发国内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Tat-LK15运载nNOS siRNA治疗慢性炎性疼痛的实验研究

    目的:慢性疼痛如炎性疼痛的基因治疗缺乏安全且高效的载体,本实验探讨了细胞穿透肽Tat-LK15介导siRNA 干扰大鼠脊髓背角 nNOS 表达进而治疗慢性炎性疼痛的可行性。方法:参照前期实验,检测鞘内注射 Tat-LK15/siRNA 对完全弗氏佐剂( CFA )炎性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 SCDH ) nNOS 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测定鞘内注射此复合物后炎性痛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 MWT )及热缩足反射持续时间( TWD )的变化。结果:Tat-LK15/siRNA 注射后3 d ,炎性疼痛大鼠 SCDH nNOS 蛋白水平的表达下降51%(P <0.01),Tat-LK15/scRNA 注射后 nNOS 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Tat-LK15/siRNA 鞘内注射后3、7、14及21d 炎性痛大鼠的 MWT 显著增高,TWD 显著缩短(P <0.01),Tat-LK15/scRNA 无此治疗作用。结论:Tat-LK15可有效运载 siRNA 抑制 CFA 所致慢性炎性痛大鼠 nNOS 的过度表达,从而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周晓筠;杨雪;李舒愉;饶云;彭捷;陆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脂多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Robo4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Robo4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 HUVECs,分正常对照组和2个浓度 LPS 组(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μg/mL 和100μg/mL LPS),每组重复实验6次。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Robo4蛋白表达,RT-PCR检测Robo4 mRNA表达。结果:高剂量LPS组HUVECs Robo4蛋白与mRNA表达分别为(0.49±0.08)和(0.23±0.08),较正常对照组(1.35±0.15)和(0.97±0.17)明显下降(P <0.05);低剂量LPS组 Robo4蛋白与 mRNA 表达分别为(0.13±0.13)和(0.94±0.14),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剂量100μg/mL LPS可下调HUVECs Robo4的表达。

    作者:王琳;郑荣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