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奋;王彩霞;刘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 HDCP )是一组严重的围产期疾病,其发病时间为孕20周至产后2周,主要临床表现为短期内血压升高(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 )、水肿和蛋白尿。根据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将HDCP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作者:殷为;钟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七氟醚肺泡气低有效浓度(MAC)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5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4组(n =20):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组(S1、S2和S3组)。麻醉诱导前C、S1、S2和S3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舒芬太尼0.1、0.2和0.3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 mL),吸入8%七氟醚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插入喉罩行机械通气。采用序贯法确定麻醉维持期间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1.1,根据前一例患者是否发生呛咳反应确定下一例患者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直至每组出现第7个交叉点,以各交叉点呼气未七氟醚浓度的均数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诱发呛咳反应的MAC,并计算95%可信区间(CI)。记录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结果:C、S1、S2和S3组七氟醚MAC(95%CI)分别为3.0%(2.8%~3.3%)、2.3%(2.1%~2.5%)、1.9%(1.6%~2.2%)、1.6%(1.3%~1.9%)。与C组比较,S1组~ S3组七氟醚MAC降低(P <0.05),S2组和S3组诱导时间缩短(P <0.05),S3组苏醒时间延长(P <0.05)。与S1组比较,S3组七氟醚MAC降低(P <0.05)。结论:舒芬太尼0.1、0.2和0.3μg/kg均可降低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七氟醚MAC,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根保;朱小兵;伍嘉燕;萧志恒;吴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内镜下碘染色、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等诊断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标准方法[1]。但较大范围的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容易导致食管狭窄,影响患者进食,甚至会引发吸入性肺炎。因此,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进行综述。
作者:吴丹;贺远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来检测人血清中糖链抗原72-4(CA72-4)水平。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羧基化水溶性纳米磁珠,利用EDC/NHS偶联技术制备纳米磁珠探针,优化并组装试纸条,对其灵敏度、特异度及稳定性进行测试及评价。结果:构建的试纸条不仅能提供定性的检测结果,还可以通过稳定的磁信号进行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定量检测限值为0.83 IU/mL。检测100例临床血清样本,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一致性较高,其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纸条及磁信号强度稳定性良好。结论:初步实现了利用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定量检测CA72-4,且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试纸条及磁信号强度稳定性良好。检测过程简单、快速,适合大样本的初筛或者作为胃癌患者进行病情监测的自检测手段。
作者:陈艳荣;王侃;刘宗瑞;卢文婷;何井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体系对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应用自我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率、疾病知晓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我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卫妮;赵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中山市孕妇中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个体化补充叶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34名在本院进行孕检的孕妇,于第1次孕检时检测孕妇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位点情况及血清Hcy水平,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研究组(382例)及对照组(352例),分别给予800和400μg/d叶酸至孕3个月,观察Hcy变化情况,追踪新生儿出生情况,分析两组出生缺陷有无差异。结果:734名孕妇中,C677 TT、A1298 CC和A66 GG三种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4%、4.36和7.36%。补充叶酸前对照组与研究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个体化补充叶酸后两组间Hcy水平及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补充叶酸前Hcy水平≥8.55μmol/L时,预示叶酸利用能力为中度或高度风险的敏感度为80.9%,特异性为71.4%。结论:孕妇进行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及Hcy检测,并根据叶酸利用能力个体化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袁春雷;王冬娥;叶贵诚;程立子;彭建明;陈健锋;陆林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藤黄酸对SW480、LOVO细胞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 <0.05);藤黄酸诱导SW480、LOVO细胞发生凋亡,增强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弱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P <0.05)。结论: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Bax/Bcl-2比值、激活Caspase-3相关。
作者:魏建昌;张通;杨平;曾山崎;王成兴;陈华翠;曹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基础疾病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亦多,有报道老年人发生重症肺炎的死亡率超过50%。近年发现脑钠肽(BNP)在重度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 pulmonalnfection score, CPIS)系统是以标准化和定量分析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其分值越高,则感染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重症肺炎患者CPIS评分和BNP水平,探讨两者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转归的价值。
作者:窦志芳;陈乾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与DM病程成正相关,是工作年龄人群中致盲性疾病的首位病因。DR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系统综合性治疗能够有针对性地控制上诉危险因素,更加遵循三级预防的治疗原则,有效避免后期外科手术等带来的治疗性损伤。因此,系统综合性治疗是DR治疗中重要的,贯穿DR治疗的始终。本文就针对DR的系统综合性治疗做简要综述。
作者:章莹;熊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Dravet综合征误诊误治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在我院近3年就诊经SCN1A基因检测确诊的Dravet综合征患者的病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是否曾被误诊为其他癫痫综合征并使用钠通道阻滞剂错误治疗分为诊治正确组和误诊误治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Dravet综合征患者35例,其中误诊误治组14例,误诊率为40.0%,被误诊为症状性局灶性癫痫为常见。误诊误治组患者的平均起病年龄为(5.50±3.56)个月,平均确诊年龄为(83.57±105.62)个月。误诊误治组脑电图异常的比例、以部分性发作起病的患者比例、起病初1年中发作频率、以无热发作为起病形式的患者比例、出现持续状态和簇集发作的患者比例均高于诊治正确组,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误诊误治组中确诊前就有生长发育迟滞且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诊治正确组(P =0.005,P =0.002)。结论:Dravet综合征在临床上常被误诊,常被误诊为症状性局灶性癫痫。确诊前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伴有生长发育迟滞是其被误诊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应及时进行基因筛查以协助鉴别诊断。
作者:刘晓蓉;赖锦星;刘柳;余璐;孙辉;舒江红;黎冰梅;廖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自1969年被认识,由于病例少,对这类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不甚一致[1]。2010版WHO消化系统新分类把此类肿瘤归为特殊的具有双向分化的一类肿瘤,包括单纯性杯状细胞类癌及混合性杯状细胞类癌-腺癌[2]。本文对1例混合性阑尾杯状细胞类癌-腺癌及2例单纯性阑尾杯状细胞类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作者:杨玉华;刘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纳入COPD患者115例为疾病组及同期正常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收集入院时的血常规,CRP,IL-6值及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RDW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疾病的不同严重程度组之间的差异,及其与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和短期预后评估价值。结果:疾病组WBC,CRP,IL-6,RDW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RDW,CRP和IL-6在轻、中度组间无差异(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存在差异。 RDW与CRP,IL-6呈正相关,与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DW异常组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RDW正常组。结论:RDW可反映AECOPD炎症反应的程度,而且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患者的近期预后评估也有一定价值。
作者:孙广浩;张晓萍;邵润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其发病率占育龄期女性的6.6%~6.8%及月经紊乱女性中的75%~80%[1],是女性无排卵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PCOS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多毛、痤疮、脱发等)、月经紊乱(月经稀发、闭经)、腹型肥胖、不孕等。目前,PCO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对PCOS主要应用复方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 pills,OCPs)、胰岛素增敏剂及抗雄激素药物等对症治疗[2-3]。自OCPs应用于临床以来,大量研究[4-6]表明OCPs使血栓栓塞性疾病风险增加。PCOS患者因多伴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等被认为可能使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7-9]。OCPs与PCOS均被视为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有关PCOS患者使用OCPs对其血栓形成的影响的研究较少,甚至存在相互对立的观点[10-11]。近年来,几项研究[11-12]表明PCOS患者服用OCPs可降低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本文对PCOS患者使用OCPs对血栓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阐述。
作者:张金磊;张雪;张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及室壁运动积分法(WMS)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节段收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行PCI术40例(冠心病组),健康人40例(健康对照组)。对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组于术前及术后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室壁运动积分,应用STI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值(SLs)、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SL)、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SrLe)。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术前左室心肌室壁运动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组患者术后左室心肌室壁运动指数较术前明显减低(P <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术前心肌缺血节段SLs、SrLe及GSL减低(均P <0.05);冠心病组术后1周相应节段的SLs、SrLe及GSL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均P <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室壁运动积分法均可评价冠脉狭窄导致心肌局部和整体功能的异常和即刻PCI手术治疗的效果,冠心病患者左室运动功能减退,PCI术后绝大部分缺血心肌节段的局部收缩、舒张功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作者:林勇;胡绚;张建兴;王侠;宋光辉;吴亚枚;吴焕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并左侧颈部吻合术,首先胸腔镜游离胸部食管,再次以腹腔镜游离胃,腹部辅以小切口提出胃,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在左颈部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对照组39例采取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总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禁食时间分别为(246.58±120.82)mL、(13.08±4.51)d、(7.96±1.52)d,与对照组(329.45±142.01)mL、(23.49±10.36)d、(13.02±12.47)d比较显著较低(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8.2%比较显著较低(P <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安全可靠,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手术更佳,且随访结果良好,但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手术干预。
作者:梁宇强;蔡瑞君;黄健;梁清;罗志强;张沛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时间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在南方医院产科分娩并行胎盘病理检查的28~33+6周单胎孕妇,根据破膜情况分为4组:A组无胎膜早破,B组破膜时间≤48 h,C组破膜时间49~168 h,D组破膜时间>168 h,分析各组HCA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观察早产儿并发症。结果:PPROM的发病率为41.2%,4组HCA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A、B、C 组均逐渐增高,但D组较C组降低。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破膜时间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 B、C、D组早产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ROM时间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破膜时间超过1周后,HCA发生率有降低趋势,破膜时间延长未恶化新生儿短期结局。
作者:李婷婷;黄为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2.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投服务。3.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论文作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应基于作者完成的论文原稿,且仅限于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完善,坚决抵制以语言润色的名义修改论文的实质内容。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估造影剂肾病(CIN)常用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在基线血清肌酐(SCr)正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行冠脉介入诊疗术且基线SCr正常的患者,根据术后48~72 h内SCr升高程度将常用定义CIN患者分为两组:CIN44.2组(同传统定义,≥44.2μmol/L)和CIN25%-44.2组(较传统定义扩充部分,<44.2μmol/L,但≥25%基线值),与非CIN患者比较住院及远期预后差异。结果:入选3044例患者,发生常用定义CIN 302例(9.9%),其中CIN44.2组56例(1.8%),CIN25%-44.2组246例(8.1%)。与非CIN组相比, CIN44.2组住院及远期随访合并主要临床不良事件(MACE)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 <0.05);CIN25%-44.2组住院死亡率及远期MACE和死亡累积发生风险与非CIN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1.00)。多因素Cox回归仍表明CIN25%-44.2对患者MACE(HR 1.16,P =0.645)和死亡(HR 0.98,P =0.964)风险无显著影响。结论:对于基线SCr正常的患者,CIN常用定义高估CIN发生率,其较传统定义扩充部分无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吴登轩;谭宁;刘勇;赵健斌;刘远辉;李华龙;王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为避免研究报告经常忽略重要的信息,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在“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中指出,鼓励特定的研究设计撰写时参考有关的报道指南,对于随机对照试验,作者应参考CONSORT声明。以下节选自2010 CONSORT声明中有关讨论部分的报告规范,请广大作者注意对照检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