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瘦素、脂代谢紊乱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李静芳;付艳芹;张苏河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瘦素, 血脂
摘要: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和脂代谢紊乱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中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实验分为GDM 组、正常妊娠组、正常未孕组,检测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瘦素及胎盘瘦素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GDM 组血清瘦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OMA-IR和胎盘瘦素含量高于 NGT 组,NGT 组血清瘦素、TC 和 HOMA-IR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血清瘦素分别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HOMA-IR、TC和TG呈正相关(r 分别为0.593、0.688、0.722、0.492,P <0.05)。结论:瘦素可能通过引起脂代谢紊乱,进而两者共同参与GDM的发病、母体血清瘦素水平有望成为GDM的观察指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增殖诱导配体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在尿路上皮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APRIL与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住院的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癌组织33例及癌旁组织2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RIL的表达水平,分析APRIL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qRT-PCR结果显示, APRIL mRNA 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 <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APRIL 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上调表达,在癌旁组织中表达较低;Western blot 检测发现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PRI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5);统计学分析发现APRIL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 >0.05)。结论:APRIL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赵万里;刘胜;刘民;周煦东;孙鹏宇;王宪;杨继宏;马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壳多糖酶3样蛋白1的性能评价及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的试剂盒性能进行评价,以及评估该指标初步用于肝细胞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CNAS-CL02和《CLIA88》修订版的要求,对厂商提供CHI3L1的试剂盒的精密度、正确度、可报告范围、参考区间四项性能指标进行验证;选取入院且经病理学证实肝细胞癌患者,同时按性别和年龄配对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肿瘤组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HI3L1,并比较两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CHI3L1性能验证结果如下:低浓度和高浓度水平的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3.60%和3.06%,总不精密度分别为3.95%和5.49%,均小于厂家声明的15%;通过和其他医院进行比对,正确度指标符合要求;CHI3L1为一阶线性,线性回归方程和判定系数为 Y =0.995X-13.217, r =0.998, b、 a 和 r 均符合要求,线性范围为60.35~969.98 pg/mL;20例健康人群的CHI3L1结果有19例检测结果在厂家声明参考区间范围之内,厂家给定参考区间适用于本实验室;CHI3L1结果, HCC 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检测CHI3L1的验证指标均到达规定要求,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显示,HCC 时 CHI3L1指标会升高,可以初步应用于HCC临床辅助诊断。

    作者:谢而付;张巧娣;马建锋;凌芸;杨瑞霞;唐未名;徐华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Rad001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TO)联合 Rad001对卵巢癌细胞株 SKOV3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ATO和Rad001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SKOV3细胞后,细胞荧光定量活性检测评估联合用药效应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组(ATO和Rad001)可协同显著降低卵巢癌活性细胞数、诱发其过度自噬和引起卵巢癌细胞凋亡增加(P <0.05)。结论:ATO联合Rad001可协同诱导的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其效应可能通过引起卵巢癌SKOV3细胞过度自噬实现。

    作者:刘楠;黄启涛;乐珍;李璇;刘国炳;钟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BML-111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通路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早期急性肺损伤

    目的:探讨脂氧素受体激动剂 BML-111在肠缺血再灌注早期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8周龄健康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BML-111处理组(BML-111组)和缺血再灌注+ Boc-2+ BML-111处理组(Boc-2组),BML-111组和 Boc-2组在再灌注开始时通过腹腔注射给予 BML-111(1mg/kg),Boc-2组在麻醉后通过腹腔注射给予 Boc-2(50μg/kg),另两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夹闭SD 大鼠肠系膜上动脉45 min 后再灌注6 h 的方法造成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处死大鼠取肺标本, 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肺组织含水率;ELISA 检测肺组织 TNF-α、IL-1β和IL-6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和NF-κB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肠缺血再灌注导致明显肺损伤,肺含水率增加,TNF-α、IL-1β和 IL-6含量明显升高,p38 MAPK/NF-κB 通路活化;BML-111可抑制肺组织 p38 MAPK/NF-κB 活化,减轻小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肺损伤,并下调肺组织TNF-α、IL-1β和IL-6含量,当应用Boc-2处理后,BML-111的肺保护作用被取消。结论:BML-111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通路活化促进肠缺血再灌注早期肺损伤炎症消退。

    作者:韩雪;胡楚文;罗慧;姚伟锋;周少丽;罗雀华;葛缅;沈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大鼠增殖抑制基因通过P53-P21cip1途径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目的:探究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HSG)过表达抗C6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6细胞,感染运载 rHSG 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v-rHSG-GFP),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腺病毒载体感染效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6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rHSG蛋白、抑癌基因P53蛋白、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cip1、磷酸化及非磷酸化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p-Rb,Rb)表达变化。结果:腺病毒可以高效的将目的基因导入 C6靶细胞;Adv-rHSG-GFP 组 rHSG 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 PBS 组和 Adv-GFP 组(P <0.01);rHSG过表达的C6细胞停滞于G0/G1期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P <0.01); P53、P21cip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 <0.01),p-Rb蛋白表达降低(P <0.01),Rb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rHSG可能通过P53-P21cip1途径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作者:邹有瑞;蒋树财;霍国进;王军成;赵巍;沈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神经电刺激强度与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神经电刺激强度与术后并发症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C型臂引导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且涉及三叉神经第二和三支患者共86例。记录术中神经电刺激强度及术后即刻、24、48 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麻木评分、咀嚼肌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咀嚼肌力减退,2例患者出现轻度流涎,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83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术后即刻、24、48 h VAS 评分均为0分,有效率为96.51%。术中神经电刺激强度与术后即刻、24、48 h麻木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 <0.01),与术后48 h咀嚼肌力减退呈负相关(P <0.05)。结论: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应根据神经电刺激强度选择合适的射频时间及温度。

    作者:赵燕星;唐元章;杨慧婕;倪家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西帕依固龈液用于根管冲洗的疗效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用于根管冲洗的疗效。方法:选取因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而需要行根管治疗的543例患者的543颗患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西帕依固龈液组、双氧水组及次氯酸钠组。3组患牙均采用常规开髓、拔髓及根管预备,采用3组不同的根管冲洗液冲洗,1周后复诊,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计算成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无论病程长短以及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好与差,3种药物的根管冲洗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与次氯酸钠、双氧水的冲洗效果相同,可作为替代品用于根管冲洗。

    作者:林彤;程百祥;李昂;侯立鹏;胡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毒载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病毒载量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按HBV DNA 是否≥1.0×103 IU/mL 分为:HBV DNA(+)组161例及 HBV DNA(-)组175例;并选取同时期非HBV携带孕妇409例作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孕妇GDM发生率的差异及分析病毒载量与OGTT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BV DNA(+)组、(-)组GDM发生率分别为16.77%和17.71%,均明显高于非HBV携带组的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HBV DNA与空腹血糖水平相关系数r =0.005, P =0.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服糖后1、2 h 血糖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 r =0.082,0.086;P =0.0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HBV携带孕妇GDM发生率增加,HBV DNA载量与服糖后1、2 h 血糖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李飞凤;黄启涛;黄晨;周元平;刘志华;曾文娟;王海臻;袁国盛;钟梅;高云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随着感染的高危宿主增多,细菌多耐药的现象普遍存在,重症肺炎作为呼吸内科常见危重症,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棘手,对患者的生活及预后造成严重威胁。重症肺炎所致机体应激状态下血糖居高不下,成为感染难以控制,加重组织和脏器损伤,病情恶化的重要诱发因素,故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神经体液和内分泌代谢等改变的调节和干预。本研究旨在针对重症肺炎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应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比较两组血清炎性介质早期水平变化和近期预后,探讨其临床价值。

    作者:杨铮雯;白桂红;邵润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单纯性肾囊肿的再认识

    肾囊肿是由封闭的液体或半固态的流体组成[1],临床上通常由腹部影像学检查来确诊[2]。通过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1964年的病理分型[3]以及目前的各种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肾囊肿疾病之间的区别[4],从而了解肾囊肿的临床意义及遗传性囊性肾病的发病机制。随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性肾病发展到目前临床试验[5]治疗的时代,Ⅰ期肾囊肿的重要性(经常描述为“单纯性肾囊肿”)与其潜在的病理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6]。本文将从Ⅰ期肾囊肿的定义、鉴别诊断、流行病学和自然史以及评估肾脏捐赠者的预期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郭彩芬;申吉泓;陈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孕早期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在孕早期用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来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38例GDM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产检的133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早孕时的BMI、FPG、HbA1c 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BMI、FPG和HbA1c的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用 ROC 曲线得到 BMI 用于预测 GDM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17,FPG的AUC为0.700, HbA1c的AUC为0.684,取各自的佳诊断截断值,以BMI >23.25、FPG >4.25 mmol/L、HbA1c >4.95%,三者中符合两条作为筛查方法,预测GDM的AUC为0.773,其诊断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2.4%。结论:孕早期用BMI、FPG和HbA1c联合检测,对GDM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岑立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临床特点及意义分析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可见于心脏正常的健康人,且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时,常无临床症状,其临床意义易被忽略,有关 CRBBB 的临床意义少有报道[1]。而右束支传导功能异常对右心系统及心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得到认识和重视。研究[2]发现CRBBB 可作为心脏事件及远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为了进一步认识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对605例 CRBBB 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怡;赵霞;李博;杜巧;杨琳;王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丙种球蛋白对EV71感染相关肺出血高危儿免疫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对EV71感染相关肺出血高危儿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此次研究标准的患儿64例,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39例和普通治疗组25例;观察两组患儿IVIG 治疗前后血免疫及细胞因子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前IVIG 治疗组外周血T细胞、TH、B 细胞都高于对照组,IgA 低于对照组(P <0.05);(2)治疗后 IVIG 治疗组较治疗前 NK、IgG 升高,T 细胞、TH、B 细胞下降(P <0.05);(3)治疗前两治疗组IL-6、IL-10、INF-γ水平比较无差异(P >0.05);治疗后IVIG 治疗组较治疗前IL-6、IFN-γ降低, IL-10升高(P <0.05)。普通组治疗后外周血IL-6、IL-10、IFN-γ水平较治疗前无差异(P >0.05)。结论: EV71感染相关肺出血高危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及时应用免疫球蛋白可调节免疫紊乱,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鹏;宋春兰;成怡冰;崔亚杰;张晓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有氧运动对应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进行有氧运动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应用蒽环类药物进行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 =30)和对照组(n =30),对照组常规接受4周期蒽环类药物化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每周3次的有氧运动锻炼直至疗程结束,于化疗前及化疗结束时对两组受试者的峰值耗氧量(VO2 max)及大心率(HRmax)进行测量,同时监测两组受试者超声心动图及采血测量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肌酐(SCr)及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各项指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化疗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O2 max/kg[(21.9±3.6) vs.(14.5±2.8) mL/(min·kg)]、VO2 max[(1523±186) vs.(911±185) mL/min]及 HRmax[(115±15) vs.(129±16)beats/min]得到显著改善,两组受试者血液学水平和超声心动图改变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化疗期间进行有氧运动可减轻蒽环类药物对患者的心脏毒性,为临床上减少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及治疗手段。

    作者:张宁;孔雁;李欢;孙芳毅;刘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将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4周,每周2次。干预结束后,均随访3个月,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4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负性情绪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干预后1、4个月,试验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00、0.000),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 =0.032、0.037),干预后第4个月试验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促使患者做出行为改变,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压,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吴际军;张先庚;王红艳;梁小利;曹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近期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也被称之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心脏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或者是因为循环负荷过重而减弱心肌收缩力,以及心排出量存在相应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慢性心力衰竭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会降低其生存率。在传统治疗心力衰竭中主要以利尿、强心、吸氧以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为主,但目前提倡联合使用多种不同机制的药物进行治疗。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远近期疗效进行研究,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王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cy、hs-CRP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I入选NSTE-ACS患者54例(NSTE-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4例(SA组),采用酶法测定入选患者血Hcy 水平。依据心电图中ST-T 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复杂病变的部位综合确定罪犯血管病变。对所有病变进行IVUS 影像定量分析,测量计算小管腔处外弹力膜面积、小管腔面积、斑块截面积、斑块负荷及坏死核心面积百分比。然后将NSTE-ACS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与罪犯病变VH-IVUS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SA 组相比,NSTE-ACS 组血Hcy 水平明显升高,hs-CRP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与SA 组比较,NSTE-ACS 组罪犯病变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3)NSTE-ACS组血Hcy水平与hs-CRP、斑块负荷、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29、0.501和0.762,均 P <0.01),与 HDL-C 呈负相关(r =-0.556,P <0.01);血 hs-CRP 水平与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501、0.462和0.683,均P <0.01)。结论: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斑块坏死核心成分比与SA组差异明显,其血Hcy 水平也明显高于SA组,且血Hcy、hs-CRP水平与罪犯病变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血Hcy 水平可以作为预测NSTE-ACS患者斑块破裂风险的一项指标。

    作者:薛国华;马惠芳;张守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IFN-γ在高效抗转录病毒治疗AIDS患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辅助性 T 细胞1(Th1)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集的20例经实验室确诊的AIDS患者进行研究,AIDS接受了高效抗转录病毒治疗(HAART组)、选取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健康组,分别于AIDS接受高效抗转录病毒治疗前、治疗6、12个月时分别采集研究对象的静脉血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分为单独培养组和IFN-γ共培养组,检测培养液中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的表达差异。结果:治疗前、治疗6、12个月,单独培养组、IFN-γ共培养组上清液中IL-12、IL-21的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健康组(P <0.05);治疗6、12个月,IFN-γ共培养组上清液中IL-12、IL-21的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单独培养组(P <0.05)。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单独培养组、IFN-γ共培养组IP-10的水平、CD4+CD25+Foxp3Treg 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健康组(P <0.05);治疗6、12个月,IFN-γ共培养组上清液中IP-10的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单独培养组(P <0.05),IFN-γ共培养组上清液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单独培养组(P <0.05)。结论:AIDS接受了高效抗转录病毒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IFN-γ可以进一步刺激AIDS患者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

    作者:佟艳艳;夏彦东;周波;吴俊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妊娠前半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前半期(≤20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围产保健门诊建档的孕妇,测定甲状腺功能,依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标准判定甲功,分为甲功正常组和甲功异常组,甲功异常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追踪观察全部入组孕妇,24~28周行75 g OGTT,依国际糖尿病研究组(IADPSG)标准诊断GDM。χ2分析比较不同甲状腺功能组GDM的患病情况。结果:共收集孕妇1062例,甲功正常组857例,亚临床甲亢14例(1.32%),亚临床甲减164例(15.4%),低T4血症22例(2.07%),临床甲减5例(0.47%)。低T4血症组与甲功正常组相比 GDM 患病明显增高(54.5% vs 27.8%,P =0.006),余与正常甲功组相比GDM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前半期甲功异常与GDM发病相关,应重视妊娠期甲功异常的筛查和治疗。

    作者:李利平;姜宏卫;付留俊;袁园;宋白利;秦贵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瘦素、脂代谢紊乱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和脂代谢紊乱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中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实验分为GDM 组、正常妊娠组、正常未孕组,检测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瘦素及胎盘瘦素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GDM 组血清瘦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OMA-IR和胎盘瘦素含量高于 NGT 组,NGT 组血清瘦素、TC 和 HOMA-IR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血清瘦素分别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HOMA-IR、TC和TG呈正相关(r 分别为0.593、0.688、0.722、0.492,P <0.05)。结论:瘦素可能通过引起脂代谢紊乱,进而两者共同参与GDM的发病、母体血清瘦素水平有望成为GDM的观察指标。

    作者:李静芳;付艳芹;张苏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