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喜宝;朱玉民;刘志贵;黄志华;覃祥玲;翟庶文
胸膜腔积液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多,机制各异。据统计,常见病因首先是结核,其次是恶性肿瘤,再次是心源性原因及创伤。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水生化、常规、细菌学方法检测,难以确定诊断。有报道胸膜活检、胸腔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但因其创伤性而受到很大限制。 ADA 检测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但诊断临界值确定不一,且结果存在部分重叠,造成诊断困扰。近年来,利用结核杆菌特有抗原在体外刺激外周血细胞以检测 T 细胞应答可作为结核分支杆菌(MTB)感染的诊断方法迅速发展,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1]。我科在进行 T-SPOT 在尘肺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科研的同时,对结核性胸膜炎和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行 T-SPOT检测,同时与胸水ADA检测结果比较,T-SPOT 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敏感性高于ADA ,对诊断有很好补充检测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昌恒;廖江荣;徐巧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miR-106b对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改变肝癌细胞中miR-106b 表达,TOP/FOP荧光素酶试验检测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活性的变化;Real-time PCR 方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表达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改变。结果:过表达miR-106b ,肝癌细胞中TOP/FOP荧光比值显著增加,其下游6个靶基因mRNA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而抑制miR-106b,则下调荧光比值和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同时发现,miR-106b表达,促进QGY-7703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增加,而抑制miR-106b ,则核内β-catenin下调。结论:miR-106b在肝癌细胞中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作者:嘉红云;黄思聪;陈浩宇;石永杰;黄海樱;邓小燕;申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途径-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用或不用 MPP+(0.5 mmol/L)处理24 h,然后用芍药苷(50μmol/L)或雷帕霉素(0.2μg/mL)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α-突触核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和E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共聚焦显微镜观察α-突触核蛋白和LC3-Ⅱ在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及共定位情况。结果:(1)与MPP+组相比,雷帕霉素和芍药苷处理后细胞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下降(P <0.001),细胞形态恢复正常;(2)MPP+处理导致 LC3-Ⅱ和E1表达水平升高,雷帕霉素处理后LC3-Ⅱ增高而E1水平下降,芍药苷处理既显著上调LC3-Ⅱ(自噬)也上调了 E1的表达(泛素-蛋白酶体途径)(P <0.001),促进了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3)MPP+增强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和LC3-Ⅱ的荧光强度,芍药苷处理后α-突触核蛋白的荧光强度下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苷同时显著上调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促进了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减少细胞损伤。
作者:张永进;王敏;徐晶;张謦芝;李秀明;蔡增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超微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制作改良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PostC)组。通过焦油紫染色方法观察神经元生存密度,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病理改变。结果:焦油紫染色显示I/R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较低、电镜下病变严重,可见神经元、微血管、星形胶质细胞、轴突的超微病理改变,并出现凋亡神经元;PostC 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明显高于I/R 组(P <0.05),电镜下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轴突的超微病理改变显著减轻,未见明显凋亡神经元。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较高,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结论: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促进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生存,抑制全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样改变,大鼠CA1区超微病理变化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张文丽;唐慧;周彩凤;朱莹;李宁;张丽娟;王智惠;陈天智;王瑞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运动能力和肺功能的影响及抑郁与运动能力、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38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6 min 步行试验(6MWT)、肺功能测定(FEV1%预计值和FEV1/FVC)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抑郁评分23.94±4.86 vs.14.66±2.47,P =0.000。6 min 步行距离、FEV1%预计值分别为(353.6±27.90)m vs.(276.8±30.95)m,P =0.000;58.09±8.77 vs.58.34±7.94, P >0.05。抑郁评分与运动能力康复后显著改善。肺康复对肺功能没有改善。结论:肺康复可以减轻中重度COPD患者的抑郁、增加运动耐力,但抑郁与运动能力、FEV1%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方翔;汤兵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Morson[1]提出“腺瘤-癌”顺序学说,该学说支持大肠癌是由腺瘤发展而来的观点,而由腺瘤发展为大肠癌一般为10~15年。大肠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2]。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3],因而早期发现大肠息肉具有重要意义。大肠息肉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Yip 等[4]研究发现PTEN 在大肠息肉的发生及恶变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约12%~78%的大肠息肉患者随着病理类型的差异而有不同程度的PTEN 表达缺失,且与恶化程度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PTEN的缺失可导致肠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紊乱,导致自我更新和克隆增殖,分化与凋亡失去平衡,从而形成大肠息肉。本文就PTEN 对大肠息肉病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平倩;张涛;陈玉;林春李;刘鹏;陈远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高发的一种溃疡性损害,一般人群患病率在5%~25%,全球高在美国,达60%,有地区、种族、年龄和性别的差别,不同的种族和社会经济阶层其发病率波动于5%~50%不等[1-2]。本病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部位,发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疼痛剧烈,病情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病病因复杂,各方面的病因研究表明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所致,主要有免疫功能异常、细菌及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等,但尚无确切定论。而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也尚无根除性的治疗。本课题组自创口疡清方治疗ROU ,前期已立项两个课题进行研究,如口疡清方对RO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将该方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经课题相关研究推测认为,该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亦可以调节口腔菌群[3-4]。而近年来众多病因研究认为口腔微生态的失衡可能是造成 ROU 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下一步欲选择从细菌、病毒微观学入手,为 ROU 的病因找到新的突破口。本文将近年来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态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净;孙勤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心衰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扩张型心肌病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 CD54及CD106的百分率进行检测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衰患者分别于心衰发作期及缓解期测定心脏功能。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在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衰发作组及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衰缓解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在单纯扩张型心肌病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发作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缓解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且差异均有显著性;心衰患者的LVEF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D54、CD106对判断或监测心衰患者病情进展及活动转归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裴丽春;张一娜;孟松艳;滕宗艳;张迎;张静媛;于卫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NDV7793序贯5-FU 治疗方案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效果,并初步探讨序贯联合用药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脾内注射法建立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将小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PBS 阴性对照组(0.1 mL/d,10 d)、NDV7793组[512 HU/(kg·d),5 d]和NDV7793序贯5-FU组[512 HU/(kg·d),5 d +10 mg/(kg·d),5 d]。根据受试小鼠生存时间、体重变化、肝脏转移癌灶数、肝重等指标评价序贯用药效果;根据受试小鼠胸腺指数及肝脏IFN-γ的量初步观察序贯用药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小鼠生存时间序贯给药组(32 d)长于NDV7793单独给药组(30 d)及PBS阴性对照组(17 d)(P <0.05);转移癌结节序贯给药组(30.60±9.32)少于PBS阴性对照组(273.30±30.73)(P <0.05),但与NDV7793组(24.83±6.90)相比,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序贯给药组小鼠肝重轻于 PBS 阴性对照组(P <0.05);序贯给药组的胸腺指数低于 NDV7793组(P <0.05),但其 IFN-γ表达水平远高于 NDV779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DV7793序贯5-FU 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具有抑制效果;与NDV7793单独用药相比,序贯联合用药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延长及免疫功能的激活,均有一定的提高。
作者:黄盼柳;周丹旎;梁莹;樊晓晖;宋德志;高灵茜;孙盼;赖振屏;张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本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术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11例)和正常对照组(69例)。其中冠心病组按不同标准进行再次分组,并分析各组间Hcy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的LDL-C、LP(a)、HbA1c(%)、Hcy 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MI组、非MI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Hcy 比较:MI组>非MI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 MI组中≥65岁患者与<65岁Hcy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非MI组中≥65岁患者与<65岁Hcy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三支和二支病变Hcy>单支病变,且三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三支病变Hcy与二支病变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按Gensini积分分组,四组Hcy 进行比较,第四组和第三组>第二组>第一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高积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Hcy 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Hcy 可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徐三彬;郑建普;刘宗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子型别及其耐药特点,为防控 SAP 合并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SAP合并感染金葡菌43株,运用PCR方法鉴定MRSA菌株,利用 spa 分型、SCCmec 分型、MLST分型方法对MRSA菌进行分子分型,测定所有菌株对苯唑西林等药物的敏感性,分析金葡菌及MRSA的耐药情况。结果:43株金葡菌中32株为MRSA菌,MRSA菌株可分为4种SCCmec型,5种spa型及4种MLST型。优势克隆为ST239-Ⅲ-t030及ST239-Ⅲ-t037,这两种克隆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呈现高度耐药性。结论:SAP合并感染中MRSA菌分离率较高,优势克隆为ST239-Ⅲ-t030和 ST239-Ⅲ-t037,具有较高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避免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韩莉;马英杰;王华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胱硫醚β合成酶(CBS)G919A 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52例新疆回族高血压患者和332例正常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新疆回族G919A位点高血压组基因型GG、GA、AA和等位基因G、A分别为76.4%、19.0%、4.5%和85.9%、14.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BS G919A位点在新疆回族人群中存在基因多态性,该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无相关性。
作者:赵磊;张蕾;芮东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与脑状态指数(CSI)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对比性观察。方法:全麻下行甲状腺或乳腺手术患者93例,气管插管前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靶浓度从0.5 mg/L开始,每隔3 min 递增0.5 mg/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AAS)为0后,以原靶浓度继续泵注。持续描记指端PPG ,记录CSI ,每隔30 s行MOAAS评分。计算脉搏波参数与MOAAS 的相关性及各指标预测MOAAS评分的预测概率(Pk)。结果: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前,PPGA 值在MOAAS 4级至3级、3级至2级时显著上升(P <0.05);CSI值在各相邻MOAAS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PGA、PBI、CSI与MOAA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30、0.93,在不同MOAAS评分时的Pk值分别为0.64、0.54、0.93。气管插管及切皮前后PPGA、PB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监测中,CSI可很好的监测镇静深度,PPGA、PBI可较好地反映全身麻醉下伤害性感受反应,故PPGA结合CSI可完善麻醉深度的监测。
作者:张列亮;华福洲;应俊;张静;周斌;罗振中;胡衍辉;徐国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患者手术联合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了自体血回输技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3 d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经血液回收机回收洗涤后回输自体血为(262.53±163.41)mL。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术后1、3 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 d钾离子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3d 钠离子及氯离子均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术中采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有效,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降低输注异体血的风险。
作者:胡晶;何振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早期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COP患者208例作为中毒组,根据有否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118例)和非心肌损伤组(90例)。根据中毒程度分轻、中、重、度,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在中毒后2、6 h和3 d 内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I(cTnI)、H-FABP水平。结果:中毒后2 h,H-FABP水平明显升高(P <0.05),cTnI、心肌酶水平均在正常范围(P >0.05)。而中毒后6 h,心肌损伤组cTnI、心肌酶水平较非心肌损伤组升高(P <0.05),H-FABP水平升高更加明显,与中毒后2 h比较H-FABP升高(P <0.05)。中毒后3 d,心肌损伤组心肌酶水平降至正常,虽 cTnI、H-FABP 水平降低,仍高于正常范围;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中毒后2、6 h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与轻、中度比较 H-FABP升高明显(P <0.05)。ACOP中毒程度与H-FABP水平呈正相关。采用Logistic回归提示一氧化碳中毒程度重、H-FABP、cTnI、心肌酶水平升高的患者出现中毒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结论:H-FABP对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评估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敬;王霞;刘晓婷;李佳;张玮;褚永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预防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缩短撤机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50)和对照组(n =50)。对照组给予振动排痰,观察组给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比较两组排痰量、生命体征(心率、呼吸、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撤机时间及 VAP 发生率。结果:第1、2、3、4、5天,观察组排痰量分别为(33.5±4.2)、(41.1±3.0)、(38.2±3.5)、(34.8±2.5)、(31.1±2.1)mL/d,对照组分别为(27.4±3.1)、(30.3±3.6)、(28.1±2.2)、(25.7±1.8)、(20.8±1.7)mL/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排痰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7.5±0.9)% vs.(95.2±1.0)%,P <0.05],但两组心率、呼吸、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撤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8±2.2)d vs.(9.5±1.8)d,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 VAP 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0%(15/50)vs.52.0%(26/50),P <0.05]。结论: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对ICU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排痰护理,可显著促进排痰,提高血氧饱和度,缩短撤机时间,预防VAP发生。
作者:王伯丽;祁霞;苏海波;许晓岚;贾文雅;阎锡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患者男,22岁,因“咳嗽、气喘30 d ,发热1 d”于2012年11月12日入住我科。患者于半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伴胸闷、心慌、气喘,夜间打鼾,平卧时明显。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今日出现发热,病程中晕厥3次,一般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家人发现晕厥时口唇颜面紫绀,呼之不应,无四肢抽搐及小便失禁,持续数分钟后被叫醒后症状缓解。今日转我院进一步诊治。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117次/min ,呼吸22次/min ,血压150/100 mmHg。咽红,双侧扁桃体Ⅲ°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啰音。患者入院当晚入睡时感憋气、胸闷、濒死感,于22:20行无创机械通气,CPAP 模式,压力10 cmH2O,患者诉上机后呼吸通畅,10 min 后安静入睡,听诊双肺可闻及少许散在哮鸣音,约15 min 后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及颜面紫绀,考虑呼吸暂停窒息,拍醒患者,撤除无创机械通气,加大吸氧流量后症状逐渐缓解。辅助检查 CT 提示“考虑双肺感染。副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双下鼻甲肥厚。喉咽部软组织肿胀”。喉镜及支气管镜检查示双侧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悬雍垂过长,支气管镜可见范围内各支气管腔通畅。诊断:(1)OSAS;(2)窒息;(3)双肺感染。给予抗感染、舒张支气管、吸氧、祛痰对症治疗。患者于10月15日11时出现患者呼吸停止、颜面口唇及全身皮肤紫绀,呼之不应,立即行经口气管插管,接人工气囊辅助通气,面色逐渐转红润,神志转清楚,停用人工气囊后患者氧饱和度能维持在95%以上,拔出气管插管,患者坐立位后自主呼吸恢复。因入院后患者多次出现窒息,2012年10月15日经患者同意后行气管切开术。2012年11月19日转耳鼻喉科行全麻下双侧扁桃体摘除术+腭咽成形术+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术后行睡眠呼吸监测示睡眠呼吸 AHI 指数12.4次/h,长呼吸暂停时间10 s ,以中枢型为主的混合型呼吸暂停,夜间睡眠低血氧饱和度72%。行头颅 MRI 检查提示“Chiari 畸形并颈段脊髓空洞”。请神经外科会诊后建议转该科行手术治疗。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自动出院。
作者:阮玉姝;曾凡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黄素组于造模后12 h 开始腹腔注射大黄素10 mg/kg ,每天2次。模型组及大黄素组分别在造模后24、72、120和168 h ,随机各取6只,门静脉血测肝功能,肝组织10%甲醛液固定,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测PCNA。结果:造模后24 h,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明显升高,分别为(335.3±101.7)U/L 和(625.2±124.3)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9.5±3.1)U/L 和(78.5±4.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546和7.327,均 P <0.01),以72 h 为著。造模后72 h,大黄素组血清 ALT、AST分别为(136.8±56.2)U/L 和(185.5±78.7)U/L,显著低于模型组的(769.0±124.4)U/L 和(1203.7±223.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5.424和3.958,均P<0.01)。造模后24 h,模型组PCNA为0.103±0.01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54±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5.575,P <0.01),72 h 达高峰,为0.141±0.092,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大黄素组24 h PCNA 的表达为0.165±0.031,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10.274,P <0.01),72、120 h大黄素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7.758和4.591,均P <0.01)。结论:大黄素能显著提高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PCNA的表达,其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作者:王凤玲;金茜;于盈;侯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王印林张明生张厚亮刘永岭于本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中随机选取50例,测肺功能。
作者:王印林;张明生;张厚亮;刘永岭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