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恒;廖江荣;徐巧伶
目的:研究改良引流途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经CT 或MRI诊断的126例额颞顶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中取血肿厚处钻骨孔并置管冲洗,后将引流管分别向枕部(A组)、额部(B组)置入,其中在B组的引流管上距骨孔约2 cm 处取侧孔。对两种引流途径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如:颅内积气、脑损伤、血肿复发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0%,B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P <0.05);B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P <0.05)。结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中,改良引流途径安全有效,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爱军;陈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子型别及其耐药特点,为防控 SAP 合并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SAP合并感染金葡菌43株,运用PCR方法鉴定MRSA菌株,利用 spa 分型、SCCmec 分型、MLST分型方法对MRSA菌进行分子分型,测定所有菌株对苯唑西林等药物的敏感性,分析金葡菌及MRSA的耐药情况。结果:43株金葡菌中32株为MRSA菌,MRSA菌株可分为4种SCCmec型,5种spa型及4种MLST型。优势克隆为ST239-Ⅲ-t030及ST239-Ⅲ-t037,这两种克隆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呈现高度耐药性。结论:SAP合并感染中MRSA菌分离率较高,优势克隆为ST239-Ⅲ-t030和 ST239-Ⅲ-t037,具有较高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避免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韩莉;马英杰;王华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及断指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1-2],以往很多被视为无再植适应证的离断伤,通过高质量的小血管吻合,各种游离皮瓣技术的改进应用,复杂类型的断指也能行再植处理。对于皮肤缺损的断指[3-5]合并软组织挫伤严重、热压伤、多指同时离断伤、失血性休克等特殊患者来讲,手术难度及风险很高。探讨简单、有效、创伤又小的组织瓣来作为高难度断指的手术的过渡是非常有必要的。自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我科尝试应用游离翻转静脉筋膜瓣[6]作为临时过渡,为伤情严重的特殊类型断指再植提供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健辉;李秀文;冷树立;邱日升;王夫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全身麻醉后不同新鲜气流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毕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81例,年龄20~70岁,ASA分级Ⅰ~Ⅱ级,分为A组112例、B组69例。术中选用七氟醚麻醉维持,A组:手术结束时给予≤2 L/min的新鲜气流量通气;B组:手术结束时给予>2 L/min 的新鲜气流量通气。记录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手术结束至睁眼)、气管导管拔出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结果:A、B两组患者术毕给予不同新鲜气流量后对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性别、术中维持七氟醚时间对自主呼吸恢复所用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结束后分别给予≤2 L/min和>2 L/min 新鲜气体通气对患者的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性别和术中维持七氟醚时间的长短对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有影响。
作者:刘富兵;朱宇航;郑雪;任静;张超;朱昭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豆纹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为减少豆纹血管病变相关神经系统后遗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47例新生儿,对其行临床资料搜集、豆纹血管超声检查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豆纹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先天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与豆纹血管病变有关(P <0.05)。再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对豆纹血管病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P <0.05)。结论: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是新生儿豆纹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应对存在这些相关因素的新生儿进行豆纹血管的超声筛查,早期干预。
作者:密英鸽;张畅斌;尚宁;苏海浩;胡兢晶;蔡丽君;王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高居第二位[1]。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然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2]。 PSA检查联合直肠指诊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但临床上发现,PSA 检测常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更精准的瘤标。而尿液肌氨酸的含量改变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指标。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尿液肌氨酸的含量,探讨尿液肌氨酸的变化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期把前列腺癌的诊断实现从血到尿的转变,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一种更为便利、无痛苦的早期诊断手段。
作者:刘泰荣;陈华;宋乐明;杨忠圣;黄建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TβR-Ⅰ)与 Smad4的表达,为胃癌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胃组织与胃癌组织中 TGF-β1、TβR-I与Smad4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胃正常组织(P <0.05),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P <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 TGF-β1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的高(P <0.05), TGF-β1的表达随 TNM 分期的升级而增高(P <0.05);Smad4、TβR-Ⅰ在正常胃组织的表达高于胃癌组织(P <0.05),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胃癌的表达(P <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Smad4、TβR-I较无淋巴结转移低(P <0.05),胃癌组织中Smad4、TβR-Ⅰ的表达随TNM分期的升级而降低(P <0.05),三者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P >0.05);TGF-β1与 Smad4及 TβR-I 呈负相关;Smad4与TβR-Ⅰ呈正相关。结论:TGF-β1、TβR-Ⅰ和Smad4的改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为胃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作者:潘理会;刘海旺;李春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王印林张明生张厚亮刘永岭于本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中随机选取50例,测肺功能。
作者:王印林;张明生;张厚亮;刘永岭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组织中MUC5ac 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IFN-γ5万IU组和IFN-γ10万IU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小鼠呼吸道阻力,刘氏染色法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数,ELISA 法检测 BALF 中 IL-13的浓度,Ab-PAS 染色计数气道上皮杯状细胞,PCR 检测肺组织中MUC5ac mRNA 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哮喘组小鼠呼吸道阻力、BALF 中细胞数,IL-13浓度明显增加,肺组织中 MUC5ac 表达升高(P <0.05);IFN-γ能减轻呼吸道阻力、BALF中细胞数,降低BALF中IL-13浓度和肺组织中MUC5ac 表达(P <0.05)。结论: IFN-γ能调节哮喘小鼠Th1/Th2平衡,抑制杯状细胞增生和肺组织中MUC5ac mRNA 的表达。
作者:尹德锋;金明哲;王宋平;熊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自1990-2010年,全球脑卒中所致的病死率已达26%,占所有疾病伤残调整寿命年的19%[1]。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人口的第一位死亡和致残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共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约占60%~80%,故对IS 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进行有效、及时的防治,对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血栓形成是IS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而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IS 防治工作的重点。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种类繁多,然而部分患者对某些抗血小板药物并不敏感,提示抗血小板治疗具有个体差异性,且血小板活化具有多种途径。本文依据现有资料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的作用机制、主要不良反应、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单青婷;方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患者手术联合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了自体血回输技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3 d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经血液回收机回收洗涤后回输自体血为(262.53±163.41)mL。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术后1、3 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 d钾离子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3d 钠离子及氯离子均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术中采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有效,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降低输注异体血的风险。
作者:胡晶;何振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tin-8, IL-8)是一种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 chenmotactic cytokine,CXC),属于 CXC-α亚家族(又称CXCL-8)。在正常人体内,主要是由单核细胞、免疫细胞、上皮细胞等分泌,参与炎症和体内的免疫防御反应;其受体(CXCR)是由59和67 kDa 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属于 G 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共有两个亚型,分别为CXCR1和CXCR2。对于IL-8生物活性的研究主要涉及炎症和免疫学。目前已经明确IL-8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趋化T 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其他的炎症细胞;参与血管的形成;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IL-8在正常细胞[1]和肿瘤细胞的增殖中也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期的研究表明IL-8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肿瘤细胞本身也可分泌IL-8,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IL-8已成为肿瘤微环境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
作者:鲁克庆;马宝良;佘东立;王志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是脑的毛细血管与神经组织之间存在的一个调节界面,其结构主要有3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 )、基膜和胶质细胞足突,其中BMECs 发挥主要作用。近几年逐步认识到BMECs不仅是生物学上的结构与功能屏障,还能合成多种物质,调节血管舒缩和营养神经,当其功能发生障碍时,一系列脑血管疾病随之发生。本文拟从细胞结构及功能,以及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BMECs 细胞的变化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对 BMECs 与脑卒中的关系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余奇劲;陶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胱硫醚β合成酶(CBS)G919A 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52例新疆回族高血压患者和332例正常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新疆回族G919A位点高血压组基因型GG、GA、AA和等位基因G、A分别为76.4%、19.0%、4.5%和85.9%、14.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BS G919A位点在新疆回族人群中存在基因多态性,该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无相关性。
作者:赵磊;张蕾;芮东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久治不愈,近期加重伴咯血于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鼻塞,后症状反复,2年前因咳嗽、咳痰加重,伴痰中带血,于当地医院就诊并诊为“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加重,咳黄色黏痰,咯血,发热,活动后胸闷气短,鼻塞流脓涕,头痛。体格检查:双侧下鼻甲肥大,双侧上颌窦压痛。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粗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侧0.5 cm处。仔细询问病史,患者未婚,发现右位心2年,支气管扩张症病史2年,曾行精液检查示不动精子占93.89%,父母非近亲结婚,家属中无类似本病。胸部 X 线示:支气管扩张,右位心(图1a )。胸部CT示:双下肺支气管呈广泛性柱状、囊状扩张,双肺、心脏及所见腹部脏器左右对称性转位(图1b、c )。双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右位心。鼻窦部 CT 示:双侧上颌窦、筛窦内可见液体密度,以右侧上颌窦为著(图1d )。双侧副鼻窦炎症。临床诊断:Kartagener综合征。
作者:邓金铭;张维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个气道、肺组织及全身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据WHO预测,至203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位死亡原因[1]。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COPD的合并症之一,是一组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多种代谢紊乱为表现的症候群,在COPD中发生率高[2],且合并MS可增加COPD死亡风险[3]。预防并及时干预MS 的发生或能改善 COPD 预后,而研究其发病机制,进行病因治疗可为治疗COPD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国内外关于COPD 合并 MS 的研究较少,大多数学者认为与系统性炎症、胰岛素抵抗有关,本文将对近年研究结果做一综述,以期对COPD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徐悦;李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本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术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11例)和正常对照组(69例)。其中冠心病组按不同标准进行再次分组,并分析各组间Hcy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的LDL-C、LP(a)、HbA1c(%)、Hcy 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MI组、非MI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Hcy 比较:MI组>非MI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 MI组中≥65岁患者与<65岁Hcy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非MI组中≥65岁患者与<65岁Hcy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三支和二支病变Hcy>单支病变,且三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三支病变Hcy与二支病变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按Gensini积分分组,四组Hcy 进行比较,第四组和第三组>第二组>第一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高积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Hcy 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Hcy 可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徐三彬;郑建普;刘宗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 , AMR )是通过刺激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患者面神经的一个分支,在其他面神经分支可恒定记录到的一种病理性诱发电反应,它是 HFS 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意义[1-2]。本研究将 AMR 监测应用于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术中,评估减压效果,分析其变化与术后疗效的关系。
作者:陈寒春;蒋栋毅;杨德宝;周世军;王之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途径-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用或不用 MPP+(0.5 mmol/L)处理24 h,然后用芍药苷(50μmol/L)或雷帕霉素(0.2μg/mL)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α-突触核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和E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共聚焦显微镜观察α-突触核蛋白和LC3-Ⅱ在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及共定位情况。结果:(1)与MPP+组相比,雷帕霉素和芍药苷处理后细胞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下降(P <0.001),细胞形态恢复正常;(2)MPP+处理导致 LC3-Ⅱ和E1表达水平升高,雷帕霉素处理后LC3-Ⅱ增高而E1水平下降,芍药苷处理既显著上调LC3-Ⅱ(自噬)也上调了 E1的表达(泛素-蛋白酶体途径)(P <0.001),促进了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3)MPP+增强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和LC3-Ⅱ的荧光强度,芍药苷处理后α-突触核蛋白的荧光强度下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苷同时显著上调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促进了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减少细胞损伤。
作者:张永进;王敏;徐晶;张謦芝;李秀明;蔡增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初步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2例PTSD患者(PTSD组)与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Western blot法对PTSD组血清中IL-1、IL-6、TNF-α及COX-2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TSD 组血清 IL-1、IL-6及 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COX-2含量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PTSD患者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IL-1、IL-6、TNF-α及COX-2可能在PTS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何主强;殷莉;黄姗姗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