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ACC1、c-met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浸润、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分析

江俊伟;葛林虎

关键词:癌, 非小细胞肺, MACC1, c-met, 生存期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 MACC1)和 c-met 与肺癌的分化、浸润、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番禺中心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时,选取癌变部位的肿瘤组织和距肿瘤边缘5 cm 以上的正常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 MACC1和c-met。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观察终止时间2013年1月)。结果:MACC1和c-met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死亡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中的阳性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肺外转移、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MACC1和c-met表达的影响因素。对于患者进行生存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MACC1的高低、TNM分期是肺癌患者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影响着患者的生存周期;而c-met表达不是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ACC1、c-met均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对肿瘤的分化、浸润、转移及生存期均具有一定的影响,MACC1可能是能独立判断肺癌预后的一项的新指标,为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通路-拓扑理念:从理论到临床实践

    脑功能区病灶手术的目标是在保留脑功能、不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大限度地切除病灶,而对脑功能的保护不能仅限于皮层的功能区,皮层下传导束的保护同样重要。神经通路-拓扑理念(Hodotopy)一词取自两希腊词语:“hodo”(意为路)与“topo”(意为地方),旨在提倡结合神经通路学(hodology)和拓扑学(topology)来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的神经功能改变,强调了皮层-皮层以及皮层-皮层下联系都是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功能区手术而言,应充分评估皮层功能区和皮层下神经通路的功能及制订个体化手术策略,以大限度地切除病灶、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本文就神经通路-拓扑理念理念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及其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甘荷霞;姚一;秦兵;谭启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纤维连接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近年来,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逐渐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FN 的表达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短期复发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星;王秀菊;陆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小儿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行小儿微创经皮肾镜手术后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 组)、七氟醚组(S 组)、丙泊酚与低流量的七氟醚复合麻醉组(F组),每组20例。于术前1 d、术后1 h、术后1 d 和术后3 d 取其静脉血,检测各时段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结果:P 组、F 组各时段血 BUN 和 Cr 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血清BUN、Cr 值于术后1 h 和术后1 d 的结果均高于术前1 d 和术后3 d(P<0.05),数值接近正常值上限,而术前1 d和术后3 d的结果比较,以及组间比较三组之间各时段BUN 和Cr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小儿具有潜在的肾功能损害;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与低流量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微创经皮肾镜手术。

    作者:金楠;赵年章;叶少方;朱咏仪;靳永强;李晓燕;李浩;张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变化及其与降钙素原和C 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常见病,尽管抗生素不断发展,但病死率仍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寻找一种生物标志物对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就显得重要。近年来发现,血清和肽素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在脓毒血症、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中,其水平会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在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面,血清降钙素原(PCT)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另外,C 反应蛋白(CRP)是临床常用的诊断 CAP 的较为敏感的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 CAP 患者血清和肽素、PCT 和 CRP 在治疗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探讨血清和肽素与 PCT、CRP 的相关性及其在CAP 严重性预测和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井军虎;李立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腭侧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与开放式助萌后牙周状况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腭侧阻生尖牙开放式助萌和闭合式助萌后,尖牙及邻牙牙周状况的差异。方法:选择30例单侧上颌腭侧阻生尖牙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一组采用开放式助萌法,另一组采用闭合式助萌法。去除矫治器3~6个月后进行牙周状况的检查。结果:开放组与闭合组的阻生尖牙及邻牙的牙周袋深度、龈退缩量、牙龈出血指数、角化龈宽度和骨支持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开放组阻生尖牙的牵引萌出时间及正畸治疗时间要短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窗方法的选择对助萌后腭侧阻生尖牙和邻牙的牙周状况影响不大。

    作者:李玉如;杨雅娴;乔爱丽;姚海亮;宋宇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降钙素原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6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与41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血清PCT。结果:阑尾炎组的PCT值高于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阑尾炎按病理分为穿孔组、化脓组和单纯组,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单纯性阑尾炎组与非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指导组与经验指导组患儿年龄、阑尾炎类型、术前及术后4 d PCT浓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对小儿急性阑尾炎及其类型的术前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并对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有指导价值。采用PCT指导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可以降低抗生素等级,并取得与传统经验治疗相似疗效。

    作者:雷斌;戚雯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炎症因子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OSAHS患者57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17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22例,测定各组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 SaO2(MSaO2)、CIMT 及 IL-6和 hsCRP 血浆浓度,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CIMT、IL-6、hsCRP与AHI、LSaO2、MSaO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OSAHS组CIMT、IL-6、hsCRP水平比轻度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IMT 与血浆 IL-6、hsCRP 水平及 AHI 显著正相关,与LSaO2、MSaO2负相关;IL-6、hsCRP水平与AHI显著正相关,与LSaO2、MSaO2负相关。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CIMT、血浆IL-6及 hsCRP 水平明显增加,CIMT 与炎症因子及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密切相关,提示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可能导致OSAHS患者炎症因子增加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何家富;李彬;赵玉勤;邵永富;严晓娟;唐丹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短期和长期的埃索美拉唑对SD大鼠胃黏膜的影响

    目的:研究短期和长期应用埃索美拉唑对Sprague-Dawley(SD)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54只成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安慰剂,2%甲基纤维素)、常规剂量组[埃索美拉唑10 mg/(kg· d)]、大剂量组[埃索美拉唑50 mg/(kg·d)]。显微镜下观察苏木素-伊红染色切片并测量胃体黏膜厚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血清胃泌素(gastrin, GAS)浓度,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测各种基因 mRNA 的表达情况如胃泌素受体( CCK-BR )、生长抑素( SST )、胃蛋白酶原( PC )、组氨酸脱羧酶( HDC )及质子泵( H+、K+-ATPase )。结果:胃体黏膜厚度在第1周时3组分别为(592.54±28.86)μm、(643.12±46.76)μm、(786.02±44.25)μm,大剂量组较其他两组增厚(P<0.05),第6周时,常规剂量组(841.03±48.03)μm、大剂量组(968.83±147.18)μm 均较对照组(658.40±49.13)μm 增厚(P<0.05);GAS 在第1周时3组分别为(113.50±57.99) pg/mL、(188.20±101.37)pg/mL、(317.55±145.34)pg/mL,大剂量组较对照组升高(P=0.00),第6周大剂量组(599.39±18.17)pg/mL、常规剂量组(553.02±195.46)pg/mL 较对照组(261.01±42.28)pg/mL 均升高(P 分别=0.049、0.03),CCK-BR mRNA 在大剂量组实验期间表达量均高于其他两组(P <0.05),常规剂量组在第6周表达量较对照组也升高(P =0.01),HDC mRNA 在大剂量组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H+、K+-ATPase mRNA在用药第6周表达量用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剂量组 SST mRNA和PC 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对大鼠胃黏膜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清 GAS实现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作者:李聪;唐文;戈弋巾;胡可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 SCLC 患者(小细胞肺癌组)及同期入院治疗的肺良性疾病及健康志愿者各1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an-CK+/CD45-的CTCs ,分析CTCs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小细胞肺癌组外周血中32例检出CTCs,阳性率为76.19%,对照组外周血中未检出CTCs,两组CTCs 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Cs阳性与患者PS评分、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远处转移部位个数、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有关(P<0.05)。结论:CTCs与患者PS评分、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远处转移部位个数、NSE及 LDH水平有关;检测CTCs有利于更精确的病情评估。

    作者:刘春花;杨政;李晶;巩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sa-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hsa-miR-181a(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75例,其中正常子宫内膜13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8例,子宫内膜癌44例。提取总RN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81a 的表达量。结果: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可检测到miR-181a的表达。 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症,在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81a 的表达与FIGO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81a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起到了癌基因的作用;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何淑明;曾淑梅;陈秀卿;梁秋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脑组织氧利用率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目的:探讨脑组织氧利用率(O2UCc)与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58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休克程度分为3组,采集桡动脉及颈内静脉血,比较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O2UCc 差异;以同期未合并休克、颅脑疾病、肝性昏迷等致意识不清疾病,性别相仿、年龄相似的20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分别在EGDT前、EGDT 6 h、EGDT 48 h,比较SaO2、SjO2、O2UCc差异;按6 h EGDT是否达标将实验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O2UCc 的差异。结果:重度休克组O2UCc 明显低于中度休克组(P<0.05),较轻度休克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度休克组与轻度休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O2UCc 在EGDT前高于对照组,EGDT 6 h、EGDT 48 h O2UCc 较 EGDT 前有明显降低(均 P <0.01);达标组 EGDT 前及 EGDT 6 h O2UCc较未达标组明显减低(均P<0.01),EGDT 48 h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O2UCc能反映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对早期复苏效果及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作者:程子昊;刘颖;刘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 Th22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其对发病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 PBC 患者组与健康体检组(对照组)外周血中 Th22细胞比例;ELISA 检测血浆IL-22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AST、GGT、TBIL和CRP等临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BC患者组Th22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硬化的 PBC 患者组高于非肝硬化的 PBC 患者组(P <0.05);血浆 IL-22表达水平,临床指标 ALT、AST、GGT、TBIL 和 CRP, PBC 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Th22细胞比例与AST,ALT、GGT 和 CRP 呈正相关(P<0.05)。结论:PBC 患者 Th22细胞可能参与PBC的发病机制,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彭桉平;陈曲波;侯敬侠;卢欣沂;赵蓉;赵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提前给药对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提前给药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实验,通过500μmol/L H2O2与细胞共孵育24 h 建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氧化应激模型组(H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乌司他丁提前给药组(UH 组)。实验处理后,吉姆萨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差别,MTT 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及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与NC组比较,H组细胞出现明显损伤,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培养液上清中LDH活力明显升高(P<0.01)。而与H组比较,UH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及LDH 活力降低(P<0.01)。结论:乌司他丁提前给药对H2O2诱导性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欧阳惠碧;屠伟峰;郄文斌;曹明;张宏斌;戴建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RNA干扰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方法,手术、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不佳,卵巢癌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因而寻求新的方法已成为该领域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细胞内由双链 RNA (dsRNA)引发的高效特异靶基因表达沉默,通过降解特异mRNA,使细胞表现出相应基因表型缺失的现象。是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1]。利用小干扰RNA 的分子疗法在基因异常表达或突变引起的疾病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敲除特定基因的表达,已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近几年应用RNAi技术在卵巢癌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就RNAi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展望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俊丽;谭布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本刊优秀作者可升格为本刊审稿专家

    本刊审稿专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渠道组建:1.由本刊编辑部向有关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发出公函,请医院科研管理部门按本刊限定名额推荐,后由本刊核定相关资料。2.在知名医学网站(如:丁香园,各医学院及医院的院内论坛)发贴报名,然后,本刊对网上报名的人员进行严格审察,特别是对报名者以往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逐一核实。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拓联合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观察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发展为脓肿[1]。常需局部切开排脓,定期换药。而肛周脓肿切排后创口深,创面大,渗液多,且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和滥用,易反复发作。为此我科采用优拓包裹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代替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对肛周脓肿切排术后术腔进行填塞引流换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娇;李晓华;石绣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及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共98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动脉血乳酸值(Lac),统计血制品使用量、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及血栓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T、APTT、Lac治疗后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12、18 h的Lac值及治疗48 h的APTT和DD、治疗72 h的PT、APTT和DD值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红细胞输注量、MODS 及血栓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患者 PT 和 APTT、Lac 水平,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明远;江皓波;徐杰;张云海;于娜;黄国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宫腔镜术中患者心腔内气体栓塞状况的监测

    目的: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 )观察宫腔镜手术中,心腔内气体栓子的发生率、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及其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静脉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40例( ASAⅠ~Ⅱ级),术中运用 TEE 观察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心腔内气栓的发生率;同时监测肺动脉收缩压变化,并观察是否存在室壁运动异常( SWMAs )。结果:在选择的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在静脉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术中TEE 均显示心腔内见气体栓子,其中有5例(13.2%)是1级气泡,7例(18.4%)2级气泡,16例(42.1%)是3级气泡,10例(26.3%)是4级气泡。术中24例(63.2%)患者出现室壁运动异常(SWMAs),此时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的(18.3±2.7)mmHg 增加到气栓时的(24.3±3.2)mmHg(P <0.05);SWMAs 分级与空气栓塞级别呈正相关(r =0.655,P <0.01),空气栓塞3~4级者发生 SWMAs 改变者明显高于空气栓塞1~2级者(P <0.05);术中4级气栓患者中有5例(13.1%)出现心率增快,快达120次/min,ECG 显示为窦性心动过速,ST 段压低,15例(39.5%)患者伴有一过性 SpO2下降,在93%~94%之间,持续时间数2~5 min。结论:在宫腔镜术中应用 TEE 进行动态监测,可及时发现患者心腔内气体栓塞变化状况,为麻醉医师采用干预措施,避免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导致心肌缺血事件发生,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创造了条件,临床应积极地选用。

    作者:洪飚;古妙宁;段律芳;郑利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热烈祝贺《实用医学杂志》入编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本刊编辑部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编委会通知,《实用医学杂志》得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继2008年之后又一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我国期刊学术界具有较高权威性,是学术期刊优质论文的衡量标尺。本刊这次得以继续入选,一方面要感谢主管、主办单位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与信任,另一方面,要感谢长期以来关心、帮助本刊的各位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广大读者及与支持本刊发展的各界热心人士。借此机会,本刊再次向你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及敬意!并请大家能够继续支持《实用医学杂志》,你们的支持与厚爱,是本刊得以不断发展提高的推动力。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的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Ⅰb1~Ⅱa1)患者,分为研究组(LNSRH)和对照组(LRH),各30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范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膀胱、直肠、性生活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LNSRH组手术时间为(264.8±48.8)min,住院时间为(13.2±3.8)d,与LRH组(218.9±28.6)min,(18.5±6.2)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宫旁及阴道切除范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术后近期和远期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显著好于 LRH 组(P<0.05),性生活功能恢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平均(18.4±4.6)个月,无失访病例。结论:LNSRH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的术式,对促进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丽;韦业平;邵世清;张丽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