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理选;王新光;陈淑如;陈俊钊;郭汉明;黄杰华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行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手术的相关步骤,正确调节和使用胸腔镜等仪器设备,对胸腔镜等特殊器械了解和及时准确的传递,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密切配合术者,是提高手术效率及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作者:陈洁春;陈柳云;曾庆兵;余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7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疗程10~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黄旭强;卢根;谢永强;吴佩琼;陈晨;谢志伟;曾强;赵丹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常规 CT 扫描诊断视神经管骨折比较困难,容易漏诊,我们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对42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视神经管薄层 CT 扫描及图像重建,探讨其在视神经管骨折诊断中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陈汉民;陈少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患者,女,16岁。自述6 d 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腰部脊柱旁有约拳头大小包块,久坐左下肢有麻木、抽筋感。检查示左侧腰背部脊柱旁触及一约10 cm ×10 cm 大小包块,质硬,边界不清,压痛,活动度差,无波动感,表面皮肤颜色正常,无溃破,听诊无血管杂音。双下肢肌力5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足趾感觉、运动可,末梢循环可,髋关节活动可,托马斯征(-)。手术中见腰4、5骶1左侧椎板外肿块,大小约15 cm ×10 cm ,形态不规则,质硬,远端局部呈囊性,边界尚清楚,完整切除肿块。
作者:宋浩;刘琳;谭光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是下丘脑中第一个被发现的促垂体激素,其经典的功能是通过调节垂体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的分泌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稳态,此外也调节其他垂体激素的释放[1]。近年研究发现,TRH 的功能并不局限于脑的垂体,而是广泛分布在体内多个系统,发挥着多种多样的生理作用。
作者:夏冰;王钢;王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早发型子痫前期是指发生在孕34周以前的子痫前期[1],发病早,进展迅速,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安全[2]。由于其病理生理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发生,因此,如能够寻找一种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方法,先于临床症状而进行有效干预,将对子痫前期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胎盘缺血、血管内皮损伤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密切相关[3]。本文通过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水平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两者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发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丽萍;侯俊德;冯海芹;申自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的凋亡调节作用。方法:构建转录因子E2F1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导入H446细胞,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采用适时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转录因子E2F1的mRNA与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E2F1干扰的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其E2F1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及未转染组明显降低。转染后的细胞株凋亡率较转染前及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转染后的细胞株抗凋亡蛋白Bcl-2较空白对照组及未转染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转录因子E2F1在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中起促进凋亡的作用,有可能通过影响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参与调控细胞凋亡过程。
作者:苏珊;黄惠怡;邹建军;岑文昌;张贤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封闭载体CBS和开放载体cryoleaf在人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BS玻璃化冷冻复苏1115周期与同期行cryoleaf玻璃化冷冻488周期,比较两组胚胎复苏率、完整胚胎率、周期取消率、周期妊娠率、植入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新生儿孕周、新生儿体重、早产率、出生缺陷率。结果:CBS 组与 cryoleaf 组胚胎复苏率、周期取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6.6%vs.96.0%,0.5%vs.1.2%)(P<0.05);CBS 组完整胚胎率低于 cryoleaf 组(93.0% vs.95.0%,P <0.05);CBS 组妊娠率、植入率、活产率均高于 cryoleaf 组(47.1% vs.41.5%,30.6% vs.24.0%,37.1% vs.32.0%,P <0.05);CBS 组与cryoleaf 组流产率、新生儿孕周、新生儿体重、早产率、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7.4% vs.19.5%,37.8±2.7 vs.37.5±2.8,2976±697 vs.3028±782,19.2%vs.26.6%,0.9%vs.1.5%,P>0.05)。结论:封闭载体CBS冷冻保存人卵裂期胚胎的效果优于开放载体cryoleaf ,对子代安全性无影响。
作者:刘景;张展;武文斌;郝大勇;张建瑞;杨悦;路芳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后处理对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肺CD4+T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并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 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 Sham组开胸游离左肺门穿阻断带而不结扎持续180 min;IR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120 min;IPostC组缺血60 min后给予重复3次的5 min 灌注和5 min 缺血的后处理,继以恢复血供行再灌注90 min。3组实验结束后均留取左肺组织用于测定CD4+T细胞、IL-17、IL-8含量。留取小块肺组织测定肺湿/干重比(W/D),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Sham组肺组织W/D明显低于IR组和IPostC组,IPostC组肺组织W/D 明显低于IR组(P<0.05)。镜下显示Sham 组肺间质及肺泡较完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IR组均出现肺泡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肺间质增宽并有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内有较多血清成分渗出,损伤明显。 IPostC组肺间质轻度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IR组明显减轻,肺泡较完整。免疫组化监测肺组织中Sham组IL-8、IL-17及CD4+T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和IPostC组(P<0.05);IPostC组肺组织中IL-8、IL-17及CD4+T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肺CD4+T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有关。
作者:张大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 )瓣膜置换术患者血微小RNA-1(microRNA-1,mi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换瓣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A组在主动脉开放后给予血浆靶控浓度为1 mg/L的丙泊酚,B组常规CPB麻醉。检测T1(术前5 min)、T2(CPB后60 min)和T3(CPB后24 h)血miR-1、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含量。结果:T2、T3两时间点,两组miR-1、cTnI、CK-MB均明显高于同组T1,B组miR-1明显高于同时间点A组(P<0.05)。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可降低CPB后60 min、CPB后24hmiR-1的含量。
作者:段晓霞;毛安琼;朱富祖;龙翔;王晓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眼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多见于视网膜血管阻塞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炎症反应学说参与RIRI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视网膜缺血和血流再灌通时发生随血流聚集的TNF-α、IL-6、ICAM-1等炎性介质增多,产生炎症级联反应引起视网膜损伤。业已证实,TNF-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促炎因子参与 RIRI ,综述如下。
作者:宋庆磊;张海江;霍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 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第1天、第8天予0.3%TDI耳背致敏,第15、18、21天予3%TDI激发,每次激发前1 h按100 mg/kg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第1天、第8天予AOO(丙酮和橄榄油)致敏,余同哮喘组。 EP治疗组,同哮喘组,但在激发前1 h按100 mg/kg 腹腔注射EP。第22天检测各组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淋巴上清IL-4、IFN-γ及血清IgE ,用免疫组化及WB测定肺组织E-cadherin。结果:哮喘组气道高反应性、淋巴上清IL-4、IFN-γ及血清IgE均高于对照组,EP干预后显著降低。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结果示,对照组E-cadherin 均匀致密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连接处,哮喘组 E-cadherin分布混乱、减少,EP干预能显著减少E-cadherin 的破坏。结论:EP可以减少TDI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E-cadherin 的破坏。
作者:梁俊杰;唐海雄;赵海金;宋甲富;姚利红;董航明;蔡绍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婴儿听力的影响及治疗后的转归。方法:选择87例 CMV感染婴儿,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常规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对BAEP异常的患儿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在治疗后3个月复查BAEP。结果:BAEP异常者35例(占40.2%),其中双耳异常14例(16.1%),单耳异常21例(24.1%)。BAEP异常表现以Ⅰ波、Ⅲ波波形分化差为主要特点,其次为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延长。对BAEP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月龄与BAEP异常呈负相关关系(r=-0.324, P<0.05);性别与 BAEP 结果行字2检验(字2=5.131,P<0.05),提示男患儿多于女患儿;黄疸指数与 BAEP异常无相关性;BAEP异常婴儿CMV-DNA载量高于BAEP正常婴儿(字2=17.57,P<0.05)。随访结果:35例听力异常患儿中32例复查BAEP ,治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结论:CMV 感染可引起婴儿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 BAEP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应给予早期干预。
作者:梁丽俊;李文静;白华;田玲玲;孙海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致残率高的外伤性疾病,常常导致患者终身感觉、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功能障碍[1-2]。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约3.7亿)的人口发病,重型颅脑损伤约占20%,将近10%的发病患者死亡[3]。TBI 通过多种机制损伤脑组织,其中创伤性脑出血(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 TICH )是致死的重要原因[4]。本文将主要讨论TICH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王甲义;杨阳;赵宝成;屈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性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由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引起,同时伴有显著的肺外效应。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目前 COPD常规药物治疗主要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或)长效β受体激动剂,但是由于 COPD 患者存在着典型的肺外效应(全身性异常炎症反应),所以单纯针对肺局部的吸入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途径。胆固醇及其合成途径中间产物(甲羟戊酸、异戊二烯、牻牛儿焦磷酸等)是多种蛋白表达、酶类活化、细胞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细胞骨架稳定、细胞膜结构和流动性、线粒体功能、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有着重要作用[1]。近期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胆固醇及其合成途径中间产物的生成,在降脂以外还有抗蛋白酶、抗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在治疗肺部疾患的同时,对其肺外效应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为COPD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目前他汀类药物在 COPD 及其并发症中的潜在效用做一综述。
作者:杨凯;刘跃建;郭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胱天蛋白酶寡集域蛋白(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9, CARD9)是一个重要的衔接蛋白,位于细胞质内,存在于多种组织中,能选择性地结合到蛋白 BCL10,并作为免疫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模体(ITAM)、TLR、NOD2通路的媒介物,激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酪氨酸激酶通路,激活 NF-κB ,进而激活下游信号分子,促进炎症因子产生[1]。CARD9在多种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整合许多固有免疫受体识别信号,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内 CARD9高度表达使机体免疫力增强。近年发现CARD9和自发炎症障碍、自身免疫等疾病的发生有关,CARD9功能缺失突变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关等。现对CARD9在各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集中阐述。
作者:王海;徐萍;杨志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经右胸或左胸入路和经续贯双侧胸腔 VATS 入路及胸骨劈开切口入路三种不同手术径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症的优缺点。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65例(VATS 经右胸或左胸入路32例,经续贯双侧胸腔 VATS 入路12例,胸骨劈开入路21例)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手术路径各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VATS经右胸或左胸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经续贯双侧胸腔VATS入路组及胸骨劈开入路组(P<0.05)。三组中术后并发症及重症肌无力缓解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段。VATS经右胸或左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安全可行、效果良好,并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与传统胸骨劈开及经续贯双侧胸腔 VATS 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罗志强;黄健;梁宇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