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稳定过表达人SIRT1基因的HEK293细胞系的建立

林蓉;张凯帆;王维蓉;林琴琴;杨莉娜;任峰;张建丰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SIRT1, 稳定过表达, HEK293细胞
摘要:目的:构建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人SIRT1的HEK293细胞系.方法:将含有SIRT1的克隆载体pCRⅡ-TOPO-SIRT1双酶切后,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连接产物经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IRT1转染HEK293细胞.G418进行筛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SIRTI的表达.结果:酶切分析和测序结果证实,SIRT1基因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稳定转染pc:DNA3.1(+)-SIRT1的HEK293细胞SIRT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IRT1,并建立了稳定过表达SIRT1基因的HEK293细胞系.为进-步研究SIRT1基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坦索罗辛、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致膀胱刺激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单用或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所致膀胱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入A、B、C、D组,A组19例,给予坦索罗辛口服治疗;B组18例,给予索利那新口服治疗:C组22例,给予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口服治疗;D组16例,仅给予术后常规治疗.通过OAB症状评分问卷了解膀胱刺激症状严重程度,详细记录肉眼血尿、泌尿系感染及尿痛的发生率.结果:口服坦索罗辛或索利那新能够明显减轻双J管所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坦索罗辛的治疗作用强于索利那新,且两药联用疗效优于其中任何一种单药的疗效.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及两药联用无法降低患者血尿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但是却可以降低尿痛的发生率,且两药联用的疗效强于单药的疗效.结论:坦索罗辛及索利那新能够有效地减轻双J管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并减少尿痛的发生,且两药联用疗效优于单药的使用.

    作者:胡尧;张先觉;李又空;周家杰;杨光华;丁坤;王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长期右心室尖起搏致起搏诱导性心肌病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发生起搏诱导性心肌病(PiCMP)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本院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为持续2年以上右心室尖起搏依赖的患者,起搏器植入时无结构性心脏病.结果:门诊患者中有55例符合纳入标准,诊断为PiCMP的8例.超声心动图显示与正常心功能患者相比.PiCMP患者存在明显的左室重构[LVEF:(41.2 ±4.4)%vs (62.3 ±6.5)%,P<0.05:LVEDD:(55.3±3.2)mm VS(45.2±4.1)mm,P<0.05],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右室起搏时间、左右心室间传导延迟、QRS时限以及动脉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iCMP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浆BNP水平明显差于非PiCMP患者.结论:长期右心室尖起搏致PiCMP的发病率不高,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形成与长期右心室尖起搏引起左室重构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秋林;周鹏;蔡国才;蒋利成;李文章;杨震;李璐;蒲静;梁登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62株细菌根据标本来源不同分为3组:呼吸道组(51株)、分泌物组(5株)、其他标本组(6株).结果: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ICU(40.3%),主要来源于痰液(48.4%).分泌物组、呼吸道组、其他标本组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00.0%、62.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曲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多黏菌素B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组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喹诺酮类耐药率>50%.分泌物组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耐药率>50%.其他标本组对哌拉西林耐药率>50%.3组均对多黏菌素B、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50.0%.泛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为3.2%.结论: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重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组和分泌物组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建议选用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

    作者:韦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ar tendon-bone,B-PT-B)与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在膝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11年3月间采用小横切口取B-PT-B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 30例和HT移植32例的情况,随访平均54.3个月(18~108个月)和48.6个月(12~9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IKDC2000)评价.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患者Lysholm 评分、IKDC2000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横切口取B-PT-B和HT移植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疗效相近,操作简便,骨愈合较好,疗效确切,手术技术的改进能有效地避免术后跪地时直接压迫皮肤瘢痕引起膝前痛.

    作者:潘永谦;李健;杨波;张平;王簕;钟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乳腺炎22例

    目的:探讨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乳腺炎的优化方法和操作技巧.方法: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切除肿块型与脓肿型慢性乳腺炎的局部病灶,辅以残腔冲洗及置管引流.与同期传统方法治疗者对比,观察其治疗上的优势.结果:Mammotome组22例一次治愈率为95.5%(21/22),仅1例于术后5 d内冲洗换药持续可见脓性分泌物,为术后引流不畅所致,扩大引流口后22 d痊愈:平均治愈时间(9.36±2.22)d;复发率为4.5%(1/22).对比传统组25例一次治愈率68.0%(17/25,x2=4.062,P<0.05)、平均治愈时间[(30.28±11.51)d,t'=-8.899,P<0.01]及局部复发率32.0%(8/25,x2=4.062,P<0.05),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可在超声引导下将慢性乳腺炎局部病灶行大范围或完全切除,辅以置管冲洗引流,可明显缩短慢性乳腺炎的治愈时间以及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周颉;罗建国;丘禹洪;郑爱秋;张文夏;王恩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误诊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为三房心1例

    患儿女,99 d,出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外院心脏超声提示: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右房增大.考虑年龄较小,未予治疗,建议3个月后复查.期间患儿出汗明显,生长发育落后.3个月后外院复查:先天性心脏病:三房心.遂来我院手术治疗.术前心脏超声第1次检查:(1)右心明显增大.

    作者:茹翱;田新桥;吕夕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母源性十溴联苯醚暴露对仔鼠海马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

    目的:从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角度探讨母源性十溴联苯醚(BDE-209)损伤仔鼠神经系统的可能机制.方法:3 月龄wistar雌鼠自确定交配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B、C、D组)和对照组(E组),通过灌胃方法建立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 200 mg/(kg?d)]的暴露模型,21 d仔鼠断乳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仔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仔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纤维(ACH)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毒蕈碱受体(M.ACHR)含量、烟碱受体(N-ACHR)含量.结果:与E组相比,B、C、D组ACH含量和ACHE活性下降;C、D组M.ACHR含量下降;仅D组N-ACHR含量下降.结论:-定剂量的母源性BDE-209可能通过影响仔鼠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而具有神经毒性,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吴英;余艳红;陈敦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丁苯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 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EAE组、丁苯酞低剂量组[LDG组,100 rag/(kg?d)]、丁苯酞高剂量组[HDG组,400 mg/(kg?d)],每组10只.建立EAE模型.LDG组、HDG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EAE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d作为对照.24 h后处死大鼠.用Hooper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取脊髓中腰膨大部分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学形态.结果:(1)EAE组神功能缺损程度严重,丁苯酞干预后,缺损程度明显改善(P<0.05),干预剂量越大,改善越明显.(2)HDG组神经细胞存活数量明显增多.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少.(3)EAE组i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SOD表达明显下降,丁苯酞干预后,iNOS表达明显下降,SOD表达明显升高,HDG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对EAE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提高SOD表达及抑制iNOS表达有关.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前臂烧伤并发手骨间肌挛缩综合征1例

    患者男,41岁,因面部及双手、右前臂热炉灰烧伤伴疼痛10余小时于2011年4月9日入院.人院查体:神清语利,自主体位,检查合作;面部、双手及右前臂可见9%烧伤创面,创面肿胀明显,大部创面呈水疱型,去疱见基底红润、渗出明显、对痛觉刺激反应敏感:右前臂近腕关节部位1%创面基底苍白、基底质韧、渗出不明显、对痛觉刺激反应迟钝.诊断:(1)面部烧伤:(2)上肢Ⅱ度烧伤(浅Ⅱ度4%,深Ⅱ度1%).

    作者:李茂清;陈宝元;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将精确的CT扫描机和放疗设备结合,选择性照射肿瘤组织,同时大可能性保护功能性器官,其优越性已日趋受到国内外重视.现就其基本原理及在常见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魏继楼;王若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JNK/MAPK信号通路在咖啡酸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NK/MAPK)信号通路在咖啡酸(caffeic acid)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JNK/MAPK蛋白、JNK/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咖啡酸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且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JNK/MAPK磷酸化的激活.在予以SP600125(JNK/MAPK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后,咖啡酸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作用明显减弱,凋亡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下降,JNK/MAPK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咖啡酸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JNK/MAPK.

    作者:莫清华;殷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婴儿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的一期纠治

    目的:探讨小婴儿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一期外科纠治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及近、中期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11月实施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一期外科纠治手术4例,年龄64~128 d,体重2.5~5.9 kg,其中A型主动脉弓离断3例,B型1例,Ⅰ型主肺动脉窗3例,Ⅱ型1例,4例均为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术中采用深低温低流量局部脑保护方法,全部利用自体组织修补.结果:全组住院死亡1例.术后上、下肢动脉压差<10 mmHg.分别随访4、27和39个月,晚期无死亡和再次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一经发现需尽早手术治疗,在小婴儿实施一期外科纠治是安全的.近、中期疗效满意.

    作者:朱海龙;易定华;孙国成;刘洋;张金洲;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改良阴茎根部阻滞麻醉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观察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有效手术方法,是外科门诊常见手术[1].包皮过长、包茎可影响阴茎正常发育.包皮垢刺激可引起感染、诱发阴茎癌.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的不断认识,包皮环切手术病例日益增多.手术的效果与麻醉效果有着直接关系[2].为了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质量,我们不断探索比较合适的麻醉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们主要采用改良阴茎根部阻滞麻醉行包皮环切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铁峰;孙晓静;唐福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47例SAP患者分为2组,均按SAP的治疗指南进行基础治疗,肠外营养(PN)组(20例)采用PN支持治疗到经口进食,EN组(27例)采用不同时机启动EN支持治疗持续至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的下降幅度及下降速率.结果:EN组WBC、CRP、内毒素水平较PN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而且EN启动越早下降越快,下降幅度越大,EN组中EN启动越早肠源性感染控制越好.结论:EN较PN营养支持治疗更有利于肠源性感染的控制,早期EN治疗能明显减少SAP患者WBC降至正常的时间,加快CRP、内毒素下降的速度,缩短SAP的肠源性感染病程,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肖帅;刘龙飞;孙鑫国;李峰;张树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患双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的客观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患者自我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简称主观评分),与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称客观评分)进行对比.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减少两者差距.结果:日常生活能力主客观评分差距较大,通过护理干预使护患双方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方式一致.结论:寻找分析主客观评分存在差距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缩小差距,提高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预后,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陈云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棒直径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和脊柱承载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棒直径改变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稳定性和载荷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7例猪脊柱(L2~5)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在屈伸、侧弯、旋转方向对标本施加5 Nm的纯力偶矩.3 mm棒和5.5 mm棒固定分别应用于两种损伤状态,即后路结构广泛切除(WPD),WPD加L3/4椎间盘摘除和置入椎间融合器(Cage).在L3和L4椎体上粘贴应变片评价椎体受力.测试各运动方向上节段运动范围.结果:除旋转方向外,采用3 mm棒及5.5 mm棒固定均较完整状态显著地减少了固定节段活动范围(P<0.05).在WPD术后,两种棒固定组间活动范围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Cage置入术后,3 mm棒固定组较5.5 mm棒固定节段侧弯运动范围有显著增加(P<0.05),但两种固定均显示出抗旋转稳定性不足.在屈曲及侧弯方向上,3 mm棒固定较5.5 mm棒固定的前柱椎体应变有29%~38%的增加.结论:3 mm棒固定在维持脊柱在屈伸和侧弯运动方向上稳定性的同时,能更好地与前柱椎体实现载荷共享,降低固定器械载荷,减少器械破坏和松动.

    作者:林周胜;黄志平;陈建庭;朱青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oll样受体4对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调节性T细胞(Treg)能有效地抑制免疫应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Toll样受体4(TLR4)识别细菌的脂多糖(LPS)后诱导产生炎性因子和炎症反应,也能介导疾病的发生发展.新研究发现其在出血性休克和复苏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1]、动脉粥样硬化[2]及癌症[3]等多种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LR4能调节Treg的抑制功能,因此,有望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目前TLR4、Treg及其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骆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PTS)多种介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COPD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80例,检测并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浆Fbg、D-D、CRP、SVCAM-1水平,同时检测并比较患者肺功能及CAT评分,并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COPD患者血浆Fbg,D-D、CRP、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急性加重期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5);肺功能及CAT评分与PTS介质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与FEVI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为-0.948、-0.852、-0.937,急性加重期为-0.640、-0.660、-0.990,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缓解期为0.900、0.822、0.889,急性加重期为0.617、0.657、0.960(P<0.05);CRP与PTS介质、肺功能及CAT评分均有良好相关性(P<0.05),缓解期为-0.962、0.925、0.92、0.865、0.939,急性加重期为-0.984、0.961、0.617、0.655、0.986;COPD血栓前状态各介质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全身炎症反应及PTS,全身炎症反应有助于形成PTS,且与病情发展相关.

    作者:刘贤兵;徐小华;陈晓萍;田明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远程医疗在慢性创面治疗和护理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物联网(internnet of things)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物品的远程感知和控制.医学物联网就是将多种传感器嵌入至医疗设备中,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应用于医疗、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医疗救助、移动医护服务、老年健康护理等领域,实现各种医学数据的交换和无缝连接,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连续跟踪管理,帮助医护人员精准医疗健康决策,即智能医疗.

    作者:程飚;陈葵;刘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型(atherothrombosis,AT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改良TOAST分型中AT型的分型标准从近3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取选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以同期61例无脑血管病者为对照组.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外段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情况,同时测定血清Hcy水平,依据Hcy浓度将脑梗死组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A组)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B组).结果:AT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患者颈动脉IMT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颈部血管斑块检出率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A组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T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无脑血管病变者,且Hcy水平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常娜;鲁广秀;张建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