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及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初步应用

陈利春;鲁云霞;孙玉秀;方向东;叶俊良;陈磊;李朝飞

关键词:糖尿病, 妊娠, 重组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 多克隆抗血清, 血清, 胎盘
摘要:目的:制备抗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al binding protein 4,RBP4)的多克隆抗血清并用于妊娠糖尿病(GDM)血液和胎盘的检测.方法:用自制rhRBP4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Western blot 检测特异性,ELISA法测定效价,收集20例GDM患者和15例正常孕妇的血液和胎盘,检测RBP4的水平和分布.结果:制备的抗血清效价为1:128 000.与正常孕妇相比,GDM患者血清中RBP4水平明显升高,其分娩胎盘的滋养层细胞质和胞膜中RBP4也显著高表达.结论: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可初步用于GDM患者血清或组织样本中RBP4的检测,为进一步用于临床检测奠定基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地酸钠钙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依地酸钠钙(EDTA)提高撕脱伤后皮肤成活率的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四肢不完全皮肤撕脱伤患者99例,其中治疗组47例,清创缝合后于皮瓣蒂部及边缘真皮下注射EDTA 200~400mg;对照组52例,仅行清创缝合.测量两组术后2d皮瓣中央皮温与术后7d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拆.结果:术后2d治疗组皮瓣中央皮温[(35.00±0.65)℃]高于对照组[(34.64±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治疗组[(90.07±7.36)%]高于对照组[(85.10±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TA可有效提高四肢不完全皮肤撕脱伤的成活率.

    作者:荆慧田;黄德清;冯燕茹;纪大巍;毛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与听性脑干反应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阈的评估比较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阈的评估.方法:对102例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测试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纯音测听,比较ASSR反应阈和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从而评估二者对行为听阈预测的准确性.结果: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高频与行为听阈相关性较接近.但在低频,ASSR的相关性较ABR高.结论:ASSR和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客观听阈的评估,但ASSR较ABR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翟锦明;毛敏;张建国;陈观贵;刘绮明;丘理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底节脑出血CT分型对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CT分型对患者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实验组,依据血肿在矢状位上与基底节的关系分为:前上区型、前下区型、后上区型、后下区型和混合型,依据血肿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及岛叶造瘘点.31例常规手术入路未特别选定造瘘点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远期生存质量等.结果:术后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为(3.02±5.16)d、(16.38±5.42)d,对照组为(4.13±6.29)d、(18.26±7.09)d,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清除>90%的例数分别为23/25 (92.0%)和20/31(6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35).再出血率分别为1/25(4.0%)与9/31(29.0%),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37).两组ADL评分分级Ⅰ~Ⅴ级分别为9、7、5、3、l例和5、8、8、5、5例,实验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46).结论:根据矢状位位置关系对血肿进行分型,选择手术方法,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术后再出血,提高患者远期生活功能恢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虎银;丁涟沭;孙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正常项韧带CT解剖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项韧带CT解剖形态,为颈部疾病诊治提供可靠的项韧带CT解剖依据.方法:选取120例无颈椎病症状且CT扫描无明确颈椎异常的成年(20 ~ 40岁)志愿者,行颈部MSCT薄层容积扫描,将图像数据传至影像工作站,行轴位与MPR、SSD、VR、MIP重建,综合观察项韧带整体CT解剖形态,对项韧带解剖数据精确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项韧带整体呈类似三菱形的韧带结构,索状部下粗上细,横断面呈类三角形,男女项韧带形态相似,但索状部横截面积和密度、膜部厚度和密度,存在性别间差异.结论:熟悉正常项韧带CT解剖结构,对颈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和此区域外科手术等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金华;孙小影;赵小华;揭育添;韦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妊娠状态下的血清胱抑素C及肌酐水平分析

    目的:观察未孕及不同妊娠状态下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肌酐的水平,探讨妊娠对血清Cys-C的影响.方法:分析42例未孕(未孕组)、261例单胎以及57例双胎的早、中、晚孕期妇女的血清Cys-C以及肌酐水平.结果:未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74±0.09) mg/L及(55.8±7.8) μmol/L;单胎旱、中、晚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66±0.08)、(0.67±0.08)、(1.19±0.30) mg/L及(45.8 ± 7.1)、(42.5±6.1)、(48.4±10.2) μmol/L;双胎早、中、晚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82±0.11)、(0.95±0.32)、(1.49±0.51) mg/L及(35.1±11.6)、(40.7±8.3)、(43.9±13.8) μmol/L.在妊娠各个时期,双胎孕妇的血清Cys-C以及Cys-C/Cr比值均显著高于对应孕期的单胎孕妇(P<0.05).血清肌酐在中孕及晚孕期单双胎孕妇差异没有显著性,在早孕组,双胎孕妇显著低于单胎孕妇.结论:在应用Cys-C评价患者的肾功能状况时,应将妊娠因素考虑进去.应该根据不同妊娠状态分别制定Cys-C的参考值.妊娠进程中的Cys-C的升高可能是由于妊娠导致的生成增加所致,而非均由肾功能受损所致.

    作者:彭建明;陈艳玲;官燕飞;叶贵诚;刘树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性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2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75 g OGTT结果分为葡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和GDM组.测定两组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及血清hs-CRP水平,分析其与GDM的关系.结果:GDM组hs-CRP、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是影响GDM的危险因素;按hs-CRP四分位分组,CRP水平≥4.78mg/L与GDM的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有关,hs-CRP水平增高是GDM发病和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程飞;于莎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脏NOS1AP基因常见遗传变异与QTc间期及心源性猝死

    心肌细胞复极化延长与普通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增高密切相关[1].长QT综合征易感基因突变能显著增加患者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风险:[2].SCD是发达国家常见死因之一[3].体表心电图心率校正的QT间期(corrected QT interval,QTc间期)是心律失常发生与SCD研究中常用的指标之一[1].QTc 间期延长是SCD的危险因素之一[4].大约35%的QT间期变异具有遗传性[5].

    作者:黄雷;袁自闯;余彦耿;成建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胸腺瘤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对患者长短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及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因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收入SICU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增加了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使用时间、S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P<0.001).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可影响患者近期预后(P<0.001),而对远期疗效无影响.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切除术后早期发生肌无力危象可影响患者近期预后但并不影响远期疗效.

    作者:张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不同认知障碍的睡眠特点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认知功能的评定,了解AD患者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的睡眠特点.方法:随机选择AD患者29例,于晚上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并同日评定ADAS-Cog量表.根据评分把不同认知障碍的AD患者分为轻、重两组,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图特点.通过SPSS 11.0建立数据库,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语言障碍表现突出的AD患者,其SE下降、SL延长、总NREM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增多.(2)实践能力障碍方面突出的AD患者,其SL延长、总NREM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增加.(3)记忆障碍突出的AD患者,其AST减少、SE下降.(4)执行指令障碍方面突出的AD患者,其AST减少、SE下降、总觉醒时间增多、SL延长、总NREM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增多.(5)注意力障碍突出的AD患者,其S1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增多,而S2期睡眠持续时间占AST的百分比减少.结论:AD患者的语言、实践能力、记忆、执行指令及注意力等各方面障碍突出的患者分别有其各自的睡眠结构特点,NREM期的睡眠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施海姗;侯乐;郑东;钟笑梅;罗新妮;陈辛茹;卢慧贤;宁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算对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目的:探索心算对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对34例焦虑障碍患者(患者组)及25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短程测量法采集静息及心算刺激下心率变异的频域指标,并进行两组静息状态及心算任务下心率变异的比较和两组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及心算刺激中的心率变异频域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患者组心率变异频域指标在心算任务前后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在心算刺激下,低频成分(LF)明显升高,低频高频比(LF/HF)加大,LF%增加,HF%下降.结论:在应激时,正常人群会通过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强来适应新环境,而焦虑障碍患者可能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原因不能作出相应的变化.

    作者:王文菁;池思晓;钟天平;冯梅珍;许明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汽车制造企业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暴露对男性工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索长期低浓度苯及其同系物暴露对男性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阅某汽车制造企业2007-2010年间的生产环境监测数据,筛查出有苯及其同系物暴露的男性工人共378名作为暴露组,选择该企业的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保安等部门的368名男性工人作为对照组.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两组工人4年的健康体检资料.结果: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工人的白细胞计数(F=8.95,P=0.003)、血红蛋白(F=20.25,P<0.001)、丙氨酸氨基转氨酶(F=48.49,P< 0.001)、舒张压(F=10.12,P=0.002)共4项指标在该4年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经卡方检验可知,两组工人红细胞异常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6.00,P =0.014);2007-2010年体检工人血红蛋白(x2=29.50,P< 0.001)、丙氨酸氨基转氨酶(x2=34.31,P<0.001)和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x2=12.50,P=0.006)共3项指标的异常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低浓度苯及其同系物暴露对男性工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作者:张莹莹;袁惟芯;陈妍;刘移民;肖吕武;谢春姣;秦飞;陈韵聪;吕鸿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珠海市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珠海市社区居民中高尿酸血痘(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及其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关系.方法:选择珠海市城区成年原住居民(n=2 135)进行横断面筛查.收集晨尿及抽取空腹血液检测尿液、血生化指标.结果:珠海市社区居民中HUA总患病率为32.41%.CKD总患病率为15.83%.CKD检出率在HUA人群(24.42%)显著高于尿酸正常人群(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年龄、性别、收缩压、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CKD发病独立相关(P<0.05).结论:珠海市城区居民HUA及CKD患病率均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及同一地区7年前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HUA是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邵小飞;周洪跃;刘新宇;陈佑明;李宓;梁燕;陈珊莹;李永强;Harry Holthofer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放射性支架治疗尿道狭窄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103pd放射性支架对尿道组织Bcl-2、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阐明放射性支架减少瘢痕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尿道狭窄术后再狭窄.方法:以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制作中段尿道损伤模型,选取1.5 mci的103Pd放射性支架,自尿道外口置入.术后30 d处死动物,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3pd放射性支架对兔尿道组织Bcl-2、Bax、PC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普通支架组相比,103pd放射性支架组尿道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放射性支架组尿道组织中Bcl-2和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和17%,显著低于普通支架组的100%和67%;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放射性支架组为50%,显著高于普通支架组的17%.结论:103pd放射性支架通过降低Bcl-2和PCNA基因表达,同时增强Bax基因表达,一方面抑制术后尿道组织的细胞增殖,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凋亡,共同抑制尿道损伤愈合过程中管腔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张爱红;郑全辉;高金明;孙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蕈状管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经肛门放置蕈状管是否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施行的136例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后给予经肛门于齿状线上2 cm放置蕈状管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肛门直肠静息压测定,并于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Dukes分期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直肠静息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1.38±0.25) kPa vs (3.67±0.39)kPa,P< 0.01].实验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 vs13.5%,P< 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经肛门放置蕈状管可以有效预防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增加手术安全性.放置蕈状管后直肠静息压力显著下降,可能是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博林;牛钢;李亚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型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1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患者,Vancouver B1型8例,Vancouver B2型5例,Vancouver B3型2例.Vancouver B1型均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Vancouver B2、B3型予全髋关节生物型假体翻修结合记忆合金环抱钢板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 30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2.4分,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结论:根据PFF术前的不同分型,应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记忆合金环抱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在PFF Vancouver B型骨折的应用中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乐国平;张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非症状性癫痫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胱抑素C (cystatin C,Cys C)在非症状性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33例癫痫患者(实验组)和33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Cys C的水平.结果:实验组Cys C血清水平[(1.14±0.4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6±0.1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CysC血清水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Cys C可能为癫痫的血生化标志之一,并可能对研究治疗癫痫的新药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刘凤英;蔡学坤;谭敏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巨大肝脏转移性间质瘤1例

    患者男,49岁.患者于2003年5月因出现解黑便在本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部占位,即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间质瘤.免疫组化:CD117(++),CD34(+++),ACT(-),S-100(+-)(图1、2).术后未行其他辅助治疗.2004年3月再次出现黑便,在上海某医院检查发现肝转移,并于2005年5月行残胃切除及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胃肠间质瘤.并行4次介入治疗,病情稳定.2005年11月复查CT示腹腔局部复发,肝脏多发性转移.介入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始用格列卫治疗.2011年5月起患者开始服用舒尼替尼抗肿瘤治疗.人院诊断体检:中上腹部明显隆起,中上腹壁可见手术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脏肋下约20 cm,表面光滑,无压痛.

    作者:徐冠军;黄龙璋;傅敬忠;邓泽锋;胡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同侧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又称为耳石症,耳结石可脱落于半规管或者嵴帽,多见脱落于半规管.后半规管为常见受累器官,发病时可出现垂直扭转型眼震.水平半规管受累较少见,发病时可出现水平旋转型眼震,有文献[1]报道仅占BPPV的2%~15%,目前发现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多个半规管同时受累[2],而笔者发现的同侧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HSC BPPV)则更少见.如何诊断和治疗这类患者对临床医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如何正确地诊断P-HSC BPPV并确定责任半规管.

    作者:于亚峰;凌红阳;刘济生;肖根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是生长快也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许多资料表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各地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数据显示,在美国,甲状腺癌约占每年新发内分泌肿瘤的94.5%[1].甲状腺癌是由上皮细胞起源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分为乳头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癌占整个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又是常见的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甘云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鉴别肺癌与肺感染性胸腔积液实验项目的实用性评价

    目的:评价鉴别肺癌与感染性胸腔积液检查项目的实用性,为合理选择联合检测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剐测定肺癌和肺感染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免疫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po)A、ApoB、转甲状腺素(TTR)蛋白含量;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3项肿瘤标志物.同时计算各项生物化学标志物的阳性率与实用性.结果:比较肺癌患者与肺感染患者之间胸腔积液10项非肿瘤标志物与3项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发现非肿瘤标志物腺苷脱氨酶(ADA)、TTR和乳酸脱氢酶(LDH)有明显差异,肿瘤标志物CEA、NSE和CYRFA21-1均有显著差异.鉴别肺癌与肺感染胸腔积液,实用性指标顺序为CEA、CYFRA21-1、NSE.结论:首次报道以项目实用性评价鉴别肺癌与肺感染性胸腔积液生物化学标志物,其实用性由高到低顺序为:Glu、ADA、LDH、TTR、CEA、CYFRA21-1、NSE.

    作者:赵辉;潘涛;么作义;葛鹏;丁红梅;郭梦洋;孙续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