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路秦龙;郑锴;张鹏;鹿兴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胸腺切除术, T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MG)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健康人(对照组)、58例MG胸腺瘤患者(MG组)和24例无MG的胸腺瘤患者(NMG组)术前及术后随访中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胸腺切除术前MG组CD4q%、CD4+/CD8+较NMG组和对照组高,CD8+T%降低(P<0.01);MG组术后末次随访CD4+T%、CD4+/CD8+较术前降低,CD8CT%增高(P<0.01);MG组术后末次随访CD4+/CD8+较对照组高(P< 0.05);NMG组术后末次随访CD3+T%、CD4+T%、CD4+/CD8+、CD8+T%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G组术后完全缓解者CD4q%、CD4+/CD8+较部分缓解者和无效者低,CD8+T%较高(P<0.05);部分缓解者CD4q%、CD4+/CD8+较无效者低,CD8+T%较高(P<0.01).结论:MG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紊乱可能与MG相关,而与胸腺瘤无关;外周血T细胞亚群可以作为胸腺切除术后随访过程中评价MG控制状况的客观指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比较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含有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与早期应用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50例,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早期给予含有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给予全肠外营养,第1、5、9天分别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含量、D乳酸含量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和尿乳果糖排泄率.结果:对比肠外营养组,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治疗1、5、9d后测血浆二胺氧化酶含量、D乳酸含量、血浆内毒素水平及尿乳果糖排泄率较肠外营养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含有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优于肠外营养,应首选肠内营养途径.

    作者:赵永华;杨开敏;贾秀艳;晁怀宇;孟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全克隆在肿瘤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全克隆指细胞在体外通过克隆培养法形成的一种紧密规则的克隆.具体方法是使单细胞悬液重新繁衍成新的细胞群体,其中紧密、规则、具备连续传代能力的是全克隆.研究已证实全克隆来源于干细胞,而近年来的肿瘤干细胞(TSC)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存在小部分细胞在克隆培养中形成全克隆,其具有自我增殖、分化的能力,并具有很强的成瘤性,故全克隆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富集和鉴定肿瘤干细胞的方法.

    作者:曾文清;罗佐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哺乳期乳房肿块5352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房肿块的诊治.方法:对5 352例哺乳期乳房肿块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哺乳相关的乳房肿块5 312例,包括积乳症、积乳囊肿、乳腺炎、血肿等,通过保守观察、六步奶结疏通法手法疏通、抗感染、穿刺抽吸、手术等方法治愈;肿瘤性肿块40例,其中良性36例,于回乳后手术治愈,浸润性导管癌4例均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随访2.5 ~4年,3例健在,1例死于脑转移.结论:对积乳症患者运用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简、便、廉、验,治愈率高;乳房炎性病变需及时控制感染,必要时切开引流;对哺乳期实质性乳房肿块须尽快明确诊断,根据肿块性质及时采取措施,以防误诊误治.

    作者:郑洁;赵春英;胡俊艳;唐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PRAM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改变

    目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中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改变其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specific PCR,RQ-MSP)技术对55例CML患者及20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的PRA M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28/55例(51%)CML患者出现PRA ME启动子低甲基化改变,而20例对照未显示低甲基化,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PRAME低甲基化与患者血液学相关参数及染色体分组均无相关性.PRA ME启动子低甲基化频率随疾病进展而降低,在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中分别为48%(22/46)、33%(1/3)及17%(1/6).结论:PRA ME基因低甲基化可能是参与CML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之一.

    作者:姚冬明;钱军;林江;李云;陈芹;陈星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预注阿托品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前预注阿托品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方法:100例拟行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阿托品组(A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分别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3 s内注射完毕)前5min预注阿托品0.5 mg或生理盐水1 mL.记录预注阿托品或生理盐水前(T0)、预注后5 min(T1)、注射芬太尼后1 min (T2)、2 min(T3)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芬太尼注射后2 min内出现的咳嗽反应.结果:两组咳嗽发生率分别为30%和34%(A组为15例,C组为17例,P> 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在T1、T2、T3时HR明显加快,T1和T2时MBP明显升高(P<0.01).C组在T2和T3时HR减慢(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预注阿托品0.5 mg并未能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

    作者:黄小玉;刘怀萍;游志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鼻咽癌患者中血清has-miR-19b的特异性表达及其分子通路初探

    目的:比较血清has-miR-19b在鼻咽癌患者与非癌入群以及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作为鼻咽癌临床诊断潜在分子标记物的意义;同时对has-miR-1 9b的靶基因SOCS1进行检测,为以后鼻咽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鼻咽癌患者、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非癌人群血清各30例,通过荧光定量PCR (RT-PCR)技术检测血清has-miR-19b的表达情况,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OCS1在鼻咽癌患者与非癌人群鼻咽部组织蜡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非癌人群相比,血清has-miR-19b在鼻咽癌患者中有明显增高的趋势(P<0.05),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has-miR-19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SOCS1在30例非癌人群鼻咽部组织中,有25例呈阳性表达,而在鼻咽癌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has-miR-19b与SOCS1存在相关性(r=-0.573,P< 0.05).结论:(1)血清has-miR-19b可能作为鼻咽癌临床诊断的潜在分子标记物.(2)has-miR-19b可能通过调节靶基因SOCS1来调控鼻咽癌的发生.

    作者:曾思恩;肖胜军;王喜悦;刘晓佳;刘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基因DNA高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基因DNA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的改变.方法:选择经颈部多普勒超声确诊AS患者40例以及正常者作为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IMP-1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TIMP-1的mRNA表达,巢氏降落式甲基化特异性PCR (ntMSP)测定外周血TIMP-1基因DNA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程度.结果:AS组血浆TIMP-1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TIMP-1的mRNA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IMP-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S患者TIMP-1含量降低,其机制可能与TIMP-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有关.

    作者:杨程;田珏;蔡欣;王磊;曹成建;杨晓玲;陈久凯;蒲雅洁;姜怡邓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CO2混合氧刺激脑血流SPECT对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力的评估

    目的:应用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CO2混合氧吸入前后脑血流量的改变来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力(CvR).方法:血管造影确诊为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70%~ 90%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1~2周内分别进行1次静息99mTc-ECD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和1次混合氧刺激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大脑半球各部位12个区域,计算各部位感兴趣区(ROI)放射性计数与小脑计数比值,≥85%为正常,<85%为局部脑血流量(rCBF)减低;比较吸入CO2混合氧后各个ROI与静息状态下各ROI的rCBF计数与小脑比值的同一部位差值用来评价CVR.结果:各ROI吸入CO2混合氧刺激前后rCBF放射性计数与小脑比值测定出现下列4种结果:A型,静息状态下及CO2吸入负荷试验后各ROI放射性计数与小脑比值均未见明显异常者共8例(96个ROI,差值>0);B型,静息状态下比值未见异常,CO2吸入后rCBF计数与小脑比值减低的共9例(39个ROI,差值<0);C型,静息状态下rCBF计数减低,CO2吸入后rCBF与小脑比值更低、且计数减低范围扩大者10例(62个ROI,差值<0);D型,静息状态下rCBF计数减低,CO2吸入刺激后rCBF与小脑比值反而升高者9例(24个ROI,差值>0).结论: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静息显像结合混合氧刺激负荷显像不仅可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障碍,而且可用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后的CVR的监测,帮助临床早期识别卒中高危人群,从而早期采用相应治疗措施,预防卒中发生.

    作者:马潞娜;石静;李立伟;王骁;李海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压氧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DN患者按蛋白尿水平与肾功能程度分组,入选糖调节异常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浆中的NO、CGRP、ET、MCP-1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治疗前,4组不同水平DN患者NO、CGRP、ET、MCP-1及抵抗素水平与糖调节异常组以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不同水平的DN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改善,且以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与肾功能异常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高压氧能显著改善DN患者的NO、CGRP、ET、MCP-1和抵抗素水平的代谢失衡,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许双朝;姜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

    microRNAs (miRNAs)是1993年Ambro教授在研究线虫发育时序时先发现的.miRNAs与其靶mRNA分子组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参与机体发育、干细胞分化、心血管疾病、肿瘤、病毒感染等生理或病理过程[1].多种miRNAs在心血管系统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高度表达,影响VSMCs的转化,增殖和迁移等过程[2].miRNAs在VSMCs异常增生所引起的增生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在VSMCs 中特异性表达的miR-21、miR-143、miR-145、miR-221、miR-222、Let-7miRNA、miR-26a、miR-31、miR-146a对VSMCs增殖的影响.

    作者:朱明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在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及其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冠脉造影(CAG)显示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CAG指导进行PCI组(A组,43例)和FFR指导行PCI组(B组,22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用量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B组较A组支架植入数量明显减少[(1.4±0.8)个vs.(2.5±1.1)个,P< 0.05],造影剂用量更少[(173.4±85.7)mL vs.(271.8±106.1)mL,P<0.05],经6个月随访,B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13.6% vs.20.9%,P>0.05).结论:该研究表明,FFR指导的PCI治疗安全有效,在提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同时,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支架植入.

    作者:高丽华;陈欣;卢成志;张淑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干扰素调节因子4基因在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从mRNA和蛋白水平两个层面探讨健康人群和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慢性HBV携带者19例(病例组),健康对照者22例(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分离PBMC,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测CD4+T细胞中IRF-4+细胞比例,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IRF-4mRNA水平,比较两组人群IRF-4表达差异.结果:通过FACS分析在CD4+T细胞群中明显出现IRF-4+细胞群;病例组和对照组IRF-4+细胞比例分别为(3.29±0.83)%、(2.26±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00 3);病例组IRF-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66±5.15 vs 5.53±2.74,t=4.06,P=0.000 2).结论:慢性HBV携带者IRF-4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可以作为免疫干预的潜在靶点.

    作者:刘腊香;詹森林;林巧;钟红剑;聂广;郑军;刘晋洪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人类精子高质量RNA提取方案的优化

    目的:人类精子所含RNA极少量,且由于精子中圆形细胞存在,使得分离精子RNA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研究旨在优化人类精子RNA的提取方案.方法:利用40%的单层梯度液及精子洗涤液纯化精子,使用TRIzol试剂和RNeasy Mini Kit提取RNA,反转录精子RNA,以eDNA为模板扩增PRM2、c-Kit、CD45、CDH1基因来确定所提精子RNA中是否存在基因组DNA或体细胞RNA的污染.结果:利用3倍体积的40%单层梯度液及精子洗涤液可以完全去除精液中体细胞的污染,利用TRIzol试剂提取RNA比RNeasy Mini Kit更有效.结论:人类精子中含有微量RNA,此方法既经济又有效,可以提取高质量的精子RNA,为人类男性生殖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于艳;管群;张斌;闻姬;杨丽霞;菅福琴;杨伟娜;孙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Meis1在结直肠腺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eis1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meis1在结直肠腺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RT-PCR结果显示meis1在正常肠黏膜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随着腺瘤癌的发展表达下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肠黏膜、腺瘤及癌中meis1的表达率分别为92.9%、87.5%及63.1%,腺癌与正常、腺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meis1表达部位随着正常黏膜向腺瘤癌发展过程中出现典型的胞核至胞浆异位,且异位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Meis1的表达下调及胞浆异位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进展相关.

    作者:邹云莲;杨慧;朱军;张进萍;严新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密度脂蛋白功能差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主要保护因子,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临床上治疗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也以升高HDL为重要靶标.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此认识提出质疑,在全身性炎症或代谢性疾病中,HDL的抗As作用减弱或消失,甚至表现出促As的作用,这主要与HDL的功能改变有关.本文就HDL的功能差异与As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翟振丽;马维红;李全忠;申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并侵犯皮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总结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并侵犯皮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并侵犯皮肤的临床特点,23例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21例术后行放化疗.结果: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并侵犯皮肤的临床特点有:患侧颈部皮肤呈桔皮样改变(14例)、溃疡(9例),患侧头部牵拉痛(7例).术中见颈部各层解剖间隙消失,胸锁乳突肌萎缩,肿瘤与颈鞘粘连,颈内静脉变形或闭锁.术后22例术创延期愈合(15~72 d),1例因肿瘤残留术创不愈.随访至2012年3月,23例患者无瘤生存15例,远处转移6例,局部复发2例,其中带瘤生存3例,死亡5例.结论: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侵犯皮肤可选择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术后行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兰桂萍;司勇锋;覃扬达;邓卓霞;黄波;李冰;杨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下NIT-1细胞胰岛素原合成的短期影响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在高、低浓度葡萄糖作用下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原合成的短期影响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将NIT-1细胞随机分为以下4组:LG组(培养液中含5.6 mmol/L的葡萄糖)、LGG组(培养液中含5.6 mmol/L的葡萄糖和20 nmol/L的GLP-1)、HG组(培养液中含16.7 mmol/L的葡萄糖)、HGG组(培养液中含16.7 mmol/L的葡萄糖和20 nmol/L的GLP-1).检测基线0h及葡萄糖和(或)GLP-1刺激后2、4、6、8、10h各组胰岛β细胞胰岛素原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基线时各组胰岛素原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 0.05),刺激2、4、6、8、10h后HG组、HGG组胰岛素原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而LG和LGG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HGG组胰岛素原表达量显著高于LG组、LGG组及HG组(均P< 0.05).HG组胰岛素原表达量显著高于LG组、LGG组(均P<0.05).胰岛素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刺激后4h达到高峰,而胰岛素原蛋白的表达量在2h达到高峰.结论:在高糖条件下,GLP-1短期刺激胰岛β细胞可显著增加胰岛素原合成,GLP-1联合高糖对胰岛素原合成具有协同作用.胰岛β细胞在受到高糖或高糖+ GLP-1刺激后胰岛素原蛋白表达的高峰要先于胰岛素原mRNA表达的高峰.

    作者:钟慕贤;刘红;荣曦;岳惠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套细胞淋巴瘤伴复杂染色体异常1例

    患者男,60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站立时明显,近1个月来肿块明显,于2013年3月18日来我院就诊,查血示:白细胞132.72×109/L,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119×109/L,白细胞明显异常,考虑血液疾病可能,收入血液科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可,未诉特殊不适.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20/80 mmHg,双侧颈部、腋窝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右腹沟区可及一大小约3 cm×3 cm包块,以站立时为甚,可掉入阴囊,平卧时可消失,双下肢无浮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随后进行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检测、FCM免疫表型分析、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并进行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治疗.

    作者:潘芹;王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我国利福平敏感结核杆菌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定区序列循证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利福平敏感结核杆菌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ifampicin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RRDR)序列的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rpoB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ChinaOR Hong Kong OR Macon OR Taiwan)”检索策略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文献,循证分析Pubmed数据库中截止至2013年4月30日有关我国结核杆菌rpoB基因突变分子特征的研究文献.结果:36篇文献纳入研究,5 136株利福平敏感结核杆菌rpoB基因RRDR序列信息得以分析,38株(0.74%)rpoB基因RRDR序列呈现基因突变,涉及8个位点,分别为511(11株)、533(7株)、531(6株)、526(5株)、516(4株)、518(2株)、519(2株)、521(2株)等,其中1株涉及511/526双位点.结论:我国结核杆菌rpoB基因RRDR序列存在沉默突变现象,并非所有RRDR序列改变均与结核杆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有关.

    作者:孟繁荣;刘志辉;谢贝;张言斌;谭守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癌已由30年前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上升为第1位,手术治疗始终被认为是治疗肺癌主要和有效的手段,但80%的患者发现时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所以不得不借助其他手段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BAI)为支气管肺癌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近期疗效已被广泛认同,本文就BAI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李万刚;崔进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