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郇悯;汤娟娟;黎银燕;刘嘉熙;韦雪梅;王飞;陈晓湘;张雪雁;李孜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基因DNA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的改变.方法:选择经颈部多普勒超声确诊AS患者40例以及正常者作为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IMP-1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TIMP-1的mRNA表达,巢氏降落式甲基化特异性PCR (ntMSP)测定外周血TIMP-1基因DNA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程度.结果:AS组血浆TIMP-1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TIMP-1的mRNA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IMP-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S患者TIMP-1含量降低,其机制可能与TIMP-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有关.
作者:杨程;田珏;蔡欣;王磊;曹成建;杨晓玲;陈久凯;蒲雅洁;姜怡邓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ndetermined anion,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ndetermined cation,UC)的差值.由于细胞外液中阴阳离子总当量数相等,故有:已测定阳离子(Na+)+UC=已测定阴离子(C1-+ HCO3-)+ UA.AG可根据血浆中常规可测定的阳离子(Na+)与常规测定的阴离子(Cl-和HCO3-)的差算出.AG比值异常可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两种情况,临床上以升高多见,且临床意义较大.本文研究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伴癫痫发作患者的AG水平变化及其对急性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胡小伟;董万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Aurora A激酶抑制剂VX-680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CyclinD1和CyclinB1 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T24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的VX-680,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RT-PCR检测T24细胞CyclinD1和CyclinB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100~500 nmol/L VX-680作用24、72 h均对T24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72 h时抑制效果更显著;100~500 nmol/L VX-680作用72 h后,各组T24细胞CyclinD1和CyclinB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呈浓度依赖性.结论:Aurora激酶抑制剂VX-680可能通过下调CyclinD1和CyclinB1 mRNA表达显著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作者:肖宁;周兴;曾格瓦;赵晓昆;蒋宏毅;赵洪青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和PAα侵袭力的关系,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等肿瘤侵袭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株A549和PAα的侵袭力;RT-PCR法、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A549和PAα细胞株中tTG、EGFR和MMP-2的转录和表达水平,观察使用tTG或EGFR抑制剂后PAα细胞中tTG、EGFR、p-EGFR和MMP-2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PAα细胞株的侵袭能力为A549的165.3倍(P<0.05).PAα细胞株的tTG、EGFR转录水平为A549细胞株的650.68(P< 0.05)和34.4(P< 0.001)倍.PAα细胞株的tTG、p-EGFR表达水平高于A549细胞株,MMP-2的转录水平在A549和PAα细胞株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但PAα的MMP-2表达水平高于A549.结论:PAα相对于A549具有高的侵袭力;其机制可能与EGFR的高表达和磷酸化、tTG和MMP-2的高表达有关;tTG可调控MMP-2的水平但它本身不受EGFR信号通路的调控.
作者:朱郇悯;汤娟娟;黎银燕;刘嘉熙;韦雪梅;王飞;陈晓湘;张雪雁;李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中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改变其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specific PCR,RQ-MSP)技术对55例CML患者及20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的PRA M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28/55例(51%)CML患者出现PRA ME启动子低甲基化改变,而20例对照未显示低甲基化,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PRAME低甲基化与患者血液学相关参数及染色体分组均无相关性.PRA ME启动子低甲基化频率随疾病进展而降低,在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中分别为48%(22/46)、33%(1/3)及17%(1/6).结论:PRA ME基因低甲基化可能是参与CML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之一.
作者:姚冬明;钱军;林江;李云;陈芹;陈星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应用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CO2混合氧吸入前后脑血流量的改变来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力(CvR).方法:血管造影确诊为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70%~ 90%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1~2周内分别进行1次静息99mTc-ECD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和1次混合氧刺激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大脑半球各部位12个区域,计算各部位感兴趣区(ROI)放射性计数与小脑计数比值,≥85%为正常,<85%为局部脑血流量(rCBF)减低;比较吸入CO2混合氧后各个ROI与静息状态下各ROI的rCBF计数与小脑比值的同一部位差值用来评价CVR.结果:各ROI吸入CO2混合氧刺激前后rCBF放射性计数与小脑比值测定出现下列4种结果:A型,静息状态下及CO2吸入负荷试验后各ROI放射性计数与小脑比值均未见明显异常者共8例(96个ROI,差值>0);B型,静息状态下比值未见异常,CO2吸入后rCBF计数与小脑比值减低的共9例(39个ROI,差值<0);C型,静息状态下rCBF计数减低,CO2吸入后rCBF与小脑比值更低、且计数减低范围扩大者10例(62个ROI,差值<0);D型,静息状态下rCBF计数减低,CO2吸入刺激后rCBF与小脑比值反而升高者9例(24个ROI,差值>0).结论: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静息显像结合混合氧刺激负荷显像不仅可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障碍,而且可用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后的CVR的监测,帮助临床早期识别卒中高危人群,从而早期采用相应治疗措施,预防卒中发生.
作者:马潞娜;石静;李立伟;王骁;李海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评价阳性报警时间(TTP)对预测成人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临床意义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2年血培养分离出CoNS的成年(>16周岁)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记录TTP.根据临床资料和指南推荐的判断标准来判定CoNS是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还是污染,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和污染组,比较两组TTP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TP对预测CoNS临床意义的准确性.结果: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共130例,其中血流感染组81例,污染组49例.两组的TTP分别为(19.26±7.46)h和(30.72±13.48)h(P< 0.001).ROC曲线表明TTP≤20.88 h可作为区分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佳切点,曲线下面积为0.836(95%可信区间为0.761~ 0.895),灵敏度为72.8%,特异度为83.7%.结论:TTP对预测成人血培养CoNS临床意义的准确度为中等,具有可接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黄磊;孙立颖;严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血清has-miR-19b在鼻咽癌患者与非癌入群以及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作为鼻咽癌临床诊断潜在分子标记物的意义;同时对has-miR-1 9b的靶基因SOCS1进行检测,为以后鼻咽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鼻咽癌患者、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非癌人群血清各30例,通过荧光定量PCR (RT-PCR)技术检测血清has-miR-19b的表达情况,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OCS1在鼻咽癌患者与非癌人群鼻咽部组织蜡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非癌人群相比,血清has-miR-19b在鼻咽癌患者中有明显增高的趋势(P<0.05),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has-miR-19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SOCS1在30例非癌人群鼻咽部组织中,有25例呈阳性表达,而在鼻咽癌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has-miR-19b与SOCS1存在相关性(r=-0.573,P< 0.05).结论:(1)血清has-miR-19b可能作为鼻咽癌临床诊断的潜在分子标记物.(2)has-miR-19b可能通过调节靶基因SOCS1来调控鼻咽癌的发生.
作者:曾思恩;肖胜军;王喜悦;刘晓佳;刘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胸腺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MG)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健康人(对照组)、58例MG胸腺瘤患者(MG组)和24例无MG的胸腺瘤患者(NMG组)术前及术后随访中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胸腺切除术前MG组CD4q%、CD4+/CD8+较NMG组和对照组高,CD8+T%降低(P<0.01);MG组术后末次随访CD4+T%、CD4+/CD8+较术前降低,CD8CT%增高(P<0.01);MG组术后末次随访CD4+/CD8+较对照组高(P< 0.05);NMG组术后末次随访CD3+T%、CD4+T%、CD4+/CD8+、CD8+T%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G组术后完全缓解者CD4q%、CD4+/CD8+较部分缓解者和无效者低,CD8+T%较高(P<0.05);部分缓解者CD4q%、CD4+/CD8+较无效者低,CD8+T%较高(P<0.01).结论:MG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紊乱可能与MG相关,而与胸腺瘤无关;外周血T细胞亚群可以作为胸腺切除术后随访过程中评价MG控制状况的客观指标.
作者:路秦龙;郑锴;张鹏;鹿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DN患者按蛋白尿水平与肾功能程度分组,入选糖调节异常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浆中的NO、CGRP、ET、MCP-1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治疗前,4组不同水平DN患者NO、CGRP、ET、MCP-1及抵抗素水平与糖调节异常组以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不同水平的DN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改善,且以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与肾功能异常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高压氧能显著改善DN患者的NO、CGRP、ET、MCP-1和抵抗素水平的代谢失衡,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许双朝;姜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meis1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meis1在结直肠腺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RT-PCR结果显示meis1在正常肠黏膜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随着腺瘤癌的发展表达下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肠黏膜、腺瘤及癌中meis1的表达率分别为92.9%、87.5%及63.1%,腺癌与正常、腺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meis1表达部位随着正常黏膜向腺瘤癌发展过程中出现典型的胞核至胞浆异位,且异位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Meis1的表达下调及胞浆异位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进展相关.
作者:邹云莲;杨慧;朱军;张进萍;严新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所谓骨肿瘤,是指来源或发生于骨及相关组织的肿瘤,包括原发与转移2类.骨肿瘤以实体瘤的形式存在,根据肿瘤性质及分期,其治疗手段除了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内科方法外,手术治疗也尤其重要.对于骨肿瘤手术,分为保肢手术和截肢手术2类,按照国际骨肿瘤保肢协会的规范,骨肿瘤专科治疗的保肢手术率应该达到85%~90%,目前,保肢手术已成为骨肿瘤手术的主流.要完成保肢手术,必须经过3个手术步骤,即肿瘤的完整切除、硬组织功能重建、软组织覆盖修复,而金属假体是常见的硬组织修复假体.但是,当肿瘤位于解剖结构复杂部位难以彻底切除而复发风险增加,金属假体重建面临排异、感染、松动、断裂等近、远期并发症时,人们开始试图寻找另一种有效的治疗骨肿瘤的方法.
作者:张余;柯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体内回输免疫活性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法[1].它是将体外激活的自体或异体免疫效应细胞输注给患者,以杀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链式激活的免疫细胞(cascade primed immune cells,CAPRI)是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免疫研究所RudolfWank教授的一项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专利技术.该技术是应用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活化刺激,获得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功能,回输后可在体内杀伤肿瘤.实验证明,它不仅能有效提高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从而恢复已经被阻断的细胞毒细胞的杀伤过程,且具有识别微转移细胞的能力,从而防止转移的发生[2-3].本实验是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实体肿瘤患者经CAPRI治疗后外周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变化并对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巩佃霞;李贵新;路中;傅玲;傅俊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与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浓度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57488A的关系.方法:对215例冠心痛患者(冠心痛组)和95例健康人(对照组)均行冠脉造影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GF浓度,SASP-PCR法检测其基因C57488A多态性(CA型、AA型、CC型),比较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HGF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血清HGF浓度增高,与血管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建立呈正相关,在CC基因型的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结论:HGF C57488A基因CC型携带者更易患冠心病,其侧支循环的建立亦更加充分.
作者:孟影;王邦宁;周炳凤;胡泽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N-acetylserotonin (NAS)对H2O2诱导正常大鼠肝BRL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大鼠肝细胞株BRL,采用H2O2诱导法制备BRL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HE染色和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存活率的变化;比色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BRL细胞贴壁生长良好,排列紧密,胞膜完整,细胞界限清晰.H2O2诱导后细胞膜皱缩,形态不规则,细胞界限模糊,贴壁能力下降,出现大片细胞缺失;细胞存活率下降;SOD活性降低,而MDA含量升高.NAS可明显改善H2O2 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增加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结论:NAS可通过增强抗氧化系统的激活、减轻抗氧化系统受抑制的程度,发挥对H2O2诱导的BRL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史才兴;姜政辰;李晓琎;王海亮;李进;于树娜;王守训;蒋吉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经皮肝癌的热消融治疗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一项重要技术,尤其是对肝功能储备差的小肝癌显示了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肯定等优点[1-2].与传统的肝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相比,经皮的肝癌热消融治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仍有并发症的发生.文献[3-4]报道:病死率为0.3%~0.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2%~3.5%.虽然发生比例不高,但对于一项以强调“微创”为优势的技术,仍要高度重视,积极预防.
作者:韩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应用西格列汀对糖耐量减低(IGT)人群进行药物干预对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IGT患者共111例,年龄40~75岁,初访时随机分成饮食运动组、阿卡波糖组和西格列汀组.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分析3组患者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初访时3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12个月后,饮食运动组空腹血糖(FBG)轻度升高,但餐后2h血糖(2hPBG)轻度下降,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0.5%;西格列汀组和阿卡波糖组FBG及2hPBG均显著下降,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5%和3.3%;药物干预组平均FBG与饮食运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西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比较在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和低血糖事件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IGT干预治疗中,西格列汀可达到显著减少糖尿病发生的效果.
作者:陈益民;刘海燕;王慧;由慧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达30万以上,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1].外科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首选根治性手段,但不少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进展期肝癌或伴肝硬化,难以耐受手术,手术切除率仅10% ~ 37%[2],而术后5年肝癌复发率可高达80%[3].肝移植因肝源缺乏、费用高昂、术后并发症高等问题,难以广泛应用.事实上,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非手术治疗,其中局部消融治疗以其微创、安全、简便和易于多次施行等优势,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的重要补充方法.局部消融治疗中,以射频和微波消融为代表的热消融技术疗效确切,治疗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与手术切除接近[4].欧洲肝病学会及美国肝病学会明确提出,射频消融可作为≤5 cm的早期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以外的佳治疗选择[5].目前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作者:郑荣琴;苏中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引起左心室流出道的阻塞,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并导致心室壁增厚,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单纯主动脉瓣置换虽解除瓣膜水平梗阻,但瓣下心肌肥厚所致流出道梗阻并无改善,并且由于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的增加导致的虹吸作用引起收缩期二尖瓣前瓣的前移进一步加重左室流出道的梗阻[1],因此主动脉瓣置换同时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有利于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共对13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同期部分室间隔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舒礼良;张竞超;苏刚;王磊;徐敬;赵文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动脉开口支架置入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剂1(TIMP-1)的水平变化、二者相互关系及其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入选15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为治疗组,于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3天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测MMP-9与TIMP-1水平,随访3~9个月,其中共68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根据全脑DSA结果分为再狭窄患者15例,未狭窄患者53例,另选同时期全脑DSA术结果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前MMP-9升高(P<0.01),MMP-9/TIMP-1高于对照组(P<0.05),而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3天MMP-9、TIMP-1呈逐渐增高趋势,二者呈正相关;与未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术后及随访时MMP-9和MMP-9/TIMP-1均明显升高(P<0.01),而TIMP-1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MP-9升高可能参与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对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有预测价值,而MMP-9与TIMP-1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呈正相关.
作者:胡新星;秦超;程道宾;林翠婷;陈相任;王天保;方烂基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