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钟永锋;范利好

关键词:胃造口术,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 胃壁固定, 直接置管法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 年9 月至2011 年6 月期间52 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 例线拉式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对照组)的并发症、操作时间及造瘘管更换方法.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可在体外直接更换造瘘管;对照组需胃镜引导下按原造瘘方法更换造瘘管.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胸苷激酶1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乳腺癌辅助诊断及术后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20 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和30 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术前、术后及化疗后血清TK1 水平.比较不同疾病分期下TK1 水平的差异.分析术前血清TK1 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后TK1 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前术后TK1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且TK1水平与乳腺癌分期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同时ER、PR 双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TK1 水平低于ER、PR 双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 水平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有望成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其确切机制及与肿瘤进展间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

    作者:陈曲波;黎翠翠;赵蓉;戴燕;陈前军;陈炜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以反应性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

    患者女,22 岁,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 年,平素予强的松10 mg/d 口服,病情稳定.2011 年8 月31 日突发右膝关节钝痛,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略缓解,无发热、咽痛、腹泻等不适,关节痛逐渐加重,不能行走,并出现双手指关节胀痛.3 d 后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发热.查体:T 37.4℃,P 76次/ min,R 21 次/ min,BP 110/70 mmHg,神志清楚,颜面未见红斑,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可,腹膨隆,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肌稍紧张,压痛(+),以麦氏点压痛为甚,四肢关节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马义平;杨俊;刘旦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股骨干骨折两种内固定方式隐性失血的临床分析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疾病, 治疗上早期手术内固定及功能锻炼,有利于肢体关节得到良好的康复,由于大腿外侧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手术中及术后患者往往出血较多, 我们发现虽然经输血等积极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 对于该类患者的隐性失血,临床中常被忽视.笔者对该病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术中隐性失血及术后膝关节康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探讨该病开放性复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隐性失血及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欧阳建江;庞向华;欧兆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 年1 月至2009 年7 月354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收集术前白蛋白及有关临床病理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Cox 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对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结果:卡方检验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年龄(P = 0.000)、部位(P = 0.02)相关.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术后总生存的独立不利因素(HR = 1.88;95% CI = 1.27 ~ 2.77;P = 0.002).结论:结直肠癌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年龄大于60 岁、右半结肠癌者多见,并在结直肠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需要在临床中引起关注.

    作者:魏宜胜;彭经;洪楚原;赵楚雄;梁国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 例,分为试验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5 mg,1 次/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1 次/晚,治疗12 个月,比较两组IMT、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12 个月后,颈动脉IMT、收缩压、TG、TC、LDL-C 均显著降低,治疗后的IMT 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M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糖、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更好地延缓IMT 进展.

    作者:王卫;全胜麟;李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 rs1799983G>T 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分析120 例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TOF 组)、124 例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of the great arteries,TGA)患者(TGA 组)和136 例非先天性疾病患者(对照组)eNOS rs1799983 G>T 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eNOS rs1799983 G>T 基因多态三种基因型GG、GT、TT 在TOF 组、TGA 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77.1%(GG)、21.2%(GT)、1.7%(TT),80.5%(GG)、19.5%(GT)、0%(TT)和82.2%(GG)、17.8%(GT)、0%(TT),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与携带eNOSrs1799983 GG 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携带eNOS rs1799983 GT等位基因型与TOF和TGA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OR = 1.27,95% CI = 0.68 ~ 2.37)和(OR = 1.12,95% CI = 0.60 ~ 2.10)].结论:eNOS rs1799983 G>T 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黄伟聪;顾海勇;旷文安;张辉;刘瑞平;孙成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的选择

    目的:探讨在吸入性损伤患者治疗中气管切开术应用的时机选择和指征.方法:对于153 例因吸入性损伤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其中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分别为29、55、69例.按气管切开时机选择的不同将117 例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而36 例行紧急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分为紧急气管切开组.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烧伤面积平均为(47.76 ± 21.40)TBSA%,其中轻度吸入性损伤13 例,中度42 例,重度62 例,治疗后死亡29 例;紧急气管切开术组烧伤面积为(24.34 ± 15.87)TBSA%,其中轻度16 例,中度13 例,重度7 例,治疗后死亡15 例.与紧急气管切开组比较,预防性气管切开组患者的烧伤面积大(P<0.01),损伤程度重(P<0.05),而死亡率低(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特别是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头颈部重度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作者:李文军;彭本刚;全世明;苗旭涛;王欣;孙轶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靶向微泡造影剂及其主要研究进展

    自20 世纪60 年代Dr Joiner 通过左心导管注射靛青绿后发现超声回声信号增强,1968 年美国Rochester 大学Gramiak 等[1]首次将自制的微泡(microbubble)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来,超声微泡造影剂的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超声靶向微泡(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造影剂的出现,使其在超声医学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超声靶向微泡造影剂, 对疾病进行靶向显影与治疗,为疾病的研究、诊治提供了一种新型、经济、前景广阔的方法.

    作者:茹翱;田新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54例

    目的:探讨通络扶正汤内服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5 例中风后肢体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4 和111 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络扶正汤内服,每日2 次;同时配合针灸相关穴位,每日1 次,1 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及神经功能评分标准,比较两种疗法的差异;同时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标准和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得出相应的BI 和Fugl-Meyer 评分并加以对比.结果:1 个月后,按照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及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治疗组BI、Fugl-Meyer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络扶正汤内服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及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尹建中;黄智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热休克联合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热休克联合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早期是否有叠加保护效应.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 大鼠50 只,随机分为5 组:伪手术组(SO 组)、MIRI 组、经典IPC 组、热休克预处理组(HS 组)和热休克联合经典IPC 干预组(HS+经典IPC 组).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MIRI 模型.各组经预处理后,动态监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 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术毕取心脏,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HS 组或经典IPC 组比较,HS+经典IPC 组能明显降低MIRI 复灌60 min 后LVEDP (P<0.05),LVSP、± dp/dtmax 亦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血浆CK-MB 漏出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HS+经典IPC 组可明显降低血浆MDA 水平,升高SOD 活性,其效应与HS 组相近,但优于IPC 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光镜下,3 种预处理均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害.结论:热休克联合经典IPC 干预对MIRI 早期可能具有一定的叠加保护作用.

    作者:汪晓筠;谢智;王建新;马祁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采用自身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 年6 月至2011 年7 月,对14 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采用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其中三尖瓣闭锁5 例,单心室6 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 例,右室双出口1 例,全组患者均有肺动脉瓣狭窄,其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发育较好.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 例(7.1%).此外,1 例出现脑部并发症,1 例乳糜胸经手术治愈.术后未出现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示吻合口均通畅.术后随访1 ~ 25 个月,无死亡.动脉血氧饱和度91% ~ 95%,恢复良好.结论:对手术适应证合适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有望成为理想术式.

    作者:宋志斌;赵文增;文冰;许华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分子遗传学异常及分辨IGH重排亚型的意义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1q21 扩增、13q14 缺失、p53 缺失、IGH 重排等位点异常及分辨IGH 重排亚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9 例初诊MM 患者及10 例其他疾病伴幼稚浆细胞增生患者骨髓细胞,用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其细胞遗传学异常,并对IGH 重排阳性患者进行三种IGH 重排亚型检测.结果:29 例初诊MM 患者中,17 例通过FISH 检出1 种及以上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58.6%),核型分析只检出3 例异常(10.3%).11 例IGH 重排阳性患者中有3 例IGH/FGFR3 阳性,5 例IGH/CCND1 阳性,无IGH/MAF 阳性.结论:FISH 技术在MM 遗传学检测方面优于核型分析技术,IGH 重排阳性患者有必要进行IGH 重排亚型检测.

    作者:李力;邝丽萍;庞妍;伍九龙;肖芷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α-淀粉酶参考方法的建立及其性能评价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α-淀粉酶的参考方法,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按照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α-淀粉酶活性测定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EP5-A2、EP15-A2、EP6-A)对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等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α-淀粉酶参考方法的精密度评价A、B 2 个水平样本变异系数均< 1.0%.有证参考物质(IRMM/ IFCC-456)均值为546.4 U/L,均值与靶值的偏移为0.09%,在允许范围内.α-淀粉酶的大线性范围为1412.5 U/L,高于IFCC 公布的大线性范围(719.8 U/L).结论:α-淀粉酶参考方法已基本建立,精密度、准确度及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均符合方法要求,为我国参考实验室网络的建立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作者:王建兵;韩丽乔;黄宪章;郑松柏;徐宁;庄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开胸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比较经静脉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术两种镇痛方法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60 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INC 组)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组(PCA 组).疼痛强度评分法(NR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结果:(1)两组比较,术后并发症、下床时间、正常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副反应比较,PCA 组较INC 组严重(P<0.05);INC 组较PCA 组术后胸引管引流量大,胸引管拔除时间长(均P<0.05).INC 组术后肺功能恢复明显好于PCA 组(P<0.05).(2)术后前2 d 内,疼痛指数及镇痛药物使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 7 天,INC 组较PCA 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但药物使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术是比较好的胸部手术术后镇痛治疗方法,副作用小,但术后胸引管引流量增加,拔除胸引管时间延长.

    作者:卢强;黄立军;张志培;闫小龙;李小飞;韩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槲皮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480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5、10、20、40、80、160 μmol/L)的槲皮素及50 mg/L 的5-Fu(阳性对照组)在不同时间(24、48、72 h)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法(CCK-8)检测槲皮素对SW480 细胞生长的影响;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槲皮素处理后SW480 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槲皮素对SW480 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CCK-8 法检测显示槲皮素对SW480 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经槲皮素处理的SW480 细胞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呈明显凋亡状态;PI 染色FCM 分析发现槲皮素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SW480 细胞G2/M 期细胞累积,且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槲皮素对人结肠癌SW480 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能诱导SW480 细胞凋亡,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药物.

    作者:林增海;马涛;孟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置管术的优点、穿刺置管方法、各种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02-2008 年期间本人参与操作及护理的76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Seldinger 技术,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结果:全部一次性置管成功,创伤小,并发症少,使用护理方便.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护理方便、并发症少、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演怡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舒肝解郁胶囊与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 例PSD 患者随机分为舒肝解郁组和黛力新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 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评定其疗效,并观察两者的副作用.以症状量表(TESS)评定其不良反应.结果:与黛力新组相比,舒肝解郁组HAMD 评分和NIHSS 评分的减分率均较高(P< 0.01),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 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可明显改善PSD 的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临床副作用少,适合PSD 的急性期和长期维持治疗.

    作者:叶庆红;陈志斌;唐锴;刘树娇;陈梅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8 例A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 mg 于0.9%氯化钠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 d,14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个疗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12 周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6、12 周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CDR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2)研究组患者MMSE 评分第6 周总有效率为48.6%,第12 周总有效率为67.9%,ADL 评分第6 周总有效率为41.3%,第12 周总有效率为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研究组出现3 例全身瘙痒,2 例皮疹,2 例轻度发热,经减慢滴速,对症治疗和继续用药后消失.所有病例生命体征平稳,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测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AD 安全有效.

    作者:李明秋;黄海华;张国胜;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状腺术后引流方法的改进

    甲状腺疾病为常见多发病, 常需要手术处理[1].手术完毕一般需常规放置引流, 以引流创面渗液和观察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等情况[2],从而防止术后渗血、出血积聚所引起的致命窒息,以及防止血肿形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传统的引流方法有:(1)经切口放置皮片, 这种引流属被动引流,且皮片菲薄,易脱落,易受切口挤压,导致引流不畅[3],达不到彻底引流的要求, 创面内往往会有残余血肿形成,不利于伤口愈合,且术后6 h 内伤口包扎敷料即被渗血浸湿, 给患者以负性心理刺激,术后1 d 内常需更换敷料1 ~ 3 次,易导致细菌感染,增加切口的感染几率.

    作者:李小平;黄彧禾;路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瑞代不同输注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比较持续及分次鼻饲滴注瑞代液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60 例2 型糖尿病伴发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炎症指标、营养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在2 型糖尿病伴发脑血管意外患者中,鼻饲营养液瑞代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糖增幅及波动均较小,超敏CRP 水平较低.结论:持续滴注鼻饲营养液可能是糖尿病伴脑卒中不能进食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玉慧;林昭宇;陈献东;刘隽;王怡淳;诸乐飞;金洁娜;陶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