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伟峰;郄文斌
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1].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以降压、利尿消肿及抗凝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一般不主张应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患者群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患者临床表现﹑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在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明显差异[2].我院自2010 年8 月至2011 年8 月采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益肾化湿颗粒(广东康臣药业集团生产)治疗慢性肾炎,观察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孝琴;张振宇;关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 年9 月至2011 年6 月期间52 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 例线拉式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对照组)的并发症、操作时间及造瘘管更换方法.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可在体外直接更换造瘘管;对照组需胃镜引导下按原造瘘方法更换造瘘管.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永锋;范利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女,65 岁,因右侧腹股沟区肿物10 余年, 于2010 年10 月前来就诊.患者10 余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腹股沟区皮下有一约0.5 cm × 0.5 cm 大小质硬肿物,无明显自觉症状,故一直未予以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遂来就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2.5 cm× 2.5 cm 大小肿块,正常肤色,稍高出皮面,触之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欠佳,无触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刘文芳;邢卫斌;叶文静;孙则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主要途径.产前诊断可靠、先进、科学的手段是DNA 水平的基因诊断.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目前产前细胞遗传学检测的金标准,它可以检测5 ~ 10 兆碱基的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异常,包括缺失、重复以及其他染色体重排.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则比核型分析提高了100 倍,它可以检测千碱基对级的染色体缺失或重复,尤其对诊断微缺失或重复综合征,如DiGeorge 综合征优势较大[1].近期有研究[2]报道,核型分析可能导致由染色体拷贝数异常(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s)引起的疾病,因此基因芯片被推荐作为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的首选方法.此外基因芯片具有容量大、高自动化、大规模效应,这种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产前诊断中.本文对目前基因芯片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柴红娟;施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吸入性损伤患者治疗中气管切开术应用的时机选择和指征.方法:对于153 例因吸入性损伤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其中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分别为29、55、69例.按气管切开时机选择的不同将117 例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而36 例行紧急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分为紧急气管切开组.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烧伤面积平均为(47.76 ± 21.40)TBSA%,其中轻度吸入性损伤13 例,中度42 例,重度62 例,治疗后死亡29 例;紧急气管切开术组烧伤面积为(24.34 ± 15.87)TBSA%,其中轻度16 例,中度13 例,重度7 例,治疗后死亡15 例.与紧急气管切开组比较,预防性气管切开组患者的烧伤面积大(P<0.01),损伤程度重(P<0.05),而死亡率低(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特别是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头颈部重度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作者:李文军;彭本刚;全世明;苗旭涛;王欣;孙轶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定量分析PTEN 和HAb18G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肺癌、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中PTEN 和HAb18G 蛋白的表达,用ImageProPlus 图像分析软件对PTEN和HAb18G蛋白的阳性单位(PU)进行定量测试.结果:PTE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P<0.05),与肺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及pTNM 分期均无关(P>0.05),周围性大于中央型(P<0.05).HAb18G 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P<0.05),与肺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及pTNM 分期均有关(P<0.05).不同类型的肺组织中PTEN 和HAb18G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 = -0.312,P = 0.002).结论:PTEN 的低表达或缺失,可能与HAb18G 的异常激活有一定关系,从而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小艳;郅程;陈清;申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预处理的小鼠在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中Prdx2 在卵巢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rdx2 在调控卵泡生长、发育及成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22 ~ 24 d 大小的75 只C57/BL6 雌性小鼠随机分成14 组(生理盐水组10 只,其余各组5 只),分别为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后2、4、6、8、10、12、24、48 h 组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5、8、10、12、24 h 组以及生理盐水组,其中生理盐水组分别于注射生理盐水后2 h(C0,5 只)及48 h(C1,5 只)取出卵巢.采用实时定量PCR 及免疫印迹法检测Prdx2 mRNA 及蛋白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的动态表达.结果:小鼠腹腔注射PMSG 后Prdx2 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组,于注射后2 h 表达量低,随后表达逐渐增高,24 h 到达高点,但表达仍低于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后2 h(C0)与注射PMSG 后2、4、6、8、10、12、48 h 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注射PMSG 后24 h 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38).注射PMSG 后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结果表明2 h Prdx2 的表达同6 h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腹腔注射PMSG 后48 h(P48)注射hCG 促排卵,促排卵后不同时间点卵巢标本mRNA 表达量同P48 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后48 h(C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dx2 蛋白在小鼠腹腔注射PMSG 后10 h 表达水平低,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hCG 后各时间点同生理盐水组相比,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dx2 可能在小鼠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书红;王硕;袁明;罗爱月;沈薇;丁婷;赖志文;王世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检测不育症患者精浆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的含量,探讨HMGB1、C-反应蛋白在不育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61 例不育(其中梗阻型无精子症18 例)患者、20 例正常生育男性精浆中HMGB1 进行检测,C-反应蛋白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无精子症患者精浆中HMGB1[(22.68 ± 4.45)μg/L]、C-反应蛋白[(33.71 ± 6.96)mg/L]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12.88 ± 6.84)μg/L;(1.73 ± 0.78)mg/L]及一般不育组[(14.68 ± 8.25)μg/L;(2.34 ± 1.78)mg/L];无精子症患者精浆HMGB1 水平与C-反应蛋白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结论:无精子症患者精浆炎性介质HMGBl 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炎症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吴国荣;周德琪;李蕾;李琴;尹丽;陈国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肌肥厚是心血管疾病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心肌重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期的心肌肥厚很容易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1].虽然临床上已采取了多种治疗策略, 但心衰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不断上升.研究表明,长期压力和(或)容积负荷过度、机械性刺激和神经体液因素均可通过调节肥厚相关基因的表达, 促进心肌细胞的肥大.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 人们对心肌肥厚发生的确切分子和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仍知之甚少, 因此阐明心肌肥厚以及由心肌肥厚到心力衰竭演变的分子机制对防治心衰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女,49 岁.因呼吸困难、大汗、胸闷、憋气、遗尿10 min,于2011 年7月28 日就诊.入院前10 min,因上呼吸道感染,在院外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 g(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101001025)静脉滴注.用药4~ 5 min 后,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后未行特殊处理急来我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此次发病前2 d 曾静脉滴注菌必治, 疗效欠佳而改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查体:脉搏未触及,血压测不到,大汗,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颜面苍白.
作者:陈敏卓;郭成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整复、修补巨型脐膨出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以来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进行巨型脐膨出整复、修补术的5 例患儿病例资料.均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还纳膨出的脏器,将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与腹壁缺损边缘缝合,行脐部成形.术后3 例无需呼吸机支持呼吸,2 例需呼吸机支持呼吸,但24 h 后安全撤离呼吸机,予胃肠减压、TPN 支持.结果:5 例患儿顺利愈合,术后无发热,切口无红肿渗液,愈合良好,无切口疝,均按期出院;出院后随访3 ~ 11 个月,患儿生长发育好,腹部外形满意,无腹壁疝发生.结论: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其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很好,无皮肤致敏,具有良好的诱导组织化作用,适于临床组织缺损的修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树友;李新宁;石群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女,30岁,因反复皮肤红斑、脱发、口腔溃疡8 年,双下肢水肿3 年,再发1 个月入院.患者于2001 年3 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视物模糊、头痛, 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于抗结核治疗1 周,逐渐出现皮肤红斑,以面部、四肢为主,伴皮肤瘙痒,无发热咳嗽, 再次住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予强的松40 mg 每日1次口服及环磷酰胺0.2 g 静滴每日1 次共5 次后,皮疹消失.患者自动出院后并停药.于2001 年11 月出现呕吐、腹胀、脱发、口腔溃疡.再次出现红斑于温州医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示:狼疮性肾炎(LN)Ⅲ型.
作者:姚巧巧;黄钢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女性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骨钙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81 例女性T2DM 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A 组)36 例,血糖控制不佳组(B 组)45 例,并选取与A、B 组BMI、年龄和绝经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女性40 例(C 组)作为对照.对3 组对象血清骨钙素(BG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3、血钙、磷水平进行比较.结果:3 组血钙、磷水平差异无显著性.A 组和C 组BGP、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显著高于B 组(P<0.05).C 组BGP、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高于A 组(P<0.05);A 组和C 组血清β-CTx 水平均显著低于B 组(P<0.05).A 组与C 组比较,β-CTx 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T2DM 患者血清BGP、25-羟维生素D3水平下降,β-CTx 水平升高,从而影响骨钙代谢.
作者:李艳敏;张会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24 只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3组(n = 8),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空白对照组)、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高脂他汀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人工饲养8 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行小鼠主动脉弓HE 染色.结果:(1)HE 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内膜未见明显增厚,泡沫细胞含量极少;高脂饮食组小鼠主动脉弓可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明显增厚,其内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及增生的纤维组织,胞体大,胞浆呈空泡状,纤维帽薄;高脂他汀组主动脉亦可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稍增厚,泡沫细胞含量极少,可见较厚纤维帽.(2)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他汀组血清NO 分别为(56.104 ± 16.104)、(29.881 ± 12.009)、(53.713 ± 16.430)μmol/L,TNF-α分别为(3.138 ± 0.435)、(5.163 ± 0.523)、(3.938 ± 0.452)pg/mL(P<0.05).结论:已知NO 及TNF-α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阿托伐他汀能够调节小鼠血清NO、TNF-α的表达,提示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调整炎性介质的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张敏;宁亚媛;陈丽娟;王珺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包块型剖宫产子宫切口处绒毛植入的超声诊断以及之后保守治疗过程中的超声改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包块型剖宫产子宫切口处绒毛植入且予保守治疗的9 例患者,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超声监测资料,并结合血HCG 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首次检查诊断为包块型子宫切口处绒毛植入7 例,另2 例首次门诊超声检查为滋养细胞肿瘤,入院行清宫术前超声复查后更正诊断.9 例患者均入院予保守治疗,住院期间按疗程每5 ~ 7 天复查一次,出院后仍每周复查一次,其超声结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超声在明确诊断包块型剖宫产子宫切口处绒毛植入至关重要,在保守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及治愈后随访都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华;杨健;李星云;陈兴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诱导人急性白血病(AL)原代细胞凋亡、胀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提取1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以对数生长期细胞为干预点,将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于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人AL 原代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青蒿琥酯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对人AL骨髓原代培养细胞有抑制作用;青蒿琥酯具有诱导人AL 骨髓原代细胞凋亡和胀亡的作用,青蒿琥酯可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 含量,同时促进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 的释放.结论:青蒿琥酯可诱导人AL 原代细胞凋亡和胀亡,线粒体途径可能是青蒿琥酯诱导白血病细胞死亡的主要途径.
作者:黄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使用Neuroform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18例Neuroform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均在术后3 年以上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除2 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伴轻度狭窄形成外,其余16 例患者均未发现支架内狭窄迹象;14 例动脉瘤体完全无显影,4 例患者有动脉瘤颈轻度复发迹象.结论:Neuroform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式有效、可行,长期效果良好,长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巴华君;孙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组合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止痛效果,副作用及24 h 复发率,为急诊科医师治疗肾绞痛提供借鉴.方法:将我科自2010 年2 月1 日至2011 年9 月30 日372 例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肾绞痛的患者,分成3 个治疗组,分别为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加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组(A 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加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组(B 组)、硫酸罗通定注射液加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治疗组(C组),观察不同组间的止痛效果、副作用及24 h 复发率.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8.70%,B 组总有效率为93.94%,C 组总有效率为72.09%,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组副作用发生率为3.25%,B 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9.70%,C 组副作用发生率为55.81%;A 组24 h 复发率为5.19%,B 组24 h 复发率为17.42%,C 组24 h 复发率为63.95%.结论:A 组和B 组是较理想的治疗肾绞痛方法,具有止痛效果好,副作用较少,24 h 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李晓锋;叶泽兵;覃海森;刘兴涛;曹举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普瑞巴林对瑞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 例,ASA 分级Ⅰ~Ⅱ级,年龄25 ~ 60 岁,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 例:普瑞巴林组(P 组)和安慰剂对照组(C 组).P 组在术前2 h 口服普瑞巴林150 mg,C 组术前2 h 口服安慰剂作为对照.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恢复室观察时间、术中平均BIS 值;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Ramsay 镇静评分;患者意识恢复时的数字疼痛评分(NRS);麻醉药物用量;术后PCA 芬太尼用量;并发症.结果:(1)两组术中丙泊酚总量、瑞芬太尼总量、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P 组的Ramsay 镇静评分(1.71± 0.51)比C 组(2.53 ± 0.47)明显降低(P<0.05),意识恢复时NRS 评分(2.86 ± 0.88)比C 组(6.23 ± 1.03)明显降低(P<0.05);(3)P 组患者术后1 h(114.28 ± 43.59)、2 h(158.65 ± 58.72)、4 h(213.81 ± 62.45)、8 h(341.08 ± 94.47)的PCA 泵芬太尼用量比C 组1 h(185.93 ± 49.77)、2 h(225.64 ± 60.85)、4 h(285.49 ± 59.14)、8 h(395.44 ± 87.99)显著减少(P<0.05);(4)P 组术后24 h 的头晕发生率(25%)比C 组(10%)明显增高(P<0.05),躁动发生率(7.5%)则比C 组(37.5%)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应用普瑞巴林可有效抑制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痛觉过敏.
作者:黄辉;刘德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调查佛山市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的患病情况,以提高对脊柱侧凸的防治水平.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以佛山市五区18 798名7 ~ 15岁学生为对象,应用脊柱侧凸三检法进行普查.Cobb 角≥10°者确诊为脊柱侧凸.结果:18 798 名受检学生中三检阳性156 例,阳性率8.3‰,男性患病率6.9‰,女性患病率9.7‰,Cobb 角10 ~ 19° 129 例,20 ~ 39° 21 例,39°及以上者6 例.以特发性侧凸居多(150 例),侧凸节段以胸腰段为多,其次为胸段、腰段及双弯.结论:佛山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女性患病率较高,且侧弯角度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柯扬;何家雄;潘志雄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