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霞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1972年Sharp等提出的一种新的结缔组织病,其特征为临床具有类似于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PSS)、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混合性表现,并有血清学高滴度的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目前对MCTD究竟代表一独立疾病,还是SLE、PSS或多肌炎的亚型,或者是重叠综合征的一个类型,颇有争论.现在对MCTD患病率不详,一般估计可能高于多发性肌炎,而少于SLE.
作者:张华东;赵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在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下,卫生事业单位首先要解决好筹资与投资工作,而筹资与投资恰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分析却是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医院已发生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又能为以后的财务预测、决策和计划提供有用信息.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总结医院医疗服务经营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作者:马月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异丙托品作为基础治疗,组只给予异丙托品,组给予万托林雾化吸入.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min、30min及1周后测量肺功能.结果 B组治疗后肺功能参数15、30min及1周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参数,且剂量小、起效快、方便,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适于临床.
作者:孟波;石伟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48例年龄>55岁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给予螺内酯20mg,每天1次,治疗1年,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及超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检测并对比其变化.结果脉压(P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IMT)治疗前后分别为(75±8)mmHg、(64±9)mmHg(P<0.01)及(11.4±1.7)mm、(9.1±2.2)mm(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内酯对降低脉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运和;陈宁南;傅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术前熏洗、按摩,术中彻底松解粘连,术后采用CPM机综合方法治疗.结果术后疗效按Judet标准评定,优18例,良3例,可1例.结论伸直位膝关节僵硬术前应了解股四头肌挛缩粘连和关节内粘连状况,采取措施尽可能加强股四头肌力,恢复局部皮肤弹性,手术中充分分离股四头肌,彻底松解各部位的粘连,清除关节内疤痕组织,术后镇痛泵下CPM机早期活动,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术前对此病的认识,术后积极配合练功,也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赵江涛;李忠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中成药在祖国医药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携带、服用方便等优点.其中有许多世代流传、经久不衰的方剂,至今为医生和病人所推崇,但是,中成药毕竟受组方药物及其剂量所限,面对临床中复杂多变的疾病,则显得鞭长莫及.现在我们常可以听到病人反映中成药的疗效不好,这固然与中成药的组成局限有关,但也不尽然.主要还在于药物制作前原料的质量、药物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医生和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下面就这些因素,略作论述.
作者:纳木恒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喉喘鸣是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比较复杂,以往的诊断多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其中直接喉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纤维支气管镜开始在临床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喉喘鸣的诊断水平.现将我院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喉喘鸣24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番泻叶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和尖叶番泻的小叶,前者主产于印度、埃及和苏丹.后者产于埃及的尼罗河上游地区.我国广东、海南岛及云南有栽培.通常于九月间采收,除去杂质,晒士,生用.
作者:李明军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采用氦氖激光照射下关穴及阿是穴治疗81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其中50例显效,1例好转,总有效率88.4%.探讨激光对本病的镇痛作用大多是通过穴位及病灶区的照射来完成的.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风寒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全国良;陈毅丽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心力衰竭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而且容易出现合并症,若及时恰当的抢救治疗,严密观察病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使病人转危为安.心力衰竭按中医分型分为气血不足、心肾阳虚、心阳虚衰三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生命体征与脉象相结合,把舌象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对病情发展变化进行观察,然后根据临床分型进行辨证施护,结合一般的常规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欣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45例,并设有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4.40%,对照组有效率为56.7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7.10227,<0.01).结论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文辉;吴京华;来长荣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一种严重的药疹,由于全身中毒,大量糜烂创面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患者易致死亡.近年来结合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对4例大疱表皮松解型重度药疹进行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卫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笔者近3年应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肢体麻木症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周顺;王俊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早期部分换血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将58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配为接受早期部分换血加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组及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2日内红细胞压积HCT恢复正常的速度和比率及血糖恢复正常的速度和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部分换血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经济、安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炜茹;郭小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脾脏是腹腔内实质性器官,血运丰富,易受外伤,尤其是闭合性左上腹、左下胸部受伤时容易受损伤.脾破裂在临床上主要危险是腹腔内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来诊后如能迅速及时抢救与护理,不但能减少死亡率,而且为手术赢得时间.我院普外科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8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君;刘天荣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本组对306例作ERCP术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加以总结.结果术组资料306例,在护理工作密切配合下,成功率96%.结论 ERCP术是诊断及治疗胰胆管各种疾病的相对简单及安全的一项新操作,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对操作成败十分重要.
作者:徐宝珠;黄月爱;陈秋连;李素萍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以下简称(RAET)是婴幼儿常见的后天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之一.
作者:栾瑛;王淑霞;辛浩蓉;王丹;刘斌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异长春花碱(NVB)为主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45例肺癌中,男34例,女11例;初治28例,复治17例;鳞癌23例,腺癌17例,腺鳞5例;Ⅲb期27例,Ⅳ期18例.化疗方案为MNP:MMC 6mg/m2,1静注,VB 25mg/m2,1、8静注,DP 30mg/m2,1~3静注,方案IN:NVB 25mg/m2,1、8静注,FO 1.5g/m2,静滴,1~5天,~4周为一疗程,均采用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5例,总有效率为62.2%.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以NVB为主的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和可耐受的毒副作用.
作者:宋秀云;赵丽波;周维国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征、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疗效.方法对36例脑干梗死患者至少经两位神经科医师核查体征、并与头颅CT及MRI对照,分析探讨本病的特点.结果延髓和中脑梗死均具有交叉性麻痹,脑桥梗死则有不同的临床征象,可概括为四种类型:交叉性麻痹、四肢瘫、纯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并偏身感觉障碍.结论 (1)MRI是诊断脑干梗死有意义的检查,T不能确诊脑干梗死,但有助于排除脑干出血;(2)介入疗效优于非介入治疗.
作者:邢玉慧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确切病因尚未清楚,治疗方法多样,笔者运用自拟银Ⅰ号煎剂治疗银屑病多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先;张缙 刊期: 200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