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何文;梁晓宁
自2000年6月~2002年8月,我们采用清胃散治疗牙龈肿痛患者100例,并设同期对照组100例,进行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宜兰;龙飒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高血脂状态下尿酸(UA)、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变化及菊苣提取物对其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配方高脂料诱发鹌鹁高脂血症,动态观察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UA、XOD水平变化,并观察菊苣提取物对其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高脂料配方1组实验期间动物血清TC持续明显升高,10~30天时,XOD、体重明显升高,10~30天及70天时血清UA明显降低,TG变化不明显.高脂料配方2组在10~70天时血清TC、XOD、TG均明显升高,UA、体重明显降低.与高脂料配方1组比,高脂料配方2组血清TC、TG、XOD明显升高,UA、体重明显降低.菊苣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清TC、TG水平(P均<0.01),其降脂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烟酸肌醇脂.而血清UA和XOD水平可随菊苣提取物剂量的减少而升高.结论高脂饮食不但可引发脂代谢紊乱,同时可引发蛋白质代谢的紊乱,菊苣提取物的降脂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有关.
作者:刘小青;张冰;胡京红;刘春梅;张浩军;孔悦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将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与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方法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观察镇痛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内分泌(血糖和胰岛素)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4例ASAⅠ~Ⅱ级,肺功能正常,无免疫系统疾病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Ⅰ组:肌肉注射哌替啶组,患者术后感觉疼痛难忍时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Ⅱ组:病人自控镇痛(PCA)组,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由病人或家属在患者感觉疼痛时自行注射吗啡镇痛.监测患者术后血压(B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疼痛评分(VAS)和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检测患者围麻醉期皮质醇、CRP、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PC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前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皮质醇、CRP、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基本平稳或略有下降,Ⅰ组则明显升高.结论术后有效镇痛有助于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莉;陈玉玲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应用生脉散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血清酶变化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73例AMI患者,其中本虚证49例(67.1%),标实证24例(32.9%),随机分成生脉散组及安慰剂组.两组中医分型例数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AMI患者血中抗氧自由基酶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明显低于健康人组(分别P<0.05,P<0.01),脂质过氧化反应重要产物之一丙二醛(MDA)则明显增高(P<0.01).服用生脉散后本虚证患者SOD、GSH-Px显著上升(P<0.01),MDA显著下降(P<0.01),标实证患者亦有同样作用(分别为P<0.05,P<0.01).用药后本虚证、标实证患者左室心功能有显著上升(P<0.01).结论生脉散不仅对本虚证者有效,对标实证同样有效.
作者:严善福;荣烨之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我所于2003年4~9月用庆大生理盐水溶液治疗颜面部隐翅虫皮炎5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为我所2003年4~9月的门诊病人,年龄10~48岁,男25例,女31例;病程1~3天,患者居住环境以平房和低矮楼房,气候潮湿,夜间不关灯入睡为多,均在早晨起床时,突然发现颜面部有条状水肿性鲜红色斑,好似竹签划伤后的炎症反应,红斑上有许多密集的小丘疱疹和小脓疱,患者自觉有烧灼样疼痛和微痒,重者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作者:谢忠诚;彭正林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为解决免疫组化贴片法中免疫组化笔的问题,自制简易免疫组化笔.方法将一次性筷子从中间折断,分成两根,削尖一端,把尖端用少许棉花裹紧,这样就制成了一只简易笔.用一小瓶倒入2ml树胶,将自制简易笔蘸少量树胶,围绕片子周围0.2cm处画圈,以不覆盖片子为宜.结果自制简易免疫组化笔的防水率达98%,而美国进口免疫组化笔及国产笔其防水率只达到85%左右,增强了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表达效果.结论自制免疫组化笔完全可以代替任何国产、进口免疫组化笔,且价格低廉.
作者:詹合琴;王廷华;赵秀君;金立得;吴蓝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我院肛肠科于2002年2月~2003年4月,在痔疮肛瘘等手术后,采用双氯芬酸钠栓肛门给药,经960例病人的疗效观察,镇痛效果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李气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我们对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应用硬膜外镇痛泵,有效地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凤玲;马京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超声的诊断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旨在经阴道三维超声研究PCOS的形态学特征,并与二维超声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者,年龄19~37岁,伴有月经稀发、闭经、多毛、多年不孕或肥胖,所有这些病人均已被确诊为PCOS.
作者:唐华;何文;梁晓宁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情绪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临床诊断为分裂症伴抑郁情绪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治疗组)和氟西汀组(对照组)治疗6周,于治疗前、治疗过程中第1、2、3、4、5、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电针组显效率为76.92%,药物组显效率为73.07%.结论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一样疗效显著,且见效较氟西汀组稍快、安全、舒适、无副反应.
作者:王超英;吴伟林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观察诱导放松与音乐疗法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设立特治组35例,对照组33例,特治组合用诱导放松与音乐疗法,对照组维持常规治疗.结果治疗3月及5年后特治组较对照组血糖水平、果糖胺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提示诱导放松与音乐疗法对控制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有效.
作者:苏晓清;胡汝贤;李建华;宋明康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肝素钠与前列腺素E1合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治疗效果.方法136例UAP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肝素钠和前列腺素E1,对照组用硝酸甘油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明显优于对照组(57.3%),P<0.01.结论肝素钠与前列腺素E1合用能使心绞痛控制,心电图显著改变.心绞痛分级改善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苗洪庆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可由各种病因引起,但均具有高血糖这一共同特点.除了用药物控制血糖以外,病人的生活习惯,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病人的心理状态等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巩固都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锐;王玮;董金玲 刊期: 2003年第23期
尼莫地平和川芎嗪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4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男10例,女30例,年龄14~65岁,病史2~30年.多数患者曾在外院服用镇痛药疗效欠佳,均有反复发作相似症状,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脉搏、血压改变及情绪变化等.
作者:程秀红;宋艳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加入WTO 以后,医疗市场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松散和任意性的管理越来越不能适应医院各项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管理模式经营管理医院,ISO9000标准就是一个管理平台.
作者:鲁继增;昝桂兰;杨德全;王元福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评价中药扶正启膈汤配合放疗对食管癌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放疗(50例)、放疗加中药(28例)、放疗加化疗(22例)三种方法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00例的疗效分析.结果三种方法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但放疗加中药组3年存活率达35.7%,5年存活率达21.4%,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食管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
作者:刘传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瘀痛净合剂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服用瘀痛净合剂,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常规治疗相同.结果在治疗组,治愈15例(46.9%),显效8例(25.0%),有效5例(15.6%),无效4例(12.5%);而对照组,治愈6例(18.2%),显效9例(27.3%),有效13例(39.4%),无效5例(15.1%);瘀痛净合剂与盐酸氟桂利嗪在治疗偏头痛有效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痊愈率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瘀痛净合剂在治愈偏头痛的治愈率上优于盐酸氟桂利嗪.
作者:孙莉;张霄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三钾二枸橼酸铋和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4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治疗及观察.结果洛赛克与三钾二枸椽酸铋合用组,在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方面均优于单用洛赛克组,在溃疡复发率方面与后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1年后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洛赛克与三钾二枸橼酸铋合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比较理想的方案.
作者:左慧荣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鼻-鼻窦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993~2003年共10年间诊断的16例鼻-鼻窦淋巴瘤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鼻-鼻窦淋巴瘤的局部和全身症状、体征、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以及误诊情况.结果鼻-鼻窦淋巴瘤有以下特征:(1)局部表现和全身表现不平行,全身症状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更加明显;(2)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的粘膜、软骨、骨坏死和粘膜组织的增厚;(3)使用广谱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4)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较少见.结论鼻-鼻窦淋巴瘤临床上可以发现一些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王剑;倪道凤 刊期: 2003年第2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多,本院病人来源主要以农村为主,非知识型老年病人(大于60岁,小学以下及文盲)占了相当的比例.本院对60例非知识型老年糖尿病病人用药情况进行了追踪随访,结果表明:非知识型老年糖尿病病人用药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血糖的控制率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建红;江红艳 刊期: 200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