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松涛;王应洪;李绪鲲;柯井卫;唐义权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178例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AFS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孕三烯酮,每次2.5 mg,每两周一次,连用3个月.随访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78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总妊娠率为48.3%(86/178),其中Ⅰ、Ⅱ、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率分别为72.5%(29/40)、48.3%(28/58)、33.3%(14/42)和39.5%(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74,P=0.002 5);术后1年内、1~2年和2年以上的妊娠率分别为34.3%(61/178)、17.9%(21/117)和4.2%(4/96),术后妊娠率与r-AFS分期有关,术后妊娠率随手术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手术治疗后应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药物治疗.
作者:黄思毅;李末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评估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冠心病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将7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反搏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组接受6周常规药物治疗,反搏治疗组接受6周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体外反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常规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与治疗前无差异,而反搏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清TNF-α、IL-6、CRP和hsCR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下降了(23.79±6.35)%、(34.51±4.44)%、(38.36±7.13)%、(37.93±5.12)%.结论:冠心病患者经过体外反搏治疗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体外反搏对冠心病的疗效可能与其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有关.
作者:蔡兴明;张爱霞;谢强;蒙荣森;董吁钢;伍贵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好发于外阴或肛门,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是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淋病,位居性病第2位[1],而发生于尿道内的尖锐湿疣,因位置特殊,治疗上极为棘手,极易复发,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46例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采用钬激光电灼加干扰素皮下注射,效果较明显,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远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不同方案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POTS患儿随机分入口服生理盐水组、盐酸米多君组(生理盐水口服联合盐酸美多君口服)及美托洛尔组(生理盐水口服联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2个月后比较3组患儿的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美托洛尔组、盐酸米多君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但美托洛尔组、盐酸米多君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的心率差值、直立心率,美托洛尔组显著优于盐酸米多君组(P<0.05),而盐酸米多君组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P< 0.05);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托洛尔组、盐酸米多君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盐酸米多君均可显著改善POTS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但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孙微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opoⅡα及ki67在60例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癌中topoⅡα和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46.6%(28/60)和60.0%(36/60).topoⅡα、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两者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是否淋巴转移及Dukes分期无相关性(P>0.05) 结论:topoⅡα和ki67均可作为大肠腺癌细胞增殖的特异性标记物,但topoⅡα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更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炳臣;覃忠卫;罗春英;陆海善;黄永秩;林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妇女宫颈分泌物中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宫颈Bishop评分预测临产时间的价值.方法:对200例妊娠37~41周、未临产、胎膜完整的孕妇,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宫颈分泌物IGFBP-1测定,比较IGFBP-1和宫颈评分预测72 h内临产的成功性.结果: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IGFBP-1阳性率为95.12%,明显高于<7分者49.69%(P<0.001).随着宫颈成熟度的增加,IGFBP-1阳性率逐渐升高,IGFBP-1阳性率与宫颈成熟度呈正相关.110例72 h内临产者中IGFBP-1阳性108例(98.18%),IGFBP-1阴性2例(1.82%),90例>72h临产者中IGFBP-1阳性10例(11.11%),IGFBP-1阴性80例(88.8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01).IGFBP-1预测72h内临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18%、88.89%、91.53%、97.56%,而宫颈Bishop评分是31.82%、93.33%、85.37%、52.83%.结论:宫颈分泌物IGFBP-1能反映宫颈成熟度,可作为预测临产时间的一个客观指标.检测IGFBP-1预测临产时间明显优于宫颈评分,其阳性可预测在72 h内临产.
作者:马秀华;宋风丽;马丽丽;贺笑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不同液体的血液稀释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模型组(B)、晶体血液稀释组(C)、万汶血液稀释组(D)各32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颅脑外伤模型(每组分为2、6、24、48 h亚组,每个亚组8只),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NSE的浓度,伊文氏蓝(EB)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D组脑组织含水量在24 h时与B和C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2、6、48 h时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NSE浓度在6、24 h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24、48 h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中EB含量在2、6、24、48 h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6h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万汶血液稀释可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进一步降低血清NSE的浓度,减轻颅脑外伤后脑水肿.
作者:张慧玲;刘俊伟;王均炉;林海;张钧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在体外建立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模型,观察在体外苦参水煎液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腹膜透析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膜透析液-腹膜透析管系统建立体外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模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变化.将苦参水煎液、左氧氟沙星各药单独或联合作用于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运用连续稀释法计数存活菌菌落数变化.结果:16 g/L的苦参水煎液即可破坏和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其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作用后,生物被膜内存活菌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苦参水煎液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作用后可破坏已形成的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较单用左氧氟沙星有更强的抗菌作用.
作者:梁俐;廖蕴华;王成玉;邹龙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B-FFE序列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伽玛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共81例患者,采用B-FFE序列定位行伽玛刀治疗.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并与3D-FFE序列定位伽玛刀治疗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愈66例(81.5%),显效8例(9.9%),有效4例(4.9%),无效3例(3.7%).总有效率为96.3%,并发症发生率2.5%.该疗效好于采用3D-FFE序列定位伽玛刀治疗原发性TN患者的情况(P=0.04< 0.05).结论:B-FFE序列定位伽玛刀治疗原发性TN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常规定位序列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石莉莉;张松辉;许自强;赵普学;李俊武;安全;李国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胱抑素C (Cys 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评价Cys C作为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无创预测因子的可能性.方法: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将71例AMI患者分为Gensini评分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选取同期住院41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选者血Cys 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SC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Cys C降低,LDL值增高(P<0.05).Gensini评分重度组Cys C水平较轻度组降低(P=0.041),重度组较中度组以及中度组较轻度组Cys C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Cys C与Gensini评分呈较弱的负相关(r=-0.347,P=0.038),与SCr呈较弱的正相关.结论:血清Cys C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关,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Cys C水平下降.
作者:刘震;陈平安;李韶南;雷晓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重症中暑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对临床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40例重症中暑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比较两组间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的差异,评价其在感染监测中的价值.结果:死亡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为(52.9±10.8)%,比存活组(73.7±11.0)%明显减少(P< 0.001).CD14+/HLA-DR表达率对死亡判断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67,在佳诊断界点为54.83%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和100.0%.结论: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是判断重症中暑临床预后的良好指标;CD14+/HLA-DR≤54.83%可作为预后死亡的预警指标.
作者:潘志国;耿焱;刘云松;苏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77例SUI行系统的尿动力学检查,21例同时行半卧位和站立位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测定.结果:77例中不稳定膀胱者7例(9.1%).61例(79.2 %)ALPP测定见有漏尿:其中56例半卧位测定有35例(62.5%)见有漏尿;42例站立位测定有36例(85.7%)见有漏尿;半卧位无漏尿,改为站立位见漏尿的有8例.大尿流率为(31.4±11.3)(16.3 ~ 70.1) mL/s、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为(16±8)(2 ~ 37) cmH2O.33例手术,随访21例,16例无尿失禁复发,5例改善.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SU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手术有指导意义,站立位ALPP测定能提高检查准确性.
作者:古维灿;王怀鹏;刘莉娟;郑祥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二孔法及三孔法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优缺点,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二孔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二孔法组)75例和三孔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三孔法组)80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治愈率等进行比较.其中二孔法不分离睾丸动脉,对精索血管集束结扎;三孔法分离睾丸动脉后结扎精索内静脉.结果: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二孔法组较三孔法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3~ 4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及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二孔法较传统三孔法少一个切口,术后遗留瘢痕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更具有优势,是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中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忠;朱汝健;陈安屏;汪官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儿童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儿童较长时间食欲下降、食量减少为主要表现.较长时间的厌食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影响正常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我院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沙棘干乳剂,对照组给予金双歧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以手术病理为诊断标准,对105例,142个乳腺结节进行UE和CDFI检查,对比分析UE与CDFI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病理结果为良性69例,共101个结节,恶性36例,共41个结节.UE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3.33%(30/36),特异性为96.04%(97/101),准确性89.44%(127/142);CDF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8.89%(32/36),特异性为93.07%(94/101),准确性88.73%(126/142);CDFI联合UE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97.22%(35/36),特异性为96.04% (97/101),准确性95.07%(135/142).结论:CDFI联合UE可提高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温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患者女,25岁,学生.主因腮腺肿大伴发热3d,意识障碍4h,呕吐1次于2011年8月21日21:30入院.患者入院前3d出现双侧腮腺肿大疼痛,伴发热,体温高39℃,热峰数次,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当地诊所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输液治疗(用药不详),应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下降,时有反复.入院前9h患者自觉四肢有麻木感,于县医院就诊,治疗过程中出现语言混乱、躁动,约20min后出现意识不清,呼之有反应,不能言语,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及高糖10 mL、安定注射液10 mg肌注,急转我院,途中症状无好转,呼吸平稳,呕吐1次.既往体健,疫苗接种史不详.
作者:李春敬;陈大为;陈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MYCN-siRNA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组包括MYCN-siRNA与NGF联合诱导组、NGF诱导组、siRNA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各实验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细胞的增殖变化,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YCN-mRNA和NSE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YCN基因沉默后MYC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母细胞瘤MYCN基因沉默后,RT-PCR检测 IMR-32细胞MYCN-mRNA表达的抑制率达到89%;Western Blot检测IMR-32转染MYCN-siRNA后的第3天MYCN蛋白的表达率达到低,表达率下降至26.6%.在NGF和MYCN-siRNA的共同作用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出现了较明显的细胞形态学分化,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IMR-32细胞NSE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MYCN-siRNA和NGF联合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可使MYCN-mRNA的表达和NSE的表达均明显下降,并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凋亡.
作者:曾乐祥;邱荣林;伍耀豪;顾焱晖;张杰;周嘉嘉;邓小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浆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58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托拉塞米和环磷腺苷葡胺,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显著,LVEDD、LVEF和血浆BNP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0.01).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作者:赵园园;蔡韵;郑伟;费明峰;吴玉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补肾中药或钙剂干预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髋臼假体周围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肾阳虚骨质疏松并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每组20例,中药组口服健肾补阳汤+钙尔奇D,西药组口服钙尔奇D,观察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髋臼假体周围BMD与肾阳虚证积分的相关性.结果:行全髋术后,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的肾阳虚证积分与髋臼周围4区骨密度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肾中药或钙剂的干预下,术后短期内髋臼假体周围骨密度与肾阳虚积分的变化是并不对称的,肾阳虚证轻重程度与骨密度并不存在量的依赖关系,髋臼假体周围骨密度与证型无明显相关.
作者:庞向华;欧兆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复位保留卵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6例,选择传统开腹或腹腔镜术式,行直接复位或先行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将扭转附件复位,然后剥除卵巢肿瘤.结果:2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复位手术患者均成功,病理结果显示均为良性,未发生血管栓塞,无严重并发症.卵巢血流及功能短期内恢复.结论:选择传统开腹或腹腔镜术式行卵巢肿瘤蒂扭转复位保留卵巢手术具有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苗;邓清华;肖金贵;林还珠;钟培根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