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都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疗效.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敏 刊期: 2003年第17期
抗生素是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使很多严重感染得以治愈,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日益增加,使得很多原先敏感的抗生素变为无效的用药,尽管开发了不少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但仍不能控制细菌的耐药问题.本文就目前中医传统的清热解毒药研究进展,增加抗感染的手段,也为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
作者:陶岳多 刊期: 2003年第17期
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在目前低生育水平人口状况下,计划生育国策要达到的重要目标,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亦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观察本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儿发生情况,了解其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为此对本区四所接产医院分娩的13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邱美英;陆保玫 刊期: 2003年第17期
21世纪是信息和网络科技时代.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医院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档案工作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空前加快的时代,对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造就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富有创新能力的档案干部队伍,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如何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适应医院发展和档案工作的新形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夏珂;罗佩文 刊期: 2003年第17期
高位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部分病人麻醉效果欠佳.我院2001~2002年采用臂丛复合加颈丛复合麻醉,用于锁骨骨折病人行手术治疗,麻醉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毕书英 刊期: 2003年第17期
2002~2003年,我院用普瑞博思治疗胃石症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 刊期: 2003年第17期
药物性鼻炎因患者长期依赖滴鼻净而造成.患者因各种原因(以感冒为主)出现鼻塞症状后,应用了以滴鼻净为主的改善鼻腔通气质量的收缩鼻腔黏膜的药物,它造成鼻腔黏膜的收缩而缓解鼻塞症状,但其有反跳性血管扩张作用,这就是患者依赖药物的根本原因.我们应用双侧鼻腔填塞术对药物性鼻炎进行治疗,效果很好,现将我院统计的67例药物性鼻炎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洪志 刊期: 2003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草酸铂(Oxalipntin OXA)与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联合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LFP方案草酸铂130mg/m2静滴3h,第1天;CF 100mg/m2,静滴,第1~5天(CF静脉点滴一半时接点滴5-FU);5-FU 500mg/m2,静滴6~8h,第1~5天;21天为一周期.结果全组CR 9例,PR 19例,NC 8例,PD 12例,RR 58.33%.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OXA联合5-FU、CF方案疗效肯定,经济实用,且主要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宋秀云;赵丽波;朱春凤;崔桂花;冷霜 刊期: 2003年第17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侵犯脊柱、骶髂关节和髂关节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它起病隐匿、病程漫长、反复发作、危害性大,可致脊柱畸形,关节强直,甚至永久性残废.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约占人口的0.1%~0.3%[1,2],缺乏特异性治疗.自1998~2003年3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S 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相明;游道锋;侯桂芳;刘静;郭焕胜;呼巧娜;赵文沛 刊期: 2003年第17期
我院于2001年6月~2003年6月诊治母乳性黄疸(BMJ)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闯;石小湘 刊期: 2003年第17期
玻璃体混浊为眼科常见病,其主要的自觉症状为眼前黑影飘动,中医学称之为云雾移睛,乃神膏混浊所致.神膏为清莹粘稠之液,能涵养瞳神,也是保证神光发越的组织之一.若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神膏失养,即可产生云雾移睛证.临床上可分为炎性玻璃体混浊、出血性玻璃体混浊和退变性玻璃体混浊三种类型.炎性玻璃体混浊,临床上比较常见,可单眼或双眼发病,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生,病程一般较长,病因复杂,西医学认为,本症多因视网膜葡萄膜等炎症时,炎性细胞、渗出物及坏死组织等病理产物进入玻璃体内引起.
作者:刘征利;谢静华;李春贺 刊期: 2003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本组9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男8例,女1例,破裂部位多位于食管胸中下段,破裂长度2~9cm,均采用可吸收线(Vicyl或Dexon)结扎颈腹段食管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全部治愈,均已至少存活10个月以上.结论结扎颈腹段食管是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勇;林若柏;周仑;林培裘 刊期: 2003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136例脑梗塞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尿酸测定的观察,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136例)及对照组(96例)的颈动脉变化和测定血中尿酸及血脂各参数.结果 136例脑梗塞患者中95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发病率为69.84%.脑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尿酸、血脂的有关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结论尿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颈动脉超声是检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方法,可以判断动脉硬化的程度.
作者:刘宏鸣;樊济海;顾秀莲;卢静;郑继红;王玲 刊期: 2003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的意义.方法对62例新生儿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 34例患儿cTnI阳性或同时合并CK-MB增高.结论新生儿窒息及败血症,即使无明显心衰表现,其外周血中cTnI阳性,亦提示心肌细胞已经存在不同程度损伤.
作者:杨金慧 刊期: 2003年第17期
豆制品的生产与食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制作原理就是破坏大豆原有的组织结构,取出其中以蛋白质为主体的可溶性成分,大豆制成的豆浆是群众喜爱的大众化传统食品,其消化率可达85%,确实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植物蛋白饮料.食用植物蛋白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蛋白质,还可以避免胆固醇的增加,在当今社会更为受到推崇.但由于大豆中含有一些对生理有害的抗营养因子物质,加工不当,对人体会产生有害作用.下面是通过对一起食用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来阐述一下这方面的问题,以期引起人们重视.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03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大肠穿孔手术的护理.方法对10例特发性大肠穿孔的救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0例中8例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20%,均死于中毒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结论特发性大肠穿孔起病凶猛、发展迅速,死亡率也高.因此,重视术前的救护,迅速完成抗休克和紧急手术的措施;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动态观察和各种引流管及结肠造口的管理,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对患者的抢救成功和术后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佘佩吟;林秀文;唐仰璇;谢妙芳 刊期: 2003年第17期
恶性胸腔积液又称癌性胸膜炎,是由于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或胸膜本身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一出现胸腔积液,即意味着病变局部或周身播散,因积液量较多,常造成病人严重的呼吸困难,短期内病情急剧变化.为解决恶性胸腔积液这一临床难题,我们自2003年开展了三氧化二砷注射剂注入胸腔内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景荣;冯仲珉;周革;赵雪梅;薛红;窦健卿 刊期: 2003年第17期
缺血性脑中风是临床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1998~2002年采用加味温胆汤治疗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威 刊期: 2003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9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49例,鱼腥草5ml+喘乐宁+普米克超声雾化吸入治疗,2次/天.对照组40例,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2次/天.观察二组症状改变情况及转归.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显著.
作者:郑铠军 刊期: 2003年第17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公布并正式施行后,社会各界褒贬不一,笔者认为,条例已经正式公布,这就标志着讨论修改阶段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进入实施执行阶段,现在的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态度对待它,如何发挥各种有利因素贯彻执行好.
作者:刘庆春;张韶峰;郝瑞生;姚玲 刊期: 200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