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振;孔秀梅;李晶;朱静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栓塞治疗是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对该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传统均在局麻下操作,病人须承受强大的压力及机体的应激反应.我院近期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进行栓塞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孔洁;孙九麟;陈建平;陆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保护心脏旨在减少危险因素,控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再发率.其贯穿于冠心病始未,离不开用药物维护冠状动脉和心肌的正常功能以及结构完整性.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冠心病的三大基础因素,禁吸烟、降血压、降胆固醇治疗可有效地保护心脏.
作者:李佑西;窦士香;胡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疗效.方法将160例哮喘性疾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滴,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有迅速平喘作用.
作者:吴升华;章晔;丁蓉;张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金钱草一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中药品种繁杂,目前以金钱草入药的还有广金钱草及小叶金钱草.现将其来源性状及功效鉴别如下.
作者:宫照逊;邹天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心力衰竭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简称,是指在足够的静脉血回流情况下,因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或(和)肺循环淤血,动脉系统和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是调整神经内分泌和血流动力学异常,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抑制并逆转心脏、血管的重构,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程昉;程正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10年来我国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但病毒性肝炎仍高居不下.为了了解本院住院患者肝炎肝硬化并医院感染患病率的变化,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我们对2001年5月~2002年12月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墨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其他胸肺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压增高,造成右室肥大,后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病.
作者:沈淑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于1995年2月~2002年10月收治3例骨盆骨折合并严重骶髂关节脱位,伤侧肢体短缩较为严重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俊成;惠卫平;刘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利用透析与吸附两种不同的治疗原理,达到快速清除血液中安眠药,疗效迅速,抢救成功率高.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7月共抢救安眠药中毒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铭儿;扬爱华;孙晔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与Holter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olter监测126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无痛性心肌缺血(SMI)86例,占68%;伴典型心绞痛12例,占9.5%;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84例,占67%.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高,检出694阵次占57.92%.结论 Holter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就其种类、时间、数量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变化规律以及药物的疗效进行详细的观察,是监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胡自安;王西平;韦建瑞;黄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对我院2002年102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状况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体外循环灌注技术.方法本组病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38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17例,法乐氏四联症(F4)矫治术2例,法乐氏三联症(F3)1例,肺动脉瓣切开术2例,主肺动脉窗修补+VSD 1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例,双瓣置换术(DVR)7例,冠状动脉搭桥(CABG)13例,左房粘液瘤摘除6例.本组病例采用中度血液稀释,合理的温度和流量,良好的心肌保护等方法.结果本组病例灌注效果良好,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79例,电击复跳23例,自动复跳率77.5%.结论采用血液稀释,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外周阻力,改善各脏器微循环,减少血液有形成份的破坏,满足组织对氧的需要,效果满意.
作者:林映华;黄小萌;李木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重症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肠瘘患者病死率在50%~60%[1].我国在肠瘘的治疗方面,开创了一整套独到的原则和方法,水平领先于国际医学界.但是肠瘘病情复杂,死亡率仍旧很高,其综合治疗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发展.
作者:续哲莉;边学海;任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规手术之一,但腔道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故特殊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较剧者可形成胃梗阻,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年1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412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42例,发生率10.19%,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林;张彦平;程江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5岁,因突然下腹痛2天伴恶心呕吐夜诊入院,该患者半年前自己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因无任何自觉不适的症状、平素月经规律,未予诊治,于入院前2天晚活动后突然出现下腹部持续剧痛伴恶心呕吐来诊.
作者:袁丽艳;邓君;宓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它极易发生再出血.SAH病人发生再出血死亡率高,恰当的护理措施是减少SAH再出血、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席彩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本文从中西医对比的角度认为: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是以人的宏观生理功能为基础研究人体的,偏重于对人体宏观功能特性的综合研究;西医学理论则是以人的解剖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偏重于对局部结构与具体生理功能之间关系的分析;对药物的研究,中医是从对人体作用上来把握,西医则是从结构到作用的具体部位上来研究.并着重说明了中医学的特色,根源于它的理论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把握复杂系统整体状态与特性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以期在对中医药的研究过程中给予重视.
作者:兰景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易发生很多并发症,如感染、前房纤维渗出、前房积血、人工晶体脱位等.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5月共收治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6例,经术前的精心准备和术后的观察护理,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并发症,无一例感染,收到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明霞;翟翼;张新颖;刘明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糖调节蛋白94(grp9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ABC法检测人食管癌组织HSP70和grp94的表达,图像分析HSP70和grp94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 92.3%(72/78)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SP70的表达,癌细胞存在胞浆、胞核表达强度及部位的差异;grp94的表达阳性率为71.8%(56/78),以胞浆表达为主,而癌旁组织表达较少.结论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证实人食管癌组织存在HSP70和grp94的表达异质性,呈现了胞浆、胞核的表达差异,HSP70的表达强度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相关.掌握HSP70和grp94在人食管癌组织的表达特点为以后肿瘤抗原肽瘤苗的提取和实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小平;刘国贞;宋爱利;李海燕;陈瑞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应用笑气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导乐陪伴加笑气吸入镇痛组(研究组)38例与单纯导乐组(对照组)78例,比较其对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及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效果研究组有效率94.74%,对照组15.3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分娩方式研究组难产率7.89%,对照组25.6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分娩中提倡导乐陪伴服务模式,配合安全、有效、简便的笑气分娩镇痛技术,将是一种全方位的分娩服务模式,对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安全,降低难产率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