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盛华;代腊梅;张丽水
现将45例患者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炜;付刚;丘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7岁,1997年12月26日因车祸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昏迷3h伴呕吐,于当日行硬膜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病人神志不清,呈浅昏迷状态,有时烦躁,伤口有较多渗液流出.CT检查为急性硬膜外血肿形成,于1998年1月5日行枕部及后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病情平稳.但1月13日病人体温升高,神志不清、烦躁,临床考虑颅内感染所致,经多种抗生素治疗,体温仍波动在39℃以上,1月17日又行左颞部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抽出脑脊液做脑脊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作者:常玉玲;王秀芹;牟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小儿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略有疏忽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诊断,尽早取出.因此,手术护士应默契地配合,仔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证异物顺利取出.本文对近5年来呼吸道异物取出作一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特色问题.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护理特点.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与手术的成败密不可分.结论对术中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特色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肿瘤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岳爱萍;秦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5~2003年3月,笔者采用针刺穴位,维生素B1、B12针剂进行局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186例,并与单纯抗病毒对症治疗182例对照比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选用高频线阵探头,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健康者分别测量其休息时肱动脉内径(D0)及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比较两组休息状态下肱动脉内径D0及反应性充血后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休息状态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内径D0(3.96±0.84)mm与健康组D0(3.98±0.82)mm相比,无显著变化(P>0.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的FMD(3.46±0.72%)%与健康组FMD(4.65±1.21)%相比,有显著变化(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血流介导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孙晓岚;黄红漫;吴青梅;刘军;孙建萍;张英虎;张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极易复发的疾病,对于有这类疾病的患者,第一步治疗是手术切除瘤体或电切的方法切除瘤体;第二步是行必要的膀胱内抗肿瘤药物灌注化疗,以预防肿瘤的复发,临床上我们用羟基喜树碱药物灌注化疗,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在化疗时护理,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翠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治新生儿硬肿症9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64例应用中药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晓晖;樊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胸腔闭式引流术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心胸手术后,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和血液,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积极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与恢复十分重要.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段杰;王立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产后出血为产妇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产后出血按其原因可分为:产后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类.本病例系产后宫缩乏力所致,且与产后情绪不佳密切相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蓉;杜玲;曹萍;贺瑞宁;李亚娥;景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循环系统疾病较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我们采用山莨菪碱及消心痛治疗咯血,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杜文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未行血透前,一般都以严格的限制饮食来控制产生肌酐、尿素氮等代谢产物和水钠潴留,来延缓病程的进展.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使更多的尿毒症患者依靠维持性血液透析而长期生存.而这些患者绝大部分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免疫功能低下,从而严重地影响了生活质量,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地调整营养,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所含热量,提倡科学的饮食方法,合理安排饮食,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周莉华;俞爱儿;戴铭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老年人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老年保健已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显得越来越强烈,但要达到健康长寿这一目的,其中的奥秘并非人人皆知.
作者:高有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1991~2002年共收治阑尾周围脓肿118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从1999年以来,对收住院的脑梗塞病人,应用小剂量纳络酮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用常规治疗组做对照组,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一;张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电视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易被患者接受[1],但麻醉要求高,国内外多选气管内插管全麻.我们选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60例,与60例单用全麻组对照,麻醉效果满意,全麻用药尤其是肌松剂用量明显减少,术后清醒拔管早于对照组.
作者:王剑平;王建生;周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1年8月,我市某橡胶厂发生一起急性硫化氢气体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连涛;谢松俭;徐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防止ESWL治疗巨大肾结石发生石街及急性梗阻的方法.方法 ESWL预置碎石专用三棱双丁支架管的方法,治疗上尿路困难结石24例.结果全部患者均未发生嵌顿性石街,大部分结石粉末可通过三棱管与输尿管壁之间的腔隙排出.少部分结石粉末附着在管壁上,拔管时可同时取出.结论碎石专用三棱形双丁支架管为上尿路困难结石ESWL的辅助工具,能有效的防止术后石街的形成,促进碎石排出,但应注意其适应证与留置时间.
作者:郭晋宁;陈博君;朴仁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农民,系门诊血液透析患者,因尿毒症行血液透析半年.透析方法:应用金宝AK90血透机,碳酸氢钠盐透析液,透析用水为反渗水,二醋酸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1.2m2,动静脉内瘘血管通道,每周血液透析1次,每次5h,血流量250~280ml/min,超滤在3~5kg左右.2003年2月18日和3月4日两次透析中,当透析至3h左右,患者突感恶心呕吐,随即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停止.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血压180/90mmHg,心电监护心率153次/min,律齐,神志不清,抽搐状态,口唇紫绀,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追问病史,既往有癫痫病史30余年,近期在家中有发作史,考虑为癫痫大发作.给安定10mg静脉推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4L/min.心电监护,肢体制动,保护穿刺处,减慢透析流量,约8min后意识转清,心率逐渐减慢,继续透析至结束.
作者:俞爱儿;戴铭珠;周莉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对照组根据药敏试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静脉滴注,用药2~6周;治疗组在使用上述西药的同时加服中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用药4~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优于对照组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余靖一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