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

黎明

关键词:
摘要:我院1991~2002年共收治阑尾周围脓肿118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霉菌性食管炎诊疗体会

    霉菌性食管炎是由于霉菌感染所致的食管炎性病变,现将我院近8年内镜诊断33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黎黎;刘光英;陈红;象仁欠;欧阳伟刚;韩致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在妇科急腹症中各种超声图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VS)对确诊的315例妇科急腹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或手术证实.结果 TVS诊断总符合率为98%,其中异位妊娠,盆腔炎性包块,黄体血肿及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分别为100%、98%、97%、83%.误诊率为1.3%.结论 TVS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检查方法,对妇科急腹症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马红;胡小柳;何玉冰;杨凤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中药治疗及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DM)在国内外发病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随之而来的糖尿病性眼病变也不断增加,其严重性和致盲性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近年来激光光凝疗法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使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致盲的危险性明显减少.但无论是激光光凝还是手术本身,均可使视网膜受到严重损害或带来其它方面的危险,并且此设备和技术尚未普及.因此,寻找一种较有效治疗方案和药物,对预防和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我院于1999年12月~2002年10月应用自制熊胆逐瘀片治疗DR 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玲;张霄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手术显微镜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89例112眼.结果近期疗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11眼(99.1%),视力提高者62眼(55.4%),视野扩大者69眼(61.6%).远期疗效:63例78眼,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20个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77眼(98.7%),视力提高者42眼(53.8%),视野扩大者47眼(60.3%).结论该术疗效提高的原因在于对小梁组织切除部位准确,可靠以及术中组织损伤小,术后形成良好的滤枕有关.

    作者:沙素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庆大霉素联合猴头健胃灵治疗慢性胃炎92例临床观察

    2001年4月~2003年4月,我院应用庆大霉素片,猴头健胃灵联合治疗慢性胃炎9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亮;何风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射心通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射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可能机制,验证其疗效.方法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复制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采用高、低剂量射心通胶囊与消心痛对模型进行干预,同时设正常组和模型组.观察各组给药+造模前后心电图∑ST段、心肌组织乳酸(LD)含量和心肌细胞ATP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心电图∑ST段明显高于正常组,显示造模成功,LD含量显著提高(P<0.01),心肌细胞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对照组和射心通胶囊组则显示出明显的对抗∑ST段升高的作用(P<0.01),同时降低心肌组织的LD含量(P<0.01),并提高心肌细胞ATP酶的活性(P<0.05,0.01).结论射心通胶囊可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保护缺血的心肌.

    作者:郑琼莉;张介眉;喻荣辉;柯于鹤;潘克英;孙江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了3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急性期出现室性心动过速(VT)及心室颤动(VF),室速发作时若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静脉注射胺碘酮并观察复律情况,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发作时为心室颤动者,先电复律,然后用胺碘酮治疗,以VT、VF消失为有效.结果 62.5%恶性心律失常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48h累计71.9%,72h内累计84.4%,快速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恶性心律失常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龙飞;贾小鹏;李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9月~2002年9月我科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4~0.6ml)及阿司匹林,观察心绞痛缓解程度(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心电图改善率80%,不良反应发生率0.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申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老年人麻痹性斜视29例临床分析

    在临床上麻痹性斜视虽比共转性斜视少见,但也是眼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尤其中年人麻痹性斜视其发病突然,病因复杂,大多数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现将我科1999~2002年诊治29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川芎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组织钙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7日Wistar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动物模型,观察假手术(A)组、缺氧缺血(B)组、川芎嗪(C)组相应部位脑组织钙含量变化及病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川芎嗪作用的研究.本文用湿法消化,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的钙含量.结果缺氧缺血组8只其缺氧缺血脑组织钙含量(湿重及干重ppm值为:B组138.38±20.13及1249.46±274.5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6只的水平(A组63.7±9.88及453.79±70.9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B组脑组织水含量亦高于A组,电镜下可见其细胞变性改变.川芎嗪组8只钙含量(C组89.63±20.13及636.52±121.04)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存在钙超载,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瑞宣;詹晓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脑脊液中同时分离出浅黄华丽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7岁,1997年12月26日因车祸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昏迷3h伴呕吐,于当日行硬膜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病人神志不清,呈浅昏迷状态,有时烦躁,伤口有较多渗液流出.CT检查为急性硬膜外血肿形成,于1998年1月5日行枕部及后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病情平稳.但1月13日病人体温升高,神志不清、烦躁,临床考虑颅内感染所致,经多种抗生素治疗,体温仍波动在39℃以上,1月17日又行左颞部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抽出脑脊液做脑脊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作者:常玉玲;王秀芹;牟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259例长程发热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长程发热的病因,探讨长程发热常见病的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月长程发热门诊259例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259例长程发热病例,感染性疾病146人(56.4%),非常染疾病83例(32.0%),未查明病因的病例30例(11.6%).诊断明确的229例经过治疗(不包括肿瘤),痊愈196例(75.7%),好转33例(12.7%),30例未明确诊断的,经近2年的观察、随访,24例症状好转或消失,6例无变化.结论长程发热门诊病例,经过临床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结合实验室与必要的特殊仪器设备的帮助,大多能够明确诊断,经治疗(除肿瘤外)预后良好.

    作者:李宝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术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心胸手术后,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和血液,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积极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与恢复十分重要.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段杰;王立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彩超诊断脂肪瘤2例

    1 病历摘要例1,患者,男,50岁,无意中发现右大腿内侧蛋黄大小肿物就诊.查体:右大腿中部内侧可触及3.0cm×3.0cm大小肿物,质稍软,无压痛,边界清,活动性好.超声所见:右大腿中段内侧肌层内探及一5.9cm×4.0cm×2.0cm偏强回声光团(如图1),形态规则,纵切面呈卵圆形,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回声,其内部回声均匀一致,加压检查时轻度变扁.CDFI示内部无血流信息.

    作者:潘丽;邓云玖;陈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浅谈抗青光眼手术巩膜瓣的制做

    滤过性手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一种重要的手术方法,其中穿透性小梁切除仍为临床普遍应用的术式之一,但是终疗效受到眼部组织的生物学反应,结膜滤泡瘢痕形成,手术操作,以及术后诊疗是否合理等因素影响[1].在手术过程中制做一个完整的巩膜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青光眼手术基本的技术.巩膜板层分离的质量不仅影响青光眼手术降压效果,而且可能会影响手术后眼组织结构的复原[2].巩膜瓣的厚薄与巩膜之间不平整也是术后巩膜瘢痕形成的起因.瘢痕的形成又是大多数滤道阻滞的原因.

    作者:闫光平;李桂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在肺心病中的应用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大多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发展而来.是长期反复发作的疾病,患者常因并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心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而死亡.其中主要是由于反复感染致病情加重,针对这部分病人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药物,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手术患者术中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

    手术作为一种刺激,可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患者术中的心理,是指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后到离开手术室的心理活动.患者在此阶段的心理变化相当复杂,主要表现为心情十分紧张,压抑和恐惧.他们盼望着麻醉成功,手术尽早结束等.

    作者:王莉;朱美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蝎毒对红藻氨酸癫痫大鼠内嗅皮层脑区GFAP及GABA影响的免疫组化观察

    目的探讨蝎毒对红藻氨酸癫痫大鼠内嗅皮层脑区GFAP及GABA免疫组化影响.方法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癫痫模型,经东亚钳蝎蝎毒(SV)处理后观察癫痫大鼠内嗅皮层脑区神经元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GABA免疫反应样物质的变化.结果 KA癫痫大鼠经蝎毒处理4周后,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能明显减轻癫痫发作级别.GFAP及GABA免疫组化实验显示,用KA 4周后,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对照组大鼠内嗅皮层脑区GFAP明显增加;GAB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而实验给药组大鼠与实验对照组相比GFAP减少而GABA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结果表明蝎毒能防止癫痫敏感大鼠内嗅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减少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损伤.提示这很可能是蝎毒抗癫痫反复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程卫国;张剑平;王滨;赵杰;张万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配合

    小儿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略有疏忽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诊断,尽早取出.因此,手术护士应默契地配合,仔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证异物顺利取出.本文对近5年来呼吸道异物取出作一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Brugada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992年西班牙Brugada P和Brugada J两兄弟在特发性心室颤动(IVF)中,发现一群有特殊心电图表现的患者,为区别心电图正常的特发性室颤,提出了一个新的临床病征.该综合征以V1~3导联ST段抬高、多变,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T/VF)和晕厥的反复发作以及心脏性猝死为特征.此后,世界各国不断有类似病例的研究报道,迄今这类病例报道已不下数百例.从1996年日本Miyazaki等首次将此独特的临床电生理病征称之为Brugada综合征(以下简称BS),近年来国内已不断有零星病例报道.本文综述在这一领域内的主要研究进展.

    作者:钮进彦;朱瑞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