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尊文;徐少宏;游敏;刘德伍;钟世镇
目的:根据测定乳腺癌患者局部的血含量、氧含量的值,总结其和乳腺癌预后因子HER-2、ER、Ki-67及MVD的关系.方法:对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血氧功能成像检查,并记录其局部的血含量、氧含量的值,术后用免疫方法测量癌肿Ki-67、MVD、HER-2、ER的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Ki-67、HER-2、MVD与术前肿瘤局部血舍量呈正相关,与氧含量呈负相关,ER的表达与术前肿瘤局部血含量及氧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乳腺癌血氧功能成像与部分乳腺癌预后因子表达具相关性,可以间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沙盈盈;冯寿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婴儿痉挛症是一个高度年龄特异性的癫痫综合征,主要特征为特殊的痉挛发作、脑电图晕高峰节律紊乱,常伴智力低下.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假说作一综述.CRH具有促癫痫作用,增加未成熟脑的兴奋性并在应激下过度表达,这被认为是婴儿痉挛症发病的CRH增高假说.
作者:王雅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缺血后诱导升压介入早晚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随机分为A组(梗死30 min后行苯肾上腺素升压治疗).B组(60 min后升压),C组(90min后升压),D组(120 min后升压)和E组(对照组,无升压).缺血2.5 h后再通闭塞动脉,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缺血区血流变化,再灌注24 h后评定梗死体积.结果:诱导升压可显著提高缺血区血流灌注(A、B、C和D组均高于E组,P均<0.05),减小脑梗死体积(A、B、C和D组均小于E组,P均<0.05);而且梗死后,诱导升压开始时间越旱,效果越明显(脑血流.A组优于D组,P<0.05:脑梗死体积,A组小于C组和D组,C组小于D组,P均<0.05).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急性闭死后,采用苯肾上腺素升压可显著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降低脑梗死体积,且诱导升压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
作者:张合亮;马廉亭;刘美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及治疗后稳定期患者诱导痰中人β-防御素2(hBD-2)的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和它们相关性,探讨hBD-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AECOPD及治疗后稳定期患者50例和50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检测COPD患者治疗前及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的肺功能,测定诱导痰中hBD-2的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并分析hBD-2与NF-κBp65及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痰液hBD-2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P<0.01),相关分析显示,痰巨噬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与hBD-2的水平呈正相关(r=0.862,P<0.01),诱导痰中B-防御素2水平与FEVI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475,P<0.01).结论:hBD-2及NF-κB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痰中hBD-2水平可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NF-κB可能通过上调hBD-2的表达而在COPD气道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高蔚;翁婷;孟文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过敏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治疗较困难.中药蛇床子有免疫调节作用,内服温肾壮阳、散寒祛风燥湿,外用能燥湿杀虫止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皮炎湿疹等疾病.氧化锌有收敛、止痒、防腐和保护作用,以氧化锌为基药配成的各种油剂、软膏和糊剂,有干燥、保护、消炎、止痒作用,也是治疗亚急性湿疹和皮炎首选外用制剂.
作者:吴志洪;钟江;覃永健;康小平;张鹏;薛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YKL-40(几丁质酶-3样蛋白-1)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冠心痛组及冠心痛合并糖尿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YKL-40浓度,比较各组问血清YKL-40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测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与血清YKL-40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及单纯冠心痛组血清YKL-4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YKL-40水平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YKL-40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55,P<0.01).结论:血清YKL-40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YKL-40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可能在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艳歌;张菲斐;邱春光;韩战营;黄振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临床上许多严重眼外伤患者或眼内感染而摘除眼球的患者,常常不能I期植入义眼座,而且由于外伤或炎症导致结膜组织的部分缺失或瘢痕收缩,使得该类患者并发结膜囊狭窄.为了评价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同期羊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对眼窝凹陷合并结膜囊狭窄的患者42例(42眼),施行了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同期改良羊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患者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患者60例,其中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比值1.3~1.5组(组1)27例、比值≥1.5组(组2)33例,并与相匹配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分别测量并计算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结果: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患者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分别为(132.67±12.74)ms,0.34±0.04,时照组(80.67±12.74)ms,0.22±0.03,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Tp-Te间期在组1为(117.41±11.23)ms、组2为(145.15±14.82)ms,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p-Te/QT比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38±0.02vs 0.31±0.02)(P<0.05).结论: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患者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显著延长,Tp-Te间期与左室厚度相关.
作者:何玮;陈长曦;孙丽卿;杨德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受192铱(192Ir)低剂量照射人员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受192Ir迁延性低剂量照射(0.05~0.66 Gy)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予复方皂矾丸、苦参碱和安慰剂组治疗.采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AnnexinV-FITC及PI双染,应用FACScan进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受照人员治疗前后骨髓象、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受照人员骨髓各系均可见形态学异常,总异常率(减低+极度活跃)为20.4%;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随时间迁延而升高,细胞凋亡率则随时间迁延而降低.经苦参碱及复方皂矾丸组治疗后6个月各系形态异常、端粒酶活性亦逐步恢复接近正常,骨髓细胞凋亡率增高.其中以苦参碱组治疗后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苦参碱作为辐射防护剂可诱导受辐照射人员骨髓细胞凋亡,抑制其端粒酶活性高表达.
作者:李红波;肖扬;蒋祖军;李力;王林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一种内科常见危重病,是指急性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屈健民;邵忠华;王振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患者男,82岁,因发现血糖高16年,四肢麻木、烧灼感半年于2010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16年前出现乏力、消瘦、体重减轻约10kg,无明显口渴、多饮、多尿等,在当地医院化验空腹血糖8 mmol/L,诊断糖尿病,先后予二甲双胍、拜糖平及诺和龙等多种药物治疗,饮食控制欠佳,空腹血糖在7.5 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11~13mmol/L.于2009年加用甘精胰岛素24~30 U/d皮下注射,空腹血糖在6~7 mmol/L.
作者:柳青;史茂伟;张静;王立欣;白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变化特征及其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和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2例单发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18例双原发癌食管鳞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的表达.结果: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在癌组织中为51.6%和66.7%,癌旁组织为22.6%和22.2%,正常组织为0%.癌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癌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旁与正常组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发和双原发癌食管鳞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DH1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及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均无关.结论:CDH1基因甲基化在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CDH1基因甲基化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永丽;张立玮;丁国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探寻修复周围神经的新型移植物.方法:分别取家犬、新西兰大白兔臂丛神经及SD大鼠坐骨神经,对其适当切修使直径、长度相近,对获取的神经进行低渗-脱细胞处理,得到脱细胞神经移植物.32只大鼠均制造人为坐骨神经缺损,随机均分为4组,A组,家犬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B组,兔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C组,大鼠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D组,未修复组.修复后进行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检测.结果:修复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未修复组,而各修复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异种脱细胞神经可取得与同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相似的效果.
作者:何红云;邓仪昊;朱建华;张本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分析miR-2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取96例胃癌手术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总RNA,采用茎环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221在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22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01);miR-221的表达与肿块大小、微血管密度(MVD)、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P53及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生长方式、细胞分化程度及nm23的表达无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t与肿瘤直径及MVD存在线性相关(r=0.721,P<0.001;r=0.725,P<0.001).Log-Rank检验显示miR-221表达水平与3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01).结论:miR-22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肿块大小、MVD、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P53及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
作者:王荣明;王胜;张文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患者男,75岁,退休工人,2009年因体检时发现右侧胸膜结节,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腔镜下行右侧胸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及间皮细胞增生.胸膜间皮瘤首先考虑.术后2年未诉不适.1周前患者因右侧胸痛,伴乏力、咳嗽,咳少量浓痰,于2011年4月14日再次入院就诊.体格检查:T36.8℃,P 72次/min,R 20次/min,BP 110/68 mmHg(1 mmHg=0.133kPa).皮肤、黏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锁骨上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朱冠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Caveolin-1(CAV-1)基因在鼻咽癌细胞株5-8F和6-10B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鼻咽癌细胞株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1)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T-PCR,qRT-PCR)检测CAV-1在鼻咽癌细胞株5-8F、6-10B和永生化鼻咽癌上皮细胞株NP69中的表达情况.(2)用免疫组化检测其在细胞株5-8F和6-10B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qRT-PCR结果显示CAV-1在5-8F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在6-10B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AV-1在5-8F和6-10B组织中也明显差异.结论:CAV-1在5-8F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和其高侵袭,高转移能力相关.
作者:冷雷;戚飞飞;任俊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患儿男,7岁,因克林霉索输液渗漏后致右2~5指屈曲受限6个月入院.患儿于6个月前右手输注克林霉素时出现液休渗漏而肿胀.其家属诉当时肿胀较重,给予热敷等理疗.2个月后肿胀减轻,发现右手指关节屈曲受限.后又进行关节屈曲功能锻炼.1个月前来我院就诊,2~5指间关节屈曲略受限,掌指关节僵硬.门诊给予蜡疗等理疗方法并指导加强功能锻炼,复诊时发现2~5指指间关节活动明显好转,第2指掌指关节屈曲45°,3~5指掌指关节仍僵硬.现患手掌仍肿胀,无疼痛,无麻木.
作者:潘姚秀;施海峰;陈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相似危险度分层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按照2007提出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危险度分层标准,将130例患者作观察组,首先依入院初检测的血浆C反应蛋白、内皮素升高与否,分为两者均升高、两者之一升高及两者均不高3组,采用Gensini积分对各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结果:血浆C反应蛋白及内皮素均升高组其Gensini积分较另两组明显升高(P<0.01),而两者均不高组和两者之一升高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3组间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对Gensini积分的影响提示主要是高危患者间的差异影响3组间的Gensini积分变化,而3组间低、中危患者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相似危险度分层患者中血浆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均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特别对于高危患者常提示冠脉病变相对严重.
作者:郑巨克;李星群;匡永东;吕良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并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的成纤维细胞改良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形态,进行细胞鉴定,作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壁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分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周期短.分离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传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强.结论:采用组织块贴壁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法可以较快、较好地获得稳定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其形成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林尊文;徐少宏;游敏;刘德伍;钟世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鼻息肉是鼻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伴有鼻窦的炎症反应.目前以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较好,总有效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在80%以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两者均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作者:刘苏辐;姬巍;汪学勇;赵亮;彭洪;白云波;谢洪;申虹;李健东;魏伯俊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