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目的研究淋巴结显示液检查法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128例恶性肿瘤根治术标本采用淋巴结显示液法及淋巴结显示液法加透明法的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淋巴结显示液检查法检查淋巴结无论在平均检出数、转移率、转移度均不亚于透明法.结论淋巴结显示液法是一种快速简易、价廉而检查准确彻底的淋巴结检查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命文;张洪武;李理;余子牛;许晖;陈远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淋病在我国很多年前早已绝迹,但近年来又死灰复燃,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淋病菌性角膜炎,在各种杂志上少有分析报道.我科1996~2002年共收治淋菌性角膜炎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雅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我院的搬迁,病人的就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对我们的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院药房门诊工作者,新的工作环境带来新的工作思考,如何把好发药窗口关,以减少差错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广大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工作作好作细.
作者:杨艳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目前临床上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尚无特较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由于能够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正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者:羊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脑汤(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怀山药、杜仲、牛膝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补肾健脑汤;对照组(30例)口服脑通治疗,疗程均为 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统一按长谷川痴呆评定量表评分、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4%.结论提示补肾健脑汤治疗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冀秀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宋氏法、三环法、李氏法治疗巨乳、乳房下垂的优劣.方法 15例患者分别采用这三种术式进行治疗,从手术操作、乳头上提量、切除的组织量、术后形态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李氏法手术操作好,切口隐蔽,术后形态好.结论李氏法更有优越性.
作者:陆新;茅东升;赵启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慢性重型肝炎是在慢性活动型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病情加重,形成重型肝炎临床表现的病例,数量日益增多,治疗难度大,病死率在所有重型肝炎中高.我院中西医结合病房经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抢救1例高黄疸慢性重型肝炎,报告如下.
作者:江宇泳;王融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3年下半年我院收治先天性梅毒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过去通常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自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加丙泊酚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这类手术,共26例,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朝文;谢学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褥疮为临床上常见病,主要是因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所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近年来,笔者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明妍;董明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理常规石蜡切片标本多用甲醛固定,而经甲醛固定的组织,其抗原性物质可与甲醛形成醛键和羧甲键,导致组织抗原性物质的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封闭了抗原决定簇,影响抗原和抗体的反应,使免疫组化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因此有必要进行抗原修复,且抗原修复的好坏直接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的成功与否[1~3].在本次实践中我们比较了三种不同pH值柠檬酸缓冲液对抗原修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冰;杨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引起各种副反应并不少见,如何认识和处理各种副反应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现将本中心519例结核病人中出现的副反应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高岩;王素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头清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3nm.结果线性范围为0.20~1.00μg,本法回收率为99.88%,RSD为1.4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易行,可供头清颗粒中芍药苷质量控制用.
作者:国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附睾瘀积症是输精管结扎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输精管结扎后从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分泌液不能排出体外,一般都能在附睾内分解吸收,少数由于附睾炎症、血液循环因素或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影响了附睾的吸收功能而引起附睾瘀积症.为了进一步提高输精管结扎术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站1989~2003年收治的56例附睾瘀积症患者作一分析总结.
作者:孙冠;刘洪峰;沈和群;周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变化.方法通过检测50例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t-PA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浆t-PA的活性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一步升高,t-PA的活性进一步下降,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t-PA活性呈负相关(P<0.01).结论 COPD患者具有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倾向.其慢呼衰及消化道出血与体内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密切相关.血浆D-二聚体和t-PA水平可作为临床监测COPD病情变化、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史习勤;郑明芳;徐侃;贡伟;赵冰清;葛晓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益神健脑口服液中人参、当归、何首乌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薄层色谱法[1].结果建立了本品中人参、当归、何首乌的薄层鉴别方法.结论此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好.
作者:覃红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居民糖尿病(DM)患病的年龄分布及其与增龄相关的患病风险,观察人群空腹血糖(FPG)和OGTT值的年龄分布情况.方法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上海市2002年6686人展开DM流行病学调查,以10年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患病率为7.84%(世界人口标化率为5.00%),与增龄有显著的相关性(r=0.98,P<0.001).人群中DM患病风险(OR)和归因危险度(PAR)随年龄增加而增长,30岁以前患病风险低(OR=0.04~0.26),70~年龄段达到高(OR=2.05~3.45),增加25.06倍.未经诊断的DM患病率为4.1%,并在40~年龄段急剧升高,新发现率为51.9%.秩和检验(Krusdal-wallis法),总体人群中FPG和OGTT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χ2=139.44,P<0.001;χ2=234.49,P<0.001).结论 DM具有高龄群体高患病的增龄特点;以40~年龄段为起点,实施筛查的人群患病率更具显著性.
作者:李锐;鲍萍萍;李新建;卢伟;张胜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子宫体部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不同程度的裂伤为子宫破裂,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4‰,国外报道为0.08‰.妊娠期子宫破裂一般较少见,国外文献统计共121例,国内文献报道不足20例.国外文献报道破裂早为孕4个半月,国内文献报道的早为孕16周.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测冠心病人的右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准确性,并评价左右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性.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对69例冠心病人及32例正常人测量二尖瓣、三尖瓣的E峰速度、A峰速度、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等指标,分析比较各组参数并做相关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的E峰速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1.52±1.72)cm/s,(44.83±0.87)cm/s,P<0.05];A峰及DT升高(分别为42.31±1.65/43.96±1.21,191.23±7.25/208.11±8.61),E/A比值下降(分别为1.27±0.03,0.96±0.05).左右心室舒张功能有显著的相关性,在心衰组更显著.结论右室舒张功能障碍在冠心病病人中是常见的,且左右室舒张功能有显著相关性,频谱多普勒可作出其评价.
作者:潘薇;沈景霞;张怀勇;薛风华;赵丽;彭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在2002级医学专业的妇产科教学工作中运用临床中的典型病案教学法以提高基础理论课的授课质量.方法将全班4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1=20)及对照组(N2=20).分别对两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学习兴趣、课堂效果和技能进行比较.结果学习兴趣、课堂效果和临床技能进行比较后差异有显著性(P=0.001),基础理论考试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典型病案教学法强化了知识的多元性,可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
作者:卢丹;吴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