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源性硫化氢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艳;姚立农;蒋玮;赵晖;杨永慧;柴伟

关键词:休克, 创伤性, 外源性硫化氢, 大鼠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继发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R组)、NaHS处理组(NaHS组).采用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Sham组完成所有手术操作,但不放血和复苏,R组放血后在Ringer's液复苏前腹腔注射与NaHS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aHS组在复苏前给予腹腔注射28 μmol/kg NaHs.实验结束后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肺系数与肺湿/干重比等指标变化,并通过测定血浆中H2S、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改变来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继发肺损伤的作用.结果:与R组相比,NaHS组pH、PaO2值明显升高,BE值降低(P<0.05).肺系数、肺湿/干重比及IQA减少(P<0.05).血浆中H2S浓度R组明显降低(P<0.05),NaHS组与Sham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相比NaHS组MDA、MPO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学形态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继发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合并戒酒综合征8例误诊分析

    慢性酒精依赖的患者突然断酒或减少饮酒后,出现多种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再次饮酒可使症状消失,称为戒酒综合征[1] .临床主要表现为出汗、肌颤、谵妄,严重者出现惊厥、癫痫样发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作者:占林兵;汪永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合并晕厥、左侧胸腔积液1例

    患者女,91岁,某高校退休职工,突发胸背部疼痛伴喘息、气促16 h入院.患者入院前1 d晚饭前突发胸背部持续撕裂样疼痛,伴全身大汗、面色苍白,后渐出现喘息、气促,呈端坐呼吸,无发热、咳嗽,无胸闷、心悸,无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症状持续不缓解,次日上午入院,在送至病房途中突发晕厥.

    作者:汪征;李自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5例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35例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首发的血液系统损害多种多样,其中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例和Evans综合征6例多见.分别,占25.7%、22.7%和17%.其次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各3例,分别占8%.血栓形成2例,占6%.较少见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1例,分别占3%.结论: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非少见,其血液系统损害多种多样,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祁妙华;赖应昌;姜义荣;叶燕文;黄玉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孕妇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35 961例

    目的:评价妊娠中期孕妇血清(AFP/β-hCG)二联法筛查在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对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 961例孕14~21周的孕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LA)进行血清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浓度的检测,结合孕周、体重、年龄等因素,通过风险评估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将筛查结果与B超、羊水染色体分析、新生儿检查结果对照.结果:35 961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妊娠1 856例,筛查阳性率为5.16%,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10例唐氏综合征怠儿;18-三体高风险者170例,筛查阳性率为0.47%,经羊水染色体分析确诊5例;神经管缺陷高危者259例,筛查阳性率为0.72%,其中确诊为神经管缺陷胎儿61例.结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落实优生优育政策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

    作者:陆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复发性肠套叠关系的探讨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多见于2岁以内,以4~10个月多见.复位后部分患儿可能再次复发肠套叠.复发性肠套叠病因尚未明确,现通过对我科2005-2009年收治的14例复发性肠套叠患儿的观察,探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复发性肠套叠的关系.

    作者:汪岭;魏亚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Orem自理模式训练对帕金森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训练对帕金森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2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帕金森病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模式训练.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前后运用帕金森病的临床分级和改良的Webster评分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运用Orem自理模式训练能明显提高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静梅;张锐芝;周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他汀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他汀预处理对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手术患者3 893例,根据是否接受他汀预处理分为他汀预处理组(n=3 361)和非他汀预处理组(n=532),比较两组一般的临床特征和人口学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他汀预处理对PCI患者的随访期间的MACCE的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他汀预处理不能降低随访期间病死率和总MACCE事件(1.7%vs.1.3%;12.9%vs8.9%,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线数据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他汀预处理组与非他汀预处理组比较,PCI患者随访期间死亡风险RR值为1.168(95%CI 0.33~4.136,P=0.810).结论:他汀预处理不能够降低随访期间总心脑血管事件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风险,随访期间死亡事件的独立的预测因素为年龄、射血分数<50%、三支冠状动脉病变、女性、血肌苷水平.

    作者:张铭;李志忠;那润萍;张京梅;王苏;陶英;陈顺华;刘小慧;马长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一次性气管套管置入后呼吸困难的临床分析

    气管切开术初仅用于解除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嗣有很大的扩展,尤其是颅脑外伤出血致昏迷及肺气肿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能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减轻呼吸阻力,减少呼吸道解剖无效死腔及呼吸次数,避免肺部感染.

    作者:张伟红;兰金山;潘秋兰;李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颈胸部难愈性创面11例

    颈肩胸部结构复杂,表面软组织相对薄弱,各种原因导致的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损伤和缺损,往往伴有血管、神经和骨组织的外露,如得不到及时修复,可造成严重后果.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我们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颈肩胸部巨大难愈性创面11例,获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祥柏;石东文;王锡华;陈忠勇;夏来启;沈运彪;李金玺;高彩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RGS16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病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检测RGS16在大肠癌表达情况,并评估其是否涉及了大肠癌的转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62例大肠癌及23例相应正常组中RGS16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3.0对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GS16在细胞浆表达.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大肠癌中的RGS16表达明显增高(P=0.000).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远处转移原位大肠癌中的RGS16表达比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原位大肠癌高(P=0.015).结论:RSG16在大肠癌中高表达,并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转移.

    作者:张渝;刘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18F-FDG PET/CT显像在霍奇金病诊断的中应用

    霍奇金病(HD)为淋巴瘤中一大门类,随着化学和生物治疗方法的改进,其临床治愈率已达80%以上.HD的正确诊断、分期以及治疗后病灶残留或复发与否是拟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作为一种非创伤性全身代谢性显像技术,对HD的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邓瑾;黄赖机;张秀萍;李健;叶家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CD44v5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癌中CD44v5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0例(维族、汉族各30例),及其对应的正常食管上皮组织60例中CD44v5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CD44v5 mRNA在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剐为86.67%和46.67%(P=0.003):在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和50.00%(P=0.000);但在两民族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CD44v5 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CD44v5 mRNA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食管癌转移及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田勍;李惠武;庞作良;李卉;郭英;郭文佳;王洪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两种检测血清结合胆红素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2,4-二氯苯胺重氮法(DCA)和钒酸盐氧化法检测血清结合胆红素的结果.方法:根据NCCLS(EP6-P)评价方案,评估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偏倚.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8 5),Ⅰ、Ⅱ、Ⅲ组检测结果无差异,Ⅳ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应建立与方法学相对应的血清结合胆红素参考值范围.

    作者:刘云军;李雄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子宫腺肌病与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既往史、临床症状、妇科检查、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清肿瘤标记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子宫位置差、CA199、CEA、AFP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子宫腺肌病多有宫腔操作史;痛经、性交疼痛比较多;子宫活动度差、后穹隆触痛、子宫大小呈周期性改变;CA125明显增高: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改变、肌层内散在的小囊样低回声反射、子宫壁包块与正常肌层界限不清;子宫肌瘤多有妇产科炎症、妇科肿瘤家族病史、口服避孕吏,贫血明显,宫体内见单发或多发的衰减区.结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通过对病史、症状、体征、B超、血清CA125检测可进行鉴别.

    作者:周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内肉芽36例诊治体会

    目的:初步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残喉内肉芽的诊治,以及分析影响残喉内肉芽生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间在我科施行36例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线结组和无线结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线结组和无线结组中残喉内肉芽变化情况不同,无线结组中残喉内肉芽常常会自行消退,线结组中残喉内肉芽随着线结的脱落或手术去除也会逐渐消退,且手术术式的不同与残喉内肉芽生长相关.结论:对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肉芽组织的处理应区别对待,对无线结裸露的可随访观察,一般不需手术治疗,但必须排除肿瘤复发;对有线结裸露的可先观察线结脱落与否、肉芽增生情况,必要时在喉镜下去除线结后继续进行临床观察.对术后肉芽增生致喉狭窄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晓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下肢单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等比重布比卡因液在下肢单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腰麻禁忌手术患者260例,年龄16~80岁,ASA Ⅰ~Ⅲ级.单侧下肢创伤患者230例和非创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组(1组)和重比重传统腰麻组(2组),手术时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不同比重布比卡因1.5~2mL实施麻醉.结果:1组取得了与2组相同的麻醉效果,其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高阻滞平面和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2组(均P<0.05),大感觉阻滞平面低于2组(P<0.01),其对循环的影响明显小于2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黄金平;李玉明;王益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子宫破裂并宫旁死胎1例

    患者女,28岁,平素体健,23岁结婚.孕5产1流4.于2005年9月平安产一男活婴,夫儿体健.末次月经2009年4月5日,停经后行B超检查确诊宫内妊娠.8月1日在外院门诊行药物流产,8月1日及2日每日各口服药物(具体药物不祥)3片,8月3日阴道上药(药物不祥)2片后,胎儿未排出,后又上药物胎儿仍未排出,予加压及清宫术,术中清除少许胎儿组织,后感腰痕,以右侧为甚.

    作者:鲍俊初;杜绪仓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24h动态血压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ischemic lesions,WML)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00例老年患者的资料,将头颅磁共振所见WML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WML无-轻度组和WML中-重度组,并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患者的有关参数与WML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WML无-轻度组相比,WML中-重度组患者年龄较大,高血压患病率高,24 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高,血压控制较差(P<0.05).而24 h、白天、夜间舒张压及昼夜节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OR=1.096;P=0.027)和24 h平均收缩压(OR=1.066;P=0.006)是WML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24 h平均收缩压是WML独立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高血压,控制其血压达标,对预防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娜;饶丽芬;徐书雯;莫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超声在乳腺肿瘤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77个乳腺肿块行超声引导下旋切,对治疗效果及超声引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7个病灶的超声引导成功率及显示率均为100%.72个0.5 cm≤直径≤3.8 cm的良性肿块完全切除.5个恶性病灶获得病理诊断后及时安排化疗及手术.结论:在乳腺肿瘤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超声能术前定位、术中引导监测,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铁柱;王宁;赵玉珍;王瑛;陈平;黄林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CyclinD1-pRb-ppRb通路异常在食管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以鳞癌为主,病死率和发病率均居世界首位.由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完全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不足30%.因此,我们在探索食管癌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开始从生物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食管癌的方法.

    作者:王沐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