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苏进;许新华

关键词:鼻咽癌, 癌干细胞, 头颈部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人民健康, 北方地区, 发病率, 东南亚, 威胁, 生命, 女性, 南方, 男性, NPC
摘要: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各国常见肿瘤,其发病率男性高达27.49/万,女性达10.51/万.即使在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也属于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鼻咽癌的治疗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触电猝死急救2例

    病例1:患者,女,53岁,在某酒家厨房内搞卫生时被冰箱漏电击倒后不醒人事,呼之不应,牙关紧闭,旁人断电后即给予胸外按压约2 min,无效,同事即将其送我院抢救,该酒楼距我院直线距离约200米,隔1条马路,但送到我院花费了约8 min时间.

    作者:邓坤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KTP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KTP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KTP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患者186例(200眼),分为治疗组(应用MMC)和对照组(不应用MMC).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90%,总有效率97.17%;对照组治愈率74.47%,总有效率89.36%.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之间比较X2=3.39,P>0.05;总有效率之间比较X2=5.00,P<0.05.其中慢性泪囊炎治疗组治愈26眼/30眼,占86.67%,有效3眼,总有效29眼/18眼,占96.67%.对照组治愈率62.07%,有效5眼,总有效率79.31%.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之间比较X2=4.71,P<0.05;总有效率之间X2=4.25,P<O.05.结论:KTP激光疏通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防止泪道再阻塞,尤其对慢性泪囊炎更有效.

    作者:王翠红;贾万程;张春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舒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子痫前期产妇90例,术前胎监无胎儿窘迫,产妇无脑出血、出凝血障碍和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合并症.产妇分为3组,S组为2%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L组为单纯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R组为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记录术前和麻醉后5、10、15 min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新生儿1 min时的Apgar评分.观察术中寒战发生情况,并记录牵拉痛发生情况和头晕、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3组产妇麻醉后的血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下降趋势,S组和L组都在麻醉10、15min后血压下降,R组在麻醉5min后血压即下降.S组产妇在麻醉5min后心率有减慢的趋势(P<0.05),L组和R组产妇麻醉前后心率无显著变化.S组产妇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L组和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R组术中发生牵拉痛的患者数少于L组.3组新生儿1 min时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牵拉痛的发生,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减少产妇寒战发生率,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安全可靠.

    作者:赖国忠;李煜;王琼;毕小宝;张永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纵隔畸胎瘤破入肺内CT诊断1例

    患者女,40岁,半年前出现发热,咳嗽,脓痰,胸痛.曾在外院诊断为左上肺炎症,行抗菌素治疗,症状好转.近来因咳嗽,间断性痰中带血及胸部刺痛入院.T 37.2~38.5℃.ESR 31 mm/h,血WBC9.6×109/L,PPT试验1:10000阴性,结核抗体阴性,痰中7次均未查到抗酸杆菌.

    作者:李惠民;李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随着心脏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婴幼儿的部分器官未发育完全,代偿能力差,抵抗力低,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等特点,婴幼儿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病死率较成人高[1].

    作者:李莉;李慧敏;罗安妮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脾切断流术引起的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索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引起的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3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术后近期肝功情况.结果:断流术后门脉压力较术前显著降低,门脉内径较术前变窄,门脉大流速较术前显著变慢、门脉血流量减少:肝总动脉内径较术前显著增宽,肝总动脉大流速较术前变快、血流量增多;术后第30天复查ALB、ALT、TB、TP 4项指标较术前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从维持肝脏血供及术后肝脏功能方面来看,断流术是一种有效合理手术.

    作者:高峰;孟健;王孟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毒蜂蛰伤14例

    我市地处桂西南地区,适宜野生蜂群的生长、繁衍,每年8~11月份,人们外出生产活动时被毒蜂蛰伤者较多,严重者常危及生命.崇左市人民医院于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毒蜂蛰伤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秀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下颌骨对称性分析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下颌骨两侧垂直向对称性.方法:52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作为观察组,52例同龄正常(牙合)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拍摄全景片,对下颌关节高度(CH)、升支高度(RH)及升支关节高度总和(CH+RH)进行测量和分析,所得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下颌骨健、患侧垂直高度中CH(P=0.000)、RH(P=0.002)和CH+RH(P=0.038)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左右侧各项高度测量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分析升支高度(RH)(P=0.01)及关节升支高度总和(CH+RH)(P=0.03)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下颌骨健患侧垂直向不对称,且其与正常(牙合)人群比较存在差异.正常(牙合)人群下颌骨垂直向左右侧对称.

    作者:邱严力;田倩倩;杜凤芝;任丽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糖尿病性基底节病变2例

    病例1,女,27岁,因烦渴、多饮、多尿6个月,行走不稳10 d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出现烦渴、多饮、多尿,在当地医院多次查血糖高于正常,2个月治疗中血糖一直未能控制.入院前10 d出现双下肢乏力.人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内科查体无特殊.神经科查体:神志淡漠,双下肢肌力4级,双侧病理征未引出,余神经查体无特殊.辅助检查:空腹血糖:12.9 mmol/L,餐后血糖:23.34 mmol/L,尿糖、尿酮均(+++).

    作者:张胜睿;罗新明;陈淦;赵晶;张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结石的体会

    目的:探讨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胆道镜微创切口保胆取石治疗420例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临床资料、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治疗措施及术后1年复发率等.结果:420例胆囊结石行保胆取石411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因胆囊管不通畅行胆囊切除9例:3例术后结石残留,9例术后1年复发结石,复发率2.2%(9/411),其中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8例中有2例术后半年复发,复发率25%(2/8).结论:遵守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微创胆道镜保胆取石仍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作者:陈海;郭玉明;张晶;白妙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儿童后尿道断裂伤11例诊治体会

    儿童后尿道断裂伤由于尿道狭窄发生率较高,目前具体治疗方法仍有争议.我院1999-2007年采取尿道会师术治疗儿童后尿道断裂11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祁德安;嵇博;张锡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TAT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50例大肠癌组织和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STAT1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TAT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在合并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亦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5);肿瘤TNM分期中,T3/T4期癌组织STA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1/T2期(P<0.05).结论:STAT1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恶性程度相关,可作为大肠癌恶性潜能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吴琼;王红;聂玉强;李瑜元;夏金堂;杨劭宇;张伟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甘氨双唑钠联合顺铂对宫颈腺癌HeLa细胞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甘氨双唑钠(CMNa)是中国研制的一类抗癌新药,在鼻咽癌、食管癌、肺癌等的放疗增教研究中均已取得显著疗效,但对化疗药的增敏效果如何,目前仍不肯定.本研究以宫颈腺癌HeLa细胞为靶点,分析CMNa是否可影响宫颈腺癌细胞HeLa对化疗药物顺铂(DDP)的敏感性.方法:不同浓度DDP、CMNa及双药联合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细胞活力测定等检测对HeLa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DDP对HeLa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而不同浓度CMNa抑制作用不明显,低浓度DDP与CMNa联合作用于细胞可增强DDP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结论:低浓度DDP与CMNa联合应用,不但提高了DDP对宫颈腺癌细胞的敏感性,而且降低了大剂量化疗药物的使用,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可为宫颈癌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叶红;时艳梅;肖长义;刘秀娟;李彩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γ-干扰素协同5-杂氮-2'脱氧胞苷对神经母细胞瘤作用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与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2dC)协同作用后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株SH-SY5Y(SYSY)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其协同作用的效果和分子机制.方法:100 ng/mL IFN-γ与5μmol/L 5-aza-2dC联合作用于SH-SYSY细胞5 d后,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总RNA,合成cRNA并分别用cy3和cy5标记,与Agilent Human 1B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研究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IFN-γ与5-aza-2dC共同处理SH-SY5Y细胞后共有234个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与对照组SH-SY5Y细胞比较,表达上调的基因有218个,表达下调的有16个;RT-PCR验证了STAT1、BCL6和SOCS3表达上调,CCNE2表达下调;Western-Blot检测caspase-8蛋白处理后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IFN-γ与5-aza-2dC联合处理SH-SY5Y细胞后,影响了细胞内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在体外对NB细胞的分化、凋亡和生长抑制能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为其联合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作者:方依卡;李喜照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吗啡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呼吸困难

    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约有50%~70%出现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随病程进展,且与不良预后相关.持续性呼吸困难多为肿瘤导致加重呼吸负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对症处理是姑息治疗的重要内容[1].

    作者:陈默思;刘兵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鼻咽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各国常见肿瘤,其发病率男性高达27.49/万,女性达10.51/万.即使在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也属于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鼻咽癌的治疗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

    作者:苏进;许新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截骨矫形架桥植骨改善陈旧跟骨骨折畸形的疗效

    目的:探讨截骨矫形架桥植骨在治疗陈旧跟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截骨矫形架桥植骨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55岁,平均30岁;伤后至手术时间5~36个月,平均22.4个月.结果:15例15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高度、宽度、Bohler角基本恢复正常.术前按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分,均低于62分,平均46.7分;治疗后9例达86分以上,4例达71分以上,1例53分,1例42分,治疗优良率86.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截骨矫形架桥植骨治疗陈旧跟骨骨折具有矫正跟骨畸形,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明显的优点.是改善陈旧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敏;高启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川芎嗪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的变化、探讨中药川芎嗪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和川芎嗪组.复制在体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 h、再灌注5 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黄嘌吟氧化酶(X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肾组织检测XO、SOD活性及MDA含量,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川芎嗪组血浆X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低于再灌注组(均P<0.01);SOD活性高于再灌注组(P<0.05).川芎嗪组与再灌注组相比,肾组织的XO活性、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再灌注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脏层上皮细胞超微结构严重损害,川芎嗪组大部分肾组织上述部位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性改变,但比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强氧自由基的清除,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陈辉乐;毛朝鸣;王万铁;金可可;邱晓晓;方周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与小剂量阿曲库铵对喉罩置入的麻醉效果

    目的:评价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小剂量阿曲库铵对喉罩置入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喉罩全麻患者90例,年龄18~60岁,体重40~80 kg,ASA Ⅰ~Ⅱ级,分为3组,异丙酚-芬太尼组(PF组),依托咪酯-芬太尼组(EF组),依托咪酯-芬太尼-阿曲库铵组(EA组),每组30例.每组患者静脉注射1μg/kg芬太尼后2nin,PF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0mg/kg,EF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EA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和阿曲库铵0.05 mg/kg,意识消失后置入喉罩.在喉罩置入时,评估下颌松弛情况和喉罩置入条件;记录在喉罩置入过程中咳嗽、干呕、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后及喉罩置入后1、2、3 min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以及从麻醉诱导结束到出现自主呼吸的呼吸暂停时间.结果:EA组与PF组下颌松弛度和喉罩置入条件明显优于EF组(P<0.05):EA组与PF组咳嗽、干呕及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EF组(P<0.05);在麻醉诱导后,PF组MAP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EF组和EA组(P<0.05);各纽呼吸暂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及小剂量阿曲库铵麻醉可提供满意的喉罩置入条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邓纯勇;龙新平;田华平;崔丽萍;吴德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32P胶体关节腔注射治疗慢性滑膜炎24例

    慢性滑膜炎常见病因为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疾病[1].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为关节腔穿刺抽液,并注射类固醇激素.激素治疗有一定的短期疗效.但复发率高,且对伴有关节积液的滑膜炎疗效差.而32P胶体对于经类固醇治疗无效尤其伴有关节积液的病例仍有较好疗效.

    作者:贺云飞;刘耀明;张大富;石鹏飞;张彦博;徐崇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