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德安;嵇博;张锡超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见部位,由于临床发病相对较少,往往易漏诊、误诊.本文回顾分析19例早期误诊的脊柱转移瘤,报告如下.
作者:许刚;史振满;季明华;张鹏;郭树章;王鑫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各国常见肿瘤,其发病率男性高达27.49/万,女性达10.51/万.即使在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也属于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鼻咽癌的治疗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
作者:苏进;许新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银杏叶提取物(GBE)和白果内酯对不同年龄大鼠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方法:4~24周SD大鼠的胸主动脉环被固定在组织浴槽内,先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稳定后给予各浓度的试验药物,观察其对动脉环舒张作用.结果:(1)GBE和白果内酯对不同年龄大鼠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腹主动脉环均有舒张作用,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对4周大鼠舒张效应,GBE从(1.02±0.21)%(0.01 mg/mL)上升到(27.62±3.62)%(1 mg/mE),白果内酯从(2.53±0.83)%(1 μmol/L)上升到(22.03±3.14)%(100 μmol/L).(2)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GBE和白果内酯对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逐渐降低,白果内酯对老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下降更加明显.对4周到24周大鼠舒张效应,1 mg/mL GBE AK(27.62±3.62)%降到(14.79±3.67)%(P<0.05),100 μmol/L白果内酯从(22.03±3.14)%降到(6.23±2.16)%(P<0.05).1 mg/mL GBE对24周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14.79±3.67)%明显高于100 μmol/L白果内酯(6.23±2.16)%,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GBE和白果内酯对大鼠动脉环的舒张效应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并且,白果内酯对老龄大鼠动脉环的舒张效应下降更加明显.
作者:韩亚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碳酸氢根(HCO3-)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血清钾离子(K+)浓度下降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8例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进入临床实验,采取双盲、随机、3阶段、交叉对照的设计方案,透析液HCO3-浓度制定为低浓度(LB组,27 mmol/L)、标准浓度(SB组,35 mmol/L)和高浓度(HB组,39mmol/L),分别在0(基础值)、15、30、60和240min留取血标本做生化检测和血气分析.时血液透析后1 h血清K+浓度以及通过透析K+的清除量进行检测.每例患者完成3次检测,每次实验检测过程中间有1周的实验间期.结果:LB组K+浓度基础值为(5.4±0.26)mmol/L,在15、30、60和240 min时分别下降至(4.89±0.25)mmol/L、(4.89±0.22)mmol/L、(4.54±0.25)mmol/L和(4.26±0.44)mmol/L.SB组K+浓度基础值为(5.38±0.29)mmol/L,在15、30、60和240 min时分别下降至(4.89±0.24)mmol/L、(4.43±0.22)mmol/L、(4.08±0.23)mmol/L和(3.90±0.30)mmol/L.HB组K+浓度基础值为(5.38±0.23)mmol/L,在15、30、60和240min时分别下降至(4.71±0.38)mmol/L、(4.38±0.33)mmol/L、(3.72±0.34)mmol,L和(3.32±0.16)mmol/L.与LB和SB组在60 min和240 min时比较,HB组K+浓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除了LB组,其他两组中血清K+浓度的下降和HCO3-的升高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对于LB组、SB组和HB组透析液,血清K+浓度的反弹分别为(4.0±9.2)%、(5.2±3.2)%和(7.2±3.4)%(P>0.05).每次透析K+的清除量LB组(119.5±22.6)mmol/每次透析、SB组(85.5±14.9)mmol/每次透析、HB组(95.6±15.5)mmol/每次透析(P>0.05).结论:高浓度HCO3-透析液与透析过程血清K+的快速清除相关,该清除过程是因为加强了K+从细胞外移至细胞内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透析本身对K+的清除.
作者:杨飞;钟波;王翠;王宁;李莉;朱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患者女,40岁,半年前出现发热,咳嗽,脓痰,胸痛.曾在外院诊断为左上肺炎症,行抗菌素治疗,症状好转.近来因咳嗽,间断性痰中带血及胸部刺痛入院.T 37.2~38.5℃.ESR 31 mm/h,血WBC9.6×109/L,PPT试验1:10000阴性,结核抗体阴性,痰中7次均未查到抗酸杆菌.
作者:李惠民;李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传统手指测血糖在反映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指导治疗等方面的优劣.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血糖监测.结果:CGMS监测与手指血糖监测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种血糖值进行t检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CGMS调整治疗3 d后患者的FBG、早餐后2 h、中餐后2 h、晚餐后2 h、晚22:00、凌晨2:00血糖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8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结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雷兰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在临床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焦文君;李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TAT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50例大肠癌组织和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STAT1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TAT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在合并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亦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5);肿瘤TNM分期中,T3/T4期癌组织STA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1/T2期(P<0.05).结论:STAT1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恶性程度相关,可作为大肠癌恶性潜能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吴琼;王红;聂玉强;李瑜元;夏金堂;杨劭宇;张伟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近年来,在欧美一些国家极力推广一种称之为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t Surgery)的理念.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及相关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1].
作者:周琎;卞建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截骨矫形架桥植骨在治疗陈旧跟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截骨矫形架桥植骨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55岁,平均30岁;伤后至手术时间5~36个月,平均22.4个月.结果:15例15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高度、宽度、Bohler角基本恢复正常.术前按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分,均低于62分,平均46.7分;治疗后9例达86分以上,4例达71分以上,1例53分,1例42分,治疗优良率86.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截骨矫形架桥植骨治疗陈旧跟骨骨折具有矫正跟骨畸形,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明显的优点.是改善陈旧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敏;高启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心率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190例,分别对其入院后1周内的心率进行不同目标控制,甲组控制于50~65次/min,平均58.4次/min,乙组控制于65~100次/min,平均82.4次/min,观察其住院及随访期间(平均11.2个月)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甲乙两组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分别为2.6%、9.5%、7.4%、11.6%、1.1%和10.0%、17.9%、18.9%、25.3%、4.2%(P<0.05).结论:AMI患者急性期心率与其近期预后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率控制可显著改善近期预后.
作者:刘进;周林;刘克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与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2dC)协同作用后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株SH-SY5Y(SYSY)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其协同作用的效果和分子机制.方法:100 ng/mL IFN-γ与5μmol/L 5-aza-2dC联合作用于SH-SYSY细胞5 d后,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总RNA,合成cRNA并分别用cy3和cy5标记,与Agilent Human 1B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研究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IFN-γ与5-aza-2dC共同处理SH-SY5Y细胞后共有234个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与对照组SH-SY5Y细胞比较,表达上调的基因有218个,表达下调的有16个;RT-PCR验证了STAT1、BCL6和SOCS3表达上调,CCNE2表达下调;Western-Blot检测caspase-8蛋白处理后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IFN-γ与5-aza-2dC联合处理SH-SY5Y细胞后,影响了细胞内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在体外对NB细胞的分化、凋亡和生长抑制能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为其联合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作者:方依卡;李喜照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胆道镜微创切口保胆取石治疗420例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临床资料、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治疗措施及术后1年复发率等.结果:420例胆囊结石行保胆取石411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因胆囊管不通畅行胆囊切除9例:3例术后结石残留,9例术后1年复发结石,复发率2.2%(9/411),其中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8例中有2例术后半年复发,复发率25%(2/8).结论:遵守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微创胆道镜保胆取石仍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作者:陈海;郭玉明;张晶;白妙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例1 患儿男,9岁.因双下肢疼痛1年,全身乏力半年就诊.患儿近1年经常诉双膝、踝关节疼痛,症状时轻时重,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近半年来有加重趋势,感觉全身乏力,不伴发热.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双膝关节稍肿,皮肤无红热,双下肢活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作者:梁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的变化、探讨中药川芎嗪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和川芎嗪组.复制在体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 h、再灌注5 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黄嘌吟氧化酶(X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肾组织检测XO、SOD活性及MDA含量,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川芎嗪组血浆X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低于再灌注组(均P<0.01);SOD活性高于再灌注组(P<0.05).川芎嗪组与再灌注组相比,肾组织的XO活性、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再灌注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脏层上皮细胞超微结构严重损害,川芎嗪组大部分肾组织上述部位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性改变,但比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强氧自由基的清除,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陈辉乐;毛朝鸣;王万铁;金可可;邱晓晓;方周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患者女,21岁,主诉因感冒在学校误入开启紫外线灭菌灯的诊室进行输液治疗约4 h,返归宿舍后5h于睡眠中自感双眼刺疼、流泪、结膜充血眼部刺激症状.来我院就诊,经医生查体与询问病史,诊断:双眼角膜炎收治我科.
作者:谢春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半折刀俯卧住在肛门手术中的护理程序.方法:对293例肛门手术患者采用半折刀俯卧位护理进行护理评估、计划、实施及效果评价.结果:采用半折刀俯卧位,与传统截石住手术患者比较,患者能达到体位安全舒适,术野暴露充分,出血量少;术者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293例半折刀俯卧位肛门手术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朱剑群;罗哈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病例1,患者女,20岁,因尿频、尿痛1 d就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0.1 g/粒)口服,每天2次,每次2粒.当日症状减轻.患者服药第3天出现颈部歪斜,不能自行转回.查体无其他阳性体征.嘱患者立即停药,给予654-2 10mg肌肉注射及补液治疗.患者症状缓解.
作者:许永喜;丛玲;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血浆生理性抑制物中重要的抗凝物.AT通过Arg393~ser394的丝氨酸蛋白酶反应点及Lys残基(第125位,第107位,第136位)和Arg残基(第129位,第145位)有关二个功能位点,与肝素、凝血酶结合,发挥其抗凝作用,其抗凝作用大约占体内总抗凝作用的70%左右.
作者:王贞;刘艳;袁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54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咯血病灶后,采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对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结果:54例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术后咯血完全停止,即时止血率100%.BAE术后2周内复发咯血1例,3个月后复发咯血2例,近期复发率1.9%(1/54),中远期复发率3.7%(2/54),总有效率94.4%(51/54).结论: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采用多重栓塞技术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平有;余刚;周选民;杨守俊;徐霖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例1 患者男,31岁,简要病史:上腹部隐胀痛5 d,突然上腹部剧烈刀割样疼痛6 h,伴呕吐胃内容物多次.8个月前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体检:T 37.2℃,P 90次/min,R 20次/min,BP 130/70 mmHg.心肺正常,腹肌紧张,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剑突下偏右更明显.
作者:吴起珍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