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食管裂孔疝术前术后24 h食管pH监测的临床评估

吴燕;施成仁;王俊;王捍平;余世耀;张弛;沈涤华

关键词:疝, 食管裂孔, 氢离子浓度,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对食管裂孔疝患儿术前、术后行24 h食管pH监测,从监测结果了解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方法:对收治的34例食管裂孔疝患儿行24 h食管pH监测,时间为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结果:34例患儿中,30例患儿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4例患儿为食管旁疝,无胃食管反流.术后1个月,有12例患儿出现胃食管反流,反流出现时间大多以睡眠期为主.术后3个月复查,有2例患者仍存在胃食管反流,该2例患儿于6个月后.再次行修补术.结论:对于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患儿,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在术后1个月内约有40%(12/30)的患儿仍存在胃食管反流,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及睡眠时体位的调整后,术后3个月复查,仅有7%(2/30)存在反流.结论:通过24 h食管pH监测可以对患儿的预后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针对不同的监测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信任

    信任是深信不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放心地托付于你.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的监测与临床应用

    反映肺病理生理的指标较多,有氧合指数、肺泡一动脉分压差、肺内分流、肺顺应性、死腔与潮气容积之比、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肺血管通透性(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PVP)指数等.

    作者:盛恒炜;郭锐;施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周围神经NCV的测定,同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NCV可发现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部分周围神经呈损伤性改变,总异常率达25.33%,同时发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且NCV改变与病程有关,而与年龄无关.结论:NCV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张斌;顾春江;孙晓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合并静吸复合全麻用于新生儿胸腹部大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合并静吸复合全身麻醉(CEGA)应用于新生儿胸腹部大手术,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新生儿腹胸部大手术90例,年龄1 h~28 d,体重1.52~5.34 kg,ASAⅢ~Ⅳ级,分为3组(硬膜外组,CEGA组,静吸复合组),每组30例.硬膜外组,选择与手术部位相适应的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给实验量0.5%利多卡因1~2 mL,5~10 min后测试证明无全脊麻征表明穿刺成功,再给麻醉量0.5%利多卡因2~5mL,后按需要再分次给第一次量的1/2于硬膜外腔;术中以利多卡因维持;CEG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开始气管插管(以氟胺酮1~2 mg/kg、万可松0.1 mg/kg静推快速诱导)控制呼吸;术中硬膜外腔以0.5%利多卡因按2~5mL给药,后按需要再分次给第一次量的1/2于硬膜外腔,并根据新生儿对疼痛的耐受调整七氟醚的浓度,约1%~1.5%,以新生儿能耐受气管导管和内脏牵拉反应,生命体征稳定为准;适当追加肌松药,以配合手术需要.术毕待患儿呼吸平稳,呼吸交换量基本正常(潮气量>8 mL/kg,呼吸空气时SpO2>93%,呼吸频率>30次/min,新生儿意识、咳嗽、吞咽反射等均恢复或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静吸复合组,以氯胺酮1~4 mg/kg、万可松0.1~0.2 mg/kg静推快速诱导成功后气管插管并控制呼吸,术中以2.5%~3%七氟醚维持,术毕拔管情况同CEGA组.结果:合并使用硬膜外与全身麻醉较单种麻醉方法更利于新生儿呼吸道的管理和生命体征稳定的维持(均P<0.05);且在机械通气保证充分供氧和及时排出CO2的基础上,较单纯全麻用药量显著减少(P<0.05),术后清醒更快(P<0.05),拔管更早(P<0.05),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有利于新生儿尽早康复,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又能减轻新生儿经济负担和术后疼痛所带来的痛苦,且有利于术后镇痛.结论:CEGA应用于新生儿胸腹部大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喻淑庆;叶小丰;余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防治顺铂所致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防治顺铂所致呕吐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综合组)与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照组)防治顺铂所致急性、迟发性呕吐的疗效及其副反应.结果:综合组与对照组防治顺铂所致急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2%、90%(P>0.05),完全控制率分别为78%、76%(P>0.05);防治顺铂所致迟发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4%、78%(P<0.05),完全控制率分别为82%、68%(P<0.05);综合组与对照组1-2级便秘、厌食、腹胀、焦虑、失眠等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8%、14%、20%、14%、10%与48%、42%、36%、40%、26%(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防治顺铂所致急性呕吐与迟发性呕吐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反应小.

    作者:王朝阳;李桂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引产8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14~27周妊娠两种不同引产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妊娠14~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分成雷佛奴尔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观察两组的总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情况,产伤情况,引产成功例数等情况.结果:对于14~27周中期妊娠者,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较单独用雷佛奴尔引产总产程时间短,产后2 h出血量少,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两种引产引产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14~27周中期妊娠者,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可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胎盘、胎膜残留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天秀;仲月霞;田小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1-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腰背痛,近几年来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技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不断成熟及完善,凭借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作者:蒋雪生;詹碧水;陈成冬;吴猛;周新华;周国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6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内镜的普及,对十二指肠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我院2000-2006年来经内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共发现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我们对其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钱小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童食管裂孔疝术前术后24 h食管pH监测的临床评估

    目的:对食管裂孔疝患儿术前、术后行24 h食管pH监测,从监测结果了解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方法:对收治的34例食管裂孔疝患儿行24 h食管pH监测,时间为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结果:34例患儿中,30例患儿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4例患儿为食管旁疝,无胃食管反流.术后1个月,有12例患儿出现胃食管反流,反流出现时间大多以睡眠期为主.术后3个月复查,有2例患者仍存在胃食管反流,该2例患儿于6个月后.再次行修补术.结论:对于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患儿,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在术后1个月内约有40%(12/30)的患儿仍存在胃食管反流,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及睡眠时体位的调整后,术后3个月复查,仅有7%(2/30)存在反流.结论:通过24 h食管pH监测可以对患儿的预后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针对不同的监测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燕;施成仁;王俊;王捍平;余世耀;张弛;沈涤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童原发性癫痫与第五、六脑室形成的关系

    癫痫是小儿科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病率约为3%~6%[1].在人群癫痫患者中,505以上在10岁之内起病,小儿癫痫发生率大大高于一般人群,大约为成人的10倍[2].

    作者:彭湘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VitK1辅佐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变迁,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有增多趋势,尤以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居多,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关注,以阿奇霉素使用较多.与红霉素相比其胃肠道副作用较轻,但实际使用中仍不少见,本科运用维生素K1(VitK1)与阿奇霉素混于同一瓶中输注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王月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的发病率为10%~30%,其流行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播及面广,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儿童是甲型流感发病的重要人群,儿童甲型流感的感染率是成人的1.5~3倍[1],甲型流感病毒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儿童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所以,防治儿童甲型流感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但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对儿童甲型流感进行防治,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文研究和总结了儿童甲型流感发病的基础及临床进展,以对儿童甲型流感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

    作者:毛晓健;钱新华;曾其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我抱起被遗弃墙角的婴孩

    在我们医院一直有被遗弃的孩子,他们没有名字,就用弃婴×号来接受检查,他们中小的只有几天大,大的也有上幼儿园的年纪了,他们的编号至少编到十二号,没有家长,只有护工一路护送检查.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哮喘患儿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哮喘与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方法:观察99例儿童,其中哮喘患儿49例,正常对照50例,测量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结果:哮喘患儿血清总胆固醇为(5.11±0.76)mmol/L,对照组为(4.58±0.92)mmol/L,两组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性.结论:血清胆固醇水平可能是哮喘发作的一个有价值的预报因子.

    作者:牛峰海;蔡文仙;王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目前前列腺摘除术逐步被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URP)所代替,但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仍是基层医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手术方法.由于多数患者年老体弱,常并存有心、肺、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术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同时该手术术后患者通常带有3根引流管,引流管护理不当是引起或加重术后出血、膀胱痉挛及尿潴留、尿失禁、感染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

    作者:周红;张选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气管内导管替代气管套管治疗气管食管瘘5例

    气管食管瘘(tme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指气管食管黏膜及疏松结缔组织的损伤穿孔.气管切开后TEF是机械通气中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尽快恢复气道密闭性,保证机械通气得以顺利进行,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和机会.我科在保守治疗中,采用气管内导管替代气管套管的方法治疗机械通气中发生的TEF,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输尿管端端吻合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术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

    目的:探讨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1989年3月至2006年6月,使用输尿管端端吻合加用大网膜包裹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1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漏尿1例,肾萎缩3例.术后4~10周拔除双J管,拔管后再狭窄2例.全部病例术后随访发现输尿管解剖在位,蠕动排空良好,肾积水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见有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证实损伤输尿管远段尚有残留后,输尿管端端吻合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实用性强,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朱继峰;张沛泳;曹用立;秦允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4年间共52例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并发PTE的发生率高,多为附壁血栓(78.8%),临床突出的症状是活动性胸闷、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包括支气管扩张药物在内的常规治疗不能完全缓解(92.3%);71.2%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气PaCO2下降或呈Ⅰ型呼吸衰竭表现,D-二聚体>0.5 mg/L(ELISA法)仅占25.0%.超声心动图检查多有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大于40 mmHg者达71.2%,心电图常有SⅠQⅡTⅢ表现.结论:COPD合并PTE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疑诊,再选择CT肺血管造影或肺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诊.

    作者:曾祥毅;王小平;巫剑峰;李丽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和曲马多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和曲马多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副作用以及3种药物之间的效价比.方法: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L组,n=20)、曲马多组(T组,n=20)和氟比洛芬酯(F组,n=20)进行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七氟醚合并瑞芬太尼-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3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约30 min静注恩丹西酮4 mg以及分别静注以下药物,L组:氯诺昔康16 mg;F组:氟比洛芬酯50 mg;T组:曲马多100 mg.分别记录清醒后5、30 min和1、2、6、12、24 h的VAS评分,患者疼痛总体评分以及各种副作用.结果:3组均达到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但T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明显.结论:妇科腔镜手术使用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副作用少;曲马多镇痛效果良好,但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作者:张旭宇;张涛;林世清;刘紫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40例胸腔镜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痛变40例,术中送冰冻病理,肺楔形切除术32例,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8例.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都取得了病理诊断.良性病变28例,肺转移瘤2例,肺癌高龄患者2例行单纯肺楔形切除术,8例恶性病变行小切口胸腔镜下病变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结论:胸腔镜手术是肺部无症状性肺内结节病诊治的首选.

    作者:金良达;郑明华;黄日胜;陈小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