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胜军;TANG Hui-huan;魏伟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对产妇的分娩疼痛、产程以及对母儿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以自愿水中分娩且符合条件的产妇63例为水中分娩组,抽取同期头位、低危、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63例为对照组.分析水中分娩的产程、分娩疼痛、会阴裂伤以及失血量、感染、产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水中分娩组第一产程和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3~22 min,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水中分娩组产妇入水后疼痛的自我评价较入水前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水中分娩组产妇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产后尿潴留、产褥感染、会阴伤口感染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水中分娩可以减轻产时的分娩疼痛.对母亲及新生儿未见不良结局.
作者:彭军;缪士霞;李丽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nity,ROP)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期间出生的425例出生体重在2 000 g以内或孕周<34周的早产儿,对其进行眼底筛查并统计分析筛查情况.结果:在筛查的425例早产儿中发现各期(包括1、2期病变或个别4、5期晚期病变)ROP患儿92例(占21.6%),阈值前期ROP患儿21例(占4.9%),阈值期ROP患儿18例(占4.2%),急进性ROP的患儿5例(占1.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着胎龄及出生体重的降低而明显呈上升趋势,胎龄及出生体重与ROP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胎龄和出生体重是RO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低胎龄或低体重的高危早产儿应定期进行眼底筛查.
作者:罗亮;唐松;吴本清;张国明;李志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牙龈瘤的效果.方法:将249例牙龈瘤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手术并拔除患牙(A组)、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B组)、切除瘤体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C组)的治疗方法,对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12~24个月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C组在治愈率和复发率上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切除瘤体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的方法既保存了患牙,又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牙龈瘤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唐震宇;张伟一;汪海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侧卧位施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取石(MPCNL)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上尿路结石侧卧位施行MPCNL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铸形结石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3例.结果:56例均手术成功,无穿刺失败或中转开放手术.一次结石取净率80%,两次手术合计达96%.术中均无输血,无肠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侧卧位施行MPCNL手术患者易耐受,手术更安全,术中碎石易排出,效果良好.
作者:王森;罗力;梁坚;李文雄;李峻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bax基因表达变化在genistein治疗裸鼠移植人肝癌中的作用.方法:以裸鼠移植人肝癌为对照,对照组腹腔注入含0.04%DMsO的RPMI 1640培养基0.05 mL/g,Genistein治疗组腹腔注入genistein 1 mg/(kg·d),3周后观察肝癌增长情况,并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肝癌组织IP3含量,RT-PCR分析癌组织bax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肝癌组织bax蛋白表达.结果:Genistein治疗组肝癌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体积(12.6±11.6)mm3vs(52.3±26.5)mm3,重量(42.7±27.8)mg vs(91.3±31.4)mg),P<0.01],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3.4±1.4)pmol/mg protein vs(35.3±6.6)pmol/mg protein,P<0.01],bax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灰度与面积之积的相对强度(RI)0.88±0.21 vs 0.56±0.15,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 2.86±0.80 vs 1.37±0.48,P<0.05].结论:Genistein能减少IP3生成,上调肝癌组织bax基因表达,抑制裸鼠移植人肝癌增长.
作者:黄熙;ZHANG Ji-ho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患者男,18岁,主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2 d人院.患者于入院前2 d无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无放射,伴有呕吐,为胃内容物.
作者:李华;赵红艳;赵建业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疝环充填法与平片置入法在不同类型疝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分析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3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疝环充填式30例,平片式修补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12个月,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腹股沟嵌顿疝一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少,是安全可行的,远期疗效尚待观察.疝环充填法与平片置入法修补,可以根据疝的不同分型而选择使用.对于被嵌顿内容物只要无脓肿形成、坏死肠管未破裂同样适合.
作者:郭卫;刘忠民;杨栋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很多人说我小时候胆子很小,是,没错!也说我现在学了医变得胆子大了,其实她不知道,我的胆子越来越小了.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了解FMR1基因(脆性X智力低下1号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B(MAPlB)的改变是否与突触异常有关,MAP1B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是否通过调节突触数量的改变起作用,以探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成年基因敲除(KO)组、成年野生(WT)组、新生KO组、新生WT组4组,每组10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P1B及突触素I(synapsin I,SYN)的分布和表达.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DAB显色的平均光密度值(MOD)进行采集,分析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年龄组MAPlB与SYN在各脑区MOD值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成年KO组及新生KO组小鼠各个脑区中MAP1B与SYN的改变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FMR1基因敲除小鼠MAP 1B与SYN的表达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提示MAP 1B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不是通过调节突触数量的改变起作用的.
作者:韦朝霞;易咏红;孙卫文;苏涛;邓维意;廖卫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分析36例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于月经后半周期用药后月经量、经期、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随访治疗结束后排卵情况.结果:醋酸甲羟孕酮治疗3周期后月经期平均(6.57±1.16)d,月经量(56.28±9.51)mL,子宫内膜(9.24±1.74)mm,较治疗前厚度变薄,血红蛋白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常见副作用体重增加25例(69.44%).治疗后随访<40岁患者86%有排卵,而年龄>40岁患者仅28%有排卵.结论:三个周期月经后半周期补充醋酸甲羟孕酮方案治疗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适合用于年龄40岁以下患者,但有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肥胖年龄>40岁患者不是佳选择.建议治疗结束后随访患者排卵情况以免复发.
作者:林芸;彭幼玲;闻安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天眩清注射液对骨折后卧床患者头晕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5-9月因骨折于我科住院的患者,如果出现头晕症状,若能除外头颅外伤及高血压.则给予天眩清注射液7~14 d静脉点滴.观察其对于这类人群头晕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自身对照,疗效分为完全缓解、明显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4类,有效包括完全缓解和明显缓解,分别在用药第3、7天和第14天统计疗效,观察用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30例受试者入选本研究,头晕症状在3 d内完全缓解者18例,明显缓解8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6.7%;7 d内完全缓解者24例,明显缓解者2例,部分缓解者4例,有效率86.7%;14 d内完全缓解者28例,明显缓解者2例,有效率100.0%.在整个观察过程中,仅有1例反应输液时静脉有刺激症状,调慢输液速度后症状缓解.结论:天眩清注射液对因骨折卧床患者出现的非创伤性头晕症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对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随机分组,利用不同浓度体外制备的AGE修饰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刺激,观察不同时间点每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表达量及细胞内HO-1 mRNA的表达.结果:AGE-BSA可增加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的释放并可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HO-1 mRNA的表达.结论:AGE可上调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细胞内HO-1 mRNA的表达.
作者:卓凤婷;XUE Yao-ming;关美萍;SHA Jian-ping;魏民;ZOU Yi;曾展军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患者男,51岁,教师.因发热、咽痛5 d,精神行为异常、睡眠障碍3 d入院.入院前5 d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38.2℃.
作者:何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效果,以及该疗法对拉米夫定致停药后反跳和治疗中耐药突变的影响,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20例未经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予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B组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C组予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12周后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直至治疗结束.以上3组的疗程均是52周,分别在治疗的12、36、52周和停药后第12周抽血,检测各组血清ALT,HBeAg及HBV DNA变化,同时运用基因芯片技术,于治疗结束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的突变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0.O%、65.0%、75.0%;HBeAg阴转率分别为55.0%、67.5%、60.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5.0%、12.5%、12.5%;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72.5%、70.0%、75.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YMDD突变发生率为17.5%.C组为5.0%,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联合用药可以防治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发生.A组停药后反跳发生率(27.5%)显著高于C组(7.5%),说明联合用药可以减少拉米夫定停药后反跳的发生.结论:联合治疗在总体上不能提高抗病毒的效果,但能减少拉米夫定致停药后反跳和治疗中耐药突变的发生.
作者:陈文郁;陈兰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22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刘氏跌打酒外敷,活血止痛汤内服,对照组采用七叶皂甙钠静脉滴注,分别观察两组肿胀消退情况和疼痛缓解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肢体肿胀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对疼痛的缓解,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用药期间无重大不良反应.结论: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鑫;刁鉴伟;韦欢;王小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建立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模型(OGSD),在加入VEGF基础上,加入VEGFR-2/Flk-1受体抑制剂SU1498;检测(1)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2)细胞活力;(3)线粒体跨膜电位;(4)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结果:(1)OGSD组、VEGF164+SU1498组细胞损害重,VEGF组细胞损害轻(P<0.05);(2)OGSD组、VEGF164+SU1498组细胞活力下降明显(P<0.05),而VEGF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3)OGSD组、VEGF164+SU1498组线粒体跨膜电位不稳定(P<0.05),VEGF组线粒体跨膜电位稳定;(4)OGSD组、VEGF164+SU1498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增多,VEGF组Bcl-2蛋白表达增多明显(P<0.01),而Bax蛋白表达增多不明显(P<0.01).结论:VEGF对神经元起直接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与VEGFR-2受体结合减少了缺血、缺氧下培养的体外神经元细胞的凋亡.
作者:林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踝关节炎症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模型,采用关节炎指数评估大鼠关节炎的情况,将大鼠踝关节病理切片分别做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HE染色切片用光镜观察炎细胞浸润和滑膜细胞增生的情况,对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NF-κB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三七总皂甙治疗2周后,大鼠多发性关节炎指数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E染色切片显示三七总皂甙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炎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显示三七总皂甙组NF-κB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有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炎症,抑制NF-κB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三七总皂甙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姚茹冰;QIAN Shan-feng;赵智明;GUO Jun-hao;胡兵;CAI Hui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菌群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行痰一般茵及真菌培养,确定菌种后进行药物体外敏感检测.结果:检出致病菌209株,其中G-杆菌(74.2%),真菌(16.7%),G+球菌9.1%.药敏试验显示:阿米卡星敏感性高(72.3%),头孢唑啉低(21.6%).结论: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杆菌分布高,真茵次之.丁胺卡那药物的敏感性高,可以作为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许岩;宋晓东;朱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蛋白质谱,寻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差异蛋白质,研究其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31例血清标本(正常孕妇组1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9例)的蛋白质质谱,用Biomark Wizard软件分析差异蛋白,并搜索鉴定蛋白.结果:筛选出6个质荷比(M/Z)为3 263、3 936、7 979、7 982、13 773、15 943的差异蛋白质峰,其蛋白质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蛋白质数据库搜索,与这6种差异蛋白质分子量接近的蛋白质分别为血管活性肠肽、胰岛淀粉样多肽、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7.8 kDa蛋白、铁氧化还原样蛋白74个氨基酸、低诱导趋化因子A2前体、心房利钠因子前体.结论:SELDI-TOF-MS技术为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平台.
作者:林晶;HE Xiao-yu;曾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K1佐治儿童支气管肺炎2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常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雾化吸入止咳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治疗,并视病情予以吸氧、吸痰、镇静等治疗,治疗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50 mL+维生素K1针10 mg,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K1佐治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对早期阵发性刺激性干咳疗效更明显.
作者:许国钧 刊期: 200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