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设;李书剑
目的:探讨制霉菌素联合乳杆菌活茵胶囊(定茵生)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茵病(RVVC)的疗效.方法:将256例RVVC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8例.观察组用制霉菌素联合定茵生治疗,对照组单一应用制霉菌素治疗.对治疗后7~10 d的近期效果及所有治愈患者两疗程后30~37 d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近期治疗效果及远期治疗效果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近期临床治愈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远期治疗效果时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制霉菌素联合定茵生治疗RVVC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
作者:薛玉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Tourette综合征(TS)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认知功能是否相一致,为探讨改善TS患儿身心健康受挫的有效途径提供一些线索.方法:给予14例TS患儿常规剂量、方法服用泰必利并辅予心理干预指导,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估TS病情程度;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评定患儿治疗前后的行为问题;用P300检测方法评估认知功能.结果:(1)综合治疗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各项评分及YGTSS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2)综合治疗后TS儿童的P300潜伏期较干预前缩短,P300波幅较干预前提高.结论:综合治疗可促进TS儿童抽动症状、认知功能、心理及情绪的全面改善.
作者:孙惠娟;李萍;吉永春;王浙东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持续泵注对瑞芬太尼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直肠癌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ASA Ⅰ~Ⅱ级,年龄45~60岁,体重55~70kg,分为A组(芬太尼+瑞芬太尼组)和B组(瑞芬太尼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以芬太尼3.5靏/kg,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异丙酚1.5mg/kg诱导.A组于诱导后以芬太尼0.01靏/(kg穖in),瑞芬太尼0.1~1.0靏/(kg穖in),异丙酚5~6 mg/(kg·h)泵注维持麻醉,B组以瑞芬太尼0.1~1.0靏/(kg穖in),异丙酚5~6 mg/(kg.h)泵注维持麻醉.两组均按需要间断静注维库溴铵,手术中根据麻醉深度需要调节静脉麻醉药剂量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分别记录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期患者的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恢复期出现躁动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较B组苏醒质量好.结论:小剂量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可预防单独使用瑞芬太尼麻醉恢复期的躁动.
作者:任锐;林剑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改进前臂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自2005年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前臂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共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在18~50岁,平均为25.5岁.结果:修复面积在1.0 cm×0.8 cm~1.5 cm×3.0 cm,其中15例完全成活,1例边缘部分坏死.结论:改进前臂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增加皮瓣血液灌注,在血管吻合方面较易操作.
作者:陈拓;王容春;李智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那天下午5点,松刚刚打开电脑,无意中听见外面客厅里电视新闻中称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松的心立即提了起来,因为四川那里有山佳、影子和不惊等朋友.松立刻冲到客厅,正好看见电视上说汶川离成都不到100公里,而山佳姐离那里更是近.
作者:姜惠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噻托溴铵吸入,每次18靏,每日1次,对照组予异丙托溴胺吸入,每次40靏,每日3次,疗程均为30 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对缓解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有明显疗效.
作者:黄燕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草药应用于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许多种中草药对口腔感染性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而口腔感染性疾病多由口腔菌群失调引起.本文将中草药对口腔常见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陈宏;张秀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尿中血红蛋白(Hb)对琼脂糖凝胶尿蛋白电泳蛋白区带分析的影响,探讨血尿蛋白电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一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技术对不同程度血尿进行蛋白电泳,以观察Hb带以及尿液中的其他大、中、小蛋白区带的分布.结果:在小分子蛋白区前沿,试带法Hb(+)17例未出现Hb带,Hb(++)、Hb(+++)30例均不同程度地出现Hb带.结论:Hb区带出现在小分子量蛋白区.如将其作为小分子量蛋白百分比报告结果.实为对尿中蛋白质的来源定位错误,可能导致临床误诊.
作者:余福安;胡友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行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例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抢救配合,介入术前宣教、准备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加以探讨.结果:5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紧急快速的抢救和术前准备,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的术后观察及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王彩芽;李萍;王红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lnoma.PCIL)是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病理类型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laoma,NHL),占整个NHL的4%~20%[1].
作者:姚君良;倪醒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镇静镇痛(PCSA)联合局麻下斜视矫正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34例斜视手术患者术中PCSA与局部麻醉联合应用.术前进行访视及心理护理,指导正确使用镇痛泵,注重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药物副作用处理.结果:34例患者术中疼痛和焦虑得到缓解和消除,患者合作满意,手术顺利完成.结论:麻醉前充分的准备,麻醉中密切观察及配合是麻醉及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黎雪梅;周健良;肖惠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6例川崎病患儿(川崎病组,包括有冠状动脉病变者18例)血小板参数,动态了解其变化,同时以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46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川崎病组惠儿血小板四项参数急性期、恢复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恢复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均显著高于急性期(P<0.01),但急性期血小板分布宽度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病变者急性期除外PLT外,其余三项参数较无冠状动脉病变者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川崎病以及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及评价预后均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敏;陈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STH-2液pH值对低温保存离体兔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6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12只.所有兔心在不同pH值STH.2液中4℃保存4 h.STH-2液pH值分别为6.4、6.8、7.0、7.2、7.4、7.8、7.9和8.4,其中标准sTH-2液4℃时pH值为7.9,设为对照组.应用Langendorff灌注模式,观测保存前后离体兔心功能恢复,自动生化仪检测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存末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水平.结果:各组心功能恢复、冠脉流出液中CK含量和保存末心肌组织中总腺苷酸(TAN)、能荷比(ECR)差异存在显著性.pH 7.0、pH 7.2组心功能恢复佳,pH 7.2组冠脉流出液中CK含量低,pH 7.2组心肌组织中TAN、ECR高.结论:标准STH-2液对低温离体免心的保存效果并非佳,适度偏酸的STH-2液能够改善低温离体兔心的保存效果.
作者:蔡开灿;熊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4种常用的EB病毒抗体及其二联组合检测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辅助诊断鼻咽癌中的价值.以期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水平.并探讨单独检测1种EB病毒抗体时以何者为优良,以及采用何种组合检测两种抗体更合适.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95例病理学证实的新诊鼻咽癌患者和188例健康成人血清.应用EB病毒特异抗原(谷胱甘肽转移酶重组蛋白)为基础的4种ELISA,即EBNA1-IgA、EBNA1-IgG、Zta-IgA和Zta-IgG,检测血清中抗EB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单独应用1种ELISA、EBNA1-IgA的灵敏度(0.8513)和特异度(0-8511)高.Zta-IgG和Zta-Ig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5 9和0.835 1以及0.810 3和0.818 5.EBNA1-IgG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低,分别为0.697 4和0.696 8.无论哪两种ELISA的组合,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价值可分别达到0.925 5和0.903 2以上.EBNA1-IgA和Zta-IgA组合的优势比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50.626 3和14.987 5)高;EBNA1-IgA和zta-IgG组合的优势比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7.090 9和11.921 4)次之.结论:在单独应用ELISA法血清学诊断鼻咽癌的4种EB病毒抗体中,以EBNA1-IgA为佳,其次是zta-IgG.2种ELISA组合应用将明显地提高血清学诊断鼻咽癌的价值.在临床实践中以EBNA1-IgA与zta-IgA或zta-IgG的组合为宜.
作者:梁英杰;宗永生;顾耀亮;张玉;冯沿芬;刘泳冬;陈耀龙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阳性与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血清ACCP抗体将11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ACCP抗体阳性组75例,阴性组41例.分析A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ACCP抗体阳性组患者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者较ACCP抗体阴性组多且严重(P<0.05).血沉、C反应蛋白亦以ACCP抗体阳性组显著为高(P<0.05或<0.01).ACCP抗体阳性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而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与ACCP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病程达2年以上者,血清ACCP抗体阳性组双侧腕、肘、髋及膝关节x线片表现≥Ⅲ级以上者显著多于ACCP抗体阴性组(P<0.05).病程小于2年且无明显骨质破坏的RA患者,1年后发生骨质破坏者,ACCP抗体阳性组明显多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较ACCP抗体阴性者临床症状重.血液系统、骨骼系统损害多见,预后差.血清ACCP抗体可能反映RA的临床症状轻重并判断预后.
作者:杨积保;张大昌;朱电波;查翔远;贾可;李志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型的短效静脉麻醉药棗异丙酚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该药具有静脉注射后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等特点[1].我院妇产科门诊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2747例,麻醉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病人的治疗,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近几年来,医患关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作者:秋天童话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全喉切除患者70例,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早期心理干预、肠内营养、追口护理、康复训练.对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应丽君;胡桂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6例HIE患儿(HIE组)进行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动态监测,分别为出生后24、48、72 h及7 d采血检测.40例同期住院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HIE组患儿S100B蛋白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HIE组惠儿血清S100B蛋白,出生后24h达高峰,轻度HIE组48h降至正常,中重度7 d仍未降至正常.结论: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检测可作为HIE早期诊断的一种敏感及特异的生物学指标,时判断HIE病情严重程度、早期干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作者:黄献文;曾鸿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45眼)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滤过泡、前房及眼压、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眼压控制≤21 mmHg者35眼,需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8眼;术后视力提高25眼,术后视力不变11眼.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应积极行小梁切除术.只要手术前后处理得当,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祝伟;蔚伟;张季瑾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