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脐疝68例治疗体会

蔡伟;康骅

关键词:疝, 脐, 无张力修补术, Mayo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脐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成人脐疝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无张力修补术,38例行Mayo手术,并对两种术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时间长于Mayo手术[(95±25)min vs(67±16)min,P<0.05],而术后术区疼痛少于Mayo手术(4例vs 20例,P<0.05).术后两组病人均无切口感染,随访0.5~5年,均无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与Mayo手术在治疗缺损较小的成人脐疝中均有较满意的效果.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脑缺血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及再灌注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再灌注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塞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脑缺血组、脑缺血再灌注组、手术对照组,每组再分成0、6、12、24、48、72 h组,用TTC染色法观察各组的脑组织坏死面积和血清CK-MB的变化.结果:在脑缺血组大鼠随着时间延长脑坏死面积逐渐增大,至12 h达高峰(P<0.05),之后有逐渐下降趋势;脑缺血再灌注组脑坏死面积在24 h(P<0.01)、48 h(P<0.01)及72 h(P<0.05)明显减少;脑缺血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K-MB在6 h开始升高,12 h达峰值(P<0.01),而后随时间逐渐下降,但脑缺血再灌注组在6、12 h较脑缺血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缺血可引起心肌损伤,血清CK-MB升高;脑缺血再灌注虽可保护脑组织,但使心肌的损伤加重.

    作者:王吉文;符少萍;丘宇茹;黄子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自环孢素和新型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肾移植存活率已经有了提高,但排斥反应依然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不全以至丢失的重要原因,此外长期免疫抑制治疗的副作用,如心血管疾病、机会感染、恶性肿瘤、药物的肝肾毒性,也极大阻碍患者的长期存活.目前尚未有可靠的诊断方法能判断免疫高风险病人或及时发现排斥并加以干涉,也没有明确指标能确定患者对移植器官产生特异性耐受,指导减用甚至停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准确、特异的免疫监测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年相关文献作一综述,讨论已经用于临床和尚处于试验阶段的一些免疫监测手段.

    作者:俞波;谭建明;郭君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跑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

    长跑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报道如下.

    作者:毕可波;邓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网织红细胞性能评价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网织红细胞的性能并作评价.方法:对XE-2100分析仪分析网织红细胞的精密度、稳定性、线性范围、敏感性和携带污染率进行测定,再将50例住院病人血标本用Sysmex XE-2100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结果与显微镜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网织红细胞的精密度、稳定性、线性范围、敏感性和携带污染率均在允许范围内:Sysmex XE-2100分析网织红细胞结果与显微镜计数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8 7.结论: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网织红细胞的性能良好,具有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和简便快捷等优点,标本免除预处理,是常规实验室测定网织红细胞的较理想仪器.

    作者:陈梅;方伟祯;傅玉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脏病患者1 361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进一步控制我院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医院感染的诊断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3%(72/1 361).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占总数的56.7%,血液系统占10.8%,胃肠道占9.5%,皮肤和软组织占9.5%.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1.4%、39.3%、28.6%.结论:应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合适的防治手段.

    作者:丁艳;张皖瑜;尹湘毅;张国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福辛普利钠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钠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和福辛普利钠治疗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灌胃治疗2、4周留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VEGF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2、4周均显著升高(P<0.01).福辛普利钠治疗4周后,VEGF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肾局部VEGF表达增加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福辛普利钠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曹宁;郑红光;关欣;王沙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伤骨科常见病之一,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非手术治疗获得较好效果,只有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我科采用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华;尤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注吸痰预防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肺切除术后132例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分为两组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A2、B2组予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结果:吸烟量大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P<0.05),常规治疗组(A2、B2)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纤支镜治疗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预防作用.

    作者:王英禹;张瑞;程庆书;王云杰;孙晓燕;刘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5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对我院51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42例,死亡9例.病原菌分析,痰培养细菌、念珠菌阳性41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1.2%,革兰阳性球菌占29.3%,真菌感染占19.5%.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EB病毒感染2例,病原菌不明6例.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术后第1周是肺部感染的高危时段,重视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及合理选用抗生素,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防治的关键.

    作者:陈永标;江艺;胡还章;吕立志;张绍庚;张小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及麻醉的若干进展

    当今胸科手术操作方法日新月异,经常需要应用单肺通气(OLV)即肺隔离的方法以方便手术操作.胸科麻醉方法的不断改进为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度.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作者:胡毅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62例体会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作者于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62例,报告如下.

    作者:洪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反应停联合VTD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目的:对3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难治性MM的缓解率和生存率.方法:30例患者均在第1阶段采用改良M2治疗2个疗程无效,第2阶段以反应停联合VTD方案化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评估后者对难治性MM的疗效.用统计软件STATA 5.0作配对卡方检验.结果:本组病例中,缓解10例,部份缓解9例,进步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反应停联合VTD方案治疗能明显提高难治性MM的缓解率和有效率.

    作者:李琳洁;赵敏雷;裘红英;刘伟红;杨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肿胀技术在烧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胀技术在烧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烧伤患者,手术区平均面积4.5%.采用肿胀技术在手术区皮下注入肿胀液,其中20例使用完全肿胀局部麻醉,另8例施行全身麻醉加肿胀技术,然后进行切削痴植皮术.观察手术镇痛效果和出血量.结果:肿胀液注入量平均每1%面积195 mL.20例使用完全肿胀局部麻醉的患者中5例辅助了静脉芬太尼,麻醉镇痛效果良好.手术出血量50~350 mL,平均每1%面积35 mL,取皮区出血相对更少.结论:肿胀技术可使烧伤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降低麻醉风险,同时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志斌;姚雪莲;赵象文;郭琴琴;凌云志;唐亚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8例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鼻内径路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28例(31眼).结果:治愈26眼,好转3眼,无效2眼,有效率94%(29/3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各种手术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作者:李卫红;陈耀琴;关山越;李金其;邓洁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血白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后血白细胞变化.方法:将两年来收治的45例鼻咽癌病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放疗同时加黄芪注射液静滴每周5 d,连续7周;对照组,放疗加VitB6、肌苷口服7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程度的Ⅱ~Ⅳ级中Ⅱ级,治疗组17.4%,对照组50.0%;Ⅲ级,治疗组4.3%,对照组27.3%;Ⅱ~Ⅲ级,治疗组为21.7%,对照组为77.3%.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与放疗合用可明显减轻白细胞下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锦程;欧国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关节镜清理术并吗啡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2例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并吗啡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42例48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术,并注射吗啡和玻璃酸钠,术后第2天将膝关节置于被动持续运动机上做功能锻炼,术后第4天若关节腔积液,则行关节穿刺抽出积液,再注入玻璃酸钠2 mL.此后,每周注射玻璃酸钠1次,连续共5次为1个疗程,并进行随访观察,予以疗效评价.结果:42例48膝经6~12个月随访,显效16膝,占33%,有效27膝,占56%,无效5膝,占10%,总有效率90%,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膝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术并吗啡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明显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作者:江少波;朱辉;李少伟;张宜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脾破裂致腹腔多发脓肿1例麻醉处理

    近年来,急诊重症外伤患者增多,麻醉处理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从麻醉方法的选择到手术中的管理、术后对患者的评估及围手术处理都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某一环节的失误都会对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后果,现以下例做评析.

    作者:袁静;康凯;冯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

    目的:了解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合理性.进一步规范普外科围手术期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普外科手术病历350例,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占90%,时间3~15 d,多数病历为单用或两联使用,均为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结论:普外科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比较严重,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管理,加强制度的建设及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水平.

    作者:魏全珍;关春保;张惠珍;刘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治疗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

    目的:探讨使用接触式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治疗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使用接触式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椎间融合率80%.结论:使用接触式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是治疗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白利明;陈鸿辉;梁伟国;叶韶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盆腔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技术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盆腔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各项技术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盆腔动脉DSA,重点探讨体位设计、各项造影技术参数的选择应用.结果:32例患者,子宫肌瘤13例、恶性肿瘤7例、肿瘤出血3例、产后大出血5例、不明原因出血4例,共行DSA 175例次,157例次清晰显示病变,18例次造影失败.31例患者成功进行介入治疗,1例产后大出血栓塞不全.结论:盆腔动脉DSA技术因素的正确运用有助于病变的显示、诊断与介入治疗.

    作者:周素军;乐涛;徐国斌;龙清云;胡金香;刘骏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