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王中林;蒋平;于永洋;俞耀军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超声刀, 甲状腺切除术
摘要:目的:总结超声刀在开放和内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在39例开放和10例内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进行操作,测量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病灶的局部切除、甲状腺腺叶全切、双侧次全切以及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等.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声音嘶哑、低沉,饮水呛咳等喉返、喉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无手足抽搐等甲状旁腺损伤并发症发生,无术后出血、血肿发生.颈部开放切口的超声刀甲状腺手术时间40~120 min,术中出血5~30 mL,内镜甲状腺手术时间70~180 min,术中出血5~20 mL.结论:无论是在开放式还是在内镜甲状腺手术,超声刀都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良好的组织切割能力.较传统电刀而言,使用超声刀可显著缩短甲状腺手术时间,减少线结的异物残留.掌握正确的超声刀使用方法与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与Bcl-2及Bak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与Bcl-2及Bak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及Bak蛋白在两株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检测照射后Bcl-2、Bak的阳性表达率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免疫荧光显示两株鼻咽癌细胞中均存在Bcl-2及Bak蛋白的表达,并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照射前两株鼻咽癌细胞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CNE-1(87.6±1.2)%,CNE-2(87.7±0.8)%,Bak的表达率分别为CNE-1(11.5±0.8)%,CNE-2(13.5±0.9)%;照射后两株鼻咽癌细胞的凋亡率及Bak的表达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二者呈正相关,而Bcl-2的表达变化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无明显相关.结论:在鼻咽癌细胞株CNE-1及CNE-2中,细胞的内在放射敏感性与Bak的表达相关,而与Bcl-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

    作者:苏珊;郭琳琅;张健;朱伟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引起临床上对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的重视.方法:选择2003年1-12月间在北京妇产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于妊娠28周后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共687例进行研究.结果:孕早期高浓度血红蛋白组糖代谢异常情况与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孕中期和孕晚期高浓度血红蛋白组和正常高限血红蛋白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糖代谢异常、妊娠性高血压(PIH)、国产儿缺氧、分娩小于胎龄儿(SGA)、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红蛋白组、正常低限血红蛋白组.结论:高浓度血红蛋白可增加糖代谢异常、PIH、围产儿缺氧、SGA、早产的发生率.高浓度血红蛋白与血液稀释不良、血液黏稠度增加有关.

    作者:孙晓燕;黄醒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脊麻对阴式全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脊麻对阴式全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进行阴式全宫切除术的病人,分为芬太尼组(F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脊麻穿刺成功后,F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8 mL和20μg芬太尼0.2 mL,S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8 mL和5μg舒芬太尼0.2 mL,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和血压,注入脊麻药后分别于1、3、5、10、15、30 min使用针刺法测定感觉平面消失情况,采用Bromage法评估运动阻滞情况,对术中镇痛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后首次感到疼痛和首次需要使用镇痛药的时间,观察有无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在麻醉后5 min和1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首次感到疼痛的时间及首次需要止痛药的时间,S组较F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脊麻对阴式全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相当,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时效较长.

    作者:胡洪涛;张辉;戴载深;刘丹姝;周锦财;沈振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超声在乳腺疾病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超声对乳腺病灶的诊断和在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的作用.方法:26例女性患者42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超声实时探测旋切全过程,所有切除组织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42处病灶一次性切除,超声诊断纤维腺瘤17例、囊性增生3例、纤维腺病瘤22例,病理学检查示纤维腺瘤12例、囊性增生3例、纤维腺病瘤26例、积乳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微创旋切术是一项既简便、安全、有效,又美容、无痛苦的微创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泓;王莎莎;李黎;吴乐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肝沸生理盐水注入治疗肝细胞癌的初步观察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经皮肝沸生理盐水注入法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单个病灶直径<5.0 cm,或病灶数≤3个且直径≤3.0 cm的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18例,共23个结节,先行TACE 1~2次,间隔1~2个月后在CT导引下行经皮肝沸生理盐水注射1~3次,每次注射15~50 mL.并监测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影像学复查和临床随访1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的肝功能明显改善,AFP明显下降,11例AFP正常.CT复查示23个病灶碘油沉积良好15个,较好5个,差3个.所有病灶均有缩小,缩小20%者7个,缩小50%者12个,缩小80%者4个.随访6个月生存率100%(18/18),12个月生存率94%(17/18),18个月生存率83%(15/18).结论:TACE联合经皮肝沸生理盐水注入治疗肝癌的疗效肯定,尤其适用于不愿手术的患者.

    作者:李建一;翁卿吉;冯文明;陶玉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胸水中TB-DNA、TNF-α、IFN-γ检测对结核性胸水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了解结核性和恶性胸水中结核分支杆菌(TB)-DN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的水平,探讨三者在胸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胸水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胸水中的TB-DNA,使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胸水中的TNF-α和IFN-γ.结果:结核性胸水中IFN-γ(M1 039.9 pg/mL,95%CI 45.8~1 077.4 pg/mL)、TNF-α(M173.2 pg/mL,95%CI 36.0~775.1 pg/m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恶性胸水中IFN-γ(M 49.4 pg/mL,95%CI 41.0~1 058.3 pg/mL)、TNF-α(M 64.8 pg/mL,95%CI 33.8~486.9 pg/mL)的水平(P<0.01).结核性胸水中TB-DNA的阳性率为7.3%,恶性胸水中TB-DNA的阳性率为0%.以IFN-γ>70.0 pg/mL诊断结核性胸水,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7%、88.2%;以TNF-α>125.0 pg/mL诊断结核性胸水,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5%、82.4%.结论:检测胸水中TNF-α和IFN-γ的水平有助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作者:许西琳;李俊岭;杨军;关键;赵华;周婷;陈志刚;张中宏;宋丽军;陈颖;于颖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术在Miles术中的应用

    传统直肠癌Miles手术常需在结肠近端作永久性腹膜内结肠造口,但经临床观察发现,该造口方法易发生内疝、结肠回缩、脱出、狭窄、肠梗阻等并发症.

    作者:俞卫军;陈学璋;赵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眼球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及对比分析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CT、MRI检查眼部占位性病变,探讨眼球恶性肿瘤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特征,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探头频率7.5~10 MHz)、CT、MRI对30例(33只眼)眼球恶性肿瘤进行检查,现察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眼球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各有优缺点,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可以清楚显示瘤体内的钙化及血流分布情况,CT能够显示肿瘤向眼眶及颅内侵犯程度,MRI在显示肿瘤继发的眼内损害(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出血等),以及向眼外浸润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在诊断眼球肿瘤方面各有优缺点,应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提高肿瘤的定性诊断率.

    作者:魏炜;艾红;金晨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颅盆环牵引及后路内固定技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

    目的:研究应用颅盆环牵引及后路内固定技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78例病人均采用颅盆环牵引及后路脊柱侧弯板棍系统(PRSS)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78例病人术前平均角130.3°,术后矫正为58.1°,平均矫正率55.4%,身高平均增高6.8 cm,脊柱畸形及骨盆倾斜得到明显改善.术后并发轻度腹胀12例,无瘫痪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脊柱侧弯,采用颅盆环牵引及后路PRSS内固定技术治疗可增强矫形效果,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庞晓东;匡正达;纪慧茹;叶启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微创右腋下直切口心脏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微创组21例患儿经右腋下直切口修补心脏间隔缺损.对照组20例为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相仿的间隔缺损患儿,均经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对该切口的选择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或家属(n=25)对该微创切口的选择度达100%,其切口长度、术后24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痛苦轻、切口隐蔽和增强患者自信心的目的.

    作者:徐锋;葛建军;周汝元;葛圣林;林敏;高晴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生物蛋白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乳房切口的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乳房疾病也有上升趋势,某些病种(如乳腺癌)甚至接近欧美国家的发病水平.

    作者:叶永峰;郭宝玲;于松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突聋组)和13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中Hcy水平,同时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1)突聋组Hcy水平为(18.2±5.2)μmol/L,对照组为(11.4±3.9)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突聋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12.2±4.0)μmol/L及(316.5±117.6)μmol/L,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13.7±2.5)μmol/L及(350.1±153.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测定血浆Hcy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对突发性耳聋诊断有一定帮助,可作为突发性耳聋循环病因学说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程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依替米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78例

    目的:评估依替米星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78例因前列腺液培养致病菌株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而使用依替米星0.2 g/d,连续给药4周.治疗中共有144例患者接受肾功能和听力水平监测,并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对照组108例仅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但拒绝使用该药,给予对症处理.两组同时口服α1受体阻滞剂,辅助前列腺热疗、前列腺按摩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4.3%,较对照组的58.3%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耳、肾毒性等.结论:依替米星治疗敏感致病菌导致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建华;周辉;余滋中;钟文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深度烧伤

    手部电烧伤及热压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特殊,对于清创后手指骨、肌腱及血管等组织裸露或缺失的创面,处理比较棘手,为恢复或部分恢复手的功能,常需要以皮瓣修复,我院从2002-2006年,采用以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电烧伤或热压伤后手指背侧皮肤缺损15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朱莉莉;郑金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化疗致血小板减少18例

    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我科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肿瘤化疗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荣华;唐秀红;商春梅;郝福合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RUNX3基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胃癌是由于端粒酶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和癌基因激活等引发的多因素、多阶段及多基因变异的综合病变过程.

    作者:覃江;梁列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肺结核呼吸衰竭45例临床分析

    肺结核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为肺结核主要死因之一.本文分析近年来我院肺结核呼吸衰竭45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

    作者:宋于康;姜爱国;董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合并抑郁症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4例,全部病例均按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出现抑郁症状当天加服黛力新1片,每日早、中各1次口服,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仅予以谷维素20 mg,3次/d,连续治疗6周.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均行HAMD抑郁量表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以及NIHS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和P<0.05).结论:黛力新能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得到较快的改善,使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降低,并且安全性高,未发现副作用.

    作者:黄艺洪;罗爱萍;由行;黄志雄;廖全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那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唐力)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方法:共4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试验前未用过其他降糖药.唐力组22例,使用唐力片60~120 mg,每天3次,餐前即刻或15 min内服用;诺和龙组21例,使用诺和龙片1~2 mg,每天3次,餐前15 min服用;未达标者,第5周开始加用二甲双胍片500 mg,每天3次,共12周.结果:唐力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4.57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下降5.89 mmol/L、HbA1c平均下降1.73%,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诺和龙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唐力组单药达标率50%以上,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那格列奈(唐力)降糖效果确切,对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满意,其120 mg与瑞格列奈(诺和龙)2 mg效果相当;与二甲双胍合用,达标率明显增加.

    作者:詹伟彬;黄公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6例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及抗癫痫治疗3个月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对照组为同期30例健康查体儿童,年龄及性别与实验组匹配,一次性测定上述指标.结果:癫痫患儿治疗前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癫痫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药物治疗对细胞因子水平有影响.

    作者:彭建霞;庞保东;徐应军;曹丽华;董琰;刘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