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肝素雾化吸入及静滴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高凝状态

刘洋;林莹

关键词:肝素, 雾化吸入, 静滴治疗, 婴幼儿重症肺炎, 脏器损害, 高凝状态, 危重病, 病死率, 缺氧, 多合
摘要:重症肺炎是婴幼儿常见危重病,本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多合并一种或多种脏器损害,常存在缺氧及高凝状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脊髓空洞症1例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儿童期少见,而以偏瘫为首发症状无感觉障碍的小儿SM更罕见,我们报道1例如下.

    作者:郑冬凌;郝彦峰;吕茂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来氟米特与霉酚酸酯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此类IgA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接受霉酚酸酯治疗,观察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胆固醇、血肌肝等临床指标变化和血IgA、IgG、IgM、C3、C4等生化指标变化,以及用药期间所有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6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IgA、IgG均显著下降,且两组患者均耐受良好.结论:来氟米特是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刘晓渭;王汉民;陈威;孙世仁;许国双;白淑蓉;刘宏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静脉壶入维生素K1致不良反应3例

    维生素K1是临床常用的改善凝血机制药物,可采用静脉注入、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等多种方式给药.我科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遇到静脉壶入维生素K1致不良反应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强;贺江虹;孙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早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脱水剂、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综合治疗,并分析其效果.结果: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应用此方法治疗,外伤后24 h内就诊20例中5例恢复至0.8以上,外伤后1周以内就诊10例中7例提高至0.25~0.6,伤后超过1周就诊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伤后无光感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无波幅者效果也不理想.结论:早发现,早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辅助血管扩张剂等综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效果确切,VEP可作为诊断依据、判断预后和跟踪用药的指标.

    作者:钟帆;陆晓和;彭小娟;钟彦彦;桑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尿路感染病原菌1 538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同时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48.63%),其余依次为肠球菌属(10.60%)、真菌(8.45%)、克雷伯菌属(7.93%)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62.8%和61.9%.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低的耐药率(<1%),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90%).革兰阳性球菌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低(<6.1%),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接近100%,但粪肠球菌对青霉素较敏感.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虽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病原菌菌谱越来越广,真菌和非发酵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病原菌耐药性增强,多重耐药情况严重.

    作者:刘彩霞;严春;杨锦红;李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中国9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LipoPGE1治疗肝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评价文献并提取数据,计算Lipo-PGE1治疗和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发生死亡结局的优势比,并对结果作敏感性分析和偏倚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提示Lipo-PGE1组死亡优势比对照组低22%,其OR=0.37,95%CI 0.27~0.50.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对早、中期肝衰竭的病死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晚期肝衰竭病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果通过敏感性分析未见结果逆转,偏倚分析提示结果的偏倚较小.结论:Lipo-PGE1能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尤其是对早、中期肝衰竭.在临床实践中,为延长肝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常规剂量长疗程治疗为佳选择.

    作者:郑明华;杨新军;徐叶进;周祖木;陈永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预防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预防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的作用.方法:将46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心房纤颤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房颤的复发率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EI类药物能减少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复发率,对房颤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作者:张凤英;李昌;车梅仙;彭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吸气流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的生理学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肉活动和呼吸方式的生理学效应.方法:1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辅助/控制通气(A/C)模式不同吸气流速水平(F30、F70和F110分别代表吸气流速为30、70、110 L/min)的机械通气,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呼吸方式和气道压力的变化.结果:(1)随吸气流速的加快,呼吸频率(RR)进行性增快[F30、F70和F110时的RR分别为(12.00±2.11)、(15.30±2.21)和(19.00±2.54)次/min,P<0.01];VE进行性增高;患者吸气时间则进行性减少[F30、F70和F110时的Ti分别为(1.56±0.09)、(0.91±0.10)和(0.72±0.09)s,P<0.01].(2)F30时的气道压力(Pao)为(23.66±3.34)cmH2O,较F70和F110时均显著增高[分别为(13.82±1.77)、(17.28±2.96)cmH2O,P<0.01];而F110时的Pao又比F70的显著增高(P<0.01).(3)F30、F70和F110时的压力时间乘积(PTP)分别为[(17.73±4.09)、(4.28±0.87)和(3.06±0.64)cmH2O·S/L],与F30相比,F70和F110时的PTP亦显著降低(P<0.01).F60和F90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在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者中,中等吸气流速水平可在不增加气道压力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患者吸气努力和缩短吸气时间.

    作者:罗群;何国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黏膜内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病42例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病的效果.方法:均采用Olympus XQ240电子胃镜,一次性注射针和Olympus钛夹(HX-600-090)及推送器(HX-5LR-1型),术前予以积极补液纠正低血容量,术前准备同胃镜检查,对难以耐受者予以芬太尼0.05 mg及多美康0.05 mg/kg静推作清醒镇静,观察42例Dieulafoy病患者止血效果.结果:止血成功率为95%(40/42),其中一次止血成功率为90%(38/42).结论:内镜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止血治疗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高、创伤小、适应证广、并发症少、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林茂华;黎民希;邓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20例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误诊的2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在2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无胸痛和胸痛症状、疼痛部位不典型导致误诊各3例,以晕厥、失语、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3例,以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急性左心衰竭和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而误诊各3例,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误诊者3例,多种心脏病并存过于重视原发疾病导致误诊2例.结论:通过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的回顾性分析,可以加强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黄新宇;陈祖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对服用国产氨氯地平后仍有血压晨峰现象的60例高血压患者晚间加服坎地沙坦,观测服药前及服药后1、3个月的清晨血压变化.结果:晚间加服坎地沙坦后,晨间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服药后3个月的血压下降值高于1个月时的血压下降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达标率为85%.结论:在服用国产氨氯地平的同时,晚间加服坎地沙坦,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晨峰现象.

    作者:韩燕;楼建英;王达理;张伟;夏树亮;戴庆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伴β-hCG、AFP增高的肺腺癌1例

    患者男,53岁,因左侧胸痛、胸闷2年8个月,加重伴咳嗽、咯痰、痰中带血2个月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前胸部正位X线片检查发现左肺上叶近肺门处肿块影.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

    作者:戴海峰;陈龙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婴幼儿尿路感染78例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近10多年因尿路感染而住院治疗的78例婴儿幼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患病比例相近,新生儿期女童多见.女婴尿道较短,易被粪便污染,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另一原因是合并泌尿系畸形(15例,占19%);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亦是发病的另一因素.仅有38例(49%)完成二项以上影像学检查,膀胱输尿管反流阳性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明确尿路感染,须寻找潜在病因,强调影像学检查的重要,好能予随访.

    作者:刘庆日;马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所致新生儿肺炎的流行病学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50例肺炎新生儿的鼻咽分泌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CT.结果:CT感染阳性率为20%(30/150),经阴道分娩儿CT感染率(29%,26/91)明显高于剖宫产儿(7%,4/59)(P<0.01),农村CT感染率(29%,17/59)高于城市(14%,13/91)(P<0.05).临床表现以咳嗽、气促、肺部罗音为主.结论:CT是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CT感染与分娩方式有关.

    作者:任青;卢宪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Cofilin的表达对人肝细胞增殖和抗损伤能力的影响

    目的:构建丝切蛋白(cofilin)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和抗损伤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cofilin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并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导入正常人肝细胞系.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情况.采用3H-TdR掺入DNA法、PCN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细胞DNA合成,了解肝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用CCl4造成急性肝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K+的漏出量了解肝细胞的抗损伤能力.结果:双酶切鉴定证实cofilin片段已克隆到pEGFP-N3载体的BamH Ⅰ和Sal Ⅰ位点之间,转染人正常肝细胞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导cofilin的肝细胞DNA合成明显增加(转染96 h后,3H-TdR掺入量为对照组的4.5倍).PCNA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导cofilin的肝细胞增殖活性增加.肝细胞抗CCl4损伤的能力明显增强,肝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83%vs 61%,P<0.05).细胞内ALT、K+的漏出显著降低(分别为35.2 U/L vs 61.3 U/L,P<0.01;5.59 mmol/L vs 6.02mmol/L,P<0.01).结论:基因转染cofilin可在肝细胞中表达并有促细胞分裂活性,而且转染cofilin后的肝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

    作者:陈天宇;余元龙;胡泽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1例

    目的:观察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100例,分为治疗组(纳络酮组)和对照组(复方丹参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起效时间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起效快,对脑血液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无毒副反应.

    作者:雍娟;郭志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亚型种类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亚型种类以及多重感染与子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颈病变患者270例,其中组织学上可见典型HPV感染改变者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 85例、CIN2 63例、CIN3 48例、浸润性宫颈癌20例.采用HPV基因芯片检测及分型方法检测所有患者子宫颈分泌物中的HPV亚型.结果:在子宫颈分泌物中共检测出17种HPV亚型,其中14种高危型,分别是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3种低危型,分别是HPV-6、11、43;在不同程度CIN中的高危型和低危型HPV亚型种类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升高,其高危型HPV感染率逐渐升高,HPV双重与多重感染有增加,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与子宫颈癌组中,两种以上HPV基因型感染者分别占2.9%、12.6%和30.0%,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子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在不同程度CIN中HPV亚型种类无区别.多重HPV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汤惠茹;吴瑞芳;周艳秋;乌兰娜;刘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与传统服药方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68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试验组予培菲康2粒,美常安2粒,思密达3 g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每日1~2次,疗程5 d.对照组予培菲康2粒,美常安2粒,思密达3 g口服,每日3次,疗程5 d.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分析,试验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9%.观察大便球/杆比例及菌群失调变化,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χ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服药法,并且方法简便易行,与传统服药方法相比,药物直接进入肠道,显效快、用药量小、胃酸破坏少,特别是对危重症及昏迷患者更为适用,为临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菌群失调开辟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华;张怀莉;陈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低血糖反应误诊为急性脑梗死1例

    患者男,76岁,因腹泻3 d,言语含糊伴肢体无力3 h入院.患者患2型糖尿病10余年,一直服降糖药,入院前3个月开始服小报刊刊登的广告降糖药,为一种含优降糖的中成药,每次6片,每日2次,入院前3 d腹泻时仍服此药降糖,入院前3 h出现言语含糊伴肢体无力.

    作者:刘升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对全肠道缺血再灌注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该两组为术后24 h取材.第3组为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第4组为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FEN组),营养支持7 d后取材.上述4组均行回、结肠形态学检查,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结肠固有层淋巴细胞分布检测,用循环D-乳酸法测定肠道通透性.结果:I/R组大鼠回、结肠黏膜萎缩,腺体稀疏,黏膜下层水肿、出血.FEN组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好于EN组.I/R组细菌移位率、血浆D-乳酸、血浆内毒素显著高于对照组;FEN组D-乳酸、内毒素水平低于EN组.I/R组结肠固有层CD4+、CD8+T淋巴细胞显著低于其余各组.FEN组CD4+、CD8+T淋巴细胞较EN组增多.结论:添加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在维护肠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免疫功能、防止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方面作用优于单纯肠内营养.膳食纤维能提高结肠局部免疫功能.

    作者:郑聪;刘纳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