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文;毛拥军;冯卫华;徐庆科
目的:探讨电烧伤后广泛气管缺损的外科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带膜网状记忆金属支架植入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电烧伤后广泛气管缺损.结果:应用带膜网状记忆金属支架植入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电烧伤后广泛气管缺损并随访2年,记忆金属支架内未见肉芽组织生长.呼吸、排痰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带膜网状记忆金属支架植入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是修复广泛气管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卢青军;陈宝元;胡安军;李兆顺;闫永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车祸等致小腿中下1/3部损伤临床多见,易发生软组织缺损,创面难以愈合,影响骨、关节及肌腱的修复,治疗困难,必须用皮瓣修复[1-2].邻近非主干血管为带蒂皮瓣,因就近取材、切取方便、不影响患肢血液循环,是修复该缺损的首选方式.我科从1998年2月至2005年4月用4种邻近非主干血管蒂(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1/3部皮肤缺损进行42例手术,通过术前准备及对术后的体位、外环境、皮瓣的观察和术后康复护理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陈宗雄;林松庆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硫氧还蛋白(Trx)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SCI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SCI组(A组)及Trx治疗组(B组),A、B两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成大鼠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Trx(0.75 mg/kg),再于术后2 h、8 h、1 d、2 d、7 d、14 d取损伤处脊髓标本,测定伤段脊髓组织MDA、SOD含量及凋亡细胞数.结果:A组大鼠MDA伤后8 h开始升高,1 d达高峰,2 d开始下降,SOD伤后8 h开始下降,1 d达低谷,2 d开始升高,两者与Sham组3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B组大鼠MDA伤后8 h、1 d及2 d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SOD伤后8 h、1 d及2 d与A组相比明显升高,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A组凋亡细胞百分率伤后1 d开始升高,2 d达高峰,7 d开始下降.B组凋亡细胞百分率伤后1 d、2 d及7 d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SCI后早期应用Trx可以抑制MDA上升,提高SOD含量,减少细胞凋亡,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福堂;夏春林;张洪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涉及软骨下骨的关节软骨损伤(全层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将15只5月龄的新西兰兔麻醉,在膝关节内侧髁前中1/3处用钻头钻一直径2 mm,深约4 mm的孔,可见血液向关节腔渗出,于是造成一个涉及软骨下骨的全层关节软骨损伤,分别于2、6、10周3个时间段取标本,用HITACHI(日立)H-500透射电镜观察.结果:2周时修复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以及类三角细胞组成,6周时由多角形细胞和类软骨细胞组成,10周时由软骨细胞组成.结论:全层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机制为,修复组织来源于松质骨内的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在关节局部缺氧和高应力的环境下,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软骨细胞,经过类三角细胞、多角形细胞、类软骨细胞再分化为软骨细胞,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形成软骨组织.
作者:吴向阳;侯筱魁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成人中耳积液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3例261耳中耳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治愈205耳,治愈率78.5%.其中,144耳经单纯鼓膜穿刺抽液治愈,58耳经穿刺治疗无效后改行鼓膜置管后治愈,2耳经耳内镜下鼓室探查术后治愈,1例经乳突根治术后治愈.结论:成人中耳积液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是基本和重要的因素.对成人中耳积液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是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积极治疗鼻、咽原发疾病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耳内镜下鼓室探查术对治疗顽固性成人中耳积液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探索.
作者:邝梓兴;虞幼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介绍应用管状吻合器行结肠造口术的方法以及观察护理.方法:对12例患者应用端端吻合器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术后密切观察护理.结果:12例患者随访3~32个月,平均18个月,造口恢复良好,无出血、感染、坏死等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应用管状吻合器行结肠造口术可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易于观察护理,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玲玲;袁艺;卢春娇;刘海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复方创伤药对创伤伤口的治疗作用,比较中药和西药对皮肤创伤的疗效作用,寻求经济便捷而又有效的创伤愈合药,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通过查找比较各种中药的药理及应用,以野菊花20 g,蒲公英30 g,黄柏30 g,三七30 g,地榆30 g,配成一副中药(实验组),建立家兔创伤模型,以伤口愈合面积、愈合率、结痴和病理切片作为指标,与目前常用药磺胺嘧啶银霜(对照组)对照,观察该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结果:实验组与空白组(涂以碘酒)比较,实验组能明显提高家兔的伤口愈合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伤口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促进表皮形成,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加速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瘢痕.结论:该复方中药在创伤愈合中有显著的作用,能促进伤口血管重建,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加速胶原纤维的增生形成瘢痕,防止伤口感染.
作者:林子洪;许环亲;胡婧晔;袁炜嗣;高露莎;袁广明;林明栋;杨惠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颈部外科手术的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颈部的手术,为避免神经的损伤,一般要求病人在术中保持清醒,因此麻醉多选用颈丛阻滞.用于颈丛阻滞的局麻药则需选用长效、且对心血管毒副作用小的药物.罗派卡因的问世弥补了布比卡因的不足,使得颈丛阻滞麻醉更趋完善.
作者:宋文琴;陈林穆;王飞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近年笔者处理的15例髋关节假体置换失败的原因,为翻修术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对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需行翻修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通过采用相应的方法(翻修术)处理评估这些策略的可行性.结果:15例髋关节假体失败原因归为两大类,一类为医源性,其中包括手术安装不妥致不可复位性脱位3例、顽固性脱位2例;假体选择不当致假体松动、下沉以及髋臼严重磨损4例.另一类为非医源性,其中包括术后感染2例,骨质疏松性假体松动2例,术后患髋意外骨折致假体折断1例,难耐性髋痛1例.应对措施及疗效,以原假体(全髋)翻修6例,近期疗效优5例;更换假体(包括全髋、半髋更换全髋)9例,近期疗效优7例.结论:髋关节假体置换失败多是医源性因素导致,早期以原全髋假体翻修与后期的更换假体翻修在近期疗效上无明显的差别.
作者:王光耀;吴恒烜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回顾我科2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探讨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例1于入院后第2天行T8全椎板椎管内血肿清除术.例2入院后急行C3~7单开门+T1、2全椎板切除+血肿清除术.结果:例1术后次日疼痛症状明显消退,复查胸椎MR见血肿已清除.例2术后第3天出现排痰困难,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1周后脱离呼吸机.结论:影响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预后的主要因素是从发病到手术减压之间的时间间隔.术前快速确诊以及尽可能缩短手术与发病时间之间的间隔十分重要.
作者:廖穗祥;王善琛;夏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术结合32P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颅咽管瘤患者行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术结合32P内放疗治疗,观察其视力、内分泌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术结合32P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临床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隋立森;韩富;姜晓丹;许建平;谢绍盈;张志强;龙新兵;张泽舜;黄涛;罗小川;谭齐家;沈有碧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泡性中鼻甲CT扫描表现与临床分型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CT诊断为泡性中鼻甲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泡性中鼻甲CT扫描的大小和累及部位,将泡性中鼻甲分为三型,其中Ⅰ型8例,Ⅱ型22例(其中Ⅱa 13例,Ⅱb9例),Ⅲ型30例.Ⅰ型与Ⅱa型鼻内镜下行中鼻甲外侧切除、中鼻甲横切除及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20例,好转1例.Ⅱb与Ⅲ型未予任何处理.结论:泡性中鼻甲是一种常见的解剖变异,其与鼻窦炎的发生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是否需要手术处理,关键取决于它的大小和部位以及其促使鼻道-窦口复合体狭窄的程度.
作者:林蔚达;刘志华;蒋姨燕;何良如;叶乐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群禹;郭洲;董群伟;巫培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肩周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注射治疗术,观察治疗后各个阶段的症状缓解、超声图像变化及AESE评分情况,并分别与术前比较.结果:治疗后2~6个月的ASE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自觉症状缓解者占78%,超声图像改善者占74%.结论:超声引导下治疗肩周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简洁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能得到缓解.
作者:韩久海;杜金英;邹重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出现的早期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3例颅脑外伤后出现早期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脑外伤后的早期精神症状多发生于中型及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GCS 5~12分),总体治疗效果显效有效率达65.0%,昏迷时间较短者躁狂发生率为80.4%,昏迷时间较长的患者更易于出现智能障碍和联想障碍,发生率为79.0%.其中CT及MRI检查提示额颞叶损伤的患者占87.1%,综合高压氧、活血及神经营养等治疗的有效率为77.9%.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早期精神病症状的发生率并不低,需要进行综合治疗,预期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宋敏鹰;黄传平;彭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不稳定心绞痛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脏性猝死,我科运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取得很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雷琳;杨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子宫广泛性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导致尿潴留的原因和护理.方法:对83例我科实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尿潴留进行分析.结果:尿潴留与术前放化疗情况、手术范围等有关.结论: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次广泛子宫切除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潘丽玲;廖兵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我科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64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采用胸膜剥脱术47例,胸廓改型术8例,胸膜肺切除术5例,胸腔病灶清除术4例.术后脓腔全部消灭,脓胸全部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家杰;江涛;李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术后难以脱机及成功救治经验.方法:4例先心脏病患儿,其中病例1,女,11个月,体重6.5 kg,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因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机支持20 d.病例2,女,5个月,体重5.5 kg,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室流出道狭窄,术后因心功能不全,呼吸机支持25 d.病例3,男,7岁,体重12 kg,永存动脉干,术后因重度肺动脉高压、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21 d.病例4,男,8岁,体重15 kg,完全房室管畸形、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23 d.机械通气方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压力控制通气及双水平通气(bilevel ventilation).结果:4例患儿期间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危象、肺不张、张力性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源性感染、呼吸衰竭,经积极救治均成功脱离呼吸机.结论: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术后合并肺高压危象、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感染等是术后难以脱机的主要原因,经积极救治后均可成功脱离呼吸机.
作者:唐旭东;刘建;郝嘉;肖颖彬;周凯;吴凡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带状疱疹是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集簇性疱疹和伴有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我院于2006年10月收治了1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术9个月后泛发带状疱疹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红玲;林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