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因素及防治分析

张祖根;张宏红;田晓滨;邱冰;李波;赵筑川;韩伟;周焯家

关键词:医源性, 周围神经, 损伤, 显微外科
摘要:目的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常导致严重后果及医疗纠纷,通过总结经验以期引起手术医生的高度重视.方法介绍43例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部位及治疗方法.结果桡神经牵拉伤病人经针灸等治疗有3例功能恢复,4例桡神经损伤病人采用腕伸指伸功能重建术,余36例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经显微外科方法修复,优良率达86%.结论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应高度重视,正确使用止血带,熟悉解剖,杜绝粗暴手术,一旦发生,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补救,尤应尽早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的单克隆抗血清错定血型1例报告

    1献血者资料献血者,女,21岁,于2002年4月到我站流动献血车献血,无输血史,2次妊娠史,无疾病住院史,经我站初检人员鉴定血型,正定型为AB型,后于检验科复检时发现正反定型不合,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B型.送我站血型血清学实验室做终鉴定,结果如下.

    作者:郭建生;邹文涛;刘赴平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假丝酵母真菌感染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假丝酵母真菌感染及其药敏情况.方法采集患者痰、血、尿、大便及其它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从2003年1~8月共分离106株假丝酵母真菌,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高为53.8%,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为23.6%;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假丝酵母真菌检出率高;106株假丝酵母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耐药率为0.9%、制霉菌素耐药率为90.6%、咪康唑为27.4%、益康唑为30.2%、酮康唑为49.1%、氟康唑为28.3%、伊曲康唑为40.6%.结论假丝酵母真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假丝酵母真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严冰;徐小平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IVF-ET术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护理体会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使用促性腺激素(Gn)超促排卵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

    作者:周婧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并发症(附4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窒息时的缺氧缺血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和多脏器的,心、脑、肝、肾、胃肠道、肺等器官均可受累.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索早期腰大池引流在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作用.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5月34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及内减压,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结果恢复良好16例(47.1%),中残10例(29.4%),重残3例(8.8%),植物生存2例(5.9%),死亡3例(8.8%).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应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

    作者:曾昭明;邵强;冯志铁;吴波;吴则俭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胸膜活检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作用(附67例分析)

    笔者对在我科住院的67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评价胸膜活检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作者:崔炳智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老年糖尿病患者(92例)及正常老年人(86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有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血管病变组其全血粘度等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与微血管并发症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及时作血液流变学检测及早治疗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宇;杨松涛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灯盏细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自2003年1月~2003年8月,笔者在临床观察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胸腺肽α1在恶性血液病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胸腺肽α1临床应用中主要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抗肿瘤以及在肿瘤放、化疗后的免疫调节作用仍在探讨中.

    作者:欧英贤;白海;王存邦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血浆内皮素与心钠素的变化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D)患儿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及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CND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ET、ANP浓度.结果化脓性脑膜炎(BM,化脑)、结核性脑膜炎(TM,结脑)、病毒性脑炎(VE,病脑)、流行性乙型脑炎(EEB,流脑)血浆E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组(GBS)(P<0.01);而血浆ANP浓度TM、VE、EEB显著高于对照组及BM、GBS.治疗3周后偏瘫组ET明显高于治愈组,且ANP也明显低于治愈组(P均<0.01),ET、ANP有直线负相关关系(r=0.10402,P=0.05).结论血浆ET、ANP的变化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敬鲜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体会

    随着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量增加,以及护理内容的扩展,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责任心、同情心,还必须具备高素质的综合能力.

    作者:徐丽民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我科2001年2月~2003年6月采用美国加州大学Becker教授等主张采用的标准外伤大骨瓣(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ntomy)[1~3]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24例,取得较好疗效,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俞燕生;毛万能;左治强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硬膜外吗啡、东莨菪碱、氟哌啶复合液用于术后镇痛的体会

    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易发生尿潴留,且作用时间短.临床实践中我们试用硬膜外注入吗啡、东莨菪碱、氟哌啶复合液的方法与单用吗啡进行了比较观察,认为吗啡复合液不仅降低了尿潴留的发生率,而且延长了镇痛作用.

    作者:孙祥国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肢体长度的平衡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维持肢体长度平衡的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2年12月,对84例98个髋关节病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术前X线片测量股骨头中心点与股骨大粗隆高点的垂直距离;小粗隆尖部与双侧坐骨结节连线间的距离;同时测量双下肢髂前上棘至内踝的距离,术中以此为依据确定肢体长度.结果术前肢体短缩59例,短缩为1~5cm,平均2.6cm,术后肢体长度测量,双下肢肢体不等长为0~0.8cm,均在1cm之内,无明显跛行存在.结论该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维持和恢复肢体长度的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保安;范清宇;张勇;周勇;杨彤涛;陈军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内镜下大肠手术助手互配提高疗效的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摘除大肠息肉时助手如何配合治疗.方法术前给患者心理指导,并准备各种治疗器械和进行肠道准备,术中配合术者操作,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1926例(2780颗)大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其中高频电切占67.31%,电凝烧灼占1.22%,活检钳钳除占30.80%,热活检钳钳除占0.67%.经高频电凝电切一次性切除者1857例,占99.25%,一次分块切除者11例,占0.59%,分次分块切除者3例,占0.16%.术后大出血4例,占0.14%,穿孔2例,占0.07%.结论助手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配合的好坏影响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效果.

    作者:傅嘉梅;刘舒颖;王菊岩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院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取得了显著疗效.1年来,我科共收治1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除1例因年龄大,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死亡外,其余18例均在短期内快速纠正了酸中毒症状.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盛翠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家庭药箱的合理应用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增强.随着国家OTC制度的公布和进一步落实,很多家庭配备了药箱,当起了自己的保健医生.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拥有家庭药箱的人都能做好家庭的保健工作,问题在于家庭药箱的合理配备和应用.

    作者:张传英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硬膜外持续泵注芬太尼、布比卡因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术后镇痛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微泵术后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副作用少,现将持续微泵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古军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卡孕栓终止早中期高危妊娠56例分析

    为探讨卡孕栓终止早期高危妊娠的效果,我们做了如下临床观察,现分析如下.

    作者:何凤娥;陈小勇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转变服务观念做好体检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格检查(简称体检)工作逐年上升.为了做好体检工作,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管理,由专家专职负责并做好体检的诊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