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香柴消核汤治疗乳癖60例临床观察

彭和民;唐廷汉;杨小兵

关键词:
摘要:乳癖是以乳房部位出现肿块、痛或不痛为主症,以冲任失调,肝气不舒,气滞血瘀,痰凝结聚,阻于乳络为病机.笔者自1995~2002年,采用自拟中药香柴消核汤加减,给以调理冲任、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同时与消核片治疗乳癖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化汤的应用

    产后、刮宫、人流之后,往往患者下腹疼痛,流血淋漓不尽…….我院妇产室多年对产后、刮宫、人流术后服用加味生化汤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短时间内使流血止、瘀血去、腹疼减.可谓药简、价廉、效验.

    作者:葛之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飞行员高血压行非药物性干预的观察

    高血压是常见的疾病,一旦服药便需要终身治疗,对飞行员来说,确诊高血压后,会严重影响飞行.为此我们对43例初期高血压飞行员进行18个月非药物干预治疗,并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青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年女性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的心理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大都发生于35~45岁的中年妇女.现将中年女性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伟;崔宝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L-盐酸精氨酸治疗冠状动脉痉挛致梗死后心绞痛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因反复心前区烧灼样疼痛3天,持续7h入院,有偏头痛史.查体:体重40kg,血压105/65mmHg,心率90次/min,律齐.实验室检查:心肌酶CK-MB 96IU/L,血脂、血糖正常.EKG示:Ⅰ、aVL、V1~V5导联ST段抬高,V2~V5导联呈病理性Q波.入院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即予溶栓、抗凝治疗,心肌酶呈动态改变,发病24h CK-MB达高829IU/L,EKG示:I、aVL、V1~V5导联ST段逐渐回落伴T波倒置,V1~V4导联持久呈病理性Q波.

    作者:胡瑞;张象贤;王亚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与护理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术后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对24例行THA病人,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配合医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芝;张军;文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疼痛诊疗中的失误与处理

    疼痛诊疗现已成为麻醉学科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在临床诊疗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失误,如诊断、用药及治疗操作方面的失误常有发生.故在进行疼痛诊疗时,应提高警惕、慎防失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当今麻醉医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就疼痛诊疗工作中常发生的失误作一概述.

    作者:肖晓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SARS病区护士的自我调节与防护

    SARS是一种烈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短时期迅速造成了世界范围的扩散,其疾病传播的途径较多,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体表伤口、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多种途径传播,给人类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由于对疾病的病源体、传播途径、治疗方法等知识尚未完全掌握,因而医务人员的感染率极高.

    作者:石美霞;张文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结果与确认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结果与两种初筛试剂复检结果、确认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是否可以用两种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初筛试剂复检以替代确认试验.方法用两种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艾滋病抗体初筛试剂复检初筛阳性标本,双阴性者判定为HIV抗体阴性,双阳性或一阴一阳者做确认试验.结果 78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初筛假阳性者21份,假阳性率为26.9%.免疫印迹试验确认不确定者1份、HIV-1抗体阳性者56份,阳性符合率为71.8%(56/78).假阳性标本多数(90.5%)出现在1<S/CO<6范围内.结论目前,尽管艾滋病抗体初筛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假阳性反应,对个体做出诊断时,必须经免疫印迹(WB)确认.

    作者:高惠敏;杨红茹;白瑞婷;朱君英;赵翠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刺激盆底肌群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30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30例,治疗后观察评定尿失禁改善情况,对照分析实验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均有显著的效果,但实验组较常规组效果显著(P<0.01).结论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对解除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好.

    作者:严凤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改善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药物研究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对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人们观察到胰腺的出血坏死并非完全因为胰酶的组织溶解作用,其他的机制还包括了以缺血为特征的胰腺微循环障碍.且胰腺微循环障碍既是启动因子,又是引起胰腺出血、坏死等严重病变的促进因子.这为我们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说改善胰腺微循环灌注将是非手术治疗的关键[1].

    作者:王云帆;陈瑞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轻中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80例早期应用甘露醇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对轻、中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影响,探讨其应用时机.方法选取出血量不超过50ml的幕上非丘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分别在起病24h后和6h内应用20%甘露醇,并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第15天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74.4%、58.9%;继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9.7%、52%;病死率分别为8.9%、12.2%.结论治疗组(24h后应用组)较对照组(6h内应用组)对继续出血的影响小,疗效与安全性较高.表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选择发病24h后应用甘露醇的治疗时机,具有合理治疗和推广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炳生;袁栋才;何秀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0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老年患者对住院满意率大大提高.结论认真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加强护患双向沟通,实施因人而异的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郭代珠;易玉珍;翟凤仪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有一过性血镁的降低和尿镁的排出减少,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时,血尿镁降低更明显,本研究是在AMI发病后1周内,静点硫酸镁治疗与常规AMI治疗组对比,观察其对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程月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0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术前明确诊断并予以分型,8例手术矫正复位,术后12~24月复查,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明显减轻,肾功能良好,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上段输尿管积水扩张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顺、逆行造影是主要诊断依据,输尿管复位矫形术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黄庭芳;刘为安;李毅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将总体目标分解,依靠于计算机网络对所需要资料进行收集,按照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王新建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的水平.方法共入选5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30例合并2型糖尿病(Ⅰ组),29例无糖尿病(Ⅱ组),并入选3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Ⅲ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CAM-1、VCAM-1、E-选择素和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并比较上述各指标水平在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血清ICAM-1水平在Ⅰ组(780±90)ng/ml明显高于Ⅱ组(689±92)ng/ml,P<0.05和Ⅲ组(619±95)ng/ml,P<0.01;血清VCAM-1水平在Ⅰ组(1780±475)ng/ml明显高于Ⅱ组(1528±434)ng/ml,P<0.05和Ⅲ组(1137±322)ng/ml,P<0.01;血清E-选择素水平在Ⅰ组(65±20)ng/ml明显高于Ⅱ组(51±19)ng/ml,P<0.05和Ⅲ组(38±13)ng/ml,P<0.01;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在Ⅰ组(1.71±0.65)明显高于Ⅱ组(1.01±0.62),P<0.05和Ⅲ组(0.84±0.35),P<0.01.结论血清ICAM-1、VCAM-1、E-选择素和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者中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者.

    作者:周哲慧;宋玮;王彬尧;王长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新式剖宫产术98例临床体会

    自新式剖宫产术在我院妇产科开展以来,其手术便捷、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好、瘢痕小且美观的特点,为广大产妇所接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进;贾文玉;白京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下腹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69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下腹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下腹纵切口子宫全切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将本院2002年1月~2003年6月施行的全子宫切除术共152例,随机分成横切口组69例(观察组),纵切口组83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术后病率、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采用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愈合好,较传统纵切口子宫切除术有一定优越性.

    作者:王荣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全拇指脱套性离断的再植与护理

    整个手指脱套性离断是手指离断伤中严重的一种,临床病例少见,而且主要发生在拇指,由于皮肤、血管、神经明显牵拉及碾挫性损伤,大部分情况下被放弃再植或改用拇甲瓣等方式进行修复,即使再植,成活率也比较低,我们于1991年7月~2000年12月共收治此类损伤患者15例,再植成活14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立国;陆媛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1],尤其婴幼儿常见,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综合实施,完善的护理,积极相应的控制炎症,可降低死亡率,防止发生窒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魏艳萍;马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