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膏方的组成与应用

董志颖

关键词:中医膏方, 组成配伍, 膏滋加工, 膏方应用
摘要:文章归纳了适于制备中药膏滋的中医膏方其处方配伍及其制剂的特点,对膏方的组成按中药饮片、细料药、胶类、糖类及辅料加以分类叙述,强调配伍组方应因人而异,制剂加工随方不同;又根据中医临床的用药规律,分析了膏方的临床应用特点,强调膏方辨证施补、疗疾补虚、适时调理的用药特色.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LC-gamma与肿瘤发生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磷脂酶C(PLC)是肌醇1,4,5-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AG)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酶,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细胞骨架改变、细胞运动、细胞凋亡、肿瘤生成及发展等过程.PLC-γ是PLC同工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PLC-γ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PLC-γ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机制.

    作者:李秀梅;罗深秋;刘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白血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急性白血病(AL)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初发AL患者从年龄、FAB分型、外周血常规、骨髓白血病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和核型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9例初发患者中46例经2个疗程末达CR,10例半年内复发,总难治率为31.3%.难治组年龄明显大于非难治组,FAB分型提示M4、M5易成为难治性AL,分别为43.3%、41.4%.外周血常规中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及白血病细胞百分率对疗效影响较大,而耐药蛋白P170阳性、异常染色体核型以及髓淋系免疫标记双表达可明显影响疗效和预后.难治组第1疗程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非难治组.结论高龄、M4、M5型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百分率增高、P170阳性、双表型、异常染色体核型是AL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作者:侯军;王健民;居小萍;许小平;冯曹波;杨建民;宋献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UV在诊断肺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在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探讨可能影响SUV的因素.方法将CT或MRI发现肺部占位的48例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行18F-FDG PET显像,用感兴趣区法测定每个病灶SUV,对照病理结果评价SUV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对可能影响SUV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共有病灶68处.结合临床病史应用SUV进行诊断,灵敏度为93.6%,特异性为77.1%;腺、鳞癌间SUV差异无显著性,SUV与病灶的大小呈正相关.结论18F-FDG PET显像SUV对肺部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SUV与病灶大小具有相关关系.

    作者:刘靖;孔令山;谢明萱;崔斌;潘桂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nitrosoglutathione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研究NO供体亚硝酰谷胱甘肽(GSNO)诱导胸腺细胞凋亡与p53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体外培养BALB/C小鼠胸腺细胞,用地塞米松(DXM)作为阳性对照,再分别加不同剂量GSNO及NO抑制剂,孵育3 h.用透射电镜观察胸腺细胞形态;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型带纹;采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TdT)介导的末端标记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胸腺细胞凋亡;用RT PCR的方法分析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在此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结果胸腺细胞在无巯基S-77培养液中孵育可产生自然凋亡,用不同处理后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各组早、中、晚期不同阶段的凋亡细胞的形态,琼脂糖电泳显示DXM组出现较多中、晚期凋亡的胸腺细胞,有明显的DNA梯形条纹,加不同剂量的NO和NO抑制剂组则较弱,NO浓度愈高则梯形条纹愈不明显,0.3 mmol/L和0.6 mmol/L GSNO呈早中期凋亡形态学变化,1.2 mmol/LGSNO主要呈早期改变;PCR结果同DNA电泳结果基本一致;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凋亡率也有相同的趋势,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胸腺细胞在无巯基培养液内孵育3 h会产生自然凋亡,GSNO诱导胸腺细胞凋亡随浓度增加反而抑制胸腺细胞凋亡,NOS抑制剂可抑制凋亡,NO供体GSNO通过p53的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是NO引起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苏小游;段绍瑾;陈宇霞;潘健;祁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症脑干出血抢救

    脑干出血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属于凶险的一种类型,病死率高[1].由于脑干解剖结构在人体非常特殊,一旦发生出血,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情变化迅速,这给抢救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要求在抢救这类患者必须分秒必争,采取正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现将在抢救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松清;王道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NLL-M2)合并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

    患者斯××,维吾尔族,21岁,男,住院时乏力、黑便、鼻出血一个月,拟白血病人院.患者一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在乡卫生院拟感冒住院并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但病人的症状明显加重,出现乏力、纳差、鼻出血、黑便等病情加重转到我院.住院后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巩膜黄染,心率103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粗糙,胸骨压痛,腹部平软,肝脏肿大至肋骨下6cm,质硬,脾脏肿大到肋骨下4 cm,质硬,双下肢无浮肿,病理性反射阴性.实验室检查:Hb:75 g/L,RBC:2.58×1012/L,WBC:388×109/L,PLT:8.8×109/L,血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0.79、早幼粒细胞0.10、晚幼红细胞0.0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05、淋巴细胞0.04、单核细胞0.01.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主要以原幼粒细胞为主,原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为0.93、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为0.03、晚幼红细胞0.02、淋巴细胞0.01,单核细胞0.01.细胞形态:有的细胞伪足清晰、核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细致、部分核仁清晰、有1~3个核仁、可见分裂像.综上结果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NLL-M2)合并消化道大出血.该患者因经济困难,拒绝化疗和抢救,且自行出院.

    作者:库热西江托呼提;艾斯克尔·阿斯木;张力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伊犁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调查

    无偿献血的非利益驱动性,使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但无偿献血者中仍存在一定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本站自2002年元月~2003年9月共检测无偿献血者13 916人,检出抗-HIV阳性19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柴淑霞;杨友华;刘泽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连续性数值的表示方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自体毛发进行部分脾栓塞的实验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理想的脾脏终末动脉栓塞剂,减少部分脾栓塞后的并发症和防止随之建立的侧支循环.方法选用自体毛发(直径<100μm)对12只犬进行脾脏栓塞,自体毛发用量限制在70~120 mg之间.实验分为3组:1周组、4周组、8周组,分别于术后1周、4周、8周处死,观察脾脏的病理改变及术后的并发症.并于术前和术后4周、8周分别作CT、血管造影(DSA)对照检测,术前及术后定期测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栓塞面积控制在50%~70%,4周和8周后血管造影脾动脉变细,分支明显减少,脾实质期影较前缩小,脾外周动脉未见侧支循环形成.通过CT计算,4周后脾脏体积由术前(1 185.78± 246.47)cm3降为(503.26±213.80)cm3(P <0.01).术后白细胞、血小板均有升高,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周梗塞灶已明显纤维化,无脾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自体毛发是一种理想的脾脏终末动脉栓塞剂,术后疼痛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梗塞灶易形成纤维化,而且侧支循环不易形成.

    作者:朱月莲;郭文栋;孟祥文;苏秀琴;张彩珍;李天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教训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所致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基底神经节豆状核变性和肝硬化.临床表现复杂,大多辗转就诊,诊断过程曲折,在疾病早期误诊率较高,晚期治疗困难.根据典型误诊病案56例,就其误诊原因、教训和早期诊断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杨传之;高素珍;赵婷婷;王丽丽;苏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对病人预后的影响(附271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71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并发症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各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5.4%,其中肺部并发症居首位(28.7%),其余依次为水电解质紊乱(23.2%)、应激性溃疡(14.4%)、心功能不全(13.6%)、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并发症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作者:高嵘;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本刊网址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在肝癌术后预测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方法在肝癌病人术后预测中的应用分析效果,选择适合本研究资料的方法.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CART、C4.5两种算法对1 457例肝癌临床病人术后复发情况建立预测模型,并比较其性能.结果3种算法经适当训练后结果较理想,C4.5算法建立的模型预测准确率:训练集81.48%,验证集80.78%,测试集79.77%;Logistic回归与CART算法略低.结论决策树C4.5算法建立的模型效果较好,可应用于肝癌术后预测分析.

    作者:徐蕾;贺佳;贺宪民;张智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多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多动秽语综合征(multiple tics coprolalia syndrome)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以多发性抽动、爆发性发声和秽语为特征,严重地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既往报道很少,中西医结合治疗罕见报道,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治愈的6例报道如下.

    作者:孙巧;张宝田;马英;张光茹;沈永勤;孙淑英;王界成;巴卓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力衰竭病人早期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下简称心衰)是极为常见而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病因心血管病的严重阶段,其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1].心衰是一个公众的健康问题,是导致劳动力丧失、病残、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老年人住院的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心衰病人的早期,往往存在病人对疾病信心不足,惧怕药物的不良反应,担心疾病费用过高等因素,而使病人焦虑,遵医行为较差,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从122例住院的心衰病人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后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孙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踝关节特殊骨折的治疗

    人体的踝关节结构复杂,负荷重量大,活动范围广,所以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特别容易发生在青壮年.同时,踝关节骨折的分类方法亦较多,分类的机理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通过对一些治疗诊断上比较棘手、容易漏诊、误诊而导致治疗失败的特殊类型骨折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对Maisonneuve骨折、Cotton骨折、Bosworth骨折、Tillaux骨折、Dupuytren骨折和塔门型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概括,旨在通过本文能对临床医生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王万宗;陆晴友;吴剑宏;王秋根;张秋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胃炎样胃癌内镜及临床病理研究

    胃炎样胃癌为胃癌的特殊类型,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欧林巴斯XQ240电子内镜上表现与糜烂性胃炎相似,因此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总结了我院1993年~2002年25 887例胃镜检查结果,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炎样胃癌14例,现将临床病理及内镜下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刘圣活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超早期手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观察超早期手术结合中药丹参与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超早期(6~7 h)分别采用脑室穿刺引流术,血肿腔穿刺抽吸引流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术后常规应用西药脱水、止血、消炎等,比较加用中药丹参、醒脑静注射液的效果.结果加用中药组:显著进步48%,进步32%,无变化38%,死亡12%;常规西药组:显著进步20%,进步28%,无变化8%,死亡44%.结论超早期手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蔡体平;郎铁成;陈革;穆林森;姜晓东;李吻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技术

    对髓母细胞瘤、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和分化差的室管膜瘤等,因容易沿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循环扩散、种植,可采用全脑和全脊髓的放射治疗.由于全脑照射野与全脊髓照射野之间存在非共面的邻接,易造成剂量的热点和冷点.全脊髓野照射时因长度过大,常需分成2~3个照射野,照射野之间也存在邻接问题.我们在照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避免以上问题.

    作者:吴金明;刘根华;丁生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