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

樊慧珍;于化鹏;黄文杰

关键词:肺炎, 支原体, DNA探针, 杂交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方法:根据肺炎支原体特异的 P1基因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合成一段特异的 162 bp长链 DNA探针,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生物素标记支原体 DNA,并应用于痰标本的检测.结果:所合成的 162 bp DNA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只和肺炎支原体杂交,与其它细菌、真菌、病毒无交叉反应,该探针低可检测出 1 ng的 DNA.杂交法和培养法分别检测 100份痰标本,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 12%和 2%.结论:该方法快速、特异,对肺炎支原体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蜂胶治疗腹壁外疝无效并发局部硬结和脓肿16例

    腹壁外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常常需要借助手术获得根治.近几年,各种改良术式,人工材料无张力疝修补术,报道多、疗效好.蜂胶( propolis)局部注射治疗腹壁外疝,是一种媒体宣传的不手术治疗腹壁外疝的方法.自 2004年 1月至 2005年 4月,我院共收治蜂胶治疗无效,并发局部硬性包块患者 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辉;郝亮;杨新民;喻鸿绒;陈域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韦格氏肉芽肿1例护理

    患者男, 20岁,未婚,于 2002年 10月 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咳黄白色黏痰,痰中带血丝,伴发热.体温高达 39℃,脉搏 100次 /min,夜间出汗较多,同时胸闷不适,气喘,呼吸 22次 /min,偶有胸痛,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2002年 10月 5日当地医院胸部 CT结果示:双肺多发性团块状病灶,考虑为慢性特殊性炎症.

    作者:周淑媛;陈建红;田贤媚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甲苯二异氰酸酯致气道损伤合并曲霉菌肺炎1例

    甲苯二异氰酸酯 (toluene di-isocyanate,TDI)是一种化工原料,由于其分子量小,蒸气压高,易污染周围环境,对呼吸道毒性极大 [1] .近年来,由于 TDI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肺损伤也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一些小工厂,工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长期接触 TDI,对身体(尤其是呼吸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我科于 2003年 6月收治了 1例 TDI致气道损伤合并曲霉菌肺炎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维农;魏树全;赵子文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支气管异物24例诊治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支气管镜下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以综合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 4年来纤维支气管镜诊治的支气管异物 24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气管异物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咳脓痰、发热及咯血;以右侧支气管异物多见;且大部分为非金属异物;镜下表现为直接窥见异物、肉芽组织、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充血及渗血;误诊时间长达 10年.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支气管异物成功率可达 95.8%.结论:没有明确异物吸入史的支气管异物容易误诊,纤维支气管镜是目前诊治支气管异物的佳手段.

    作者:廖槐;谢灿茂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效果的临床观察

    血管通路直接影响终末期肾病病人血液透析的效果,为探讨更有效的血管通路,我院对 57例维持血液透析的病人分别采用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陈方树;林加豪;郑鹏哲;雷金凤;陈华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薄层层析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磷脂含量的方法探讨

    薄层层析法是测定磷脂含量的常用方法,但众多文献报道的展开条件不一,且在实际检测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扫描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原有展开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摸索出一套新的展开方法如下.

    作者:史菲;邱晨;李晓光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大面积肺栓塞溶栓的护理

    肺栓塞是指栓塞物经静脉嵌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组织血液供应受阻所引起的疾患.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致命性肺部疾患.我院在 2003年 3月至 2004年 5月收治 12例肺栓塞患者,其中 7例为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 5例大面积肺栓塞经抗凝、溶栓治疗及适当的护理,病情平稳出院.现将 5例溶栓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娟;邱晨;陶维华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时期瘦素的变化及作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不同时期瘦素水平的变化 ,以了解 COPD患者炎症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瘦素的作用及其与缺氧、 CO2潴留、能量消耗的关系.方法: COPD患者 56例,按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临床稳定期.所有入选病例均分别在不同时期测定血清瘦素( Leptin)、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一氧化氮( NO)、 C-反应蛋白( CRP)、血清白蛋白( ALB)、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计算体重指数( BMI)、呼吸频率( R).正常对照组 20例.结果:急性加重期与临床稳定期比较, Leptin、 NO、 CRP、 ALB、 pH、 PaCO2、 PaO2、 SaO2、 R差异有显著性( P< 0.01和 P< 0.05), EPO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急性加重期 Leptin与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 ,Leptin与 EPO、 ALB、 pH呈显著负相关 (P< 0.05和 P< 0.01).与 CRP、 PaCO2、 R、 BMI呈显著正相关 (P< 0.01),与 PaO2,SaO2,NO无显著相关性 (P >0.05),与肺功能指标中的 Zrs、 R5、 R20,Rc呈显著正相关( P< 0.01) ,与 FVE1,X20负相关( P< 0.01, P< 0.05)而与 FEV/FVC、 PEF、 MMEF、 X5、 Rp、 Fres无显著相关性.临床稳定期 COPD患者血清 Leptin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P< 0.01).结论: Leptin在急性加重期明显高于稳定期,因此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炎性标志物.并通过刺激呼吸中枢加快呼吸频率和影响中心气道阻力,增加能量消耗. Leptin水平的表达依赖体重指数的变化和炎症反应的程度,是导致 COPD患者能量代谢失衡,加重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恶性循环的危险因素.

    作者:潘海燕;卢小卓;汪得喜;崔冬清;伍惠红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两种不同浓度的氦氧混合气体改善缓解期慢阻肺病患者缺氧症状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的氦氧混合气体改善缓解期慢阻肺病患者缺氧症状的效果.方法:分别让两组缓解期慢阻肺病患者呼吸含 60%氦和含 8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并测定比较其呼吸氦氧气体前后肺活量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两组慢阻肺病患者基础肺功能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05);各自呼吸不同浓度的氦氧混合气体后,肺活量及其组成两组相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05);且其增加或减低的变化百分率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05).结论:含 60%氦的较低氦浓度的氦氧混合气体与含 8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一样具有改善慢阻肺患者缺氧症状的作用,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可采用较低氦浓度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氧疗或康复治疗.

    作者:黄建强;罗益锋;李志平;郭禹标;唐可京;谢灿茂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异丙酚在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时的应用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压力、血流动力学和氧合的作用.方法: 30例重症哮喘患者静注异丙酚 50 mg后立即行气管插管. 15例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患者观察应用异丙酚 50 mg前及用药后 2、 5、 10、 15和 30 min气道峰值压 (PIP)、气道平台压 (Pplat)、血压 (BP)、心率 (HR)和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变化. 结果: PIP、 Pplat、 BP和 HR于应用异丙酚后 2、 5、 10、 15和 30 min均明显降低 (P< 0 001),在用药后 5 min低 (P< 0 001). SpO2在用药后 5、 10、 15和 30 min均明显升高 (P< 0 001),在用药后 30 min高 (P< 0 001).结论: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患者静注 50 mg异丙酚具有安全镇静和支气管扩张作用,异丙酚可用于严重哮喘患者的气道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

    作者:罗显荣;伍伟玲;叶小群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反义GATA-3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反义 GATA-3治疗大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按常用方法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并分为哮喘组 (A组 ),地塞米松治疗组( D组), GATA-3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 AS组), GATA-3无意义寡核苷酸治疗组( NS组)和正常对照组( N组) 5组,每组 10只.反义寡核苷酸和无意义寡核苷酸经鼻气管内给药,地塞米松腹腔注射给药.用 HE染色的方法观察气道炎症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GATA-3阳性细胞数.用 RT-PCR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 GATA-3 mRNA表达.用 Western 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 GATA-3蛋白质表达.结果:与 N组相比, A组 GATA-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及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加( P< 0.01). AS组和 D组 GATA-3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及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数量与 A组相比均明显降低( P< 0.01). NS组 GATA-3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和炎性细胞浸润数量与 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GATA-3的表达与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995(P< 0.01).结论: GATA-3反义寡核苷酸能特异性地抑制 GATA-3基因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GATA-3在 Wistar大鼠哮喘模型效应阶段气道炎症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邓群益;张珍祥;徐永健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有偿献血员血源感染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1例

    艾滋病 (AIDS)主要传染途径为血传播、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 ,90年代初 ,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地下采血 (浆 )的现象 [1],1995年初在河南部分地区的有偿献血员中出现了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流行 [2],本例艾滋病病人为当时有偿献血员之一.

    作者:韩利民;李键球;江勇;赖剑波;朱浩峰;鲁杰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由人脐静脉获得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 5-氮杂胞苷( 5-azacytidine)诱导,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及 RT-PCR鉴定诱导后细胞.结果:经 5-氮杂胞苷诱导后的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内有明显的肌丝,横纹样结构形成,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位置,胞质中可见富集的糖原颗粒及线粒体结构.免疫组化可见肌钙蛋白Ⅰ 染色阳性. RT-PCR方法显示能表达缝隙连接膜通道蛋白 Connexin-43基因.结论: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经 5-氮杂胞苷诱导分化为具有典型结构的心肌细胞.

    作者:汤天军;杨波;杨汉东;张有顺;胡礼仪;李东锋;张继红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疑似支气管扩张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极易与支气管扩张相混淆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寻求两者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 1998年 6月至 2004年 3月间收治的 10例肺泡灌洗诊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片与支气管扩张没有明显的特征性区别. 10例患者肺泡灌洗液涂片抗酸菌染色均为阳性,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Ⅰ型堪萨斯分枝杆菌 2例,偶发分枝杆菌 1例,鸟复合分枝杆菌 7例.痰普通细菌培养:绿脓杆菌 2例,分枝杆菌 30例次仅 2例次阳性( 2/30).结论:支气管扩张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鉴别诊断极为困难,病灶部位高分辨 CT可提供诊断线索,支气管镜检查所提供的细菌学结果有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龙发;王云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肾病综合征合并少见部位血栓4例

    肾病综合征 (NS)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可出现感染、血栓、肾功能衰竭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 NS并发的血栓多见于外周静脉,如股静脉、肱静脉等.近来我们收治了 4例 NS合并少见部位血栓,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永泽;俞国庆;林沁;王丽萍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氟康唑加碳酸氢钠佐治肺念珠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氟康唑加碳酸氢钠雾化吸入治疗肺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予针对基础病、加强营养、增强病人抵抗力、静脉或口服应用氟康唑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将上述综合治疗中的口服或静脉应用氟康唑改为雾化吸入并加用 3%碳酸氢钠雾化吸入,每日 2次.用至痰菌转阴.结果:治疗组治愈约 94.4%,对照组约 90.6%.痰菌转阴时间,治疗组 (10± 6)d,短于对照组 (14± 7)d, P< 0.05.且治疗组能节约医药资源,副作用小.结论:氟康唑加碳酸氢钠雾化吸入治疗肺念珠菌病能缩短痰菌转阴时间,减少抗真菌药物副作用,缩短住院日,节约医药资源.

    作者:黄泽宽;罗书裕;杨丹晓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急性肺栓塞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及临床表现,选择正确的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 方法:对 2003年 1月至 2004年 11月确诊的 20例急性肺栓塞住院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 结果: 50~ 60岁肺栓塞患者所占比例高. 20例肺栓塞患者中,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占 60%, D-二聚体 >500 μ g/L占 100%,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 70%,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提示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并与通气不匹配者占 100%, CT肺动脉造影( CTPA)诊断敏感性为 100%.接受溶栓治疗 8例,抗凝治疗 12例,死亡 1例,退出 1例, 14例患者已随访 3个月, 1例复发,国际化标准率( INR)均达有效抗凝水平( 2~ 3之间). 结论:肺栓塞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无创检查可快速确立诊断并指导治疗;溶栓及抗凝治疗均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向霞;邱晨;付应云;陈升汶;韩雪梅;史菲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涂阳率分析

    据卫生部统计, 2004年 4月,肺结核的发病率位居 2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 1位,死亡率位居第 2位.控制结核病是防痨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低发现率是目前困扰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主要难题.痰结核菌检查己成为现代结核病流行病学、结核病诊断、确定化疗方案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痰涂片镜检是寻觅结核病传染源的直接手段,对肺结核诊断及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作为结防所的检验人员,提高痰涂片镜检阳性率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本文对 2002年 1月至 2003年 12月共 1 551份不同性质的痰标本涂阳检出率进行探讨.

    作者:邹桂敏;何志青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现状

    脑动静脉畸形( AVM)是一种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病,近 20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神经放射学和麻醉学的迅速发展,其治疗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切除.但对于大型、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 AVM治疗仍然非常棘手.

    作者:赵刚;王伟民;梁军潮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为研究 RRI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探索 RRI的病因,我们动态观察了 58例 RRI患儿感染期和非感染期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现 RRI患儿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报告如下.

    作者:张绍芬 刊期: 2005年第2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