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成厚;许玉芳;钟兴明;蒋汉琼
患者女,77岁,因不慎跌倒致右额颞硬膜外血肿8 h急诊入院,并要求紧急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当时已意识朦胧,曾多次呕吐,呈喷射状.CT示右额颞硬膜外血肿,大脑纵隔血肿,中线明显移位,及左基底节脑梗塞.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多年.ECC示房颤、心室率60~120次/min.查体:患者因长期活动不便、卧床,体质与年龄不符,呈肥胖体形,呼吸浅快,且较费力,口唇和四肢末端严重紫绀.
作者:屠伟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施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术前护理注意事项.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1.9 Fr规格PICC包,对84例高危新生儿施行90次PICC,经肘部静脉穿刺置管87例次、大隐静脉2例、前臂静脉1例.结果:72例患儿于出生1~16 d内施行PICC;12例于生后4~18 h施行PICC.90例次患儿导管留置时间3~68 d.术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操作人员的培训.(2)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3)场地消毒.(4)有关器械与物品的准备.结论:PICC的操作相对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法简单实用,重要组织器官损伤发生率极低.术前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操作人员培训;置管宜在生后2~3 d进行,必要时也可适当提前;术前应掌握患儿病情,应先洗胃后再注入口服镇静药;做好场地消毒及按无菌要求操作;生命体征监护及急救物品准备不可缺少.
作者:陈丽萍;崔其亮;林冰清;李于凡;陈玉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测定不同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谷氨酶脱氢酶(GLDH)和AST的活性变化,比较两者对不同肝胆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健康者和69例不同肝胆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按临床诊断分为5组,同时测定GLDH和AST的活性,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AST和GLDH活性都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一疾病组中AST和GLDH活性变化程度也不一致,GLDH的平均升高倍数均高于AST;对二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癌、胆结石患者血清中两酶的变化有非常明显相关性(P<0.01),而肝硬化及其他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两酶的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肝细胞严重损害累及线粒体的疾病中,GLDH的升高幅度往往比AST高,特异性较AST好,可作为诊断肝细胞严重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高玲;孙艳虹;王勇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小儿肺炎在儿科发病率普遍较高,如果未找到明确病原,容易延误及时准确的治疗,将给患儿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并给家庭经济造成较大损失.现将我科2002年收治的23例支原体肺炎病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金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伊班磷酸钠(艾本)静脉滴注治疗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每日予罗钙全0.25μg、钙尔奇-D 0.6 g治疗.30例同时予静脉滴注伊班磷酸钠4 mg,每月静滴1次,连续3个月治疗.另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及血糖相匹配.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血清骨钙素(BP)、脱氧吡啶啉(DPD)、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血脂;治疗前、后骨密度.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腰椎、Ward's三角骨密度显著升高,CT、DPD治疗后第1、3个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第6个月仍见显著差异(P<0.05).余BMD变化不明显.血脂无显著降低.结论:伊班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老年男性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Ward's三角骨密度.未见伊班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的血脂.
作者:邓海鸥;林凯;黎映兰;韩梅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构建荧光定量PCR检测TCR VγI-Jγ基因标准品重组质粒和标准曲线,为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准确检测淋巴系肿瘤微小残留病奠定基础.方法:对TCR VγI-¨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出一对引物和一条荧光探针.提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DNA,经PCR扩增,产物纯化后与pMD 18-T Vector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筛选得到标准品的质粒.结果:重组质粒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出现强烈的荧光值增长,表明TCRVγI-Jγ基因已成功克隆.以100~10-5不同稀释水平的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Ct值分别为21.08、24.34、27.53、30.58和33.25.统计学分析显示Ct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回归系数为0.998.结论:所构建的TCR VγI-Jγ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标准品特异性和线性关系好,准确可靠,利于统一标准.
作者:江小工;徐兵;许文娟;李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olovirus,HCMV)属于疱疹病毒一类,是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常见的病原体[1].据统计,在所有活产儿中感染率为0.5%~2.5%.约10%的感染儿出生时有临床症状,如小头畸形、脑水肿、颅内或腹腔内钙化[1,2].其余90%出生时虽无临床症状,但10%~15%将会产生后遗症,包括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3].尽管近年来先天性CMV感染的诊断方法有较大进展,但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终止妊娠的指标仍有争论.
作者:闻良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65岁,农民,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痫伴阵发性加剧10 h入院,接诊前乡镇卫生院B超示胆囊炎,胰腺回声增强.查体:痛苦貌,坐卧不宁,巩膜黄染(±).腹部平坦,无肌卫及反跳痛,右上腹及中上腹部轻压痛,未及包块.次日晨腹痛明显缓解,彩超示:胆囊大小形态正常(78 mm×28 mm),囊壁模糊,胆汁透声差,内见38 mm×3 mm鱼钩状强光带移动,胆总管无扩张.5 d后复查B超见胆总管直径约9 mm,内见21 mm×3 mm等号状强回声,10 d后再次复查B超肝胆未见异常.
作者:王福生;单际平;蒋丹斌;朱建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寻找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且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良性疾病.方法:采用腹腔镜、宫腔镜和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简称自凝刀)综合利用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278例.结果: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97.56%,治愈率达80.49%;子宫腺肌瘤有效率达83.33%,治愈率达66.67%;功血的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2.86%.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治愈率达100%.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的治愈率达100%.结论:腹腔镜、宫腔镜、妇科多功能自凝刀具有创伤小、对机体影响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可重复性等优点,根据病变的性质、症状、部位、程度、病人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微创手术方式,既保留了子宫又达到治疗目的,同时避免了子宫切除或长期药物治疗对妇女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满和;隗伏冰;张咏梅;周玉梅;叶玲;赖文瑶;郭洁斐;刘佩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传统的物理治疗有激光、微波、远红外线凝结等.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应用宫腔镜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丽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高压氧治疗胎儿宫内发育发迟缓(IUGR),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IUGR的孕妇共163例分为两组,其中高压氧组84例,复方丹参组79例.测定治疗前后孕妇的宫高、腹围、体重及胎儿的双顶径的变化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并记录两组治疗费用.结果:高压氧组孕妇的各项指标及胎儿双顶径、新生儿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费用无差异.结论:高压氧治疗IUGR经济合理,病人无痛苦.
作者:张叶;岑汉群;罗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问题,症状为非特异性,累及各个器官,其严重程度亦各异,影响愈后.目前治疗上一般采用常规稀释治疗和换血治疗,但常规稀释治疗疗效欠佳,换血治疗因条件所限难于开展,为了寻求简单而有效方法,我科在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采用了复方丹参加高压氧治疗45例,并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常规稀释治疗40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绮虹;钟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36岁,排便后阴囊肿大2 h入院.患者排便后出现左侧阴囊进行性肿大,伴坠胀,无其他不适.查体:左侧阴囊及左腹股沟下1/3皮肤严重青紫,左侧阴囊约12cm×10cm大小,左侧睾丸触诊不满意,全腹无压痛.血常规:Hb 126g/L,WBC 7.8×109/L,N 0.74,PLT 156×109/L,小便常规无异常.彩超示:右侧睾丸3.4 cm×2.0 cm×2.5 cm,左侧睾丸3.0 cm×2.0 cm×1.9 cm,左侧阴囊内见大片强回声此处3.4 cm包绕左侧睾丸,双侧睾丸血供丰富.入院后给以卧床休息、托起阴囊、冰敷、加压包扎、用止血药、预防感染治疗10 d基本痊愈出院.
作者:姜道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SARS患者和普通肺炎患者体液免疫的差别.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52例SARS患者(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34例,阴性18例)和26例普通肺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SARS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CRP的含量都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1);IgA、补体C4和CRP含量也显著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C3含量略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抗SARS病毒抗体阴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CRP含量与普通肺炎患者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患者组与普通肺炎患者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存在显著差别.
作者:梁艳;匡铁吉;雷红;何菊芳;董梅;刘军;肖漓;孟祥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HU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腹泻后HUS(D+HUS)占同期收治的HUS的44.4%(8/18),无腹泻HUS(D-HUS)占55.6%(10/18).D+HUS组婴幼儿占75%,病前均有消化道表现;5例腹膜透析;急性期存活6例,放弃1例,死亡1例,1例复发后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治愈4例.D-HUS组50%为学龄儿童,无前驱腹泻史,有家族史1例;3例腹膜透析,2例血液透析,2例血浆置换;急性期存活9例,死亡1例;复发3例中放弃治疗2例,治愈1例;1例2年后进入ESRD,余4例痊愈.结论:小儿D-HUS较之D+HUS预后差、复发率高,可有家族史.早期透析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血浆置换对治疗D-HUS有一定疗效.
作者:庄捷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肺小动脉病变早期,及时手术矫治心内畸形,可阻止病变继续发展,已有病变可于术后逐渐消退.如果发展到不可逆阶段,即使手术矫正了心内畸形,肺动脉高压仍持续存在并进一步发展,失去外科治疗的意义.因此,判断肺小动脉病变是否可逆是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治中的关键问题.现对肺动脉高压程度的评估手段综述如下.
作者:李斌;曹学文;张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咳嗽、咯血或咳血丝痰为特征.反复的肺泡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在肺泡间质,导致广泛的肺间质纤维化,影响肺循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和呼吸循环衰竭.临床上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而造成误诊或延误诊断.现将本院收治的3例IPH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岑丹阳;麦贤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妇产科领域中发生的脓毒症,病情凶险,如并发脏器功能衰竭者,40%~80%患者死亡[1].以往曾应用过人毒素抗体,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可溶介质TNF受体,白介素浸体拮抗剂,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拮抗剂,甾体类和前列腺素抑制剂等25种药物,通过封闭式方式来减少炎症过程中对宿主细胞的激活或介导变化,均告失败,原因是对其病生变化的认识不够[2-4].
作者:赵杨;苏春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院于1998年3月至2002年5月,应用克比奇羚羊角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金花;黄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羊水栓塞定义由于羊水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典型的表现以突然发作的低血压、低氧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为主.
作者:黄醒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